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回收火箭的着陆缓冲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30094发布日期:2023-06-21 18:13阅读: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回收火箭的着陆缓冲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航天,尤其涉及一种可回收火箭的着陆缓冲机构。


背景技术:

1、可回收火箭采用发动机减速和控制的垂直着陆方式,该方法减速效果好,控制精度高,但是着陆冲击大,着陆瞬间姿态保持的稳定性差,箭体容易遭受冲击载荷损毁和倾覆损毁。

2、现有技术中,在可回收火箭的箭体上设置着陆缓冲机构来实现对于着陆时的缓冲,以避免箭体受到损坏。在一些技术中,直接在箭体底部的外周设置多个能够收拢及展开的缓冲组件,这些缓冲组件能够在着陆时展开并实现对箭体的缓冲。但由于设置位置的限制,着陆缓冲机构会在箭体飞行时增加较大的空气阻力。

3、综上所述,如何降低着陆缓冲机构在收拢状态下的空气阻力,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回收火箭的着陆缓冲机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能够降低着陆缓冲机构在收拢状态下的空气阻力。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回收火箭的着陆缓冲机构,其中,包括多个安装在箭体底部外周处的支撑组件,多个所述支撑组件绕所述箭体外周均匀分布;

3、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和伸缩件;

4、所述支撑件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箭体底部的外周处;

5、所述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箭体铰接,所述伸缩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件的中部连接,且所述伸缩件与所述支撑件之间能够转动;

6、所述支撑件朝向所述伸缩件的一侧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能够与所述箭体配合形成一个用于容纳所述伸缩件的容纳腔。

7、如上所述的可回收火箭的着陆缓冲机构,其中,可选的是,所述支撑件背离所述容纳槽的一侧设有圆弧面。

8、如上所述的可回收火箭的着陆缓冲机构,其中,可选的是,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箭体的一端设有支撑面,所述支撑面位于背离所述容纳槽的一侧。

9、如上所述的可回收火箭的着陆缓冲机构,其中,可选的是,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滑轨和支撑座;

10、所述滑轨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件上,且位于所述容纳槽内;

11、所述支撑座安装在所述滑轨上,且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滑轨滑动配合连接;所述伸缩件远离所述箭体的一端与所述支撑座铰接。

12、如上所述的可回收火箭的着陆缓冲机构,其中,可选的是,所述滑轨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容纳槽的长度方向一致。

13、如上所述的可回收火箭的着陆缓冲机构,其中,可选的是,所述滑轨的长度不大于所述容纳槽长度的一半。

14、如上所述的可回收火箭的着陆缓冲机构,其中,可选的是,所述伸缩件包括气缸、第一筒体和第二筒体;

15、所述气缸的一端与所述箭体的外周铰接,所述第一筒体的另一端插设在所述气缸远离所述箭体的一端内,且所述第一筒体与所述气缸之间滑动密封连接;

16、所述第二筒体的一端插设在所述第一筒体内,且所述第二筒体与所述第一筒体之间滑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筒体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座铰接。

17、如上所述的可回收火箭的着陆缓冲机构,其中,可选的是,所述第一筒体内设有蜂窝铝结构。

18、如上所述的可回收火箭的着陆缓冲机构,其中,可选的是,所述支撑件沿远离所述箭体的方向,宽度和厚度均逐渐变小。

19、如上所述的可回收火箭的着陆缓冲机构,其中,可选的是,所述支撑组件的数量为至少三个。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存在如下有益效果:

2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撑件上设置容纳槽,在收拢状态下,伸缩件位于容纳槽与箭体外周配合形成的容纳腔内。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无法将伸缩件收纳至容纳腔内的情况,本实用新型能够明显降低在收拢状态下的空气阻力。

22、本实用新型中,由于支撑件背离容纳槽的一侧设置圆弧面,且支撑件沿远离箭体的方向,宽度和厚度均逐渐变小,在收拢状态下,使得沿箭体从前到后的方向外廓尺寸逐渐变大。即,在收拢状态下,支撑件沿箭体的方向从前到后,外廓尺寸逐渐变大,有利于进一步减小箭体在前进时的空气阻力。

23、在本实用新型中,在回收火箭时,通过展开支撑组件,使支撑件远离箭体的一端先着地,以起到缓冲的作用。



技术特征:

1.一种可回收火箭的着陆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安装在箭体(1)底部外周处的支撑组件(2),多个所述支撑组件(2)绕所述箭体(1)外周均匀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火箭的着陆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1)背离所述容纳槽(211)的一侧设有圆弧面(2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回收火箭的着陆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1)远离所述箭体(1)的一端设有支撑面(213),所述支撑面(213)位于背离所述容纳槽(211)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回收火箭的着陆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还包括滑轨(23)和支撑座(2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回收火箭的着陆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23)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容纳槽(211)的长度方向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回收火箭的着陆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23)的长度不大于所述容纳槽(211)长度的一半。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可回收火箭的着陆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件(22)包括气缸(221)、第一筒体(222)和第二筒体(22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回收火箭的着陆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筒体(222)内设有蜂窝铝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回收火箭的着陆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21)沿远离所述箭体(1)的方向,宽度和厚度均逐渐变小。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回收火箭的着陆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2)的数量为至少三个。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回收火箭的着陆缓冲机构,其中,包括多个安装在箭体底部外周处的支撑组件,多个所述支撑组件绕所述箭体外周均匀分布;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件和伸缩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铰接在所述箭体底部的外周处;所述伸缩件的一端与所述箭体铰接,所述伸缩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件的中部连接,且所述伸缩件与所述支撑件之间能够转动;所述支撑件朝向所述伸缩件的一侧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能够与所述箭体配合形成一个用于容纳所述伸缩件的容纳腔。本技术能够降低着陆缓冲机构在收拢状态下的空气阻力。

技术研发人员:王珂,郑泽,霍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深蓝航天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16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