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5711阅读: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助推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所属领域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软包装管的挤出装置,能够方便,快速,定量完成挤出动作。
背景技术
目前,医用注射器和车辆保养用黄油枪都是助推器,依靠对内容物施加压力来工作的,在各自领域内都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对管软包装管物品如牙膏,鞋油,密封胶等却无能为力。软包装管物品普及量大,包装廉价,但是在使用中存在一共同缺点当使用过三分之一时,由于软包装管变形随意,导致挤出困难,挤出量不易控制,最终使用不彻底,残留多。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软包装管的不易控制的变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器具,使软包装管内容物挤出连续均匀,使用彻底。
本实用新型解决软包装管的不易控制变形的方案是用一管形材料为轨道,两端各有一带孔的盖,管壁制一开口,以一滚动物体作为轧辊,轧辊与轨道设计间隙为包装管壁厚的2倍。把软包装管置入轨道,导出孔固定在轨道一端的盖上,轧辊沿轨道从软包装管尾向导出孔滚动,对软包装管进行挤压,轧辊轧在软包装管的截面上的面积几乎为零,所以软包装管的内容物只能向导出孔运动,当轧辊不动时,由于软包装管的弹性变形,轧辊并不自由滚动,内容物不会通过滚轧面回到被轧过的软包装管内。此方案可以控制软包装管变形随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软包装管的变形不易控制变为可以控制的变形方式。结构简单,不改变人们日常使用习惯。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使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实施例局部剖视图图2是
图1的A-A向剖视图图3是
图1的B向视图图4是第二个实施例局部剖视图图5是图4的C-C向剖视图图中1盖 2外壳 3球 4开口 5固定孔 6浅槽 7圆柱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实施例中用一内径长度略大于软包装管的圆管为外壳2,以其内腔截面圆形吻合的球3为轧辊,球3以内腔为轨道滚动;外壳管壁沿轴线方向有一开口4,如图3,开口4两端距外壳两端距离为1cm,宽度为球3直径的2/3;外壳2内壁于开口4对称位置,以外壳2内截面圆心为圆心制一半圆浅槽6,如图2,设计槽深为软包装管壁厚的2倍;外壳2两端各有一带固定孔5的盖1,固定孔5用来固定软包装管导出孔。操作时把软包装管插入外壳2内腔,推动球3从管尾将软包装管压入浅槽6,软包装管被压部分紧贴浅槽6,被轧过的截面积几乎为零,所以内容物只能向导出孔运动;不用时,由于软包装管的弹性变形,使球3停留在原工作位置并不滑动,内容物不能通过挤轧面进入被轧过软包装管内;内容物用完后,打开圆盖1拉出软包装管即可。从而解决软包装管变形不易控制的问题。
图4所示为第二个实施例 以一方管为外壳2,内有一圆柱7作为轧辊,其宽度为外壳2内腔宽度,直径比内腔高的长度少软包装管壁厚的2倍,外壳管壁沿轴线方向有一开口4,如图5,开口4两端距外壳2两端距离为1cm,宽度为圆柱7宽度的2/3;外壳2两端各有一带固定孔5的盖1。
权利要求1一种助推器,可提供稳定,持续的压力,其特征是以管形材料内腔为轨道,管壁有一开口, 内置一滚动轧辊,轧辊在轨道上滚动,两端各有一带孔的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推器,其特征是圆管形外壳为轨道,内有一与其内腔截面圆形吻合的球为轧辊;圆管形外壳上有一开口,内壁于开口相对位置有一浅槽;圆管形外壳两端各有一带孔的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推器,方管形外壳内有一圆柱为轧辊,以内腔为轨道滚动;方管形外壳上有一开口;方管形外壳两端各有一带孔的盖。
专利摘要一种软包装管挤出助推器,用来解决软包装管变形随意造成的挤出困难。它是用一管形材料为轨道,两端各有一带孔的盖,管壁制一开口,以一滚动物体作为轧辊,轧辊与轨道设计间隙为包装管壁厚的2倍。把软包装管置入轨道,导出孔固定在轨道一端的盖上,轧辊沿轨道从软包装管尾向导出孔滚动,对软包装管进行挤压,轧辊轧在软包装管的截面上的面积几乎为零,所以软包装管的内容物只能向导出孔运动,当轧辊不动时,由于软包装管的弹性变形,轧辊并不自由滚动,内容物不会通过滚轧面回到被轧过的软包装管内。此方案可以控制软包装管变形随意。
文档编号B65D35/28GK2642700SQ0326923
公开日2004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31日
发明者李嘉川 申请人:李嘉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