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折叠式置物装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箱体,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可以分别独立使用、合并使用与折叠成为扁平状以缩小体积的外箱与内箱,实现多种功能的折叠式置物装置。
二背景技术:
基于使体积可以缩小以便于收藏的需要,目前现有的可以折收式置物箱种类已经很多,例如,有些设计是采用软质布料制成矩形箱体,并在矩形箱体上端四边分别设置一上水平杆,而箱体下端相对两边分别设置一下水平杆,箱体四个垂直边分别设置一立杆;且该相邻的上水平杆端部之间、相邻的下水平杆端部之间,以及立杆与上、下水平杆的端部之间保持有适当距离;该箱体的各个垂直壁面还设有呈对角交叉的折线;通过这种结构,使软质箱体可通过这些立杆、上水平杆与下水平杆支撑成可供放置物品的置物箱,并可将其扭转后而折叠成扁平状。
所述的现有产品,由于必须在箱体下端的相对两侧设置下水平杆, 故其结构较复杂,操作也感到不便;再者,由于箱体是以软质布所制成,尽管各角端设有杆件进行支撑,但其箱体各面仍然是柔软的,针对不喜欢软布做为箱体面材的使用者而言,便无法满足其所需;若采用硬质板材做为箱体材料,则又无法让箱体达到可以折叠的功效。另外,现有可折收式置物箱如果设置把手,其把手由于是固定的形状而不能收藏,以致于不仅视觉上不雅观,也容易因为把手的干扰而造成使用的不方便。再者,现有的可折叠式置物箱只是一个独立的箱体,故只能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放置物品,无法再扩充使用。因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可折叠式置物箱所存在的缺点进行改进。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产品存在的上述缺点,而提供一种折叠式置物装置,解决现有可折叠式箱体,必须利用数杆件结合在软布制成的箱体的各水平边和各垂直边,以致其结构较为复杂,制造较为麻烦的问题;克服采用硬质板材做为箱体的材料时,无法将板材弯折的困扰;祢补现有可折叠式置物箱不具备可收藏式把手,因而把手常造成视觉的不雅观,而且使用不方便的缺陷;改进了现有可折叠式置物箱只具有一个独立箱体的不尽合理结构,扩充箱体使用空间,达到可以放置更多物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折叠式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箱,该外箱为软质面材制成的上方通空的矩形箱体,外箱前方、后方的面材内部包覆一片硬质板体,外箱两侧面的面材内分别包覆二片硬质板体,该二片板体之间以所述软质面材连接而形成折线;一内箱,该内箱为软质面材制成的上方呈通空的矩形箱体,内箱相对两侧设有把手,该把手同时具有钩部,内箱放置在外箱内时,通过把手的钩部吊挂在外箱相对两侧面的上端边。
前述的折叠式置物装置,其中设在内箱的把手为金属条连续弯曲成型的双U形骨架,双U形骨架之间的开口上方固定一横杆而成。
前述的折叠式置物装置,其中设在内箱的把手为塑胶材料一体成型而成。
前述的折叠式置物装置,其中双U形把手的一U形边缝合在内箱的侧面。
前述的折叠式置物装置,其中外箱两侧面材外侧设有横跨其折线的提把。
前述的折叠式置物装置,其中外箱上端的一侧边连接有一箱盖。
前述的折叠式置物装置,其中内箱的空间借助隔片区隔出数个空间。
前述的折叠式置物装置,其中把手设在内箱两侧面的上端缘。
前述的折叠式置物装置,其中把手设在内箱两侧面低于上端缘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具有可以分别独立折叠的内箱与外箱,不使用时可将内箱、外箱的体积缩小而便于携带,将内箱和外箱分别展开后, 可以将内箱套置在外箱内以利用内箱的空间放置物品,或是将从外箱取出内箱而分别放置物品,以扩充置物箱的使用空间;内箱的相对两侧设置具有钩部的把手,而外箱的相对两侧面设有折线,以将内箱放入外箱内时,可以将把手的钩部跨置在外箱相对两侧面的上方,使把手隐藏在外箱面材边缘,让视觉更美观,同时利用把手跨置在外箱两侧面的折线而固定外箱;本实用新型折叠式置物箱的结构更为精简,是一种软质面材与硬质板体结合的置物箱。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产品比较具有以下的优点1、本实用新型结构更为精简,使用更为方便。2、本实用新型由硬质板体与软质面材结合而成,同时兼顾了强度的实用性与视觉美观及柔性的要求。3、本实用新型设在内箱的把手除了可以提供使用者双手提取的作用外,当内箱放入外箱内后,也兼具有卡掣固定外箱的功能,使用非常方便。4、本实用新型的内箱除了可以放置在外箱内以放置物品外,还可以将内箱取出,让外箱与内箱均能用于放置物品。
四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设在内箱的把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箱组合后在外箱内后实施例立体示意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内箱折收后状态示意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外箱折收后状态示意图。
图4C为本实用新型底板折收后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内箱与外箱组合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内箱与外箱组合状态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外箱、11前面板、12侧面板、13折线、14箱盖、15提把、16扣钮、2底板、21折线、3内箱、3’内箱、31包覆片、32隔片、33延伸片、4把手、41双U形骨架、42横杆。
五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包括有一外箱1、一底板2及一内箱3;其中,外箱1以软质的面材(例如帆布)制成一上方呈通空的矩形箱体,该外箱的前面材11与相对称的后面材内部均包覆一片硬质板体(图中未示),外箱1两侧面的侧面材12内分别包覆二片硬质板体(图中未示),该二片板体之间仍以侧面材12连接而形成折线13,使侧面材12的两板体可以沿着折线13相对地旋转;外箱1的底面只以软质的面材制成而不设置硬质板体,因此可以将外箱1的两侧面材12往内侧方向弯折而折叠成扁平状,以缩小体积(如图4A、4B、4C所示)。外箱1的两侧面材12外侧面设有横跨折线13的提把15,以供使用者方便双手拿取所用;外箱1上方一侧边另外可以连接一箱体14,用以覆盖在外箱1的上方;箱盖14的四边具有侧壁,相邻的侧壁之间通过扣钮16进行连接固定。由于外箱1的底面只以软质面材制成,因此,当外箱展开时,其支撑力量可能不足,为了克服这种缺陷,本实用新型另外提供一块可以折叠的底板2,该底板2也以软质面材包覆二片硬质板体(图中未示)而制成,两板体之间仍以软质面材连接而形成折线21,使底板2可以沿着折线21而相对地转动,进而将底板2收合成较小的体积而便於收藏。
本实用新型的内箱3以软质的面材(例如帆布)制成上方呈通空的矩形箱体,并且可以依实际需要在内箱3的空间通过隔片32区隔出更多的空间;内箱3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一个具有钩部的把手4,该把手4的较佳实施例,是采用金属条连续弯曲成型为双U形骨架41,再在该双U形骨架41之间的开口上方固定一横杆42而制成(如图2所示),把手4的结构也可以采用塑胶射出成型的方式制成;该把手4与内箱3的结合方式,是将把手4的双U形骨架42的其中一侧U形部份以包覆片31缝合固定在内箱3的内侧,使双U形骨架42的另外一侧U形部份显露在外并且朝向外侧方向。这样,使用者不仅可以双手拿取把手4而提起内箱3,而且当内箱3放置在外箱1中时,可以利用两把手4外露的U形骨架42做为钩部而吊挂在外箱1的侧面12上边缘,同时使把手4横跨在折线13两侧的侧面材12(如图3所示),以稳固侧面,避免侧面弯曲,并可将物品放置在内箱3中,使用者也可将箱盖14盖上。由于把手4吊挂在外箱1的侧面上缘时,把手4的各边靠合在侧面12上而不会有突出的现象,因此具备较好的隐藏效果,不会造成视觉的不雅观,也不会干扰置物箱的摆放及使用。
参阅图4A、图4B、图4C所示,当不使用时,可以将内箱3从外箱1取出,然后将外箱1折叠成扁平状,底板2也可以折叠成较小的体积,内箱3由于完全采用软质面材制成,故,也可压扁成类似手提袋的形态而便於收纳、携带。
参阅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其中,外箱1与底板2的结构与前述相同,故,不再重复说明。该第二种实施例结构的改变在于内箱3’的部份,主要是采用软质面材制造成的上方呈通空的箱体,并且在内箱3’的相对两侧设置与前述把手4相应的把手,但是把手4的位置低于上端缘的位置,而把手4的双U形骨架的其中一U形骨架仍然外露在内箱3’的侧面;因此,当内箱3’放置在外箱1内时,仍然可以使把手4的一U形骨架吊挂在外箱的上边缘,然后将把手4以上的内箱面材视为延伸片33而予以往外侧方向翻折,通过该延伸片33覆盖住外箱1的各面上边缘与各把手4(如图6所示)。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箱,该外箱为软质面材制成的上方通空的矩形箱体,外箱前方、后方的面材内部包覆一片硬质板体,外箱两侧面的面材内分别包覆二片硬质板体,该二片板体之间以所述软质面材连接而形成折线;一内箱,该内箱为软质面材制成的上方呈通空的矩形箱体,内箱相对两侧设有把手,该把手同时具有钩部,内箱放置在外箱内时,通过把手的钩部吊挂在外箱相对两侧面的上端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在内箱的把手为金属条连续弯曲成型的双U形骨架,双U形骨架之间的开口上方固定一横杆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在内箱的把手为塑胶材料一体成型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式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U形把手的一U形边缝合在内箱的侧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的两侧面材外侧设有横跨其折线的提把。
6.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折叠式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箱上端的一侧边连接有一箱盖。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箱的空间借助隔片区隔出数个空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设在内箱两侧面的上端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置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设在内箱两侧面低于上端缘的位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式置物装置,其包括外箱,其为软质面材制成的上方呈通空状的矩形箱体,外箱前方、后方的面材内部包覆一片硬质板体,外箱两侧面的面材内分别包覆二片硬质板体,二片板体之间以所述软质面材连接而形成折线;内箱,其为软质面材制成的上方呈通空状的矩形箱体,内箱相对两侧设有把手,把手具有钩部,内箱放置在外箱内时,通过把手的钩部吊挂在外箱相对两侧面的上端边,结构简单,制造简捷,板材便于弯折,具备可收藏式把手,造型美观,使用方便,扩充箱体使用空间,达到可以放置更多物品的效果。
文档编号B65D6/16GK2654523SQ0325851
公开日2004年11月10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5日
发明者王文灿 申请人:王文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