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带印刷装置、标签制作方法、程序以及存储介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制作在带上连续印刷的多个由各印刷图像形成的各标签的带印刷装置、标签制作方法、程序以及存储介质。
现有技术过去,在带印刷装置中制作在带上连续印刷的多个由各印刷图像形成的各标签时,是例如如图42A、B所示,在印刷各印刷图像GZ1~GZ3后立即进行完全裁切而形成各标签LZ1、LZ2、LZ3(完全裁切;参照图42A),或者,保留构成带T的剥离纸带(剥离带)Ta而仅对基底带Tb进行裁切(半裁切,参照图42B)(例如可参照特开2002-104716号公报、图2以及相关部分的记载)。
但是,采用上述前者的完全裁切方式时,印刷后立即切成一个个标签因而变得杂乱无章,因此,不便于一体进行处理(保管等),而采用后者的半裁切方式时,去掉剥离带才能使各标签分离,因此,进行粘贴之前只能一体进行处理,在带有剥离带的情况下不便于单独处理,而人们希望,能够将其制作得无论在需要时进行一体处理还是分开处理均很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在带上连续印刷的多个由各印刷图像形成的各标签,制作得无论一体处理还是分开处理均很方便的带印刷装置、标签制作方法、程序以及纪录媒体。
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形式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具有,用来安装具有正面为印刷对象面而背面为粘接面的基底带与将所说粘接面覆盖的剥离带的印刷带的带安装机构,在所说印刷带的所说印刷对象面的长度方向上排列着印刷多个印刷图像的印刷机构,对所说印刷带沿其宽度方向进行裁切的裁切机构,以及,对所说裁切机构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所说裁切机构,是能够进行至少使所说剥离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以作为连接部而相连的状态得以保留地进行裁切的连接裁切的机构,所说控制机构具有,使所说裁切机构,对印刷在所说印刷带上的所说多个印刷图像的相互之间进行所说连接裁切,的连接裁切控制机构。
此外,根据本发明第1实施形式的标签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具有,安装具有正面为印刷对象面而背面为粘接面的基底带与将所说粘接面覆盖的剥离带的印刷带的带安装工序,在所说印刷带的所说印刷对象面的长度方向上排列着印刷多个印刷图像的印刷工序,以及,对所说印刷带沿其宽度方向进行裁切的裁切工序;在所说裁切工序中,对印刷在所说印刷带上的所说多个印刷图像的相互之间,进行至少使所说剥离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以作为连接部而相连的状态得以保留地进行裁切的连接裁切。
按照该带印刷装置及标签制作方法,能够在具有基底带与剥离带的印刷带上排列着印刷多个印刷图像,对所印刷的多个印刷图像的相互之间,至少使剥离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以作为连接部而相连的状态得以保留地进行裁切(连接裁切),在这种场合,在印刷刚刚结束的状态下,是靠连接部相连的,各标签的各印刷图像部分未被切开,因而不会散乱,可使一体保管·管理变得轻松。另一方面,要将各印刷图像部分分离成单个的标签时,由于仅靠连接部相连,因而很容易用手撕开,不需要使用剪刀等剪成单个标签。因此,能够将在带上连续印刷的多个由各印刷图像形成的各标签,制作得无论一体处理还是分开处理均很方便。
最好是,所说裁切机构具有,进行仅对所说基底带沿所说印刷带的宽度方向进行裁切的半裁切的半裁切机构,以及,进行对所说基底带以及所说剥离带二者在所说宽度方向上进行裁切的完全裁切的完全裁切机构;所说完全裁切机构,是能够进行所说连接裁切的机构。
按照该带印刷装置,能够进行仅对基底带进行的裁切(半裁切)、以及、对基底带和剥离带二者进行的裁切(完全裁切),并能够通过完全裁切进行连接裁切,因此,对各标签的各印刷图像的相互之间不仅能够进行连接裁切,而且还能够进行半裁切,因此,若将各印刷图像的相互之间的半裁切组合进来,还能够对基底带部分进行不保留连接部的裁切,在这种场合,要剥取标签时,不必将基底带的连接部切开,能够很方便地剥取更为端正的标签。
最好是,还具有,对所说裁切机构的受控的裁切方法,可从多个选项条中作为裁切指示进行选择的裁切方法选择机构。
按照该带印刷装置,对裁切方法,可从多个选项条中作为裁切指示进行选择,因此,可根据对印刷了印刷图像的带之后如何进行处理等要求任意选择裁切方法(指示裁切方法的裁切指示),由此,能够获得以所希望的裁切方法进行了裁切的、印刷有各印刷图像的带。
此外,最好是,所说裁切指示的多个选项条中,包括指示仅进行所说半裁切的半裁切指示、指示进行所说连接裁切的连接裁切指示、以及、指示不保留所说连接部地进行所说完全裁切的全裁切的全裁切指示,并且能够以菜单的形式进行选择。
由于上述裁切指示的多个选项条中,包括半裁切指示、连接裁切指示、全裁切指示,并且能够以菜单形式进行选择,因此,对于其中之一,能够作为裁切指示简单地进行选择。此外,由于还能够选择以往的半裁切和全裁切(所谓的完全裁切),因此,相对于现有的机型可保持上位互换性,确保以往的用户仍能够随意使用。
此外,最好是,还具有,对所说连接部在所说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从多个选项条中作为连接位置进行选择的连接位置选择机构。
按照该带印刷装置,连接部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从多个选项条中作为连接位置进行选择,因此,能够获得在任意选择的所希望的连接位置处相连的状态、将成为各标签的各印刷图像(印刷有该各印刷图像的带)。
此外,最好是,所说连接位置选择机构具有,将所说连接位置的各选项条以文字表现形式进行显示的连接位置选项条文字显示机构、以及、将所说连接位置的各选项条以裁切后的图形进行图形显示的连接位置选项条图形显示机构,之中的至少一种。
按照该带印刷装置,可将例如基准端侧(宽度方向上的一端)连接、相向端侧(另一端)连接、正中(中间部位)连接等连接位置的各选项条用文字表现形式进行显示,或者,以裁切后的图形(例如裁切后带的外观图形等)进行图形显示,因此,能够具体且方便地选择连接位置。
此外,最好是,所说裁切机构,是能够进行,向从作为所说印刷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的基准端侧指向作为另一端的相向端侧的正向进行裁切的正向裁切、以及、向从所说相向端侧指向所说基准端侧的反向进行裁切的反向裁切的机构。
按照该带印刷装置,能够进行,向从印刷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基准端)侧指向另一端(相向端)侧的正向进行裁切的正向裁切、以及、向从相向端侧指向基准端侧的反向进行裁切的反向裁切,因此,能够进行在印刷带的宽度方向的任意位置上保留连接部的裁切(连接裁切)。
此外,最好是,所说裁切机构,具有向作为旋转方向彼此相反的正转与反转之任一方向旋转而驱动所说正向裁切、向所说正转与反转之另一方向旋转而驱动所说反向裁切的驱动马达;所说控制机构,具有对所说驱动马达的旋转进行控制的旋转控制机构。
按照该带印刷装置,对向作为旋转方向彼此相反的正转与反转之任一方向旋转而驱动正向裁切、向所说正转与反转之另一方向旋转而驱动反向裁切的驱动马达的旋转进行控制,因此,能够控制裁切机构的正向裁切与反向裁切。
此外,作为可进行上述正向裁切与反向裁切的带印刷装置,最好是,所说裁切机构,具有,能够在所说正向与所说反向的两个方向上进行滑动裁切的切刀,以及,可使所说切刀在,位于自所说印刷机构的驱动下所说印刷带的送进路径脱离的位置时的第1状态、位于接近所说送进路径且比所说送进路径更靠近所说基准端侧的位置时的第2状态、位于接近所说送进路径且比所说送进路径更靠近所说相向端侧的位置时的第3状态,之间进行状态变换的切刀动作机构;在从所说第2状态向所说第3状态直接进行状态变换的中途实施所说正向裁切,在从所说第3状态向所说第2状态直接进行状态变换的中途实施所说反向裁切,通过进行经由所说第1状态进行的状态变换而进行不伴随裁切的、所说第2状态与所说第3状态之间的状态变换。
按照该带印刷装置,能够使滑动方式的切刀,在第1状态与第2状态与第3状态之间进行状态变换,在从第2状态向第3状态直接进行状态变换的中途进行正向裁切,在从第3状态向第2状态直接进行状态变换的中途进行反向裁切,若经由第1状态则能够在第2、第3状态之间进行不伴随裁切的状态变换,因此,只要把握住处于从哪一状态向哪一状态的变换之中及其程度等当前的状态即可,可使裁切控制变得简单。
此外,作为可进行上述正向裁切与反向裁切的带印刷装置,最好是,还具有,对所说连接部在所说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从多个选项条中作为连接位置进行选择的连接位置选择机构;所说连接位置的多个选项条中,包括,在所说基准端侧相连的基准端侧连接、在所说相向端侧相连的相向端侧连接、以及、在中间部位相连的中部连接;所说控制机构,具有当所说相向端侧连接被选中时,使所说裁切机构进行使得所说连接部为所说相向端侧连接的所说正向裁切的相向端侧连接裁切的相向端侧连接裁切控制机构;当所说基准端侧连接被选中时,使所说裁切机构进行使得所说连接部为所说基准端侧连接的所说反向裁切的基准端侧连接裁切的基准端侧连接裁切控制机构;当所说中部连接被选中时,使所说裁切机构进行使得所说连接部为所说中部连接的所说正向裁切及所说反向裁切两种裁切的中部连接裁切的中部连接裁切控制机构;以及,为进行保留所说连接部的裁切,根据所说连接位置的选择结果,起动所说相向端侧连接裁切控制机构、所说基准端侧连接裁切控制机构以及所说中部连接裁切控制机构之任一机构的裁切控制起动机构。
按照该带印刷装置,当对于连接部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从包括基准端侧连接、相向端侧连接、中部连接的多个选项条中,作为连接位置进行了选择时,为了进行保留连接部的裁切,将进行,连接部为相向端侧连接的正向裁切(相向端侧连接裁切)、或为基准端侧连接的反向裁切(基准端侧连接裁切)、或为中部连接的正向裁切与反向裁切的两种裁切(中部连接裁切)等,与连接位置选择结果相对应的裁切。在这些场合,虽然连接位置彼此不同,但在印刷刚刚结束的状态下,都是靠对其连接位置任意选择的连接部相连的,因此,所制作的各标签,即使仍为一体也易于处理,同时,由于只是靠连接部相连因而很容易用手撕开,而且因带着剥离带故分开后也易于处理。
此外,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形式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具有,用来安装具有正面为印刷面而背面为粘接面的基底带与将所说粘接面覆盖的剥离带的印刷带的带安装机构,在所说印刷带的所说印刷面的长度方向上排列着印刷多个印刷图像并且在印刷图像的相互之间设置作为空白部分的非印刷部而进行印刷的印刷机构,对所说印刷带沿其宽度方向进行裁切的裁切机构,以及,对所说裁切机构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所说裁切机构具有,能够仅对所说基底带进行裁切而在所说印刷带的宽度方向上进行半裁切的半裁切机构,以及,能够进行对所说基底带及所说剥离带二者进行裁切的所说宽度方向上的完全裁切、并且、通过该完全裁切能够进行使所说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以作为连接部而相连的状态得以保留的连接裁切的完全裁切机构,所说控制机构具有,使所说裁切机构进行,由对所说非印刷部的大约中间部位进行的所说连接裁切、以及、对将其夹在中间的两侧附近进行的所说半裁切组合而成的复合裁切,的复合裁切控制机构。
此外,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形式的标签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具有对具有正面为印刷面而背面为粘接面的基底带与将所说粘接面覆盖的剥离带的印刷带,在所说印刷面的长度方向上排列着印刷多个印刷图像并且在印刷图像的相互之间设置作为空白部分的非印刷部进行印刷的印刷工序;以及,使通过对所说基底带及所说剥离带二者进行裁切的所说印刷带宽度方向上的完全裁切而能够进行使所说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以作为连接部而相连的状态得以保留的连接裁切、并能够进行仅对所说基底带进行裁切的所说宽度方向上的半裁切,的裁切机构,进行由对所说非印刷部的大约中间部位进行的所说连接裁切、以及、对将其夹在中间的两侧进行的所说半裁切组合而成的复合裁切的复合裁切工序。
按照该带印刷装置以及标签制作方法,在具有基底带和剥离带的印刷带上排列着印刷多个印刷图像并且在印刷图像的相互之间设置作为空白部分的非印刷部进行印刷,能够进行,在所印刷的多个印刷图像的相互之间的非印刷部的大约正中进行使带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以作为连接部而相连的状态得以保留的完全裁切(连接裁切)、并且对将其夹在中间的两侧附近(非印刷部内,与各印刷图像之间的边界或比该边界更靠内侧)进行半裁切的复合裁切,在这种场合,在印刷刚刚结束的状态下,是靠连接部相连而未被切开,因而不会散乱,可使一体保管·管理变得轻松。另一方面,要将各印刷图像部分分离成单个的标签时,由于仅靠连接部相连,因而很容易用手撕开,不需要使用剪刀等剪成单个标签,而且,由于其两侧保留有直到进行半裁切之前所具有的空白部分,因此,能够留下覆盖各标签的端部的剥离带(剥离带不产生缺损)而分开。此外,由于对边界进行半裁切,因此,进行粘贴时,很容易从剥离带上剥取端部被端正裁切而外形整齐的各标签,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粘贴。因此,能够将在带上连续印刷的多个由各印刷图像形成的各标签,制作得无论一体处理还是分开处理均很方便并且端正。
最好是,还具有,对所说裁切机构的受控的裁切方法,可从多个选项条中作为裁切指示进行选择的裁切方法选择机构;所说裁切指示的多个选项条中,包括指示仅进行所说半裁切的半裁切指示、指示进行所说复合裁切的复合裁切指示、以及、指示不保留所说连接部地进行所说完全裁切的全裁切的全裁切指示,并能够以菜单的形式进行选择。
按照该带印刷装置,对裁切方法,可从多个选项条中作为裁切指示进行选择,因此,可根据对印刷了印刷图像的带之后如何进行处理等要求任意选择裁切方法(指示裁切方法的裁切指示),由此,能够获得以所希望的裁切方法进行了裁切的、印刷有各印刷图像的带。此外,由于裁切指示的多个选项条中包括半裁切指示、复合裁切指示、全裁切指示,并且能够以菜单形式进行选择,因此,对于其中之一,能够作为裁切指示简单地进行选择。此外,由于还能够选择以往的半裁切和全裁切(所谓完全裁切),因此,相对于现有的机型可保持上位互换性,确保以往的用户仍能够随意使用。
最好是,所说完全裁切机构,是能够进行,向从作为所说印刷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的基准端侧指向作为另一端的相向端侧的正向进行裁切的正向裁切、以及、向从所说相向端侧指向所说基准端侧的反向进行裁切的反向裁切,的机构。
按照该带印刷装置,能够进行,向从印刷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基准端)侧指向另一端(相向端)侧的正向进行裁切的正向裁切、以及、向从相向端侧指向所说基准端侧进行裁切的反向裁切,因此,能够在印刷带的宽度方向的任意位置上保留连接部进行裁切(连接裁切)。
最好是,所说完全裁切机构,具有,向作为旋转方向彼此相反的正转与反转之任一方向旋转而驱动所说正向裁切、向所说正转与反转之另一方向而驱动所说反向裁切的驱动马达,所说控制机构,具有对所说驱动马达的旋转进行控制的旋转控制机构。
按照该带印刷装置,对向作为旋转方向彼此相反的正转与反转之任一方向旋转而驱动正向裁切、向所说正转与反转之另一方向旋转而驱动反向裁切的驱动马达的旋转进行控制,因此,能够控制裁切机构的正向裁切与反向裁切。
此外,作为可进行上述正向裁切与反向裁切的带印刷装置,最好是,具有,能够在所说正向与所说反向的两个方向上进行滑动裁切的切刀,以及,可使所说切刀在,位于自所说印刷机构的驱动下所说印刷带的送进路径脱离的位置时的第1状态、位于接近所说送进路径且比所说送进路径更靠近所说基准端侧的位置时的第2状态、位于接近所说送进路径且比所说送进路径更靠近所说相向端侧的位置时的第3状态,之间进行状态变换的切刀动作机构;所说控制机构,通过以所说切刀动作机构对所说状态变换进行控制,使得所说切刀,在从所说第2状态向所说第3状态直接进行状态变换的中途实施所说正向裁切,在从所说第3状态向所说第2状态直接进行状态变换的中途实施所说反向裁切,通过进行经由所说第1状态进行的状态变换而进行不伴随裁切的、所说第2状态与所说第3状态相互间的状态变换。
按照该带印刷装置,能够使滑动方式的切刀,在第1状态与第2状态与第3状态之间进行状态变换,在从第2状态→第3状态的直接状态变换的中途进行正向裁切,在从第3状态→第2状态的直接状态变换的中途进行反向裁切,若经由第1状态则能够在第2、第3彼此间进行不伴随裁切的状态变换,因此,只要把握住处于从哪一状态向哪一状态的变换之中及其程度等当前的状态即可,可使裁切控制变得简单。
此外,作为可进行上述正向裁切与反向裁切的带印刷装置,最好是,还具有,对所说连接部在所说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从多个选项条中作为连接位置进行选择的连接位置选择机构;所说连接位置的多个选项条中,包括,在所说基准端侧相连的基准端侧连接、在所说相向端侧相连的相向端侧连接、以及、在中间部位相连的中部连接。
按照该带印刷装置,连接部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从多个选项条中作为连接位置进行选择,在连接位置的多个选项条中,包括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另一端以及中间部位,因此,能够获得在从中任意选择的所希望的连接位置处相连的状态、将成为各标签的各印刷图像(印刷有该各印刷图像的带)。另外,若能够以菜单形式进行选择则更好,这可使选择变得简单。
此外,最好是,所说控制机构,具有当所说相向端侧连接被选中时,使所说全裁切机构进行使得所说连接部为所说相向端侧连接的所说正向裁切的相向端侧连接裁切的相向端侧连接裁切控制机构;当所说基准端侧连接被选中时,使所说全裁切机构进行使得所说连接部为所说基准端侧连接的所说反向裁切的基准端侧连接裁切的基准端侧连接裁切控制机构;当所说中部连接被选中时,使所说全裁切机构进行使得所说连接部为所说中部连接的所说正向裁切及所说反向裁切两种裁切的中部连接裁切的中部连接裁切控制机构;以及,为进行保留所说连接部的裁切,根据所说连接位置的选择结果,起动所说相向端侧连接裁切控制机构、所说基准端侧连接裁切控制机构以及所说中部连接裁切控制机构之任一机构的裁切控制起动机构。
按照该带印刷装置,当对于连接部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从包括基准端侧连接、相向端侧连接、中部连接的多个选项条中,作为连接位置进行选择时,为了进行保留连接部的裁切,将进行,连接部为相向端侧连接的正向裁切(相向端侧连接裁切)、或为基准端侧连接的反向裁切(基准端侧连接裁切)、或为中部连接的正向裁切与反向裁切的两种裁切(中部连接裁切)等,与连接位置选择结果相对应的裁切。在这些场合,虽然连接位置彼此不同,但在印刷刚刚结束的状态下,都是靠对其连接位置任意进行选择的连接部相连的,因此,所制作的各标签,即使仍为一体也易于处理,同时,由于只是靠连接部相连因而很容易用手撕开,而且因带着剥离带故分开后也易于处理。
此外,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形式的带印刷装置,作为一种,在具有正面为印刷面而背面为粘接面的基底带与将所说粘接面覆盖的剥离带的印刷带的长度方向上排列着印刷多个印刷图像,并且在印刷后的所说印刷带的宽度方向上以各印刷图像为单位进行裁切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具有能够进行仅对所说基底带进行裁切的所说宽度方向上的半裁切的半裁切机构;能够进行对所说基底带及所说剥离带二者进行裁切的所说宽度方向上的完全裁切、并且、通过该完全裁切能够进行使所说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以作为连接部而相连的状态得以保留的连接全裁切的完全裁切机构;从包括,由对所说多个印刷图像的相互之间的边界进行的所说连接性完全裁切与对所说边界的两侧附近分别进行的所说半裁切组合而成的复合裁切、以及、对所说边界进行所说连接性完全裁切以及所说半裁切两种裁切的连接裁切,的多个选项条中选择裁切方法的裁切方法选择机构;以及,按照所选择的裁切方法,对所说半裁切机构以及所说完全裁切机构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
按照该带印刷装置,在具有基底带与剥离带的印刷带上排列着印刷多个印刷图像,而对印刷带沿宽度方向进行裁切的裁切方法,可从包括连接裁切及复合裁切的多个选项条中进行选择,并按照所选择的裁切方法以各印刷图像为单位进行裁切。此外,当复合裁切被选中时,对多个各印刷图像的相互之间的边界,使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以作为连接部而相连的状态得以保留地(旨在形成连接部的)进行完全裁切(连接性完全裁切),并且,对其两侧附近分别进行半裁切;而当连接裁切被选中时,对多个各印刷图像的相互之间的边界进行旨在形成连接部的连接性完全裁切,并进行半裁切。在这些场合,是靠连接部相连而未被切开,因而不会散乱,可使一体保管·管理变得轻松。另一方面,要将各印刷图像部分分离成单个的标签时,由于仅靠连接部相连,因而很容易用手撕开,不需要使用剪刀等剪成单个标签。此外,在这些场合,由于端部经上述分别进行的半裁切被端正裁切,因而很容易从剥离带上剥取外形整齐的各标签,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粘贴。特别是在复合裁切的场合,由于进行半裁切之前仍保留有空白部分,因此,在将其分开时,能够留下覆盖各标签的端部的剥离带(剥离带不产生缺损)而分开。因此,能够利用多种裁切方法将在带上连续印刷的多个由各印刷图像形成的各标签,制作得无论一体处理还是分开处理均很方便并且端正。另外,即使复合裁切时,也可以进行与连接裁切同类的(连接部的)半裁切。
最好是,在所说复合裁切被选中时,所说多个印刷图像,是在所说相互之间存在有包括所说边界以及所说两侧附近的非印刷部而进行印刷的,所说复合裁切对所说非印刷部进行。
按照该带印刷装置,当复合裁切被选中时,是在各印刷图像的相互之间存在有包括边界(连接性完全裁切对象)以及两侧附近(半裁切对象)的非印刷部而进行印刷的,因而非印刷部是空白部分,而复合裁切是对非印刷部进行的,因此,沿各印刷图像的前后的边界线进行半裁切,便能够以适当的尺寸制作出由各印刷图像形成的各标签,而且,能够保证在进行连接性完全裁切的部分(连接部)与进行半裁切的部分之间具有适当的空白部分,因此,即使用手撕开时动作有些鲁莽,也能够在覆盖各标签端部的剥离带不产生缺损的情况下分开。
最好是,所说裁切方法的多个选项条中,还包括,指示仅进行所说半裁切的选项条、以及、指示不保留所说连接部地进行所说完全裁切的全裁切的选项条。
按照该带印刷装置,作为裁切方法,还能够选择以往的半裁切和全裁切(所谓完全裁切),因此,相对于现有的机型可保持上位互换性,确保以往的用户仍能够随意使用。另外,在这种场合,最好是,包括连接裁切和复合裁切选项条在内而能够以菜单形式进行选择,这样一来,对于其中之一,能够作为裁切方法简单地进行选择。
此外,最好是,所说完全裁切机构,具有,通过在所说宽度方向上滑动移动而进行所说完全裁切的滑动切刀,以及,使所说滑动切刀进行所说滑动的切刀动作机构;所说半裁切机构,具有,通过在所说宽度方向上滑动移动而进行所说半裁切的滑动半裁切切刀,以及,使所说滑动半裁切切刀进行所说滑动移动的半裁切切刀动作机构;所说滑动半裁切切刀,具有与切入深度设定得较浅的所说滑动切刀相同的结构,所说半裁切切刀动作机构,具有与所说切刀动作机构相同的结构。
按照该带印刷装置,作为具有滑动切刀与使其进行滑动移动的切刀动作机构的完全裁切机构、与、具有进行半裁切的滑动半裁切切刀与使其进行滑动移动的半裁切切刀动作机构的半裁切机构,除了切入深度不同之外,具有基本相同的结构,因此,能够对二者进行相同的控制,与此相应地,可使控制得以简化。
此外,最好是,还具有,对所说连接部在所说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从多个选项条中作为连接位置进行选择的连接位置选择机构。
按照该带印刷装置,连接部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从多个选项条中作为连接位置进行选择,因此,能够获得在任意选择的所希望的连接位置处相连的状态、将成为各标签的各印刷图像(印刷有该各印刷图像的带)。另外,若能够以菜单形式进行选择则更好,这可使选择变得简单。
此外,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形式的带印刷装置,作为一种,在具有正面为印刷面而背面为粘接面的基底带与将所说粘接面覆盖的剥离带的印刷带的长度方向上排列着印刷多个印刷图像,并且在印刷后的所说印刷带的宽度方向上以各印刷图像为单位进行裁切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具有,对所说印刷带的带宽度进行检测的带宽度检测机构,对所说印刷带在所说宽度方向上进行裁切的裁切机构,以及,对所说裁切机构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所说裁切机构,具有,能够进行对所说基底带及所说剥离带二者进行裁切的所说宽度方向上的完全裁切、并且、通过该完全裁切能够进行使所说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以作为连接部而相连的状态得以保留地在所说宽度方向上进行切入裁切的连接性切入裁切的完全裁切机构,所说控制机构,具有,对所说完全裁切机构进行控制,使之对所说多个印刷图像的相互之间的边界,以与所检测到的所说带宽度相对应的切入长度进行所说连接性切入裁切的连接性切入裁切控制机构。
按照该带印刷装置,能够在具有基底带与剥离带的印刷带的长度方向上排列着印刷多个印刷图像,并对印刷后的多个印刷图像的相互之间的边界,通过在印刷带的宽度方向上进行完全裁切而使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以作为连接部而相连的状态得以保留地、以与所检测到的带宽度相对应的切入长度进行切入裁切(连接性切入裁切)。在这种场合,由于根据带宽度决定切入长度,因此,无论带宽度宽还是窄,均能够保证适当的连接宽度,在印刷刚刚结束的状态下,是靠连接宽度适当的连接部相连,各标签的各印刷图像部分未被切开,因而不会散乱,可使一体保管·管理变得轻松。另一方面,在将各印刷图像部分分离成各标签时,由于仅靠连接部相连,因此,很容易用手撕开,不需要使用剪刀等剪成单个标签。因此,能够将在带上连续印刷的多个由各印刷图像形成的各标签,制作得无论一体处理还是分开处理均很方便。
最好是,所说裁切机构,还具有,能够仅对所说基底带进行裁切而进行所说印刷带的宽度方向上的半裁切的半裁切机构。
按照该带印刷装置,还能够进行仅对基底带进行的裁切(半裁切),因此,通过与对基底带及剥离带二者进行裁切(完全裁切)和以此进行的连接性切入裁切等进行组合,可以得到各种裁切方法。
此外,作为上述带印刷装置,最好是,所说控制机构,对所说半裁切机构进行控制,使之对所说连接部进行所说半裁切。
按照该带印刷装置,对经过连接性切入裁切而保留下来的连接部进行半裁切,对基底带部分进行不保留连接部的裁切,因此,在将标签剥下来时,不需要将基底带的连接部切开,很容易将标签更为端正地剥下来。
此外,最好是,预先对,表示所说切入长度与所说宽度方向上的总宽之比的相对切入长度的多个选项条、以及、与上述各个选项条和所能够检测的各种带宽度二者之组合相对应的绝对切入长度,进行规定;所说连接性切入裁切控制机构,具有,对所说相对切入长度的多个选项条中的任一选项条进行选择的相对切入长度选择机构,以及,根据所检测到的所说带宽度及所选择的所说相对切入长度,将相对应的所说绝对切入长度设定为进行所说连接性切入裁切时的切入长度的切入长度设定机构,按照该带印刷装置,预先规定了表示与总宽之比的相对切入长度的多个选项条,预先规定了与上述各个选项条和所能够检测的各种带宽度二者之组合所对应的绝对切入长度,并能够从多个选项条中选择相对切入长度,因此,无论带宽度是宽还是窄,均能够保证连接宽度适当,而且,能够在该连接宽度适当的范围内,兼顾用户提出的便于分开及其它要求而任意选择与带宽度相对应的切入长度,能够获得按照所希望的连接宽度相连的、将成为各标签的各印刷图像(印刷有各印刷图像的带)。
此外,作为具有上述相对切入长度选择机构的带印刷装置,最好是,所说相对切入长度选择机构,具有,将所说相对切入长度的各选项条以文字表现形式进行显示的相对切入长度选项条文字显示机构、以及、将所说相对切入长度的各选项条以裁切后的图形进行图形显示的相对切入长度选项条图形显示机构,中的至少一种。
按照该带印刷装置,能够将例如“长”、“普通”以及“短”等相对切入长度的各选项条以文字表现形式进行显示,或者以裁切后的图形进行图形显示,因此,能够具体且方便地选择相对切入长度。
此外,最好是,所说完全裁切机构,具有,能够进行向从作为所说印刷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的基准端侧指向作为另一端的相向端侧的正向进行裁切的正向裁切、以及、向从所说相向端侧指向所说基准端侧的反向进行裁切的反向裁切的滑动切刀,以及,能够使所说滑动切刀向正反两个方向滑动的切刀动作机构。
按照该带印刷装置,能够进行,向从印刷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基准端)侧指向另一端(相向端)侧的正向进行裁切的正向裁切、以及、向从相向端侧指向所说基准端侧的反向进行裁切的反向裁切,因此,能够进行在印刷带的宽度方向的任意位置上保留连接部的裁切(连接裁切)。
此外,作为可进行上述正向裁切与反向裁切的带印刷装置,最好是,还具有,对所说连接部在所说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从多个选项条中作为连接位置进行选择的连接位置选择机构;所说连接位置的多个选项条中,包括,在所说基准端侧相连的基准端侧连接、在所说相向端侧相连的相向端侧连接、以及、在中间部位相连的中部连接。
按照该带印刷装置,连接部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从多个选项条中作为连接位置进行选择,在连接位置的多个选项条中,包括宽度方向上的一端、另一端以及中间部位,因此,能够获得在从中任意选择的所希望的连接位置处相连的、将成为各标签的各印刷图像(印刷有该各印刷图像的带)。另外,若能够以菜单形式进行选择则更好,这可使选择变得简单。
此外,作为具有上述连接位置选择机构的带印刷装置,最好是,所说连接位置选择机构具有,将所说连接位置的各选项条以文字表现形式进行显示的连接位置选项条文字显示机构、以及、将所说连接位置的各选项条以裁切后的图形进行图形显示的连接位置选项条图形显示机构,之中的至少一种。
按照该带印刷装置,可将例如基准端侧(宽度方向上的一端)连接、相向端侧(另一端)连接、中央(中间部位)连接等连接位置的各选项条用文字表现形式进行显示,或者以裁切后的图形进行图形显示,因此,能够具体且方便地选择连接位置。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程序,其特征是,使上述任一带印刷装置的各机构发挥功能。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程序,其特征是,能够实施上述标签制作方法。
这些程序,通过以可进行程序处理的带印刷装置进行处理,能够将在带上连续印刷的多个由各印刷图像形成的各标签,制作得无论一体处理还是分开处理均很方便。
此外,作为本发明的存储介质,其特征是,存储上述任一程序而能够被可进行程序处理的带印刷装置读出。
作为可对程序进行处理的带印刷装置,通过将存储在该存储介质中的程序读出并予以实施,便能够将在带上连续印刷的多个由各印刷图像形成的各标签,制作得无论一体处理还是分开处理均很方便。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A、1B是本发明一实施形式所涉及的带印刷装置的俯视外观图。
图2是带印刷装置的立体外观图,示出盖体掀开时的状态。
图3是带印刷装置的控制系统的框图。
图4A、4B、4C、4D是展示印刷结果和切断结果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5A、5B是完全裁切切刀、半裁切切刀、以及各自的滑架的说明图。
图6是对切刀动作机构的主要是滑架、受带件和压带件、以及相对于带盒C的大致位置关系加以展示的说明图。
图7是对切刀动作机构的主要是滑架、压带件和支持块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加以展示的说明图。
图8是对切刀动作机构的主要是压带件与支持块以及它们的位置关系加以展示的说明图。
图9是对切刀动作机构的主要是驱动机构加以展示的说明图。
图10是完全裁切部及半裁切部的切刀动作机构处于原位的状态A时的说明图。
图11是与图10相同的切刀动作机构处于状态B时的说明图。
图12是与图10相同的切刀动作机构处于状态C时的说明图。
图13是与图10相同的切刀动作机构处于状态D时的说明图。
图14A-14D是对实施不伴随半裁切的各种连接裁切时的、带的裁切图形及其断面加以展示的说明图。
图15A-15D示出伴随有半裁切的一个例子,是与图14A-14D同样的说明图。
图16是对带印刷装置的整个控制的大致处理流程加以展示的流程图。
图17示出在进行有关印刷的设定时,指示进行连续印刷、指定进行连接裁切的一个例子,是其显示画面以及在该显示画面上进行典型操作的说明图。
图18是续图17的、与图17同样的说明图。
图19A-19D是对应于图17~图18,对指定进行连续印刷并进行连接裁切时的印刷结果、裁切结果以及分离后的各标签的一个例子加以展示的说明图。
图20A-20F是对连接裁切的连接宽度不同时的裁切结果的一个例子加以展示的说明图。
图21是作为第2实施形式,示出指示进行连续印刷、指定进行复合裁切时的一个例子,是与图17~图18同样的说明图。
图22A-22F是对应于图21,对指定进行连续印刷并进行连接裁切时的印刷结果、裁切结果以及分离后的各标签的一个例子加以展示的说明图。
图23A-23F是对复合裁切的连接宽度不同时的裁切结果的一个例子加以展示的说明图。
图24A-24B是对连续印刷有关的印刷图像时的一个例子加以展示的、与图19A-D以及图22A-F同样的说明图。
图25A-25C是对将图24A、B的各标签粘贴在名片、明信片以及信封上的一个例子加以展示的说明图。
图26A-26C是对连接裁切或复合裁切时的带宽度与切刀驱动范围之间的关系加以展示的说明图。
图27是展示切刀驱动范围设定表的一个例子的说明图。
图28A-28C是对按照图27的切刀驱动范围设定表的规定进行连接性切入裁切时的、切入长度与带宽度与切刀驱动范围的关系加以展示的说明图。
图29是作为第3实施形式,示出指示进行连续印刷、指定进行切入裁切时的一个例子,是与图21同样的说明图。
图30是作为第4实施形式,示出指示进行连续印刷、并能够指定进行连接(切入)裁切以及复合(切入)裁切的一个例子,是与图21同样的说明图。
图31是作为第5实施形式,示出仅对连续印刷的裁切方法独立进行设定的一个例子,是与图17同样的说明图。
图32是印刷处理流程图。
图33是切刀驱动范围确定处理流程图。
图34是切刀驱动处理流程图。
图35是完全裁切驱动处理流程图。
图36是完全裁切切刀向上驱动处理流程图。
图37是完全裁切切刀向下驱动处理流程图。
图38是对作为另一个例子其驱动马达为步进马达时的、与图36同样的完全裁切切刀向上驱动处理加以展示的流程图。
图39是对与图38的例子相对应的、与图37同样的完全裁切切刀向下驱动处理加以展示的流程图。
图40A-40C示出连接位置的图形显示以及利用该图形显示的确认用(预览)画面的一个例子,是与图17同样的说明图。
图41A-41C示出就连接宽度或切入长度列举的一个例子,是与图40A-C同样的说明图。
图42A、42B是对以往的经过连续印刷而得到的印刷结果以及带的裁切图形的一个例子加以展示的说明图。
发明的最佳实施形式下面,对本发明一实施形式所涉及的带印刷装置,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A及图2所示,该带印刷装置1,由装置壳体(装置本体)2形成其外壳,在其后部的上表面上,左侧安装有可自由开合的开合盖21,在开合盖21右侧与之相邻处,配设有用来进行使之开合的操作的下凹的开盖钮23。此外,在前部表面的中央,形成有具有一组外露灯的隆起的月牙状部分8,在月牙状部分8的后方,配设有由各种按键构成的较宽大的键盘3。此外,在键盘3的上侧,有可自由开合而将键盘3覆盖的较大尺寸的盖体9安装在前后方向的中间部位上,显示器4组装在盖体9的内侧的面上。
盖体9,在其处于闭合状态时,将键盘3掩盖起来对其进行保护,在其处于开启状态时,以右后部的铰链为轴呈向斜后上方倾斜的姿态打开,使键盘3暴露在操作者面前,并且在正面配置有显示器4,可利用键盘3进行输入操作。显示器4,在其呈梯形形状的内侧具有长方形的显示画面41,从键盘3输入的结果等可显示在该显示画面41上。
此外,如图3所示,带印刷装置1的基本构成是,具有,具有键盘3和显示器4的、作为与用户之间的接口的操作部11,具有印刷头(热敏头)7和带送进部120的、对安装在盒仓(带盒安装部,带安装部)6内的带盒C的印刷带(以下简称“带”)T进行印刷的印刷部12,对印刷后的带T进行各种裁切的切断部13,具有各种传感器以进行各种检测的检测部14,具有各种驱动器以对各部电路进行驱动的驱动部270,以及,对带印刷装置1内的各部进行控制的控制部200。
因此,在装置壳体2的内部,除了印刷部12、切断部13、检测部14之外,还装有未图示的电路板。在该电路板上,除了电源单元之外,还装有驱动部270和控制部200等各电路,连接到AC转接器接口24上或可从外部装入和取出的镍镉电池等未图示的电池上。
此外,如图4A-4D所示,带T,是由剥离带Ta和基底带Tb层压而成,基底带Tb,由作为印刷面的正面(印刷对象面)一侧的印像层Tc、以及、设在其背面(粘接面)的粘接层Td构成。作为印刷后的带T(标签元件(印刷图像)Ga或标签区域La),当将剥离带Ta从基底带Tb上剥离时,可使粘接层Td露出,靠该粘接层Td粘贴在粘贴对象物上而使用。
如图1A和图3所示,在印刷部12中,在开合盖21的内侧设有盒仓6,带盒C在该开合盖21打开的状态下能够相对于盒仓6装入与取出。此外,在装置壳体2的左侧部位,形成有使盒仓6与装置外部连通的、用来将带T的印刷完成部分送出的出带口22。
如图1B所示,带盒C,由带盒壳体51形成其外壳,其内部容纳有一定宽度(4.5mm~48mm程度)的带T与色带R,形成有印刷头7与之面对的通孔55。带T,以剥离带Ta在内侧卷绕在带轴52上而能够被自由送出,色带R卷绕在色带放带轴53和色带收带轴54上。并且,作为带盒C,与所容纳的带T的带宽度相应地备有多种。
此外,在带T与色带R二者重叠的部位,与印刷头7相对应地,设置有压带轴56。在带盒C装入的状态下,印刷头7与从通孔55露出的色带R的背面接触,通过其发热而将所希望的文字等印刷到带T的正面上。
此外,在带盒C的背面,设有能够对不同宽度等的带T的类别进行识别的多个较小的检测孔(未图示),与此相对应,在盒仓6中,设有用来检测各检测孔的有无的微动开关等带识别传感器141,从而能够检测带T的有无(准确地说,是否安装了带盒C)以及带T的类别(准确地说,是带盒C的类别)。也可以替代多个检测孔而粘贴位模式检测用标签作为类别标识,对其以光检测方式进行检测。
此外,在盒仓6中,设置有各自竖立设置的、以由DC马达构成的送进马达121作为驱动源并与压带轴56接触而使之旋转的压带轴驱动轴66、同样与色带收带轴54接触而使之旋转的收带驱动轴64、以及、定位销62。
带送进部120,设置在自盒仓6的侧方的向下的空间内,以配设在盒仓6的侧方的送进马达121作为动力(驱动)源,使上述压带轴驱动轴66及收带驱动轴64旋转,具有送进马达121、压带轴驱动轴66、收带驱动轴64、将送进马达121的动力向各驱动轴传递的未图示的减速齿轮系、以及、用来检测送进马达121的转速的未图示的编码器。该编码器,固定在固定于送进马达121的主轴上的蜗杆的同一轴上的前端,在圆盘状物的周向的多处形成有检测用开口。
检测部14的送进马达旋转检测传感器142(与后述的完全裁切切刀马达旋转检测传感器143相同,故可参照图9)具有,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朝向上述编码器的检测用开口而相向配置的、未图示的光敏传感器,发光元件发出的光从旋转的检测用开口通过时可被受光元件接受,所接受到的断续的光经过光电转换变成脉冲信号输出给控制部200,根据脉冲数目测定转速。
在这里,用户在使用带印刷装置1时,首先,用开盖钮23将开合盖21打开。一旦将带盒C装入盒仓6,压带轴驱动轴66和收带驱动轴64便分别与压带轴56和色带收带轴54接触,并且,带T和色带R被夹在压带轴56与印刷头7之间。之后,将开合盖21闭合后,以将带T与色带R夹在中间的状态,其发热元件沿带宽度方向排列的印刷头7转动而压触压带轴56,处于印刷待机状态。
在该状态下,打开盖体9使键盘3露出,边观察位于正面的显示器4边操作键盘3,进行所需要的文字等字符的印刷信息的输入·编辑,指示实施印刷。由此起动印刷处理,在送进马达121的驱动下送出的带T与色带R,在印刷头7部位处重叠而一起前进,印刷头7与此同步发热,将色带R的墨热转印到带T上而进行印刷。
进行印刷后的色带R,被卷绕到色带收带轴54上,印刷后的带T,沿送进路径被送向出带口22,当印刷结束时,已完成印刷的带T被送出既定长度而停止前进,按照后述的各种设定,以切断部13进行各种裁切(参照图4A-4D、图14A-14D、图15A-15D)。
其次,在切断部13内,在盒仓6与出带口22之间的上游一侧临近送进路径设有完全裁切部(完全裁切机构)13F,下游一侧设有半裁切部(半裁切机构)13H。完全裁切部13F,用来对带T的基底带Tb与剥离带Ta二者进行裁切(完全裁切),比如说将作为已完成印刷部分的标签区域La从带T上切下来(参照图4B)。而半裁切部13H,用来仅对最终作为标签而被粘贴的基底带Tb进行裁切(半裁切),使得带T仍保持靠剥离带Ta相连的状态(参照图4C)。
完全裁切部(完全裁切机构)13F具有,完全裁切切刀132、以及、以由DC马达构成的完全裁切切刀马达131为驱动源使完全裁切切刀132工作的切刀动作机构300(参照图10等)。而半裁切部(半裁切机构)13H具有,半裁切切刀134、以及、同样以由DC马达构成的半裁切切刀马达133为驱动源使半裁切切刀134工作的切刀动作机构400(参照图10等)。
如图5A-5B所示,作为完全裁切切刀132,由可向上下两个方向进行裁切的具有斜刃且为双刃的刀头310和刀架350构成,以其刀头310从刀架350突出出来的突出量被调整为能够从基底带Tb到剥离带Ta充分进行裁切的程度,安装在滑架357上,以该状态安装到切刀动作机构300上。滑架357,由断面呈“コ”字形的将刀头310遮盖并对刀架350进行保持的保持部357b、垂直片357c、从其下端部向保持部357b的相反侧垂直地突出的接合突起357d、以及止挡部357f构成。
而半裁切切刀134,由可向上进行裁切的具有斜刃且为单刃的刀头410和刀架450构成,刀头410从刀架450突出出来的突出量,被调整为仅对基底带Tb进行裁切,安装在与上述滑架357同样地由保持部457b、垂直片457c、接合突起457d以及止挡部457f构成的滑架457上,并以该状态安装到切刀动作机构400上。
完全裁切部13F的切刀动作机构300与半裁切部13H的切刀动作机构400,二者除了上述两种切刀132、134的结构和作为驱动源的马达不同之外,都是作为基本结构相同的同一滑动方式的切刀动作机构构成的。在附图以及以下的说明中,参考编号3XX(300系列号)表示切刀动作机构300方,带括号的参考编号4XX(400系列号)表示切刀动作机构400方。此外,虽然实际上完全裁切部13F位于带T送进路径的上游侧、半裁切部13H位于下游侧,在图中应处在不同的位置上,但为了便于对结构进行说明,是将这种差异忽略而进行说明的。
如图6~图13所示,切刀动作机构300(400)具有具有与刀头310(410)相向地沿上下滑动方向形成有承接槽342(442)的受带面341(441)的受带板340(440);与受带板340(440)相向地设置的压带件320(420);被保持在与压带件320(420)相垂直的方向上的导轴302(402);安装在导轴302(402)上而能够自由滑动的完全裁切切刀132(半裁切切刀134);配设在导轴302(402)的上下两个端部上的一对刀尖定位件330(430);以及使它们工作的切刀动作系。
压带件320(420),具有上下相向的上板321(421)和底板322(422),将它们连接起来的相邻的两个侧板323(423)、324(424),以及,与受带板340(440)相向的压带面325(425);利用该压带面325(425),可将带T推压固定在受带板340(440)的受带面341(441)上,防止切断时带T的位置发生偏移,还能够防止切断后其印刷位置发生偏移。
此外,在压带件320(420)的上板321(421)与底板322(422)上,开设有长孔326(426)(图中仅示出上板部分);作为导轴302(402),其上下两个端部嵌入长孔326(426)内而能够自由滑动,是相对于受带板340(440)平行设置的。
此外,在上板321(421)与底板322(422)的内侧,由板片形成的一对刀尖定位件330(430),是与导轴302(402)成一体、并且可相对于受带板340(440)自由离合地配设的。在各刀尖定位件330(430)上,形成有弹簧386(486)的一端所与之接触的弹簧承接面331(431),在弹簧386(486)的作用下与受带板340(440)呈弹性接触,成为从压带件320(420)中仅突出既定的量的抵触部332(432)。
其次,切刀动作系具有作旋转运动的旋转圆板360(460);将该旋转运动转换为摇动运动的输入板370(470);将该摇动运动转换为往复直线运动的支持块380(480);以及、将旋转圆板360(460)的旋转运动转换为摇动运动的输入臂390(490)。
作为支持块380(480),在其基板381(481)的适当部位开设有横向长的安装长孔387(487),可安装在未图示的框架上,并借助于销柱等能够相对于受带板340(440)自由进退地滑动。此外,设有输入板370(470)可装入其中的凹陷的输入盘安装凹部388(488),其内部开设有纵向长的接合凹部388a(488a)、以及横长孔388b(488b)。所形成的输入盘安装凹部388(488),可使得输入板370(470)在其内侧进行摇动。而且,在基板381(481)上,开设有旋转圆板360(460)的旋转轴361(461)可向下穿过的旋转轴插通孔389(489)。
再有,支持块380(480),在其基板381(481)的压带件320(420)一侧的端部的上下垂直方向上形成有凸缘382(482),该凸缘382(482)与压带件320(420)的侧板324(424)二者隔着间隔相向,并通过连接销383(483)在上下两处相连接。各连接销383(483),沿压带件320(420)的滑动方向配设,一端固定在侧板324(424)上,另一端从凸缘382(482)中穿过并可自由滑动,其前端形成有止挡部384(484)。下方的连接销383(483),突出至旋转轴插通孔389(489)内,在其前端形成有止挡部384(484)。
旋转圆板360(460),以从上述旋转轴插通孔389(489)中穿过的旋转轴361(461)为轴旋转,一个面上具有端面凸轮槽362(462),另一个面上具有曲柄突起363(463)。此外,在旋转圆板360(460)的周面上,设有下凹的检测用凹部364(464),为检测(检知)该检测用凹部364(464),将微动开关等完全裁切切刀原位检测传感器144(半裁切切刀原位检测传感器146)配设在周面附近。
端面凸轮槽362(462),由小直径圆弧槽362a(462a)和直径比它大的大直径圆弧槽362b(462b)相连续地呈环状形成,能够使支持块380(480)间歇性进行往复直线运动、即相对于受带板340(440)的进退运动。
旋转圆板360(460)的驱动机构,具有完全裁切切刀马达131(半裁切切刀马达133)、以及、将其旋转力传递给旋转圆板360(460)的齿轮系367(467)。齿轮系367(467),具有蜗杆367a(467a)、蜗轮367b(467b)、以及过渡齿轮367c(467c);过渡齿轮367c(467c)的旋转力,经由与旋转圆板360(460)成一体形成的驱动齿轮368(468)向旋转圆板360(460)传递。
在固定于完全裁切切刀马达131(半裁切切刀马达133)的主轴上的蜗杆的同一轴上的前端,设有在圆盘状物的周向上形成有多个检测用开口的编码器143a(145a)。检测部14(参照图13)的完全裁切切刀马达旋转检测传感器143(半裁切切刀马达旋转检测传感器145),具有上述编码器143a(145a)、以及、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朝向所说检测用开口而相向配置的光敏传感器143b(145b),从旋转的检测用开口通过的光可被受光元件接受,所接受到的断续的光经过光电转换变成脉冲信号输出给控制部200,根据该脉冲的数目可检测出转速。
其次,输入板370(470),在其具有三角形等外形的基板371(471)那一面上,设置有与旋转圆板360(460)的端面凸轮槽362(462)接合而构成端面凸轮机构的、突出的凸轮突起372(472),在其背面上,设置有突出的支轴373(473)和接合突起374(474)。支轴373(473),从支持块380(480)的横长孔388b(488b)中穿过,与旋转圆板360(460)的旋转轴361(461)相平行地固定;输入板370(470),以能够以该支轴373(473)为轴摇动而构成。此外,接合突起374(474),嵌入于支持块380(480)的接合凹部388a(488a)内而能够上下自由移动。
输入臂390(490),其根端端部得到平行于旋转轴361(461)的支轴391(491)的支持。在输入臂390(490)的中间部位,具有旋转圆板360(460)的曲柄突起363(463)与之接合而构成摇动曲柄机构的曲柄长孔392(492),在其前端部上,沿摇动半径方向开设有长孔393(493)。
在曲柄长孔392(492)的中间部位,形成有使旋转圆板360(460)的旋转力不能传递到输入臂390(490)上的非动力传递部394(494),在两端,形成有动力可传递的动力传递部395(495)以及396(496)。此外,前述滑架357(457)的接合突起357d(457d)插在长孔393(493)中,能够在输入臂390(490)的摇动半径方向上自由滑动。
在这里,将切刀动作机构300(400)的状态之中的、如图10所示位于完全裁切切刀原位检测传感器144(板裁切切刀原位检测传感器146)进行检测的检测位置(以下称作“原位”)时的状态(基准端侧脱离状态),作为状态300A(400A),而将在该状态300A(400A)下旋转圆板360(460)向图示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11所示使得压带件320(420)与受带板340(440)接触时的状态(即推压带T的状态基准端侧接近状态),作为状态300B(400B)。
此外,将同样在使得压带件320(420)接触的状态下旋转圆板360(460)进一步向图示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12所示完全裁切切刀132(半裁切切刀134)移动到上端时的状态(相向端侧接近状态),作为状态300C(400C),将旋转圆板360(460)进一步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13所示压带件320(420)从受带板340(440)上脱离后的状态(即释放带T的状态相向端侧脱离状态),作为状态300D(400D)。
在这种场合,当以完全裁切切刀马达131(半裁切切刀马达133)为驱动源使旋转圆板360(460)向图示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将按照上述状态300A(400A)→状态300B(400B)→状态300C(400C)→状态300D(400D)→状态300A(400A)进行循环而实现状态的变换,通过实施可实现上述状态变换的控制,便能够反复进行向上进行的裁切动作。
首先,状态300A(400A),是位于所谓待机位置(原位)时的状态,是压带件320(420)将带T释放,带T可被送进而进行印刷的状态,是完全裁切切刀132(半裁切切刀134)位于自受带板340(440)上脱离的切断待机位置时的状态。
在这里,当旋转圆板360(460)向图示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在状态300A(400A)→状态300B(400B)的动作(状态变换)中,曲柄突起363(463)只是在非动力传递部394(494)内移动,因此,输入臂390(490)不会上下动作,完全裁切切刀132(半裁切切刀134)也不上下动作,但通过输入板370(470),使支持块380(480)接近受带板340(440),以压带件320(420)与受带板340(440)夹住带T将其固定。而且由此,完全裁切切刀132(半裁切切刀134)移动到切断起始位置作切断准备,通过一对刀尖定位件330(430)与受带板340(440)接触而进行定位。
其次,当旋转圆板360(460)进一步向图示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在状态300B(400B)→状态300C(400C)的动作中,在曲柄突起363(463)与曲柄长孔392(492)的动力传递部395(495)接合的状态下转动,旋转圆板360(460)的旋转运动转换为输入臂390(490)的自下而上的摇动运动,进而转换为刀架350(450)依靠滑架357(457)沿导轴302(402)上升的前进直线运动,使完全裁切切刀132(半裁切切刀134)进行自下而上的(向上的)裁切动作。
其次,当旋转圆板360(460)进一步向图示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在状态300C(400C)→状态300D(400D)的动作中,曲柄突起363(463)在非动力传递部394(494)内移动,输入臂390(490)和完全裁切切刀132(半裁切切刀134)不上下动作,但通过输入板370(470),使支持块380(480)从受带板340(440)上脱离,使得压带件320(420)和完全裁切切刀132(半裁切切刀134)也随着脱离。这样,带T被再次从压带件320(420)下释放,能够被送进和进行印刷。
其次,当旋转圆板360(460)进一步向图示顺时针方向旋转时,在状态300D(400D)→状态300A(400A)的动作中,在曲柄突起363(463)与曲柄长孔392(492)的动力传递部396(496)接合的状态下转动,该旋转运动转换为输入臂390(490)的自上而下的摇动运动,进而转换为刀架350(450)下降的后退直线运动,在此期间,压带件320(420)和完全裁切切刀132(半裁切切刀134)已从受带板340(440)上脱离,因此,在不伴随裁切动作的情况下,完全裁切切刀132(半裁切切刀134)自上而下(向下)移动。
如上所述,在切刀动作机构300(400)中,以完全裁切切刀马达131(半裁切切刀马达133)为驱动源使旋转圆板360(460)向图示顺时针方向旋转,通过实施可实现状态300A(400A)→状态300B(400B)→状态300C(400C)→状态300D(400D)→状态300A(400A)的状态循环变换的控制,可使得向上的裁切动作反复进行。
但是,本实施形式的完全裁切切刀马达131,是在将上述旋转圆板360向图示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旋转方向设为正转时,还能够向该方向的反方向旋转(反转)的马达,而且,如前面结合图5A所说明的,完全裁切切刀132是能够在上下两个方向上进行裁切的切刀,因此,作为切刀动作机构300,不单单进行上述向上(正向)的裁切动作,还能够进行自上而下的向下(反向)的裁切动作。下面,就这一点进行说明。
也就是说,在这种场合,当以完全裁切切刀马达131为驱动源使旋转圆板360向图示反时针方向旋转时,将按照状态300A→状态300D→状态300C→状态300B→状态300A的循环进行状态变换,通过实施可实现该状态变换的控制,可使得向下的裁切动作反复进行。
首先,在状态300A→状态300D的动作中,在位于待机位置(原位)的状态300A下旋转圆板360向图示反时针方向旋转,曲柄突起363与动力传递部396接合而转动,随着输入臂390的自下而上的摇动运动,完全裁切切刀132上升,在此期间,与压带件320等一起从受带板340上脱离,因此,在不伴随裁切动作的情况下向上移动。
其次,在状态300D→状态300C的动作中,旋转圆板360进一步向图示反时针方向旋转,曲柄突起363在非动力传递部394内移动,因此,输入臂390和完全裁切切刀132不上下动作,但通过输入板370,使支持块380接近受带板340,以压带件320与受带板340夹住带T将其固定,完全裁切切刀132移动到切断起始位置作切断准备,一对刀尖定位件330与受带板340接触而定位。
其次,在状态300C→状态300B的动作中,旋转圆板360进一步向图示反时针方向旋转,曲柄突起363与动力传递部395接合而转动,通过输入臂390的自上而下的摇动运动,使完全裁切切刀132向下进行裁切动作。
其次,在状态300B→状态300A的动作中,旋转圆板360进一步向图示反时针方向旋转,曲柄突起363在非动力传递部394内移动,因此,输入臂390和完全裁切切刀132不上下动作,但通过输入板370,使支持块380从受带板340上脱离,压带件320和完全裁切切刀132也跟着脱离。这样,带T被再次从压带件320下释放,能够被送进和进行印刷。
如上所述,在切刀动作机构300中,以完全裁切切刀马达131为驱动源使旋转圆板360向图示反时针方向旋转,通过实施可实现状态300A→状态300D→状态300C→状态300B→状态300A的状态循环变换的控制,可使得向下的裁切动作反复进行。
但是,作为切刀动作机构300,还能够利用上述上下两个方向上的裁切动作实现更多样的裁切动作。下面,就这一点进行说明。
例如在上述状态300B→状态300C的动作中,是通过旋转圆板360向图示顺时针方向的旋转(以下称作“正转”),使得完全裁切切刀132进行向上(正向)的裁切动作的,但是,若使其在中途停止而靠旋转圆板360向图示反时针方向的旋转(以下称作“反转”)而返回,则能够如图14A、14B所示,进行一种在上部保留连接部(基底带Tb的连接部Tbr+剥离带Ta的连接部Tar),仅对下部(基底带Tb的裁切部Tbc+剥离带Ta的裁切部Tac,图中的斜线部分)进行裁切的特殊的裁切(以下称作“上部连接的连接裁切”或“上部连接裁切”)。
同样,例如在上述状态300C→状态300B的动作中,是通过旋转圆板360的反转,使完全裁切切刀132进行向下(反向)的裁切动作的,但是,若使其在中途停止而通过正转而返回,则能够如图14C所示,进行一种在下部保留连接部(连接部Tbr+连接部Tar)、仅对上部(裁切部Tbc+裁切部Tac)进行裁切的特殊的裁切(以下称作“下部连接的连接裁切”或“下部连接裁切”)。
而且,将上述从下方进行的向上裁切(到状态300B→状态300C的中途为止的动作)、与、从上方进行的向下裁切(到状态300C→状态300B的中途为止的动作)二者组合起来,则能够例如如图14D所示,进行一种在中间部位保留连接部(连接部Tbr+连接部Tar)、仅对上部(裁切部Tbc1+裁切部Tac1)和下部(裁切部Tbc2+裁切部Tac2)进行裁切的特殊的裁切(以下称作“中部连接的连接裁切”或“中部连接裁切”)。
再有,在上述“上部连接的连接裁切”、“下部连接的连接裁切”、“中部连接的连接裁切”中,是对基底带Tb与剥离带Ta进行同样的裁切(完全裁切)的,但也可以如图15A-15D所示,将半裁切hc组合进去,对基底带Tb部分进行不保留连接部的裁切,在这种场合,要剥取标签时,不需要将基底带Tb的连接部Tbr切开,能够很容易地剥取更为端正的标签,非常方便。
因此,在下面,把将图15A-15D所示的半裁切hc组合进去的裁切方式作为“连接裁切”加以采用。即,图15A、15B示出的是“上部连接的连接裁切”,图15C是“下部连接的连接裁切”,图15D是“中部连接的连接裁切”。
在本实施形式中,完全裁切部13F与半裁切部13H是单独设置的,但也可以设计成能够对上述完全裁切切刀132向受带板340的接近进行调整的结构,从而能够兼作完全裁切部13F与半裁切部13H使用。此外,还可以设计成,半裁切部13H也能够做到马达反转或能够进行反向裁切动作。
在这里,回到对装置整体的说明。如图3所示,检测部14分别具有前述的带识别传感器141、送进马达旋转检测传感器142、完全裁切切刀马达旋转检测传感器143、完全裁切切刀原位检测传感器144、半裁切切刀马达旋转检测传感器145、以及半裁切切刀原位检测传感器146。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它们省略。
其次,驱动部270具有显示器驱动器271、印刷头驱动器272、以及马达驱动器273。显示器驱动器271,依据控制部200输出的控制信号,按照其指示对操作部11的显示器4进行驱动。同样地,印刷头驱动器272,按照控制部200的指示,对印刷部12的印刷头7进行驱动。此外,马达驱动器273,具有对印刷部12的送进马达121进行驱动的马达驱动器273a、对切断部13的完全裁切切刀马达131进行驱动的完全裁切切刀马达驱动器273b、以及、同样地对切断部13的半裁切切刀马达133进行驱动的半裁切切刀马达驱动器273c,同样依据控制部200的指示对各马达进行驱动。
其次,操作部11具有键盘3与显示器4。显示器4,在横向(X方向)约6cm×纵向(Y方向)4cm的长方形形状的内部,具有可显示96点×64点的显示图像数据的显示画面41,在用户从键盘3输入数据,进行字符串图像数据等印刷图像数据的制作·编辑或观察其结果,或者从键盘3输入各种命令·选择指示等时使用。
键盘3上,除了包括英文字母键、数字键、平假名和片假名等假名键、以及调出非常用汉字进行选择的非常用汉字键等在内的文字键31之外,还排列有用来指定各种动作模式等的功能键32等,可向控制部200输入各种指示及数据。功能键32中,包括电源键、用来发出与印刷处理相关的指示的印刷键、输入文本时用于确认数据或换行和选择画面时用来发出选择指示的选择键、以及、使光标向上下左右方向移动和使显示画面41的显示范围移动的4个光标键等。这些键,既可以设计成各键在进行输入时以单独设置的键进行输入,也可以设计成与shift键等组合而使用更少数量的键进行输入。
其次,控制部200具有CPU210、ROM220、字符发生ROM(CG-ROM)230、RAM240、周边控制电路(P-CON)250等,彼此之间通过内部总线260相连接。
ROM220,除了存储由CPU210进行处理的控制程序的控制程序区221之外,还具有存储包括色转换表、文字修饰表、后述的切刀驱动范围设定表(参照图27)等在内的控制数据的控制数据区222。CG-ROM230,存储有带印刷装置1中所备有的文字等(包括数字、符号、图形等)的字体数据,当输入对文字等进行特别指定的代码数据时,输出对应的字体数据。
RAM240,在电源切断时由备用电源供电,具有各种标志寄存器241、文本数据区242、显示图像数据区243、印刷图像数据区244、绘图登录图像数据区245、非常用汉字登录图像数据区246、文字扩展缓冲区和印刷缓冲区等各种缓冲区247等区域,作为进行控制处理时的工作区域加以使用。
作为带印刷装置1,当处于通过键盘3进行文本数据的键输入·编辑的状态(文本编辑状态)时,在将输入的文本数据存放到RAM240的文本数据区242内的同时,对其进行图像展开而将用于显示的图像数据(显示图像数据)存放到显示图像数据区243内,随时向显示器4的显示画面41输出进行显示(将输入·编辑该文本数据时显示画面41的状态在以下说明中称作“文本编辑画面”)。此外,将在显示该文本编辑画面之外的其它画面的状态下根据各种设定进行编辑后的结果,作为印刷用的图像数据(印刷图像数据)存放到印刷图像数据区244内。
P-CON250中,组装有由门阵列和常规LSI等构成的、对CPU210的功能进行补充并对与周边电路之间的接口信号进行处理的逻辑电路。例如,将进行各种计时的定时器251等也作为P-CON250的功能组装在里面。为此,作为P-CON250,与检测部14的各种传感器和键盘3等相连接,将来自检测部14的前述各种检测信号以及来自键盘3的各种指示和输入数据等原原本本或经过加工送入内部总线260,并且与CPU210连动地、将从CPU210等向内部总线260输出的数据和信号等原原本本或经过加工向驱动部270输出。
并且,作为CPU210,借助于上述构成,按照ROM220内的控制程序,经P-CON250输入各种检测信号、各种指示信号、各种数据,对来自CG-ROM230的字体数据、RAM240内的各种数据等进行处理,经P-CON250向驱动部270输出控制信号,从而,控制印刷头7按照既定的印刷条件对带T进行印刷,并且对带印刷装置1整体进行诸如该印刷的位置控制和带T的各种切断(裁切)控制或显示画面41的显示控制等各种控制。
下面,就带印刷装置1的整个控制的处理流程,结合图16进行说明。当按下电源键(电源接通)使处理开始时,如该图所示,首先,为了返回到前次切断电源时的状态,进行诸如使已保存的各控制标志恢复原状等的初始化(S1),其次,将前次的显示画面作为初始画面加以显示(S2)。
该图中的之后的处理、即是否有键输入的判断分支(S3)及各种中断处理(S4),是以示意方式示出的。而实际上,作为带印刷装置1,当初始画面显示(S2)结束时,即允许以键输入及其它方式中断,一直到有某种中断发生之前,保持该状态不变(S3No),当发生某种中断时(S3Yes),转移到各中断处理(S4),该中断处理结束后,再次保持其状态(S3No)。
如上所述,在带印刷装置1中,主要的处理是通过中断处理进行的,因此,只要印刷图像制作等已准备就绪,用户便可以在任意时刻发出印刷指示,从而产生印刷指示中断,使印刷处理起动,依据印刷图像数据进行印刷图像的印刷。也就是说,进入印刷之前的操作步骤,用户可以任意选择。
下面,就带印刷装置1的标签制作方法,结合与裁切功能有关的典型操作例并利用显示器4的画面显示进行说明。
例如如图17所示,当在文本编辑画面上,用户输入第一行文字(字符)串“ABCDE”时,将变成图示的显示状态(画面D10;以下,将显示画面41的状态用“画面D10,D11,D12等”表示,对这些符号进行说明和图示)。画面中的“①”,表示第1行文本的输入,继而显示用户所键入的文本“ABDCE”(的对应的字符串画面)。此外,在“E”处,显示表示光标位置的标识(光标K)。
在以下的说明中,“单独印刷”,是指依据一个文本数据(文本文件)进行的单一印刷图像的印刷,在这里,文本编辑画面上所显示的字符串“ABCDE”只印刷一次(一个)。而在“连续印刷”时,多次(多个)(图19A的例子中是3次(3个)印刷图像G11~G13)依次连续地进行印刷。
如图17所示,当在上述文本编辑画面显示状态下(D10)用户按下印刷键(进行操作)时,将显示选择是否“连续印刷”的选择画面(D11)。在带印刷装置1中,用户可以将键入的各种指示用取消键取消,在上述状态(D11)下按下取消键,便可返回原先的文本编辑画面显示状态(D10)(以下也同样,故将说明省略)。
在上述选择画面(D11)中,显示“不进行”和“进行”等选项条,用户可以操作光标从这些选项条中选择·指定任一选项条。
当例如在光标指定(以下称作“选中”)“不进行”的状态下按一次光标键“↓或者→”,则变成显示“进行”被选中的状态,当在该状态下按动光标键“↑或者←”,则显示“不进行”被选中。此外,当例如在显示“不进行”被选中的状态下按下选择键时,则“连续印刷”“不进行”、即不是“连续印刷”而是“单独印刷”被选中,将进入“单独印刷”的下一级操作画面(D13S)。
在这里,当在显示“进行”被选中的状态下(D11)按下选择键时,“连续印刷”的“进行”便被选中,将进入“连续印刷”下的下一级操作画面(在这里是输入画面),通过光标K进行“印刷张数”的输入。当在该状态下例如输入“3”时(D12),则进入再下一级操作画面(在这里是选择画面),在该选择画面中,显示“连续印刷”下“自动裁切”的“不进行”与“进行”的选项条(D13)。
此时也同样,若在显示“进行”被选中(D13)时按下选择键,则“连续印刷”的“自动裁切”的“进行”便被选中(以下简述为“当……被选中时”),之后,进入再下一级操作画面(在这里是选择画面),显示作为“连续印刷”的“自动裁切”中的“裁切方法”的“完全裁切”、“半裁切”、“连接裁切”等选项条(D14)。在该选择画面(D14)中,虽然可以选择“连续印刷”下的在中途(印刷图像之间)进行裁切(以下称作“中间裁切”)的裁切方法,但最后的印刷图像之后的裁切(以下称作“最终裁切”)是设计成“完全裁切”的。
在这里,当“连接裁切”被直接选中时(D14),接下来将进入再下一级操作画面(在这里是选择画面),作为“连续印刷”的“自动裁切”之中的“连接裁切”的“连接位置”(前面结合图14A-14D及图15A-15D已说明的连接部Tar等的位置),显示“上”、“中”、“下”等选项条(D15;在图17与图18中通用)。这些选项条中,选项条“上”表示前述“上部连接的连接裁切”(参照图15A、15B),选项条“中”表示“中部连接的连接裁切”(参照图15D),选项条“下”表示“下部连接的连接裁切”(参照图15C)。
其次,如图18所示,当上述选择画面中(D15)的“上”被选中时,接下来进入再下一级操作画面(在这里是选择画面),作为“连续印刷”的“连接裁切”的“连接宽度”(前述连接部Tar等在带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显示“多”、“普通”、“少”等选项条(D16)。这些选项条,是用来设定作为上述“上部连接的连接裁切”中的连接部所保留的量(带宽度方向上的长度),根据“多”、“普通”、“少”来对连接宽度(反过来说是裁切宽度)进行调整(参照图20A-20C及图27)。
在这里,当例如“普通”被直接选中时(D16),将进入下面的操作画面(在这里是选择画面),显示是否“实施”“连续印刷”,即“连续印刷”的“实施”的“不进行”与“进行”的选项条(D17)。
在这里,当“不进行”被选中时(D17),返回原先的文本编辑画面(D19;与D10相同),当“进行”被直接选中时(D17),接下来显示消息“印刷中”,并且如图19A所示,依次连续印刷“ABCDE”的3次(3个)印刷图像G11~G13,对相当于各印刷图像的相互之间的边界位置的裁切位置P1、P2,实施使图示上部成为连接部的前述“上部连接的连接裁切”,以上工作结束之后,返回原先的文本编辑画面(D19)。因此,在此之后,如图19B所示,可根据需要很容易地切制出各标签L11~L13。
另一方面,当如前所述,“连续印刷”“不进行”(即“单独印刷”)被选中时(图17的D11),将进入“单独印刷”下的下一级操作画面(选择画面),而在该选择画面上,显示“单独印刷”下的“自动裁切”的“不进行”与“进行”的选项条(D13S)。在这里,当任一选项条被选中时,在对其进行设定之后,在显示消息“印刷中”的同时,将文字串“ABCDE”的文字串图像作为单独印刷的印刷图像进行印刷(图18的D18),印刷结束后,返回原先的文本编辑画面(D19;与D10相同)。
如上所述,在以“连续印刷”刚刚进行印刷之后的图19A的状态下,靠连接部相连而各标签L11~L13并未被单独切开,因而不会散乱,可以免去整理散乱标签的麻烦,因此,在不马上进行粘贴的场合,可使一体保管·管理变得简单。而要将各标签L11~L13单独分开时,由于只是靠连接部相连,故很容易用手撕开,不需要使用剪刀等剪成各个标签。
也就是说,能够将多个印刷图像G11~G13连续地印刷在带T上,将各印刷图像G11~G13的各标签L11~L13制作得无论一体管理还是分开管理均很方便。此外,特别是,如果不仅对各标签之间进行完全裁切(fc参照图14A),而且将半裁切(hc参照图15A)也组合进来,则只要将剥离带Ta撕开即可,另外,由于各标签的端部(基底带Tb的端部)经半裁切被端正地裁切,因而可使外形非常整齐。
此外,连接部在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以从图示的“上”(上部连接;宽度方向上的一个端部)、“下”(下部连接;另一个端部)以及“中”(中部连接;中间部位)等多个选项条中,以菜单形式作为“连接位置”进行选择,因此,能够获得在从这些选项条中简单且任意地选择的所希望的连接位置处相连的、将成为各标签的各印刷图像(印刷有该各印刷图像的带)。在上述例子中,是以“上部连接”为例(在D15选择“上”)的,但无论是“中部连接”(选择“中”)还是“下部连接”(选择“下”),同样能够将各标签L11~L13制作得无论一体管理还是分开管理均很方便。
此外,连接部在宽度方向上的长度,可从“多”、“普通”、“少”等多个选项条中,以菜单形式作为连接宽度进行选择,因此,可根据易于分开及其它要求,对连接宽度简单且任意地进行选择,能够获得以所希望的连接宽度相连的、将成为各标签的各印刷图像(印刷有该各印刷图像的带)。
此外,裁切方法,可从“半裁切”(半裁切指示)、“完全裁切”(全裁切指示)、“连接裁切”(连接裁切指示)等多个选项条中,以菜单形式作为裁切指示进行选择,因此,可根据对印刷有印刷图像的带之后如何进行处理等需要,对裁切方法(指示裁切方法的裁切指示)简单且任意地进行选择,由此,能够获得以所希望的裁切方法进行了裁切的、印刷有印刷图像的带。而且,还能够选择以往的“半裁切”和“完全裁切”,因此,相对于现有的机型可保持上位互换性,确保以往的用户仍能够随意使用。
上述裁切方法的选择画面(D14),是对中间裁切的裁切方法进行选择,而且最终裁切是“完全裁切”,但对于最终裁切,也可以设置同样的选择画面使之可以选择。此外,也可以兼在“单独印刷”的裁切方法的选择中进行该最终裁切的裁切方法的选择。
在这种场合,当例如“连续印刷”的“不进行”被选中时(D11),替代“单独印刷”下的“自动裁切”的选择画面(D13S)而显示同样具有“不进行”、“进行”选项条的“印刷后最终自动裁切”(以下称作“最终自动裁切”)的选择画面,选择·设定任一选项条后,显示“印刷中”的同时进行“ABCDE”的印刷图像的印刷并实施所设定的“最终裁切”(D18),之后返回原先的文本编辑画面(D19)。并且,当“连续印刷”的“实施”的“进行”被选中时(D17),只要兼以上述“最终自动裁切”的选择画面进行显示,使得能够对同样的“不进行”、“进行”之任一选项条进行选择·设定即可。在这种场合,在接下来显示“印刷中”的同时,实施3个印刷图像G11~G13的“连续印刷”和“连接裁切”和所设定的“最终裁切”(D18),之后返回原先的文本编辑画面(D19)。
在上述例子中,“连续印刷”的各种设定·实施是通过按下与“单独印刷”相同的印刷键而开始(起动处理)的,但也可以设置例如连续印刷键将“连续印刷”区别开来进行起动,还可以将“连续印刷”的各种设定与实施之间以单独的键(例如连续印刷设定键和连续印刷实施键)等加以区别而进行起动。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是只将一个(文本编辑画面上所显示的)印刷图像作为连续印刷的对象(要素),通过将印刷张数指定为多张(上述例子中为3张)而连续进行完全相同(上述“ABCDE”等)的印刷图像印刷的,因此,可用来一次性制作多张相同的标签,但也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印刷规格。
例如可以将“ABCD1”这样的字符串中有数字时的“连续印刷”的规格,设计成如图19C所示的“ABCD1”、“ABCD2”、“ABCD3”3个印刷图像G14~G16那样,边依次连续改变序号(连号)边进行印刷的规格。或者作为另一种类型的“连续印刷”而以例如“连号印刷”等名称设置新的功能。当然,这种场合也同样,之后可如图19D所示,根据需要很容易地将各标签L14~L16切开。此外,还可以对“多”、“普通”、“少”等连接宽度(裁切宽度)进行调整(参照图20D-20F及图27)。
此外,还可以将“连续印刷”设计成,将基于多个文本数据中的各个文本数据进行印刷的多个印刷图像进行连续印刷的规格。或者作为另一种类型的“连续印刷”而以例如“成组印刷”等名称设置新的功能。在这种场合,若例如预先将“ABCDE”、“ABCDE”、“ABCDE”3个作为一组登录到同一组内,并指示实施这种连续印刷(成组印刷),则能够印刷成图19A的例子那样,若预先登录“ABCD1”、“ABCD2”“ABCD3”,则能够印刷成图19C的例子那样,可举一反三加以利用(具有通用性)。
在设计成该“成组印刷”规格的场合,还可以做到,对应于将印刷张数指定为多张,将登录在同一组内的字符串从头按顺序(或者指定为循环)按该指定的张数进行印刷。此外,在该规格下,例如可如图24A及图25A-25C所示,预先将“长野县”、“诹访市”、“大和”、“3丁目”、“3番5号”等一系列住址内容登录在同一组内,作为印刷图像G31~G35等进行连续印刷,在粘贴该各标签G31~G35时,可以将分行方式等任意(例如根据名片、明信片、信封等粘贴对象物的尺寸等)进行调整而进行粘贴(参照图25A-25C)。除此之外,还可以包括姓名、名称、所属单位等。另外,在设计成这种规格的场合,也同样能够对连接宽度(裁切宽度)进行调整(参照图27)。
上述带印刷装置1的标签制作方法,可作为由可进行程序处理的带印刷装置进行处理的程序而加以应用,也可以应用于用来存储这种程序的例如CD等存储介质中,通过将这种程序存储起来、或者从存储介质等中读取并实施,便能够将多个印刷图像连续印刷在带上,将由各印刷图像形成的各标签制作得无论一体管理还是分开管理均很方便。当然,在其它方面,也可以在不超出发明要旨的范围内作适当改动。
但是,如上所述,虽然在连接部的裁切中将半裁切组合进来,能够制作出端正的各标签,但在用手撕开连接部的场合,剥离带Ta部分有时会因动作鲁莽而扭曲。在这种场合,有时会导致覆盖各标签的端部的剥离带Ta产生缺损。
为此,下面就,即使鲁莽撕扯连接部,也能够减轻·防止将基底带Tb上所印刷的印刷图像(即成为标签的部分)覆盖的剥离带Ta产生缺损,这样一种标签制作方法,作为第2实施形式进行说明。
作为该第2实施形式的带印刷装置1,对连结印刷时的多个印刷图像的相互之间,实施并非属于单纯保留连接部的上述“连接裁切”的第2连接裁切(以下称作“复合裁切”)。利用该“复合裁切”的标签制作方法是这样一种方法,即,在印刷图像的相互之间设置既定的空白部分进行印刷,并且,对该空白部分以完全裁切fc实施“连接裁切”(也可以不伴随半裁切hc),并对所印刷的各印刷图像的端部(即上述空白部分的两端;各印刷图像与空白部分之间的边界)实施半裁切hc(参照图22A-22F)。
作为本实施形式,当如图21所示,“连续印刷”下的“自动裁切”的选择画面中(D20;与图17的D13相同,D10~D13的处理也相同),“进行”被选中时(D20),与第1实施形式同样,进入下一级操作画面(在这里是选择画面),作为“连续印刷”的“自动裁切”的“裁切方法”,显示“完全裁切”、“半裁切”、“复合裁切”等选项条(D21)。
另外,该选择画面(D21)也是对中间裁切的裁切方法进行选择,而对于最终裁切,既可以与第1实施形式同样固定为“完全裁切”,也可以设置选择画面使之可以选择,还可以兼在“单独印刷”的裁切方法的选择中进行选择。此外,“连续印刷”“不进行”(即“单独印刷”)被选中时(图17的D11)的处理,也与第1实施形式相同。
在这里,当“复合裁切”被选中时(D21),接下来进入再下一级的选择画面,作为“复合裁切”的种类,显示“半裁切+全裁切”(参照图4D)、“半裁切+部分裁切”(参照图22A-22C)等选项条(D22)。
其中,后者的“半裁切+部分裁切”是反映本实施形式特点的选项条,在这里,当“半裁切+部分裁切”被选中时(D23),接下来进入再下一级选择画面,作为与第1实施形式同样的“连接位置”(“部分裁切连接位置”),显示“上”、“中”、“下”等选项条(D22)。选项条“上”、“中”、“下”与前述同样分别表示“上部连接”、“中部连接”、“下部连接”。
其次,同样地,当“上”被选中时(D23),同样进入下一级选择画面,作为“部分裁切”的“连接宽度”,显示“多”、“普通”、“少”等选项条(D24,参照图23A-23C及图27)。以下同样,例如当“普通”被选中(D24)、“连续印刷”的“实施”的“进行”被选中(D25)时,接下来在显示消息“印刷中”的同时,如图22A所示,依次连续印刷“ABCDE”的3次(3个)印刷图像G21~G23,对相当于各印刷图像的边界的裁切位置P1、P2,实施以图中的上部为连接部的“上部连接”的“复合裁切”,以上工作结束后,返回原先的文本编辑画面。
因此,在此之后,如图22B所示,可根据需要撕开各标签,而此时在剥离带Ta包含有空白部分而余留较宽的情况下很容易分开,而且能够如图22C所示,在进行粘贴时将各标签L21~L23从剥离带Ta上单独剥离下来进行粘贴。
如上所述,在经过“连续印刷”刚刚印刷后的图22A的状态下,是靠连接部相连而并未被切开,因此,在不马上进行粘贴的场合,可使一体保管·管理变得简单。而要将各标签L21~L23单独分开时,由于只是靠连接部相连,因而如图22B所示,很容易用手撕开,而且由于剥离带Ta包含有空白部分而余留较宽,因而能够在覆盖各标签的端部的剥离带Ta不产生缺损的情况下分开。此外,由于实施了半裁切,因而如图22C所示,在进行粘贴时,能够很容易地从剥离带Ta上剥取端部被端正裁切的外形整齐的各标签,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粘贴。也就是说,能够将多个印刷图像G21~G23连续地印刷在带T上,将各印刷图像G21~G23的各标签L21~L23制作得无论一体管理还是分开管理均很方便并且端正。
另外,“裁切方法”、“连接位置”、“连接宽度”等与裁切有关的诸要素可通过菜单形式简单且任意地进行选择这一优点,与第1实施形式相同。此外,无论在上述说明中未选择的“连接位置”的“中部连接”(选择“中”)还是“下部连接”(选择“下”)下,同样能够将各标签L21~L23制作得无论一体管理还是分开管理均很方便。此外,既可以设置与“单独印刷”不是同一个印刷键的连续印刷键等而将“连续印刷”区别开来进行起动,也可以以连续印刷设定键和连续印刷实施键等加以区别进行起动。
此外,既可以设计成前面结合图19C、19D说明的“连号印刷”那样的规格(参照图22D-22F),也可以设计成前述“成组印刷”那样的规格,从而连续印刷住址、姓名、名称、所属单位等(以下称作“住址等”)一系列相关联的印刷图像(例如图24B的印刷图像G31~G35),并对分行方式等任意(例如根据名片、明信片、信封等粘贴对象物的尺寸等)进行调整以便于进行粘贴(参照图25A-25C)。
上述标签制作方法也与第1实施形式同样,既可以应用于程序也可应用于对其进行存储的存储介质,通过预先存储或从存储介质等中读取而实施,便能够将多个印刷图像连续地印刷在带上,将由各印刷图像形成的各标签制作得无论一体管理还是分开管理均很方便并且端正。
但是,无论上述第1实施形式的“连接裁切”还是第2实施形式的“复合裁切”,均与以往的全宽度完全裁切不同,无法对各种带宽度进行同样的裁切。即,例如如图26C所示,若切刀驱动范围能够保证较宽的带具有足够的连接宽度,则对于较窄带便无法保证连接宽度,反之,若适合于较窄的带,则对于较宽带将导致裁切量不足,不容易将各标签撕开。
为此,下面就,能够根据带宽度调整切入量(切入长度,参照图27),从而如图26A、26B及图28A-28C所示,保留连接宽度适当的连接部进行裁切,这样一种标签制作方法,将其作为第3实施形式进行说明。以下说明的保留连接部的裁切(以下称作“切入裁切”),如图所示,是与第1实施形式的“上部连接”的“连接裁切”同样的裁切。
作为本实施形式,当如图29所示,“连续印刷”下的“自动裁切”的选择画面中(D30;与图17的D13及图21的D20相同,D10~D13的处理也相同),“进行”被选中时(D30),与前述各实施形式同样,进入下一级操作画面,作为“连续印刷”的“自动裁切”的“裁切方法”,显示“完全裁切”、“半裁切”、“切入裁切”等选项条(D31)。
在这里,当“切入裁切”被选中时(D31),进入再下一级选择画面,作为“切入裁切”的“裁切长度”,显示“长”、“普通”、“短”等选项条(D32;参照图27~图28A-28C)。
对这里的切入长度的选项条是这样规定的,即,并非以以长度为单位的数值表示的绝对切入长度选项条,而是以相对于带宽度的总宽而言较“长”、“普通”、较“短”等与总宽之比的形式表示的、所谓相对切入长度选项条,而且并非具体的数值,因此,是抽象切入长度选项条,通过与各种带宽度相结合而得到绝对且具体的切入长度(换算为裁切驱动范围)(参照图27)。
在这里,例如当“普通”被选中时(D32),作为带印刷装置1,由带识别传感器141(参照图3)对带类别进行识别,根据该类别带的宽度对ROM220内的切刀驱动范围设定表(参照图27)进行检索,设定与带宽度相对应的切入长度为“普通”的切刀驱动范围,并进入下一级选择画面(D33)。
以下,同样地,当“连续印刷”的“实施”的“进行”被选中时(D33;与图18的D17及图21的D25相同,D18~D19的处理也相同),在显示“印刷中”的同时,依次连续地印刷前述的“ABCDE”的3次(3个)印刷图像G21~G23(参照图19A),对裁切位置P1、P2实施“上部连接”的“切入裁切”,这些工作结束后,返回原先的文本编辑画面。
因此,与第1实施形式同样,在刚刚印刷后的图19A的状态下,是靠连接部相连而未切开,因此,可使一体保管·管理变得简单,另一方面,由于只是靠连接部相连的,因而如图19B所示,很容易用手撕开各标签,可以很方便地进行粘贴。再有,在本实施形式中,是对带宽度进行检测而设定与之相对应的切刀驱动范围的,因此,如图27~图28A-28C所示,能够与带宽度相应地保留连接宽度适当的连接部进行裁切。即,能够将多个印刷图像连续地印刷在带上,根据带宽度将由各印刷图像形成的各标签制作得无论一体管理还是分开管理均很方便并且端正。
上述裁切方法的选择画面(D31)也是对中间裁切的裁切方法进行选择的,对于最终裁切,也可以与前述各实施形式同样固定为“完全裁切”,或者设置同样的选择画面使之可以选择,还可以兼在“单独印刷”的裁切方法的选择中进行选择。此外,“连续印刷”“不进行”(即“单独印刷”)被选中时(图17的D11)的处理也与第1实施形式相同。
此外,上述“切入裁切”的“连接位置”是“上部连接”,但也可以设计成,与前述各实施形式同样能够从“上”、“中”、“下”等选项条中选择“上部连接”、“中部连接”、“下部连接”,无论“中部连接”还是“下部连接”,同样能够根据带宽度将由各印刷图像形成的各标签制作得无论一体管理还是分开管理均很方便。此外,“裁切方法”、“连接位置”等与裁切有关的诸要素可通过菜单形式简单且任意地进行选择这一优点,与前述各实施形式相同。此外,也可以将”单独印刷”、“连续印刷设定”、“连续印刷实施”等利用键等加以区别而进行起动。此外,还可以设计成“连号印刷”那样的规格(参照图19C-19D及图22D-22E),或者“成组印刷”那样的规格(参照图24A、24B~图25A-25C等)。
上述标签制作方法也与前述各实施形式同样,既可以应用于程序也可以应用于将其存储起来的存储介质,通过预先存储或从存储介质等中读取而实施,便能够将多个印刷图像连续地印刷在带上,根据带宽度将由各印刷图像形成的各标签制作得无论一体管理还是分开管理均很方便。
此外,上述“切入裁切”是与第1实施形式的“连接裁切”相组合的,但也可以是在印刷图像的相互之间设置既定的空白部分而与半裁切组合的、与第2实施形式的“复合裁切”同样的裁切。此外,也可以设计成能够对它们进行选择。此外,还可以将带有根据带宽度调整切入量的功能的“连接裁切”或“复合裁切”设计成例如“连接性切入裁切”或“复合切入裁切”等,以与前述原先的“连接裁切”或“复合裁切”加以区别,从而能够对它们进行选择。
为此,下面就,例如将上述“连接性切入裁切”或“复合切入裁切”等作为“连接裁切”或“复合裁切”采用,能够对它们以及“完全裁切”、“半裁切”等进行选择,这样一种标签制作方法,将其作为第4实施形式进行说明。
作为本实施形式,当如图30所示,“连续印刷”下的“自动裁切”的选择画面中,“进行”被选中时(D30;与图29相同),将进入下一级操作画面,作为“连续印刷”的“自动裁切”的“裁切方法”,显示“完全裁切”、“半裁切”、“连接裁切”、“复合裁切”等选项条(D40~D41)。
即,在本(第4)实施形式中,作为中间裁切的裁切方法可选择以下之任一种不保留连接部而对带的整个宽度进行裁切(全裁切)的“完全裁切”;对整个宽度进行裁切但仅对基底带Tb进行裁切的“半裁切”;在印刷图像的相互之间不设置空白部分地印刷多个印刷图像,在印刷图像的相互之间(边界)保留连接部(但在这里要根据带宽度调整切入长度)地进行裁切的“连接裁切”(上述的“连接性切入裁切”);以及,在印刷图像的相互之间设置既定的空白部分进行印刷,并且,对该空白部分实施上述“连接裁切”,而且对印刷后的各印刷图像的端部(即各印刷图像与空白部分之间的边界)实施半裁切的“复合裁切”(上述“复合切入裁切”)。
而对于最终裁切,与前述各实施形式同样,既可以固定为“完全裁切”,也可以设置选择画面使之可以选择,还可以兼在”单独印刷”的裁切方法的选择中进行选择。此外,“连续印刷”“不进行”(即”单独印刷”)被选中时(图17的D11)的处理,也与前述各实施形式相同。
在这里,当在显示上述选择画面的状态下(D40),例如对光标进行操作后而选中“复合裁切”时(D41),与第2实施形式同样,进入再下一级的选择画面,作为“复合裁切”的种类,显示“半裁切+全裁切”(参照图4D)、“半裁切+部分裁切”(参照图22A-22F)等选项条,在这里,当“半裁切+部分裁切”被选中时(D42,与图21的D22相同),进入更下一级的选择画面,作为“连接位置”,显示“上”、“中”、“下”等选项条(D43;与图18的D15相同,以及与图21的D23同样)。选项条“上”、“中”、“下”与前述同样,分别表示“上部连接”、“中部连接”、“下部连接”。
其次,同样地,当“上”被选中时(D43),接下来进入下一级选择画面,作为“部分裁切”的“连接宽度”,显示“多”、“普通”“少”等选项条(D44;与图18的D16相同,以下的显示·操作也与D17~D19相同)。
但是,本实施形式中的“连接裁切”和“复合裁切”,是带有根据带宽度调整切入量的功能的“连接性切入裁切”和“复合切入裁切”,因此,“连接宽度”的各选项条“多”、“普通”、“少”,是各自相应于带宽度而如图27所示地规定了切刀驱动范围的,在这里,比如说“普通”被选中(D44),则根据与带识别传感器141(参照图3)所检测出的带类别相对应的带宽度,检索切刀驱动范围设定表,与“连接宽度”的“普通”相对应地,设定与带宽度相应的切刀驱动范围。
以下,同样地,当“连续印刷”的“实施”的“进行”被选中时,在显示“印刷中”的同时,依次连续地印刷3次(3个)“ABCDE”的印刷图像G21~G23(参照图22A),对相当于各印刷图像的边界位置的裁切位置P1、P2,实施“上部连接”的“复合裁切”,这些工作结束后,返回原先的文本编辑画面。
因此,在此之后,可根据需要撕开各标签,而此时在剥离带Ta包含有空白部分而余留较宽的情况下很容易分开(参照图22B),在进行粘贴之前将各标签L21~L23从剥离带Ta上单独剥离下来便可进行粘贴(参照图22C)。
另一方面,当在上述选择画面中“连接裁切”被直接选中时(D40),与第1实施形式同样,进入下一级选择画面,作为“连接位置”,显示“上”、“中”、“下”等选项条,当“上”被选中时(D43),接下来进入下一级选择画面,作为“连接裁切”的“连接宽度”,显示“多”、“普通”、“少”等选项条(D44)。以下,同样地,例如当“普通”被选中、“连续印刷”的“实施”的“进行”被选中时,在显示“印刷中”的同时,实施连续印刷与“上部连接”的“连接裁切”(参照图19A),之后返回原先的文本编辑画面。因此,在此之后,根据需要,能够很容易地将各标签切开(参照图19B)。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形式中,能够将与第1实施形式同样的“连接裁切”和与第2实施形式同样的“复合裁切”等作为裁切方法进行选择,因此,不仅能够实施多样裁切,而且能够将各标签制作得无论一体管理还是分开管理均很方便。此外,通过实施可根据带宽度调整切入量的“连接裁切”和“复合裁切”,能够保留与带宽度相应的连接宽度适当的连接部进行裁切,能够根据带宽度将各标签制作得无论一体管理还是分开管理均很方便,也可以替代上述“连接宽度”的选择画面(D44)而采用与第3实施形式同样的“切入裁切长度”的选择画面(D45;与图29的D32相同)。这种场合也同样,能够保留与带宽度相应的连接宽度适当的连接部进行裁切,能够根据带宽度将各标签制作得无论一体管理还是分开管理均很方便。此外,上述“连接位置”是“上部连接”,但无论“中部连接”还是“下部连接”,也同样能够将由各印刷图像形成的各标签按照带宽度制作得无论一体管理还是分开管理均很方便。此外,还可以采用如“连号印刷”那样的规格或“成组印刷”那样的规格(参照图19C-19D、图22D-22E、图24~图25等,作为本实施形式图24A、24B均可)。
此外,上述标签制作方法也与前述各实施形式同样,既可以应用于程序也可以应用于将其存储起来的存储介质,通过预先存储或从存储介质中读取加以实施,便能够将多个印刷图像连续地印刷在带上,根据带宽度将由各印刷图像形成的各标签制作得无论一体管理还是分开管理均很方便并且端正。
在上述实施形式中,是通过按下印刷键而从文本编辑画面进入连续印刷的设定画面(图17的D11),经进入其下一级画面而显示“连续印刷”的“裁切方法”、“连接位置”、“连接宽度”等的选择画面的,但也可以如前所述,将“单独印刷”、“连续印刷设定”、“连续印刷实施”等用键等加以区别而进行起动。
此外,也可以设计成,仅连续印刷下的裁切,例如通过按下“连续印刷裁切设定键”等单独进行设定。下面,将其作为第5实施形式进行说明。
在这种场合,当在例如如图31所示显示文本编辑画面的状态下(D10),用户按下上述连续印刷裁切设定键时,进入与图29中的前述第3实施形式的选择画面(D31)同样的选择画面,作为“连续印刷”的“裁切方法”,显示“完全裁切”、“半裁切”、“切入裁切”等选项条(D50)。
以下,同样地,例如在这里“切入裁切”被选中时(D50),则进入再下一级的选择画面,作为“切入裁切”的“裁切长度”,显示“长”、“普通”、“短”等选项条,比如说“普通”被选中时(D51;与图29的D32相同),同样对切刀驱动范围设定表(参照图27)进行检索,设定与带宽度相对应的切入长度为“普通”时的切刀驱动范围。
但在本实施形式中,由于“连续印刷”的“实施”及其它处理独立进行处理,因此,当切刀驱动范围的设定结束时(D51),将返回文本编辑画面(D53;与D10相同)。
在上述例子中,“切入裁切”中所选择的是“切入长度”(显示的是“切入裁切长度”),但也可以与第1、第2、第4实施形式的选择画面同样,采用“连接宽度”的选择画面(D55;与图18的D16及图30的D44相同),根据“连接宽度”,同样对切刀驱动范围设定表(参照图27)进行检索,设定与带宽度相对应的切刀驱动范围。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作为“连续印刷”的“裁切方法”,相对于“完全裁切”、“半裁切”、“切入裁切”,另外设定了“切入长度”(即切刀驱动范围),但也可以在该选择画面中进一步对“连接位置”等进行选择·设定,还可以将它们划分得更细而设置键等以单独进行设定。
此外,作为“裁切方法”,既可以不是“切入裁切”而是前述的“连接裁切”或“复合裁切”,也可以将它们组合起来与第4实施形式同样地设置“完全裁切”、“半裁切”、“连接裁切”、“复合裁切”等选项条。此外,在能够对“连接裁切”与“复合裁切”进行选择的场合,不仅“裁切方法”,印刷方法(是否在印刷图像之间设置空白部分)也要改变,因此,可以不作为“连续印刷裁切设定键”而作为“连续印刷设定键”等加以设置。
在上述各实施形式中,就各种裁切方法的设定方法和设定后的连续印刷的结果进行了说明,而下面,就依据通过上述各种设定而设定的数据(以下称作“设定数据”)进行起动、实施的“印刷处理”,结合一个例子进行详细说明。
当用户例如在“连续印刷”的“实施”的选择画面(图18的D17、图21的D25、图29的D33等)上选中“进行”,或者在另外设置有“连续印刷实施”的键(连续印刷实施键)时按下该连续印刷实施键,或者在另外设置有指示进行单独印刷的键(单独印刷键)时按下该单独印刷键,从而发出印刷指示时,将如前所述发生印刷指示中断,使印刷处理起动,因此,只要在此之前做好了制作印刷图像的准备,便能够基于印刷图像数据进行印刷图像的印刷。
具体地说,当发生上述印刷指示中断时,例如如图32所示,印刷处理(S20)起动,首先进行切刀驱动范围设定处理(S21)。
在该切刀驱动范围设定处理(S30;S21的处理)中,如图33所示,首先,依据带识别传感器141的检测结果获取带宽度(S31),其次,获取按照上述各实施形式的各种设定对裁切方法进行选择·设定的结果而作为裁切方法设定数据(S32),据此制作与中间裁切有关的裁切设定数据(以下称作“中间裁切设定数据”)(S33),接着,制作与最终裁切有关的裁切设定数据(以下称作“最终裁切设定数据”)(S34),处理(S30)便结束(S35)。
在这里,裁切方法设定数据中,例如主要包括“连接裁切”或“复合裁切”等的选择结果及其下一级的“连接位置”、“连接宽度”等的选择结果等等反映与裁切方法有关的各种设定结果的设定数据。此外,在依据该裁切方法设定数据而制作的中间裁切设定数据和最终裁切设定数据中,除了包括反映上述各种设定结果的设定数据之外,还包括带类别(特别是带宽度)等检测数据,在后述的完全裁切切刀驱动处理(S50,参照图35)中,成为用来设定完全裁切的起始位置和方向和距离(完全裁切切刀马达131的转速)的数据。
如图32所示,当切刀驱动范围设定处理结束时(S21),接下来准备印刷图像并进行印刷(S22)。在这里,比如说将前述“ABCDE”的字符串图像从印刷图像数据区244转移到印刷缓冲区内做好印刷的准备并进行印刷。
在前述“连号印刷”式印刷的场合,例如将前述“ABCD1”、“ABCD2”、“ABCD3”之中作为最初的印刷图像的“ABCD1”的字符串图像在印刷缓冲区内展开而做好准备并进行印刷。而在前述“成组印刷”式印刷的场合,例如将前述“长野县”、“诹访市”、“大和”、“3丁目”、“3番5号”之中作为最初的印刷图像的“长野县”的字符串图像,从(文本数据区242内的)登录地址展开到印刷缓冲区内做好准备并进行印刷。
当印刷图像准备印刷结束时(S22),接下来,判断是否“连续印刷”(S23),是“连续印刷”时判断是否“最终印刷结束”(S24),是“连续印刷”并且非“最终印刷结束”时(S23Yes和S24No),判断是否“中间自动裁切”(S25)。
在这里,比如说在“连续印刷”的“自动裁切”的选择画面(图17的D13、图21的D20、图29即图30的D30)上“进行”被选中,则判断为“中间自动裁切”(S25Yes,参照图32),依据中间裁切设定数据进行与中间裁切有关的裁切驱动处理((中间)裁切驱动处理,将在后面详述,参照图34)之后(S26),转移到下一印刷图像准备·印刷(S22)的处理,若是“连续印刷”的“自动裁切”的”不进行”被选中,则判断为非“中间自动裁切”(S25No),直接转移到下一印刷图像准备·印刷(S22)的处理。
第2次(第2个,第2张)也同样进行处理(S22~S26的循环处理),但作为最终的印刷图像的第3次(第3个)印刷图像准备·印刷结束时(S22),由于是“连续印刷”且是“最终印刷结束”(S23Yes并且S24Yes),故接下来将判断是否为“最终自动裁切”(S27)。
在前述例子中,由于“最终裁切”是定为“完全裁切”的,因此,在这里判断为“最终自动裁切”(S27Yes),依据最终裁切设定数据进行与最终裁切有关的裁切驱动处理((最终)裁切驱动处理)之后(S28),印刷处理(S20)便结束(S29)。
另一方面,当“连续印刷”“不进行”(即单独印刷)被选中时(图17的D11),或者设有指示进行单独印刷的单独印刷键而该单独印刷键被按下时,在例如前述的“ABCDE”的字符串图像的印刷图像准备·印刷结束时(S22),接下来判断是否“连续印刷”,由于不是“连续印刷”(S23No),故接着判断是否为“最终自动裁切”(S27)。
在这里,比如说在”单独印刷”的“自动裁切”的选择画面(图17的D13S)上已选择了“进行”,则判断为“最终自动裁切”(S27Yes),在(最终)裁切驱动处理进行之后(S28),处理(S20)便结束(S29),若选中的是”单独印刷”的“自动裁切”的”不进行”,则判断为非“最终自动裁切”(S27No),直接使处理(S20)结束(S29)。
如前所述,对于“连续印刷”下的“最终裁切”,也是从“进行”、”不进行”开始而可对其裁切方法等进行选择,在这种场合,当选择的是”不进行”时,则判断为不是上述的“最终自动裁切”(S27No),直接使处理(S20)结束(S29),在选择的是“进行”而判断为“最终自动裁切”的场合(S27Yes),在(最终)裁切驱动处理(S28)中可以采用各种裁切方法。
下面,对上述中间和最终进行的裁切驱动处理参照图34进行详细说明。当裁切驱动处理(S40;中间时为S26的处理,最终时为S28的处理)起动时,如图34所示,首先,获取在前述切刀驱动范围设定处理(图33的S30,图32的S21的处理)中制作的裁切设定数据(S41)。更具体地说,判断作为中间的裁切驱动处理是否被起动(S411),是中间时(S411Yes),获取中间裁切设定数据(S412),不是中间(即最终)时(S411No),获取最终裁切设定数据(S413)。
由于完全裁切部13F在带送进方向上相对于半裁切部13H位于上游侧(参照图1),因此,在裁切设定数据的获取结束时(S41),依据所获取的裁切设定数据,首先,以完全裁切部13F进行完全裁切切刀驱动处理(在后面详述,参照图35)之后(S42),接下来以半裁切部13H进行半裁切处理(S43)。
在这里,进而判断“复合裁切”是否被选中(S44),是“复合裁切”时(S44Yes),将完全裁切(连接裁切)位置夹在中间在前后两处实施半裁切(例如在图22A的裁切位置P1处,是将完全裁切fc夹在中间在两处实施半裁切hc)的,因此,在对剩下的另一处进行半裁切处理之后(S45),处理(S40)便结束(S46),非“复合裁切”时(S44No),直接使处理(S40)结束(S46)。
上述完全裁切切刀驱动处理(S42),与总是将带整个宽度作为裁切对象的半裁切处理(S43)和单纯的完全裁切处理不同,在下面作详细说明。
当完全裁切切刀驱动处理(S50;图34的S42处理)起动时,如图35所示,首先,依据在“裁切设定数据获取”(图34的S41)中获取的裁切设定数据,对完全裁切的起始位置和方向和距离(完全裁切切刀马达131的转速)进行设定(S51),接下来,判断“裁切方向”(S52),起动与该“裁切方向”相对应的完全裁切切刀驱动处理(S53~S56),这些工作结束后,处理(S50)便结束(S57)。
具体地说,首先,当作为前述“连接裁切”或“复合裁切”下的“连接位置”(参照图17~图28的D15、图21的D23、图30的D43等),比如说“中”(中部连接)被选中时,作为“中部连接裁切”,自下而上向上驱动完全裁切切刀132以进行向上(正向)裁切的完全裁切切刀向上驱动处理(将在后面详述,参照图36)之后(S53),进行与之相反的自上而下向下(反向)进行裁切的完全裁切切刀向下驱动处理(将在后面详述,参照图37)(S54)。
此外,在被选中的并非“连接裁切”而是单纯的“完全裁切”时作为“全裁切”(或全宽裁切),或者在作为与上述同样的“连接位置”而选中“上”(上部连接,相向端侧连接)时作为“上部连接裁切”(相向端侧连接裁切),进行同样的完全裁切切刀向上驱动处理(S56,与S53相同的处理)。此外,同样地,在作为“连接位置”而选中“下”(下部连接,基准端侧连接)时,作为“下部连接裁切”(基准端侧连接裁切),进行完全裁切切刀向下驱动处理(S56,与S54相同的处理)。
更具体地说,当上述完全裁切切刀向上驱动处理(S60;图35的S53及S55的处理)起动时,如图36所示,首先,使完全裁切切刀马达131开始正转(S61)。在这里,所说“正转”,是如前面结合图10~图13所说明的,为产生状态300A→状态300B→状态300C→状态300D→状态300A的状态循环变换而使旋转圆板360向图示顺时针方向旋转的旋转方向,通过状态300B→状态300C的动作可进行向上(正向)的裁切处理。
这里的旋转起始位置,是状态300A的原位,即由完全裁切切刀原位检测传感器144(参照图3及图10~图13)检测的检测位置;切刀驱动的起始位置,依据裁切设定数据基本上设定在原位上;其距离,是根据实现自原位到目标位置的状态变换所必要的完全裁切切刀马达131的转速设定的。此外,这种场合下的目标位置,如前面结合图27所说明的,依据所检测到的带宽度或“连接宽度”(或者“切入长度)决定。
为此,当完全裁切切刀马达开始正转时(S61),随着其正转而基于所设定的转速实施向上的完全裁切(S62)。更具体地说,输入由完全裁切切刀马达旋转检测传感器143(参照图3及图9)产生的旋转检测信号(脉冲信号),根据脉冲数量检测出转速(S621),判断是否沿状态300A→状态300B→状态300C的方向达到了所设定的目标位置(转速)(S62),直到达到目标位置(S622Yes)之前,维持正转(S622Yes~S621),在达到目标位置那一时刻(S622Yes),进行制动以制止正转,使完全裁切切刀马达131开始反转(S63)。
在上述完全裁切实施处理(S62)中,若例如直到变成状态300C之前(或者变成处于原位的状态300A之前)持续正转,则能够实施图35的“全裁切”,若使之在设定于状态300B→状态300C的中途的目标位置处停止,则可实施“上部连接裁切”,同样地,若使之在比状态300B→状态300C的中途的中央更往下的目标位置处停止,则能够实施“中部连接裁切”的下部的裁切。
其次,完全裁切切刀马达131的“反转”,是如前面结合图10~图13所说明的,为了实现状态300A→状态300D→状态300C→状态300B→状态300A的状态循环变换而使旋转圆板360向图示逆时针方向旋转的旋转方向,通过状态300C→状态300B的动作可进行向下的裁切处理。
但是,在这里,通过其反转,沿上述制止状态→状态300B→状态300A的方向,只进行原位回归(S64)。即,在完全裁切实施处理(S62)中,同样输入与使之正转的旋转量相应的旋转检测信号(S642),直到完全裁切切刀原位检测传感器144检测出原位之前,即达到原位(S642Yes)之前,维持反转(S642Yes~641),在达到原位那一时刻(S642Yes),进行制动以制止反转,处理(S60)便结束(65)。其结果,能够使完全裁切切刀132的切刀动作机构300,从目标位置回归到原位上,使处理得以结束。
在上述原位回归处理(S64)中,既可以只进行原位的检测,即直到达到原位之前(S642Yes),将完全裁切切刀马达旋转检测信号输入(S641)的处理省略,也可以反过来省略原位检测,通过完全裁切切刀马达旋转检测信号输入(S641),使反转一直进行到达到所设定的(正转的)转速为止(即进行与完全裁切实施处理(S62)同样的处理)。
此外,在图35的“全裁切”的场合,能够仅以正转(或者仅以反转)实现,因此,可以使完全裁切驱动处理只包括上述完全裁切切刀马达开始正转(S61)和完全裁切实施处理(S62),或者只包括完全裁切切刀马达开始正转(S61)和原位回归处理(S64),另一方面,由于可以不是正转而是反转,因而也可以以下述的完全裁切切刀向下驱动处理(S70)应对。
其次,完全裁切切刀向下驱动处理(S70,图35的S54及S56的处理),是如图37所示,将图36中的上述完全裁切切刀向上驱动处理(S60)中的马达的旋转方向改成反转。
即,当该处理(S70)起动时,首先,使完全裁切切刀马达131开始反转(S71),直到沿状态300A →状态300D→状态300C→状态300B的方向达到所设定的目标位置(转速)之前(S722Yes)维持反转(S722Yes~S721)之后,进行制动以制止反转,从而实施直到目标位置为止的向下的完全裁切(S72),之后,使之开始正转(S73),通过其正转,沿上述制止状态→状态300C→状态300D→状态300A的方向,只进行原位回归处理(S74)。其结果,能够使完全裁切切刀132的切刀动作机构300,从目标位置回归到原位上,使处理得以结束。
这里的旋转起始位置,也与前述完全裁切切刀向上驱动处理(S60)同样,是状态300A的原位;切刀驱动的起始位置,设定在原位上;其距离,根据自原位到目标位置为止的转速设定;目标位置,是在图27中依据前述带宽度或“连接宽度”(或者“切入长度”)决定。
并且,在上述完全裁切实施处理(S72)中,若例如直到变成状态300B之前(或者变成处于原位的状态300A之前)持续逆转,则能够实施图35的“全裁切”,若使之在设定于状态300C→状态300B的中途的目标位置处停止,则可实施“下部连接裁切”。
此外,同样地,若使之在比状态300C→状态300B的中途的中央更往上的目标位置处停止,则能够实施“中部连接裁切”的上部的裁切。因此,如前面结合图35所说明的,通过将完全裁切切刀向上驱动处理(图36的S70)与完全裁切切刀向下驱动处理(图37的S70)二者组合起来,实施下部及上部的裁切,便能够满意地实现以带宽度方向上的中间部位为连接部的“中部连接裁切”。
上述向上完全裁切驱动处理(S60)和完全裁切切刀向下驱动处理(S70)二者,均是使完全裁切切刀132的切刀动作机构300从目标位置回归到原位上而使处理结束的,因而任一处理均能够在任意时刻起动,因此,即使在例如上述“中部连接裁切”中,也能够将完全裁切切刀向上驱动处理(S60)和完全裁切切刀向下驱动处理(S70)二者的处理顺序颠倒过来。
此外,在上述原位回归处理(S74)中,也同样能够将完全裁切切刀马达旋转检测信号输入(S741)的处理省略,或者反之将原位检测省略,进行与完全裁切实施处理(S72)同样的处理。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是以完全裁切切刀马达131由DC马达构成为前提的,因此,采用了从完全裁切切刀马达旋转检测传感器143输入旋转检测信号、以及、以完全裁切切刀原位检测传感器144检测原位的方案,但完全裁切切刀马达131也可以由步阶马达(步进马达、脉冲马达)等构成。
在这种场合,上述图36的完全裁切切刀向上驱动处理(S60)以及图37的完全裁切切刀向下驱动处理(S70),可分别由图38的完全裁切切刀向上驱动处理(S80)和图39的完全裁切切刀向下驱动处理(S90)代替。即,在这些场合,可以设计成,以与直到达到目标位置为止的转速相应的脉冲,对完全裁切切刀马达131进行控制,使之正转(图38的S81、图39的S92)及反转(图38的S82、图39的S91),从而进行向上及向下的完全裁切切刀驱动处理。
此外,在上述各实施形式中,完全裁切部13F,采用了可向上下两个方向进行裁切的滑动式完全裁切切刀132,但仅对于“连接位置”取“上部连接”或“下部连接”之一的,也可以采用剪刀式。此外,也可以使剪刀式的向上的完全裁切与向下的完全裁切成对构成,使得作为“连接位置”的“上部连接”、“下部连接”、“中部连接”都能够实现。
此外,在上述实施形式中,“连接位置”的选项条,例如如前面结合图18所说明的(D15等),“上”(上部连接,宽度方向的一端,基准端侧连接)、“下”(下部,另一端,相向端侧连接裁切)以及“中”(中部连接,中间部位)等,是用文字进行表达(文字表现形式)的选项条,但也可代之以用裁切后的图形以图形显示各选项条(参照图40的D61~D63等),还可以设计成能够以上述二者进行显示。
此外,在该(具有二者显示机构)场合下,也可以设计成将其中的图形显示作为所谓预览(实施前确认用)画面加以利用(采用)的形式。在这种场合,例如如图40A-40C所示,一旦按照所显示的以文字表现的选项条(连接位置选项条文字显示)(D60;与图18的D15等相同)选中任意选项条(图中的例子为“上”)之后,便可对相应于被选中选项条(“上”,上部连接)的裁切后的图形,通过图形显示(D61;还可参照D62和D63)进行确认,若“OK”,则直接按下选择键等进入下一画面(例如图18的D16等),若想取消以重新进行选择,按下取消键等而返回原先的画面(图18的D15等),便可再次进行选择。
此外,同样地,在上述实施形式中,“连接宽度”的选项条,例如如前面结合图18所说明的(D16),“多”、“普通”、“少”等是文字表现形式的选项条,但也可以代之以以图形显示各选项条(参照图40的D65~D67等),还可以设计成能够以上述二者进行显示。另外,同样地,也可以设计成将其中的图形显示作为预览画面的形式。
在这种场合,例如如图41A所示,一旦按照所显示的文字表现形式的选项条(连接宽度选项条文字显示)(D64;与图18的D16等相同)选中任意选项条(图中的例子为“普通”)之后,便可对与之相应的裁切后的图形,通过图形显示(D65;还可参照D66和D67)进行确认,若“OK”,则直接按下选择键等进入下一画面(例如图18的D17等),若想取消,按下取消键等返回原先的画面(图18的D16等),便可再次进行选择。
此外,上述例子,是就第1实施形式的(印刷图像之间无空白部分的)“连接裁切”进行说明的,但对于第2实施形式的(印刷图像之间空白部分被半裁切夹在中间的)“复合裁切”(参照图22A-22F~图24A、24B)也同样,“连接位置”的选项条(参照图21的D23等)和“连接宽度”的选项条(参照图21的D24等),是文字表现形式的选项条,但也可以代之以以图形显示各选项条,还可以设计成能够以上述二者进行显示。另外,同样地,也可以设计成将其中的图形显示作为预览画面的形式。
在这种场合,只要设想(想像)例如以图21的D23替代图40A的D60,以缩小的图23B替代D61作为图形显示即可。此外,若以图21的D24替代图41A-41C的D64,则能够以图23B(“普通”)、同图的23A(“少”)以及同图的23C(“多”)的缩小图形替代D65(选择“普通”)、D66(“少”)以及D67(“多”)进行显示。
此外,第3实施形式的“切入裁切”的“切入长度”,也与上述“连接宽度”有上述关系(参照图27),因此,同样地,文字表现形式的选项条,也可以代之以以图形显示各选项条,还可以设计成能够以上述二者进行显示,也可以设计成将其中的图形显示作为预览画面的形式。
在这种场合,如图41A~41C的右半部分所示,在按照“切入裁切长度”选项条的文字表现形式(切入长度选项条文字显示)进行选择后(D68;与图29的D32相同),可通过裁切后图形的图形显示(参照D65~D67等,但所显示的上部的标题部分将如右半部分[]内那样)进行确认,若“OK”(按下选择键等操作)则进入下一画面(例如图29的D33等),若取消(按下取消键等操作)则返回原先的画面(图29的D32等),可再次进行选择。
此外,在上述例子中,也可以由“连接位置”的选项条与“连接宽度”(或者“切入长度”)的选项条组合成例如9个选项条,分别以文字表现形式和图形进行显示。此外,对于“连接宽度”和“切入长度”等,除了以上所述之外,(虽然这也包括在文字表现形式中)也可以采用以实际数值(参照图27的裁切驱动范围等)表示的选项条等。
再有,对于第4实施形式中前述的“连接性切入裁切”和“复合切入裁切”、还有还包括单纯的“完全裁切”、“半裁切”等在内的各种裁切方法的选项条也同样,作为文字表现形式选项条(参照图30等)的替代方案,既可以将各选项条以图形显示,也可以使之能够以二者进行显示,还可以设计成将其中的图形显示作为预览画面的形式。
此外,除了上述各种裁切方法之外,还可以采用诸如,连接位置可上下交替设定、或者半裁切采用连接裁切从而可采取呈圆形或多边形粘贴等新的粘贴方法的裁切方法。当然,也可以设计由上述裁切方法也包括在内的各种裁切方法与上述“连接位置”和“连接宽度”和“切入长度”等组合而成的选项条并使之菜单化;这些选项条,既可以以文字表现形式或图形形式显示,也可以以二者显示,还可以设计成将图形显示作为预览画面的形式。
另外,作为图32~图39的整个上述印刷处理(方法)、主要是图34~图39的上述裁切驱动处理、还有通过这些处理进行的标签制作方法、图40A-40C~图41A-41C也包括在内的上述各种显示(选择、确认)方法,也同样既可以应用于程序也可以应用于将其储存起来的存储介质,通过预先存储在可进行程序处理的带印刷装置中或者从存储介质等中读出而加以实施,便能够将多个印刷图像连续地印刷在带上,根据带宽度将由各印刷图像形成的各标签制作得无论一体管理还是分开管理均很方便并且端正。当然,除此之外,还可以在不超出本发明要旨的范围内适当进行改动。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带印刷装置、程序以及存储介质,具有,能够将在带上连续印刷的多个由各印刷图像形成的各标签,利用多样的裁切方法制作得无论一体处理还是分开处理均很方便并且端正等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具有,用来安装具有正面为印刷对象面而背面为粘接面的基底带与将所说粘接面覆盖的剥离带的印刷带的带安装机构,在所说印刷带的所说印刷对象面的长度方向上排列着印刷多个印刷图像的印刷机构,对所说印刷带沿宽度方向进行裁切的裁切机构,以及,对所说裁切机构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所说裁切机构,是能够进行至少使所说剥离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以作为连接部而相连的状态得以保留地进行裁切的连接裁切的机构,所说控制机构具有,使所说裁切机构对印刷在所说印刷带上的所说多个印刷图像的相互之间进行所说连接裁切的连接裁切控制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说裁切机构具有,进行仅对所说基底带沿所说印刷带的宽度方向进行裁切的半裁切的半裁切机构,以及,进行对所说基底带以及所说剥离带二者在所说宽度方向上进行裁切的完全裁切的完全裁切机构;所说完全裁切机构,是能够进行所说连接裁切的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说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还具有,对所说裁切机构的受控的裁切方法,可从多个选项条中作为裁切指示进行选择的裁切方法选择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说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说裁切指示的多个选项条中,包括指示仅进行所说半裁切的半裁切指示、指示进行所说连接裁切的连接裁切指示、以及、指示不保留所说连接部地进行所说完全裁切的全裁切的全裁切指示,并且能够以菜单的形式进行选择。
5.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还具有,对所说连接部在所说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从多个选项条中作为连接位置进行选择的连接位置选择机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说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说连接位置选择机构具有,将所说连接位置的各选项条,以文字表现形式进行显示的连接位置选项条文字显示机构以及,对所说连接位置的各选项条,以裁切后的图形进行图形显示的连接位置选项条图形显示机构,之中的至少一种。
7.如权利要求1所说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说裁切机构,是能够进行,向从作为所说印刷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的基准端侧指向作为另一端的相向端侧的正向进行裁切的正向裁切、以及、向从所说相向端侧指向所说基准端侧的向反向进行裁切的反向裁切,的机构。
8.如权利要求7所说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说裁切机构,具有向作为旋转方向彼此相反的正转与反转之一方向旋转而驱动所说正向裁切、向所说正转与反转之另一方向旋转而驱动所说反向裁切的驱动马达;所说控制机构,具有对所说驱动马达的旋转进行控制的旋转控制机构。
9.如权利要求7所说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说裁切机构,具有,能够在所说正向与所说反向的两个方向上进行滑动裁切的切刀,以及,可使所说切刀在,位于自所说印刷机构的驱动下所说印刷带的送进路径脱离的位置时的第1状态、位于接近所说送进路径且比所说送进路径更靠近所说基准端侧的位置时的第2状态、位于接近所说送进路径且比所说送进路径更靠近所说相向端侧的位置时的第3状态,之间进行状态变换的切刀动作机构;在从所说第2状态向所说3状态直接进行状态变换的中途实施所说正向裁切,在从所说第3状态向所说第2状态直接进行状态变换的中途实施所说反向裁切,通过进行经由所说第1状态进行的状态变换而进行不伴随裁切的、所说2状态与所说第3状态之间的状态变换。
10.如权利要求7所说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还具有,对所说连接部在所说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从多个选项条中作为连接位置进行选择的连接位置选择机构;所说连接位置的多个选项条中,包括,在所说基准端侧相连的基准端侧连接、在所说相向端侧相连的相向端侧连接、以及、在中间部位相连的中部连接;所说控制机构,具有当所说相向端侧连接被选中时,使所说裁切机构进行使得所说连接部为所说相向端侧连接的所说正向裁切的相向端侧连接裁切的相向端侧连接裁切控制机构;当所说基准端侧连接被选中时,使所说裁切机构进行使得所说连接部为所说基准端侧连接的所说反向裁切的基准端侧连接裁切的基准端侧连接裁切控制机构;当所说中部连接被选中时,使所说裁切机构进行使得所说连接部为所说中部连接的所说正向裁切及所说反向裁切两种裁切的中部连接裁切的中部连接裁切控制机构;以及,为进行保留所说连接部的裁切,根据所说连接位置的选择结果,起动所说相向端侧连接裁切控制机构、所说基准端侧连接裁切控制机构以及所说中部连接裁切控制机构之任一机构的裁切控制起动机构。
11.一种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具有用来安装具有正面为印刷面而背面为粘接面的基底带与将所说粘接面覆盖的剥离带的印刷带的带安装机构,在所说印刷带的所说印刷面的长度方向上排列着印刷多个印刷图像并且在印刷图像的相互之间设置作为空白部分的非印刷部进行印刷的印刷机构,对所说印刷带沿其宽度方向进行裁切的裁切机构,以及,对所说裁切机构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所说裁切机构具有,能够仅对所说基底带进行裁切而在所说印刷带的宽度方向上进行半裁切的半裁切机构,以及,能够进行对所说基底带及所说剥离带二者进行裁切的所说宽度方向上的完全裁切、并且、通过该完全裁切能够进行使所说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以作为连接部而相连的状态得以保留的连接裁切的完全裁切机构,所说控制机构具有,使所说裁切机构进行,由对所说非印刷部的大约中间部位进行的所说连接裁切、以及、对将其夹在中间的两侧附近进行的所说半裁切组合而成的复合裁切,的复合裁切控制机构。
12.如权利要求11所说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还具有对所说裁切机构的受控的裁切方法,可从多个选项条中作为裁切指示进行选择的裁切方法选择机构;所说裁切指示的多个选项条中,包括指示仅进行所说半裁切的半裁切指示、指示进行所说复合裁切的复合裁切指示、以及、指示不保留所说连接部地进行所说完全裁切的全裁切的全裁切指示,并能够以菜单的形式进行选择。
13.如权利要求11所说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说完全裁切机构,是能够进行,向从作为所说印刷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的基准端侧指向作为另一端的相向端侧的正向进行裁切的正向裁切、以及、向从所说相向端侧指向所说基准端侧的向反向进行裁切的反向裁切,的机构。
14.如权利要求13所说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说完全裁切机构,具有,向作为旋转方向彼此相反的正转与反转之一方向旋转而驱动所说正向裁切、向所说正转与反转之另一方向而驱动所说反向裁切的驱动马达,所说控制机构,具有对所说驱动马达的旋转进行控制的旋转控制机构。
15.如权利要求13所说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说完全裁切机构,具有能够在所说正向与所说反向的两个方向上进行滑动裁切的切刀,以及,可使所说切刀在,位于自所说印刷机构的驱动下所说印刷带的送进路径脱离的位置时的第1状态、位于接近所说送进路径且比所说送进路径更靠近所说基准端侧的位置时的第2状态、位于接近所说送进路径且比所说送进路径更靠近所说相向端侧的位置时的第3状态,之间进行状态变换的切刀动作机构;所说控制机构,通过以所说切刀动作机构对所说状态变换进行控制,使得所说切刀,在从所说第2状态向所说3状态直接进行状态变换的中途实施所说正向裁切,在从所说第3状态向所说第2状态直接进行状态变换的中途实施所说反向裁切,通过进行经由所说第1状态进行的状态变换而进行不伴随裁切的、所说第2状态与所说第3状态相互间的状态变换。
16.如权利要求13所说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还具有,对所说连接部在所说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从多个选项条中作为连接位置进行选择的连接位置选择机构;所说连接位置的多个选项条中,包括,在所说基准端侧相连的基准端侧连接、在所说相向端侧相连的相向端侧连接、以及、在中间部位相连的中部连接。
17.如权利要求16所说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说控制机构,具有当所说相向端侧连接被选中时,使所说完全裁切机构进行使得所说连接部为所说相向端侧连接的所说正向裁切的相向端侧连接裁切的相向端侧连接裁切控制机构;当所说基准端侧连接被选中时,使所说完全裁切机构进行使得所说连接部为所说基准端侧连接的所说反向裁切的基准端侧连接裁切的基准端侧连接裁切控制机构;当所说中部连接被选中时,使所说完全裁切机构进行使得所说连接部为所说中部连接的所说正向裁切及所说反向裁切两种裁切的中部连接裁切的中部连接裁切控制机构;以及,为进行保留所说连接部的裁切,根据所说连接位置的选择结果,起动所说相向端侧连接裁切控制机构、所说基准端侧连接裁切控制机构以及所说中部连接裁切控制机构之任一机构的裁切控制起动机构。
18.一种带印刷装置,在具有正面为印刷面而背面为粘接面的基底带与将所说粘接面覆盖的剥离带的印刷带的长度方向上排列着印刷多个印刷图像,开且在印刷后的所说印刷带的宽度方向上以各印刷图像为单位进行裁切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具有能够进行仅对所说基底带进行裁切的所说宽度方向上的半裁切的半裁切机构;能够进行对所说基底带及所说剥离带二者进行裁切的所说宽度方向上的完全裁切、并且、通过该完全裁切能够进行使所说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以作为连接部而相连的状态得以保留的连接裁切的完全裁切机构;从包括,由对所说多个印刷图像的相互之间的边界进行的所说连接性完全裁切与对所说边界的两侧附近分别进行的所说半裁切组合而成的复合裁切、以及、对所说边界进行所说连接性完全裁切以及所说半裁切两种裁切的连接裁切,的多个选项条中选择裁切方法的裁切方法选择机构;以及,按照所选择的裁切方法,对所说半裁切机构以及所说完全裁切机构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
19.如权利要求18所说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说复合裁切被选中时,所说多个印刷图像,是在所说相互之间存在有包括所说边界以及所说两侧附近的非印刷部而进行印刷的,所说复合裁切对所说非印刷部进行。
20.如权利要求18所说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说裁切方法的多个选项条中,还包括,指示仅进行所说半裁切的选项条、以及、指示不保留所说连接部地进行所说完全裁切的全裁切的选项条。
21.如权利要求18所说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说完全裁切机构,具有通过在所说宽度方向上滑动移动而进行所说完全裁切的滑动切刀,以及,使所说滑动切刀进行所说滑动移动的切刀动作机构;所说半裁切机构,具有,通过在所说宽度方向上滑动移动而进行所说半裁切的滑动半裁切切刀,以及,使所说滑动半裁切切刀进行所说滑动移动的半裁切切刀动作机构;所说滑动半裁切切刀,具有与切入深度设定得较浅的所说滑动切刀相同的结构,所说半裁切切刀动作机构,具有与所说切刀动作机构相同的结构。
22.如权利要求18所说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还具有,对所说连接部在所说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从多个选项条中作为连接位置进行选择的连接位置选择机构。
23.一种带印刷装置,是在具有正面为印刷面而背面为粘接面的基底带与将所说粘接面覆盖的剥离带的印刷带的长度方向上排列着印刷多个印刷图像,并且在印刷后的所说印刷带的宽度方向上以各印刷图像为单位进行裁切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具有对所说印刷带的带宽度进行检测的带宽度检测机构,对所说印刷带在所说宽度方向上进行裁切的裁切机构,以及,对所说裁切机构进行控制的控制机构;所说裁切机构,具有能够进行对所说基底带及所说剥离带二者进行裁切的所说宽度方向上的完全裁切、并且、通过该完全裁切能够进行使所说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以作为连接部而相连的状态得以保留地在所说宽度方向上进行切入裁切的连接性切入裁切的完全裁切机构,所说控制机构,具有对所说完全裁切机构进行控制,使之对所说多个印刷图像的相互之间的边界,以与所检测到的所说带宽度相对应的切入长度进行所说连接性切入裁切的连接性切入裁切控制机构。
24.如权利要求23所说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说裁切机构,还具有能够仅对所说基底带进行裁切而进行所说宽度方向上的半裁切的半裁切机构。
25.如权利要求24所说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说控制机构,对所说半裁切机构进行控制,使之对所说连接部进行所说半裁切。
26.如权利要求24所说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对通过所说裁切机构进行裁切的方法,可从多个选项条中进行选择的裁切方法选择机构,所说裁切方法的多个选项条中,包括,所说连接性切入裁切,以及、由所说连接性切入裁切和对其两侧附近分别进行的所说半裁切组合而成的复合切入裁切。
27.如权利要求23所说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预先对,表示所说切入长度与所说宽度方向上的总宽之比的相对切入长度的多个选项条、以及、与上述各个选项条和所能够检测的各种带宽度二者之组合相对应的绝对切入长度,进行规定;所说连接性切入裁切控制机构,具有对所说相对切入长度的多个选项条中的任一选项条进行选择的相对切入长度选择机构,以及,根据所检测到的所说带宽度及所选择的所说相对切入长度,将相对应的所说绝对切入长度设定为进行所说连接性切入裁切时的切入长度的切入长度设定机构。
28.如权利要求27所说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说相对切入长度选择机构,具有将所说相对切入长度的各选项条以文字表现形式进行显示的相对切入长度选项条文字显示机构、以及、将所说相对切入长度的各选项条以裁切后的图形进行图形显示的相对切入长度选项条图形显示机构,中的至少一种。
29.如权利要求23所说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说完全裁切机构,具有能够进行向从作为所说印刷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一端的基准端侧指向作为另一端的相向端侧的正向进行裁切的正向裁切、以及、向从所说相向端侧指向所说基准端侧的反向进行裁切的反向裁切的滑动切刀,以及,能够使所说滑动切刀向正反两个方向滑动移动的切刀动作机构。
30.如权利要求29所说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还具有对所说连接部在所说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可从多个选项条中作为连接位置进行远择的连接位置选择机构;所说连接位置的多个选项条中,包括,在所说基准端侧相连的基准端侧连接、在所说相向端侧相连的相向端侧连接、以及、在中间部位相连的中部连接。
31.如权利要求30所说的带印刷装置,其特征是,所说连接位置选择机构,具有将所说连接位置的各选项条以文字表现形式进行显示的连接位置选项条文字显示机构、以及、将所说连接位置的各选项条以裁切后的图形进行图形显示的连接位置选项条图形显示机构,之中的至少一种。
32.一种标签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具有安装具有正面为印刷对象面而背面为粘接面的基底带与将所说粘接面覆盖的剥离带的印刷带的带安装工序,在所说印刷带的所说印刷对象面的长度方向上排列着印刷多个印刷图像的印刷工序,以及,对所说印刷带沿其宽度方向进行裁切的裁切工序;在所说裁切工序中,对印刷在所说印刷带上的所说多个印刷图像的相互之间,进行至少使所说剥离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以作为连接部而相连的状态得以保留地进行裁切的连接裁切。
33.一种标签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具有对具有正面为印刷面而背面为粘接面的基底带与将所说粘接面覆盖的剥离带的印刷带,在所说印刷面的长度方向上排列着印刷多个印刷图像并且在印刷图像的相互之间设置作为空白部分的非印刷部进行印刷的印刷工序;以及,设置,通过对所说基底带及所说剥离带二者进行裁切的所说印刷带宽度方向上的完全裁切而能够进行使所说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以作为连接部而相连的状态得以保留的连接裁切、并能够进行仅对所说基底带进行裁切的所说宽度方向上的半裁切,的裁切机构的工序;使之进行由对所说非印刷部的大约中间部位进行的所说连接裁切、以及、对将其夹在中间的两侧进行的所说半裁切组合而成的复合裁切的复合裁切工序。
34.一种程序,其特征是,使权利要求1、11、18、23之任一权利要求所说的带印刷装置的各机构发挥功能。
35.一种程序,其特征是,能够实施权利要求3 2或3 3所说的标签制作方法。
36.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是,存储权利要求34所说的程序而能够被可进行程序处理的带印刷装置读出。
37.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是,存储权利要求35所说的程序而能够被可进行程序处理的带印刷装置读出。
全文摘要
装入具有正面为印刷对象面而背面为粘接面的基底带和将所说粘接面覆盖的剥离带的印刷带,在印刷带的印刷对象面的长度方向上排列着印刷印刷图像,对印刷带沿其宽度方向进行裁切。在进行该裁切时,对印刷在印刷带上的多个印刷图像的相互之间,进行至少使剥离带的宽度方向上的一部分以作为连接部而相连的状态得以保留地进行裁切的连接裁切。
文档编号B65C11/00GK1530239SQ200410004180
公开日2004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13日
发明者宫坂德章 申请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