一种救护车车载无人机起降装置

文档序号:36174672发布日期:2023-11-24 22:24阅读:71来源:国知局
一种救护车车载无人机起降装置

本发明涉及救护车,具体为一种救护车车载无人机起降装置。


背景技术:

1、

2、由于患者在发生病情时需要第一时间送往急救中心进行救助,因此需要通过急救中心发出的救护车进行接送,但目前现有的救护车在城市里面急救,很容易因为交通堵塞等原因导致无法及时将患者送往急诊,而救护车无法装载更多的医疗器械,导致到达急诊后再进行抽血等化验,病人错过最佳救助时间。

3、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救护车车载无人机起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救护车车载无人机起降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救护车在城市里面急救,很容易因为交通堵塞等原因导致无法及时将患者送往急诊,而救护车无法装载更多的医疗器械,导致到达急诊后再进行抽血等化验,病人错过最佳救助时间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救护车车载无人机起降装置,包括救护车,所述救护车包括车头、车身、车轮和机巢,所述机巢包括机盖、大底座、固定爪、导流罩和起降平台,

3、机盖,设由两个,且位于机巢上方左右两侧,两个所述机盖内侧设有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用于避免雨水进入;

4、大底座,位于机巢下方,用于固定于救护车顶部;

5、固定爪,设有八个,均位于大底座周边侧边,八个所述固定爪由固定板、压紧臂、夹板和第一压紧胶垫组成;

6、起降平台,位于机巢内部,为无人机的降落提供平台,所述起降平台平台上设置有左右各两个第一旋转压紧固定块和第二旋转压紧固定块。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合机巢为无人机提供一个存放和起降平台,使得在对患者进行急救时可提前将患者的血样或是其他可在救护车上完成的取样样本通过无人机送至附近的急救中心,提前进行检验,减少在路程上所耽误的时间。

8、进一步地,所述救护车后端设有两个用于照明的顶车灯,所述大底座后端固定连接有拉杆。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顶车灯用于救护车行驶途中的警示作用。

10、进一步地,八个所述固定爪通过固定板分别固定于大底座四周,且一侧设有两个,八个所述压紧臂分别固定于固定板,八个所述夹板分别固定于固定板的前端,八个所述固定板后端均设有第一压紧胶垫。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巢利用大底座四周的固定爪固定于救护车的顶部,如图1所示,而设置的第一压紧胶垫可以一定程度上调整压紧位置和力度,提高摩擦力,并避免车顶划伤。

12、进一步地,所述起降平台上表面设有供无人机支架的第一无人机支架托板和第二无人机支架托板,所述第一无人机支架托板和第二无人机支架托板内均开设有开口,两个所述开口内均设有槽。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无人机支架托板和第二无人机支架托板是用于拖住无人机底部的降落支架的。

14、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槽内均设有控制第一旋转压紧固定块和第二旋转压紧固定块转动的第一转杆,两个所述第一转杆一端均电性连接有微型电机。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旋转压紧固定块和第二旋转压紧固定块如图3所示,用于压紧无人机下方的降落支架,避免在行驶的过程中在机巢内左右晃动。

16、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机盖后端固定连接有对称的限位块,且均位于防护罩两侧,两个所述防护罩一侧设有用于控制机盖开关的驱动电机,两个所述驱动电机一侧均设有第二转杆,两个所述第二转杆一侧贯穿限位块直至防护罩,两个所述驱动电机与救护车的控制系统相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防护罩为第二转杆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可使第二转杆带动左右两个机盖打开或是关闭操作。

18、进一步地,所述起降平台下端设有多个第二压紧胶垫,用于防护机巢和救护车之间安装起到防护作用,所述起降平台表面位于机盖内设有控制第一旋转压紧固定块和第二旋转压紧固定块活动的夹紧开关。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如图6所示,底部的第二压紧胶垫可以避免机巢底部的硬件划伤车顶,并且胶垫的材质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1、1、该救护车车载无人机起降装置,将救护车结合机巢为无人机提供一个存放和起降的平台,使得在对患者进行急救时可提前将患者的血样或是其他可在救护车上完成的取样样本通过无人机送至附近的急救中心,提前进行检验,减少在路程上所耽误的时间;

22、2、该救护车车载无人机起降装置,采用机巢将无人机存放在内,并利用旋转压紧固定块将无人机固定住位置,避免在车辆行驶途中对无人机造成损坏;

23、3、该救护车车载无人机起降装置,同时机巢部分是可拆卸的,因此便于定期维护或是更换。



技术特征:

1.一种救护车车载无人机起降装置,包括救护车(1),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护车(1)包括车头、车身、车轮和机巢(2),所述机巢(2)包括机盖、大底座(3)、固定爪(4)、导流罩(6)和起降平台(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护车车载无人机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救护车(1)后端设有两个用于照明的顶车灯(16),所述大底座(3)后端固定连接有拉杆(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护车车载无人机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底座(3)上表面设置有四个吊环(20),用于拆卸机巢(2),所述导流罩(6)设置于机巢(2)前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护车车载无人机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八个所述固定爪(4)通过固定板(401)分别固定于大底座(3)四周,且一侧设有两个,八个所述压紧臂(402)分别固定于固定板(401),八个所述夹板(403)分别固定于固定板(401)的前端,八个所述固定板(401)后端均设有第一压紧胶垫(40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护车车载无人机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降平台(7)上表面设有供无人机支架的第一无人机支架托板(8)和第二无人机支架托板(9),所述第一无人机支架托板(8)和第二无人机支架托板(9)内均开设有开口(12),两个所述开口(12)内均设有槽(1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救护车车载无人机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槽(13)内均设有控制第一旋转压紧固定块(10)和第二旋转压紧固定块(11)转动的第一转杆(14),两个所述第一转杆(14)一端均电性连接有微型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护车车载无人机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机盖后端固定连接有对称的限位块,且均位于防护罩(18)两侧,两个所述防护罩(18)一侧设有用于控制机盖开关的驱动电机(17),两个所述驱动电机(17)一侧均设有第二转杆(19),两个所述第二转杆(19)一侧贯穿限位块直至防护罩(18),两个所述驱动电机(17)与救护车的控制系统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护车车载无人机起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降平台(7)下端设有多个第二压紧胶垫(21),用于防护机巢(2)和救护车(1)之间安装起到防护作用,所述起降平台(7)表面位于机盖内设有控制第一旋转压紧固定块(10)和第二旋转压紧固定块(11)活动的夹紧开关(15)。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救护车车载无人机起降装置,涉及救护车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救护车易因交通堵塞等原因无法及时将患者送往急诊,导致病人错过最佳救助时间的问题。此外,医护人员将血液等样本可通过车载无人机提前送回化验中心并运送急救药品,为院内急救团队获得更全面的信息,以便做出更合理的准备。救护车包括车头、车身、车轮和机巢,机巢包括机盖、大底座、固定爪、导流罩和起降平台,机盖设由有两个,且位于机巢上方左右两侧,两个机盖内侧设有第一密封条和第二密封条,用于避免雨水进入;大底座位于机巢下方,用于固定于救护车顶部;固定爪设有八个,均位于大底座周边侧边,八个固定爪由固定板、压紧臂、夹板和压紧胶垫组成;起降平台位于机巢内部,为无人机的降落提供平台,起降平台平台上设置有左右各两个第一旋转压紧固定块和第二旋转压紧固定块。

技术研发人员:李强,张茂,徐善祥,葛芳民,庾航,杨旻斐,魏金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