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技术用信息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589942发布日期:2023-09-27 15:20阅读:57来源:国知局
一种信息技术用信息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信息采集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无线信息技术进行航拍且能够改变机架宽度以便适应狭窄空间飞行的信息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1、现有技术中,基于无线信息技术进行数据采集的信息采集装置(即带有拍摄装置的无人机)可广泛应用于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矿产资源勘探、海洋环境监测、土地利用调查、水资源开发、农作物长势监测与估产、农业作业、自然灾害监测与评估、城市规划与市政管理、森林病虫害防护与监测、公共安全、国防事业、数字地球以及广告摄影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

2、而无人机上搭载的拍摄装置往往要求很高的拍摄清晰度和摄影清晰度,有时候需要频繁抓拍、开启/关闭摄影功能,航拍无人机需要挂载运动相机。目前控制运动相机摄像和摄影有效两种方式:一是运用手机app控制,但是相机与手机之间通过wifi形式连接,wifi传输距离有限;另外一种是通过红外线遥控器控制,但是这两种控制方式都仅仅适用于近距离拍摄。

3、现有技术中,cn205633052u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无人机的远距离航拍摄影控制器及航拍无人机,其技术方案为:包括航拍无人机和远距离航拍摄影控制器;所述航拍无人机包括无人机脚架、云台、相机、螺旋桨、电机和机箱;所述无人机脚架设置有两个,且对称设置在机箱的底部;所述云台的一端固定在机箱的底面中间位置,另一端与相机连接;所述螺旋桨与电机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无人机机臂的一端,且无人机机臂的另一端与机箱固定连接;所述远距离航拍摄影控制器包括遥控器接收机、主控制器和相机红外线遥控器,且遥控器接收机、主控制器和相机红外线遥控器均固定安装在机箱上;所述遥控器接收机和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和相机红外线遥控器均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主控制器包括主控芯片和电源模块,且主控芯片和相机红外线遥控器均与电源模块电性连接;

4、其技术方案的优点为:可远距离控制运动相机航拍摄影,有效解决了现有wifi或红外遥控无法远距离控制信息采集装置进行拍摄的问题;

5、其技术方案的缺点为:无人机的机翼为固定式结构,尺寸无法进行调整,当采集装置需要进入巷道、矿洞、管井、烟道等空间较为狭小的地方时,会因机翼的翼展宽度偏大而无法有效进入,需要更换翼展较小的无人机,从而增大了无人机的购置成本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信息采集装置的机翼为固定式结构,尺寸无法进行调整,当采集装置需要进入巷道、矿洞、管井、烟道等空间较为狭小的地方时,会因机翼的翼展宽度偏大而无法有效进入,需要更换翼展较小的无人机,从而增大了无人机的购置成本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技术用信息采集装置,包括用于起基础支撑作用的机座,机座的下部设置有用于拍摄作用的相机,机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安装飞行作用桨叶且能够绕着机座进行摆动以改变采集装置宽度以便于适应狭小空间飞行的机翼;

3、机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与机翼相连接从而驱动机翼发生摆动的连杆;

4、连杆分为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5、第一连杆的另一侧则设置有绕着机座进行转动的单向支架,在机座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单向支架摆动并与其螺纹连接的螺杆,在螺杆的顶部设有用于驱动螺杆运转的微型电机。

6、由于本申请在机座的两侧对称设计了用于安装飞行作用桨叶且能够绕着机座进行摆动以改变采集装置宽度以便于适应狭小空间飞行的机翼,因此机翼的翼展宽度能够根据采集装置所要进入的空间大小而适应调整,解决了现有技术现有信息采集装置的机翼为固定式结构,尺寸无法进行调整,当采集装置需要进入巷道、矿洞、管井、烟道等空间较为狭小的地方时,会因机翼的翼展宽度偏大而无法有效进入,需要更换翼展较小的无人机,从而增大了无人机的购置成本问题。

7、本申请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有益效果:

8、本申请通过在机座的两侧对称设计了用于安装飞行作用桨叶且能够绕着机座进行摆动以改变采集装置宽度以便于适应狭小空间飞行的机翼,因此机翼的翼展宽度能够根据采集装置所要进入的空间大小而适应调整,因此有效的解决了现有信息采集装置因为机翼结构尺寸固定,需要根据采集空间准备多个不同尺寸的无人机,从而增大无人机购置成本得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信息技术用信息采集装置,包括用于起基础支撑作用的机座(8),机座(8)的下部设置有用于拍摄作用的相机(7),其特征在于:机座(8)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安装飞行作用桨叶且能够绕着机座(8)进行摆动以改变采集装置宽度以便于适应狭小空间飞行的机翼(1);机座(8)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与机翼(1)相连接从而驱动机翼(1)发生摆动的连杆;连杆分为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2);第一连杆(3)的另一侧则设置有绕着机座(8)进行转动的单向支架(12),在机座(8)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单向支架(12)摆动并与其螺纹连接的螺杆(11),在螺杆(11)的顶部设有用于驱动螺杆(11)运转的微型电机(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机翼(1)下部设置有用于起支撑作用的支脚(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支脚(4)的内部增设了用于增重作用使得机翼(1)在支脚(4)及自身重力作用下持续保持竖直状态的配重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2)之间为交叉布置,第一连杆(3)和第二连杆(2)之间设置了用于起连接作用的三通支架(6),且第二连杆(2)通过轴承与三通支架(6)之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机座(8)上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操控采集装置进行运动的飞控模块(9),飞控模块(9)通过无线信息技术与使用者手中的遥控器相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机座(8)上部另一侧设置有用于供给采集装置进行作业的电池组(5)。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信息采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利用无线信息技术进行航拍且能够改变机架宽度以便适应狭窄空间飞行的信息采集装置;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信息技术用信息采集装置,包括用于起基础支撑作用的机座,机座的下部设置有用于拍摄作用的相机,机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安装飞行作用桨叶且能够绕着机座进行摆动以改变采集装置宽度以便于适应狭小空间飞行的机翼;机座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与机翼相连接从而驱动机翼发生摆动的连杆;连杆分为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另一侧则设置有绕着机座进行转动的单向支架,在机座内部设置有用于驱动单向支架摆动并与其螺纹连接的螺杆,在螺杆的顶部设有用于驱动螺杆运转的微型电机。

技术研发人员:王烽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烽源
技术研发日:20230126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