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34283发布日期:2023-09-13 21:18阅读: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人机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无人机,特别涉及一种无人机。


背景技术:

1、现有的一些多旋翼无人机是分别在其机身的侧面上连接多个机臂,机臂的末端设置有旋翼装置,并且为了方便运输,各个机臂均可以向下折叠,以减小无人机的体积。同时,一些无人机为减小自重而将机身设置得较小,如此会导致相邻侧面上安装位置较近的两个机臂之间在折叠后的相互间距比较小,进而导致垂在下端的旋翼电机相互碰撞。

2、为了避免以上问题,现有方案是适当增大机臂折叠位置与机身侧面的距离,如此便可以增大相邻侧面上安装位置较近的两个机臂之间在折叠后的间距,避免相互之间的旋翼电机碰撞到一起。但是如此设置使得无人机折叠后的体积仍比较大,在运输时仍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人机,以解决现有一些多旋翼无人机在折叠后的体积仍比较大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的无人机包括机身、第一机臂和第二机臂,所述机身具有多个侧面,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侧面中都包括一个第一侧面和一个第二侧面。第一机臂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一机臂设有水平延伸的第一折叠转轴,所述第一机臂通过绕所述第一折叠转轴转动而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第二机臂连接于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二机臂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二折叠转轴,所述第二机臂通过绕所述第二折叠转轴转动而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且所述第二机臂切换到折叠状态后,所述第二机臂沿其所在的第二侧面延伸。

3、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机身呈长方体结构并具有两个所述第一侧面和两个所述第二侧面,两个所述第一侧面沿所述机身的长度方向相对,两个所述第二侧面沿所述机身的宽度方向相对;所述第一机臂和所述第二机臂分别切换到折叠状态后,所述第一机臂沿所述机身的高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机臂沿所述机身的长度方向延伸。

4、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机臂切换到折叠状态后,所述第一机臂沿所述机身的高度方向向下延伸;所述机身的底面还连接有起落架,所述起落架包括两个架脚,所述两个架脚沿所述机身的宽度方向间隔相对。

5、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架脚都包括横向架杆和纵向架杆,所述纵向架杆连接在所述横向架杆和所述底面之间;所述第一机臂包括第一固定段和第一折叠段,所述第一固定段连接在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一折叠段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一折叠转轴与所述第一固定段连接,另一端为旋翼端并设有旋翼装置;所述第一机臂切换到折叠状态后,所述第一折叠段的旋翼端与所述纵向架杆错位设置。

6、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在远离所述底面的方向上,每个所述纵向架杆均向远离另一架脚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一机臂切换到折叠状态后,所述第一折叠段的旋翼端对应于所述纵向架杆的下方。

7、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面上连接有多个所述第二机臂,多个所述第二机臂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侧面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同一所述第二侧面上的各所述第二机臂切换到折叠状态后,各所述第二机臂沿所述第二侧面的长度方向相向延伸。

8、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机身的高度方向上,位于同一个所述第二侧面上的各所述第二机臂高低错位设置,且各所述第二机臂切换到折叠状态后,各所述第二机臂至少部分沿所述机身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

9、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机臂包括第二固定段和第二折叠段,所述第二固定段连接在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二折叠转轴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段和所述第二折叠段之间,且所述第二折叠段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侧面的长度相适配。

10、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机身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机臂与最相邻的所述第二机臂高低错位设置。

11、可选的,在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机身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机臂与最邻近的所述第二机臂之间具有第一错位高度,同一第二侧面上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机臂之间具有第二错位高度,所述第一错位高度和所述第二错位高度相同。

12、本申请提供的无人机通过在相邻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上分别连接第一机臂和第二机臂,同时使第一机臂设有水平延伸的第一折叠转轴,以及使第二机臂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二折叠转轴,进而第一机臂可以绕第一折叠转轴向上或向下折叠,第二机臂可以绕第二折叠转轴水平向内折叠。也就是说,本申请无人机在折叠时,第一侧面上的机臂向上或向下折叠,相邻的第二侧面上的第二机臂则水平折叠,如此可以有效地避免“相邻侧面上安装位置较近的两个机臂之间折叠后间距较小,进而导致相互之间的旋翼电机碰撞到一起”的问题,进而便不需要增大机臂折叠位置和机身侧面的间距,使得无人机折叠之后的体积更小,更便于运输。

13、另外,本申请无人机还使得第二机臂折叠后沿其所连接的第二侧面延伸,可以理解,如此不仅能够保证无人机折叠后的体积较小,还使得第一机臂和第二机臂在折叠后仍分别位于机身的不同侧面上,相互之间不会相互干涉,进而可以提高折叠效率和展开效率。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呈长方体结构并具有两个所述第一侧面和两个所述第二侧面,两个所述第一侧面沿所述机身的长度方向相对,两个所述第二侧面沿所述机身的宽度方向相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臂切换到折叠状态后,所述第一机臂沿所述机身的高度方向向下延伸;所述机身的底面还连接有起落架,所述起落架包括两个架脚,所述两个架脚沿所述机身的宽度方向间隔相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架脚都包括横向架杆和纵向架杆,所述纵向架杆连接在所述横向架杆和所述底面之间;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在远离所述底面的方向上,每个所述纵向架杆均向远离另一架脚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一机臂切换到折叠状态后,所述第一折叠段的旋翼端对应于所述纵向架杆的下方。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面上连接有多个所述第二机臂,多个所述第二机臂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侧面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身的高度方向上,位于同一个所述第二侧面上的各所述第二机臂高低错位设置,且各所述第二机臂切换到折叠状态后,各所述第二机臂至少部分沿所述机身的高度方向相对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机臂包括第二固定段和第二折叠段,所述第二固定段连接在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二折叠转轴连接在所述第二固定段和所述第二折叠段之间,且所述第二折叠段的长度与所述第二侧面的长度相适配。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身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机臂与最相邻的所述第二机臂高低错位设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人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身的高度方向上,所述第一机臂与最邻近的所述第二机臂之间具有第一错位高度,同一第二侧面上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机臂之间具有第二错位高度,所述第一错位高度和所述第二错位高度相同。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人机,该无人机包括机身、第一机臂和第二机臂,所述机身具有多个侧面,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侧面中都包括一个第一侧面和一个第二侧面。第一机臂连接于所述第一侧面上,所述第一机臂设有水平延伸的第一折叠转轴,所述第一机臂通过绕所述第一折叠转轴转动而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第二机臂连接于所述第二侧面上,所述第二机臂设有竖向延伸的第二折叠转轴,所述第二机臂通过绕所述第二折叠转轴转动而在展开状态和折叠状态之间切换,且所述第二机臂切换到折叠状态后,所述第二机臂沿其所在的第二侧面延伸。本申请提供的无人机解决了现有一些多旋翼无人机在折叠后的体积仍比较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恒,唐若辰,元德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丰翼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