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识别有害生物的无人机基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71336发布日期:2024-10-11 11:59阅读:76来源:国知局
一种识别有害生物的无人机基站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林业检测,具体涉及一种识别有害生物的无人机基站。


背景技术:

1、传统的人工踏查方法在普查监测中耗时长、难度大、成本高,且数据实时性和准确性受到一定限制,因此难以及时发现病树并阻断其传播途径,从而导致疫情扩散。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现有技术通常将无人机和ai大数据处理相结合,使得林业有害生物的监测更加智能化和便捷化。然而,由于无人机的续航能力和监测能力存在局限,针对深山、高山、远山等地区的有害生物监测防控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例如,需要人员前往相应地区操控无人机进行现场数据采集,如果监测区域过大,无人机的续航能力难以覆盖整个区域,导致现场工作人员需要多次往返更换电池,降低了监测效率,同时也限制了监测工作时间的灵活性。

2、例如申请号为202321638401.0的实用新型专利,该专利有效的提供无人机中继服务平台,提高林业监测的效率和便捷性,降低监测成本,但是该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当无人机需要充电时,打开自动升降门,无人机可飞入接收室并落至充电板上方进行充电,升降门位于装置的前侧,无人机需要从前侧飞入进接收室内,由于接收室内部空间狭小,需要传感器和软件系统上协同配合,在编程操作具有一定的难度,一旦飞行机构与接收室壁面接触,容易造成无人机失去平衡而坠毁,因此,基于上述技术问题需要对无人机基站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识别有害生物的无人机基站。

2、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一种识别有害生物的无人机基站,包括接收室和充电板,所述接收室的内底壁左右两侧均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前后内壁上通过轴承一转动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后侧壁上过盈配合连接有齿轮一,所述丝杠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端设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顶端延伸出底座外,且设有充电板;

4、所述接收室之间后侧设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底壁中部可拆卸的设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的双输出端均设有圆杆,所述圆杆的外侧端延伸进底座内,且设有齿轮二;

5、所述接收室的内底壁中部还设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上端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且滑块顶端与充电板的底端固定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圆杆的外壁通过轴承二与壳体的内壁固定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齿轮一和齿轮二均采用锥形齿轮,且相互啮合相连。

8、进一步地,两个所述丝杠外壁上的螺纹为相反方向。

9、进一步地,所述滑块的外壁形状呈燕尾状结构。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对比文件的基础上,在接收室内的底部安装充电板前后移动驱动机构,通过将充电板移动至室外,用于接收无人机,将无人机接收回室内,使接收无人机的过程更加简便,降低无人机自动着落时发生磕碰的几率,从而确保无人机的安全使用,更符合实际的使用需求。



技术特征:

1.一种识别有害生物的无人机基站,包括接收室(1)和充电板(7),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识别有害生物的无人机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杆(10)的外壁通过轴承二与壳体(8)的内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识别有害生物的无人机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一(4)和齿轮二(11)均采用锥形齿轮,且相互啮合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识别有害生物的无人机基站,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丝杠(3)外壁上的螺纹为相反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识别有害生物的无人机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14)的外壁形状呈燕尾状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林业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识别有害生物的无人机基站,包括接收室和充电板,所述接收室的内底壁左右两侧均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前后内壁上通过轴承一转动连接有丝杠,所述丝杠的后侧壁上过盈配合连接有齿轮一,所述丝杠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端设有矩形块,所述矩形块顶端延伸出底座外,且设有充电板;所述接收室之间后侧设有壳体,所述壳体的内底壁中部可拆卸的设有双轴电机。本技术在接收室内的底部安装充电板前后移动驱动机构,通过将充电板移动至室外,用于接收无人机,将无人机接收回室内,使接收无人机的过程更加简便,降低无人机自动着落时发生磕碰的几率,从而确保无人机的安全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洁管家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40229
技术公布日:2024/10/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