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小翼身干扰阻力整流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432255发布日期:2023-09-13 20:13阅读: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减小翼身干扰阻力整流罩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航空,具体涉及一种减小翼身干扰阻力整流罩结构。


背景技术:

1、随着城市化进程,陆用空间日趋饱和,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亟需开发城市空中可用空间,发展垂直式立体交通。垂直起飞和降落(vtol)飞机的发展也出现在最近的时期,evtol(electricvertical takeoffandlanding)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开发吸引了包括航空航天企业、汽车行业、运输行业、政府、军方以及学术界的广泛关注。evtol未来潜在应用涉及城市客运、区域客运、货运、个人飞行器、紧急医疗服务等多种场景模式。

2、主导城市天空的竞赛已经促使航空航天工业的许多关键参与者了解了开发与城市空中出行相关的项目的可行性。大多数现代流行的概念和原型都在探索垂直起降(垂直起飞和降落)的能力,以适应城市内空间的短缺。随着evtol产业迅猛发展,加上电池技术、自动控制和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使得大规模的城市航空运输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可行。这种城市航空运输的可能性目前正受到极大的关注,目前正在开发大量不同的电力垂直起降(evtol)飞机。

3、evtol飞行器相比其它交通工具,更适合未来的出行生态,无论是产业基础还是技术基础,evtol都更具备成为下一代城市空中交通工具的潜力,且作为一种新型的中短途空中交通工具,evtol还具有安全性高、噪音低、制造成本低、运营成本低等优势。

4、降低飞行阻力成为设计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中机翼与机身是飞机飞行阻力的主要部件。机翼与机身外形曲面通过翼身整流罩相连,翼身整流罩可有效降低二者之间的干扰阻力。但现有翼身有的无整流、或者仅为简单的倒圆角,亦或是采用分为三段外形设计技术,不便于精确控制曲面外形的变化。由于翼身交界处外形不光顺,导致翼身干扰阻力较大,增加巡航时阻力,降低飞机的航程及低速气动特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小翼身干扰阻力整流罩结构,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减小翼身干扰阻力整流罩结构,包括上翼身整流罩和下翼身整流罩,所述上翼身整流罩和下翼身整流罩连接机身和机翼,所述上翼身整流罩包括上前段整流罩曲面及上整流罩后段三角区,所述上前段整流罩曲面采用多截面曲面,其上设有上截面控制线,所述上截面控制线包括整流罩前缘线、整流罩上截面控制线和后截面控制线,所述整流罩前缘线与机翼前缘线相切,所述后截面控制线与机翼后缘线相切,所述上前段整流罩曲面与机身连接处设有机身、上整流罩交界线,与机翼的连接处设有机翼、上整流罩交界线,所述上整流罩后段三角区上设有上整流罩后缘区流向控制线和上整流罩后缘线,所述上翼身整流罩与机身在机身、上整流罩交界线和上整流罩后缘区流向控制线处相切连续,上整流罩后缘线与机翼后缘线相切。

2、优选地,所述上前段整流罩曲面及上整流罩后段三角区在后截面控制线处相切连续。

3、优选地,所述下翼身整流罩包括下前段整流罩曲面及下整流罩后段三角区,所述下前段整流罩曲面采用多截面曲面,其上设有下截面控制线,所述下截面控制线包括整流罩下截面控制线、整流罩下截面控制线ⅰ、整流罩下截面控制线ⅱ和机翼、下整流罩交界线,所述整流罩下截面控制线ⅱ与机翼后缘线相切,所述下整流罩后段三角区上设有下整流罩后缘区流向控制线和下整流罩后缘线,所述下前段整流罩曲面及下整流罩后段三角区在整流罩下截面控制线ⅱ处相切连续,所述下整流罩后缘线与机翼后缘线相切。

4、优选地,所述下前段整流罩曲面和机身连接处设有机身、下整流罩交界线,所述下翼身整流罩与机身在机身、下整流罩交界线和下整流罩后缘区流向控制线处相切连续。

5、优选地,所述上整流罩后段三角区和下整流罩后段三角区采用填充曲面成型。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结构翼身整流罩减小翼身干扰阻力,可以降低巡航时的阻力,增加全机升阻比,提升飞机的航程及飞机的低速气动特性;翼身整流罩设计较易实现,工程实用性强,适合推广。



技术特征:

1.一种减小翼身干扰阻力整流罩结构,包括上翼身整流罩和下翼身整流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翼身整流罩和下翼身整流罩连接机身和机翼,所述上翼身整流罩包括上前段整流罩曲面及上整流罩后段三角区,所述上前段整流罩曲面采用多截面曲面,其上设有上截面控制线,所述上截面控制线包括整流罩前缘线、整流罩上截面控制线和后截面控制线,所述整流罩前缘线与机翼前缘线相切,所述后截面控制线与机翼后缘线相切,所述上前段整流罩曲面与机身连接处设有机身、上整流罩交界线,与机翼的连接处设有机翼、上整流罩交界线,所述上整流罩后段三角区上设有上整流罩后缘区流向控制线和上整流罩后缘线,所述上翼身整流罩与机身在机身、上整流罩交界线和上整流罩后缘区流向控制线处相切连续,上整流罩后缘线与机翼后缘线相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小翼身干扰阻力整流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前段整流罩曲面及上整流罩后段三角区在后截面控制线处相切连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减小翼身干扰阻力整流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翼身整流罩包括下前段整流罩曲面及下整流罩后段三角区,所述下前段整流罩曲面采用多截面曲面,其上设有下截面控制线,所述下截面控制线包括整流罩下截面控制线、整流罩下截面控制线ⅰ、整流罩下截面控制线ⅱ和机翼、下整流罩交界线,所述整流罩下截面控制线ⅱ与机翼后缘线相切,所述下整流罩后段三角区上设有下整流罩后缘区流向控制线和下整流罩后缘线,所述下前段整流罩曲面及下整流罩后段三角区在整流罩下截面控制线ⅱ处相切连续,所述下整流罩后缘线与机翼后缘线相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小翼身干扰阻力整流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前段整流罩曲面和机身连接处设有机身、下整流罩交界线,所述下翼身整流罩与机身在机身、下整流罩交界线和下整流罩后缘区流向控制线处相切连续。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减小翼身干扰阻力整流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整流罩后段三角区和下整流罩后段三角区采用填充曲面成型。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减小翼身干扰阻力整流罩结构,包括上翼身整流罩和下翼身整流罩,上翼身整流罩和下翼身整流罩连接机身和机翼,上翼身整流罩包括上前段整流罩曲面及上整流罩后段三角区,上前段整流罩曲面上设有上截面控制线,上截面控制线包括整流罩前缘线、整流罩上截面控制线和后截面控制线,上前段整流罩曲面与机身连接处设有机身、上整流罩交界线,与机翼的连接处设有机翼、上整流罩交界线,上整流罩后段三角区上设有上整流罩后缘区流向控制线和上整流罩后缘线。本结构翼身整流罩减小翼身干扰阻力,可以降低巡航时的阻力,增加全机升阻比,提升飞机的航程及飞机的低速气动特性;翼身整流罩设计较易实现,工程实用性强,适合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董明,王继明,杨万里,姚远,党铁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沃兰特航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10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