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剂接料斗自动开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39641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中药剂接料斗自动开口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接料斗开口装置,特别是一种中药剂接料斗自动开口装置,属于机械类领域。
背景技术
将每贴中药剂制成浓缩小颗粒,罐装在一定规格的药罐内,分别放在药柜各排的药格中,在每排,每个药罐下面配置一个自动秤量装置,储药仓根据计算机发出指令,到达所需的药种的自动秤量装置下料口去取药剂,如何及时准确地将接料斗的药剂下到储药仓去,是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经文献检索发现,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号为00249411.6,名称为“中药剂输料斗自动开口装置”,该专利装置将储药仓水平移动到输料斗出口下面的同时,固定在储药仓上的拨杆推导摆杆绕支承摆动,斜面封板离开输料斗的下料口,药剂自动下至储药仓内,当储药仓返回时,摆杆由弹簧拉回原位,使斜面封板封住接料斗的下料口。该装置由于斜面封板运动轨迹路径较大,粘附在其上中药颗粒有可能洒落,而引起污染,另外摆杆机构传动角的原因所需驱动功率较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中药剂接料斗自动开口装置,使其解决了药剂及时准确地下到储药仓的技术问题,无污染,且所需电机功率较低。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主要包括接料斗、摆杆式开口机构、框架、弧形拨杆、机械手、电机,其连接方式为接料斗设置在框架上,摆杆式开口机构与接料斗铰链连接,电机设置在框架上,机械手与框架铰接,弧形拨杆固接于机械手下端。
摆杆开口机构包括支承、弹簧、摆杆、圆弧式封板,其连接方式为摆杆通过支承与接料斗连接,摆杆绕支承转动,弹簧与接料斗及摆杆连接,圆弧式封板固接在摆杆上。
摆杆上设有耳轴,机械手下端固接储药仓,弧形拨杆固定在储药仓上。
弧形拨杆推动摆杆的耳轴使摆杆,使圆弧式封板脱离接料斗口,从而开启接料斗口,药剂自动下至储药仓内。当储药仓返回时,弧形拨杆跟随返回,摆杆由弹簧拉至原位,使圆弧式封板封住接料斗的下料口,接料斗又可执行下一次任务。本实用新型根据计算机指令,电机驱动机械手带动储药仓,当储药仓运动至所需药剂的秤量装置出口处下面的同时,固定在储药仓上的弧形拨杆推动摆杆耳轴绕支承摆动,圆弧式封板离开接料斗的下料口,药剂自动下到储药仓,当储药仓返回时,弧形拨杆跟随返回,摆杆由弹簧拉回原位,使圆弧式封板封住接料斗的下料口,储药仓又执行下个药种的接取。当由计算机指令所选中的药剂全部搜索完毕,储药仓回到起始位置等待输药袋。
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解决了由接料斗的药剂及时准确地下到储药仓的技术问题,无污染,且所需电机功率较低,为彻底改变传统中药人工配药方式,以及中药配药自动化提供了一个中药的技术环节。


图1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立体侧视图图3本实用新型机械手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接料斗1、摆杆式开口机构2、框架3、弧形拨杆10、机械手11、电机12,其连接方式为接料斗1设置在框架3上,摆杆式开口机构2与接料斗1铰链连接,电机12设置在框架3上,机械手11与框架3铰接,弧形拨杆10固接于机械手11下端。
摆杆开口机构2包括支承4、弹簧5、摆杆6、圆弧式封板7,其连接方式为摆杆6通过支承4与接料斗1连接,摆杆6绕支承4转动,弹簧5与接料斗1及摆杆6连接,圆弧式封板7固接在摆杆6上。
摆杆6上设有耳轴8,机械手11下端固接储药仓9,弧形拨杆10固定在储药仓9上。
权利要求1.一种中药剂接料斗自动开口装置,主要包括接料斗(1)、框架(3)、电机(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摆杆开口机构(2)、机械手(11)、弧形拨杆(10),其连接方式为接料斗(1)设置在框架(3)上,摆杆式开口机构(2)与接料斗(1)铰链连接,电机(12)设置在框架(3)上,机械手(11)与框架(3)铰接,弧形拨杆(10)固接于机械手(11)下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中药剂接料斗自动开口装置,其特征是摆杆开口机构(2)包括支承(4)、弹簧(5)、摆杆(6)、圆弧式封板(7),其连接方式为摆杆(6)通过支承(4)与接料斗(1)连接,摆杆(6)绕支承(4)转动,弹簧(5)与接料斗(1)及摆杆(6)连接,圆弧式封板(7)固接在摆杆(6)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这种中药剂接料斗自动开口装置,其特征是摆杆(6)上设有耳轴(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这种中药剂接料斗自动开口装置,其特征是机械手(11)下端固接储药仓(9),弧形拨杆(10)固定在储药仓(9)上。
专利摘要一种中药剂接料斗自动开口装置属于机械类领域。主要包括接料斗、摆杆式开口机构、框架、弧形拨杆、机械手、电机,其连接方式为接料斗设置在框架上,摆杆式开口机构与接料斗铰链连接,电机设置在框架上,机械手与框架铰接,弧形拨杆固接于机械手下端。本实用新型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解决了由接料斗的药剂及时准确地下到储药仓的技术问题,无污染,且所需电机功率较低,为彻底改变传统中药人工配药方式,以及中药配药自动化提供了一个中药的技术环节。
文档编号B65B39/00GK2581333SQ02261569
公开日2003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4日
发明者马培荪, 曹志奎, 高雪官, 杭鲁滨, 王美龄, 朱明焕, 邓辉宇 申请人: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逸泽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