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塑金属槽筒二次加工方法和新型超塑金属槽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00037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超塑金属槽筒二次加工方法和新型超塑金属槽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塑金属槽筒二次加工方法和新型超塑金属槽筒。
槽筒是络纱机的关键部件,其国际上制造工艺复杂、几何形状复杂、市场价格昂贵。国内产品利用六辨模加工槽筒,其产品纱磨毛、重叠、熔断等缺陷,不适应高速络纱。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克服上述不足适应高速络纱的超塑金属槽筒二次加工方法和新型超金属槽筒。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超塑金属槽筒二次加工方法,其加工流程是1.将传统制造槽筒的模具增加压缩值,此压缩值均匀增加在槽筒的曲线动程上压缩值的计算公式是压缩值=槽筒圈数×2.5,其中2.5为压缩系数;2.使用已加长的槽筒模具制造出槽筒毛坯,齐两端、打光槽内;3.将打光好的槽筒放入温控箱加温;4.用调直机或压缩机以槽筒两端为基准,对其轴向加压去掉压缩值达到原设定值。
新型超塑金属槽筒,是槽筒上设有送线槽、回线槽和导纱槽,其特征在于送线槽为U形,回线槽为弧形,导纱槽在与送线槽和回线槽交叉处形状是底宽、口窄、截面为瓶状的槽,槽筒两端导纱槽尖端部位的槽为对称向槽筒内侧倾斜的负角。
本发明具有品种齐全,适应等加速、半加速、全加速三大曲线多品种,易生产、可保证产品成形,极适应纺织行业的高速络纱,其产品成本低,克服了纱磨毛、重叠、熔断、脱肩、分纱、毛羽、花绕、蛛网、畸形、硬带等缺陷。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是如何实现的。


图1是槽筒整体结构示意2是图1的H-H剖示3是图1的右端剖示4是图1的S-S剖示5是图1的Z-Z剖示6是图1的H-H剖示7是图1的图1的导纱示意8是圆锥形槽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导纱槽,B.三槽交叉处,C.回线槽,D.送线槽,G、F.负角标记。
超塑金属槽筒二次加工方法,其加工流程是1.将传统制造槽筒的模具增加压缩值,此压缩值均匀增加在槽筒的曲线动程上,压缩值的计算公式是压缩值=槽筒圈数×2.5,其中2.5为压缩系数;2.使用已加长的槽筒模具制造出槽筒毛坯,齐两端、打光槽内;3.将打光好的槽筒放入温控箱加温至160-180°;4.用调直机或压缩机以槽筒两端为基准,对其轴向加压去掉压缩值达到原设定值。对槽筒进行轴向加压压力为80-120Kg。
如图1-7所示,新型超塑金属槽筒,槽筒上设有送线槽D、回线槽C和导纱槽A,送线槽D为U形,回线槽C为弧形,导纱槽A在与送线槽D和回线槽C交叉处B的形状是底宽、口窄、截面为瓶状的槽,槽筒两端导纱槽A尖端部位的槽为对称向槽筒内倾斜的负角G、E。
如图1、图2所示,槽筒为圆柱形或圆锥形槽筒。
上述超塑金属槽筒二次加工方法,适用于超塑金属槽筒、铸造槽筒或非金属、酚醛树脂槽筒的加工。
权利要求
1.一种超塑金属槽筒二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工流程是(1)将传统制造槽筒的模具增加压缩值,此压缩值均匀增加在槽筒的曲线动程上,压缩值的计算公式是压缩值=槽筒圈数×2.5,其中2.5为压缩系数;(2)使用已加长的槽筒模具制造出槽筒毛坯,齐两端、打光槽内;(3)将打光好的槽筒放入温控箱加温;(4)用调直机或压缩机以槽筒两端为基准,对其轴向加压去掉压缩值达到原设定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塑金属槽筒二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槽筒在温控箱中加温至160-1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塑金属槽筒二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槽筒进行轴向加压压力为80-120Kg。
4.一种新型超塑金属槽筒,是在槽筒上设有送线槽、回线槽和导纱槽,其特征在于送线槽为U形,回线槽为弧形,导纱槽在与送线槽和回线槽交叉处形状是底宽、口窄、截面为瓶状的槽,槽筒两端导纱槽尖端部位的槽为对称向槽筒内倾斜的负角。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超塑金属槽筒,其特征在于槽筒为圆柱形或圆锥形槽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塑金属槽筒二次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加工方法适用于加工超塑金属槽筒、铸造槽筒或非金属、酚醛树脂槽筒。
全文摘要
超塑金属槽筒二次加工方法和新型超塑金属槽筒,是将槽筒的模具增加压缩值,压缩值=槽筒圈数×2.5;制造出槽筒毛坯,齐两端、打光槽内;放入温控箱加温;用调直机或压缩机以槽筒两端为基准,对其轴向加压去掉压缩值达到原设定值;槽筒上设有U形送线槽、弧形回线槽,导纱槽在与送线槽和回线槽交叉处的槽为负角,槽筒两端导纱槽尖端部位的槽也为负角。本发明品种齐全、成本低易生产,适应高速络纱,克服了原槽筒存在的各种缺陷。
文档编号B65H54/48GK1322667SQ0111985
公开日2001年11月21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2日
发明者陈洪谋 申请人:陈洪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