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丙烯酸类树脂板的防潮包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即使在长期保管的情况下也不会出现卷曲等问题的丙烯酸类树脂板的防潮包装方法。
背景技术:
丙烯酸类树脂板由于光学特性优良,常被用于镜头、汽车部件、照明部件、各种电子显示器等。近年来,也用作如液晶显示器等显示器的导光板,需求量激增。
这些丙烯酸类树脂板可通过,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特公平4-75241号公报等的在由甲基丙烯酸甲酯均聚物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构成的组合物中,添加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的浇铸聚合法,或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特开昭52-94362号公报等的,使用板式连续制板装置,在其上下金属制无端传送带之间的空间供给原料,在用无端传送带运送的同时加热、聚合树脂原料的连续铸造法来制造。此外,也可参照非专利文献1浅见高著《塑料材料讲座12丙烯酸类树脂》日刊工业新闻社出版,昭和45年,p 30-31等的采用挤压法制备,即,使用螺旋挤压机等,将加热熔融的丙烯酸类聚合物从挤压机前端的模头以片状展开挤压出,使其在辊筒等之间冷却、固化,制得树脂板。
这样制得的丙烯酸类树脂板,作为产品可被输送和在要求的期间保管。如果长时间保管时,由于吸湿,树脂板形状有产生弯度等随时间发生变化的情况。如果丙烯酸类树脂板产生形状变化,不仅仅只是产品价值下降,而且在各种用途中特别是在要求精度的用途时,在产品上会成为很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形成的。即,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简单的方法,抑制在丙烯酸类树脂板上生成的弯度等随时间发生变化的问题。
本发明是装载多数丙烯酸类树脂板,用合成树脂膜包装丙烯酸类树脂板的防潮包装方法。
通过本发明,可在丙烯酸类树脂板上产生防潮作用,从而可以防止树脂板的弯度等随时间发生变化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的最佳方式图1是表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的截面图。如图1所示,装载多个丙烯酸类树脂板1,并以合成树脂膜3将它们包装,可达到防潮效果。用合成树脂膜3包装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制,可以采用能达到防潮效果的整体包装。例如,采用糖果包装法等。用合成树脂膜3包装时,薄膜的重叠部分,优选通过粘贴胶带密封的密封包装。此处使用的胶带可以是市售的一般胶带。优选粘合面是天然橡胶类粘合剂。
合成树脂膜3,可以使用就被知道的各种薄膜。特别从防止丙烯酸类树脂板卷曲等方面考虑,优选使用具有良好防潮性能的薄膜。具体来讲,合成树脂膜3的透湿度,在使用厚度下,优选小于等于2.5g/m2·24h,更优选小于等于2.3g/m2·24h,尤其优选小于等于2.0g/m2·24h。透湿度是以JIS Z0208条件B(温度40±0.5℃,相对湿度90±2%)为基准测定的值。
合成树脂膜3,优选使用由如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聚烯烃类原料。其中,特别优选直链低密度聚乙烯(L-LDPE)膜。合成树脂膜3的厚度,优选大于等于160μm,更优选大于等于175μm,尤其优选大于等于190μm。
合成树脂膜3,更优选带有金属膜。金属膜优选将例如铝、氧化铝等所要求的金属材料在底材上蒸镀得到的蒸镀薄膜。没有特别限定金属膜的厚度,但如果是蒸镀薄膜优选在1~10nm之间,象氧化铝箔的金属箔优选在50~150μm。
上述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聚烯烃类原料、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酰胺纤维(NY)类原料等,都适宜用作含有金属膜的合成树脂膜的底材。这些,可以列举,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底材上用铝蒸镀的合成树脂膜、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底材上用氧化铝蒸镀的薄膜和在聚酰胺纤维底材上用铝蒸镀的薄膜层压制备的合成树脂膜等。具体来讲,含有金属膜的合成树脂膜3的透湿度,在使用厚度下,优选小于等于1.5g/m2·24h,更优选小于等于1.3g/m2·24h,尤其优选小于等于1.1g/m2·24h。此外,含有金属膜的合成树脂膜的厚度优选大于等于30μm。
图1中,在装载聚丙烯酸类树脂板的最上面和最下面,放置由瓦楞纸板等组成的保护薄板2,在其端部向内弯曲折叠的状态下,用合成树脂膜3包装。由此保护薄板2,可以防止包装或搬运运输时合成树脂膜3和丙烯酸类树脂板1的损伤。若再使用具有防潮性的保护薄板2(防潮保护薄板),则防潮效果进一步增加。此时,防潮保护薄板的透湿度,优选小于等于2.0g/m2·24h,更优选小于等于1.5g/m2·24h,尤其优选小于等于1.0g/m2·24h。该防潮保护薄板2的透湿度,是和合成树脂膜3一样以JIS Z0208条件B为基准测得的值。
防潮保护薄板2,优选是含有金属膜的。该金属膜,优选例如将铝等所要的金属材料在底材上蒸镀得到的蒸镀薄膜。具体的,可以使用含有由上述蒸镀等形成的金属膜的薄膜和所要的合成树脂薄板和纸层压得到的防潮保护薄板2。此时,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等,都适宜用作含有金属膜的薄膜的底材。此外,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聚烯烃类原料形成的薄板适宜用作合成树脂板,尤其优选发泡聚丙烯薄板、发泡聚乙烯薄板。也可使用牛皮纸、挂面纸等。
图1中,在以合成树脂膜3包装丙烯酸类树脂板1的包装体上下面,放置瓦楞纸板。象这样使用瓦楞纸板4,可以简易地防止丙烯酸类树脂板1运送时的损伤。此外,将该包装体装载在垫板5的上部,运送起来也很方便。垫板5的种类没有特殊限制,木制垫板、树脂制垫板,纸制垫板等以前就被众所周知的各类垫板都可使用。
另外,本发明中,在装载丙烯酸类树脂板1的侧面、上部等所要求的位置摆放一种或多种干燥剂,在这种状态下,用合成树脂膜3将丙烯酸类树脂板1和干燥剂一同包装,在防潮效果更优选。干燥剂的种类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列举出硅胶类、氯化镁类(市售品,ニツソ-树脂(株)制ニツソ-干燥M系列、(株)オゾ化学研究所制オゾZ系列等)、氯化钙类(市售品,ニツソ-树脂(株)制ニツソ-干燥C系列)等干燥剂。
丙烯酸类树脂板1的具体材质没有特别限定。例如,以甲基丙烯酸甲酯为主要原料得到的丙烯酸类树脂板适宜用于本发明。象这样的丙烯酸类树脂板可通过,代表性的,使甲基丙烯酸甲酯单独地,或甲基丙烯酸甲酯和可共聚的其它单体组成的混合物聚合的方法,或将甲基丙烯酸甲酯类聚合体溶解在甲基丙烯酸甲酯或它的混合物中形成的浆液,甲基丙稀酸甲酯或它的混合物部分预聚合形成的浆液为原料,使之聚合的方法得到。
丙烯酸类树脂板1可用于例如,白炽灯罩、卤灯灯罩等发热光源的周边材料;服装干燥机、微波炉、烤炉等加热家用电器的部件;眼镜镜片、太阳镜镜片、照相机用镜头、摄像机用镜头、护目镜用镜片、隐形眼镜等光学镜片;仪表罩等车载部件、车载用音响器材部件、车载用显示器装置零件、车载用导航系统部件等车载材料,进一步用于等离子显示器装置、液晶显示器装置、投影式显示器装置等各种显示器装置前板、液晶显示器导光板等各种显示器元件。
图1表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2说明实施例中弯度评价方法的模式图。
符号说明1.丙烯酸类树脂板2.防潮保护薄板3.合成树脂膜4.瓦楞纸板5.木制垫板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根据下面工序,具体实施丙烯酸类树脂板的防潮包装(图1)。
1)在长1400mm、宽1400mm、高120mm的木制垫板5上,铺厚5mm的瓦楞纸板4。
2)接着,在上面铺长2300mm、宽3600mm、厚200μm的直链低密度聚乙烯(L-LDPE)薄膜(以JISZ0208条件B为基准,测得的透湿度为1.9g/m2·24h;下面记录的透湿度也都在相同条件下测定)作为合成树脂膜3。
3)接着,在上面铺长1400mm、宽1400mm的防潮保护薄板作为保护薄板2。该防潮保湿层是将铝蒸镀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和厚2mm的发泡聚乙烯(PE)薄板层压制得的具有防潮性能的薄板(铝蒸镀的厚度为2.0nm),PET12μm/PE15μm/发泡PE2mm、透湿度0.5g/m2·24h。
4)再在其上面笔直地堆积叠放56张长1380mm、宽1200mm、厚8mm的丙烯酸类树脂板(三菱丽阳(株)制,商品名アクリライトL#001)作为丙烯酸类树脂板1。此外,该丙烯酸类树脂板使用两面贴有厚90μm的保护膜(东レ合成薄膜(株)制、トレテツク7131)。
5)接着,在上面铺与上面一样的保护薄板2(防潮保护薄板)。
6)此后,在装载丙烯酸类树脂板1的侧面放置总数为4个的干燥剂(ニツソ-树脂(株)制,商品名ニツソ-干燥M(100g包装))。
7)然后,通过预先铺在丙烯酸类树脂板1下的合成树脂膜3,一边将含有堆积了丙烯酸类树脂板1、保护薄板2和干燥剂的4个侧面和上面包裹、折叠。此时,上下的保护薄板2通过与丙烯酸类树脂板1的面没有接触的部分向内侧弯折,使装载丙烯酸类树脂板1的8个角不和合成树脂膜3聚乙烯膜直接接触、合成树脂膜3免于损坏。
8)接着,合成树脂膜3包装后的重叠部分,通过用胶带(ニチバン(株)制,商品名カ-トン胶带,捆包用NO.660,宽50mm)密封、密闭包装。
9)将如上防潮包装的包装体置于铁制仓库,自2003年7月1日开始保管100天、200天之后,打开包装、评价丙烯酸类树脂板1的卷曲情况。保管期间的仓库,最初的100天是平均温度30℃、平均相对湿度75%RH的气氛,后面的100天是平均温度12℃,平均相对湿度76%RH的气氛。
该评价方法是通过抽出产生最大弯度变化的装载丙烯酸类树脂板的最上面和最下面的板,具体方法如图2所示,沿丙烯酸类树脂板的长边方向、短边方向拉线,测定线和树脂板间产生的间隙距离A、B来进行。以最上面的树脂板和最下面的树脂板的间隙距离A、B中的最大值作为评价结果。此外,在包装体的内部预先同时捆绑温度湿度计(ダバイエスペツク(株)生产,商品名温度记录器-RS-11),测定内部相对湿度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在表1中显示。
实施例2
使用相同大小、厚度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膜(透湿度2.3g/m2·24h)代替直链低密度聚乙烯(L-LDPE)膜,作为合成树脂膜3,并以在挂面纸上层压铝蒸镀薄膜制得的具有防潮性能的薄板(铝蒸镀的的厚度为2.0nm)PET12μm/PE20μm/K挂面纸280g·m2/PE20μm、透湿度0.6g/m2·24h)作为防潮保护膜2之外,其余都和实施例1中一样,进行防潮包装、同实施例1中的包装体一起保管、评价。结果表示在表1中。
实施例3使用和木制垫板5上面铺的一样的瓦楞纸板(透湿度2000g/m2·24h)代替防潮保护薄板作为保护薄板2之外,其余都和实施例1一样,进行防潮包装、和实施例1中的包装体一起保管、评价。结果表示在表1中。
实施例4使用同样大小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膜代替直链低密度聚乙烯(L-LDPE)膜作为合成树脂膜3,并且使用和木制垫板5上面铺的一样的瓦楞纸板代替防潮保护薄板作为保护薄板2之外,其余都和实施例1中一样,进行防潮包装、和实施例1中的包装体一起保管、评价。结果表示在表1中。
实施例5使用LDPE 100μm/氧化铝蒸镀(0.8nm)PET12μm构成的厚112μm的薄膜(透湿度1.1g/m2·24h)作为合成树脂膜3之外,其余都和实施例1中一样,进行防潮包装、和实施例1中的包装体一起保管、评价。结果表示在表2中。
实施例6使用LLDPE 20μm/LDPE 20μm/铝蒸镀(0.8mm)PET 12μm/LDPE 20μm/铝蒸镀(0.8nm)PET12μm构成的厚84μm的薄膜(透湿度0.5g/m2·24h)作为合成树脂膜3之外,其余都和实施例1中一样,进行防潮包装、和实施例1中的包装体一起保管、评价。结果表示在表2中。
实施例7使用LLDPE 30μm/氧化铝蒸镀(0.8nm)PET 12μm/氧化铝蒸镀(1.2nm)两轴离心聚酰胺纤维15μm/LLDPE30μm构成的厚87μm的薄膜(透湿度0.5g/m2·24h)作为合成树脂膜3之外,其余都和实施例1中一样,进行防潮包装、和实施例1中的包装体一起保管、评价。结果表示在表2中。
实施例8使用两面氧化铝蒸镀(2.0nm)PET12μm/氧化铝蒸镀(1.2nm)两轴离心聚酰胺纤维15μm/LLDPE30μm构成的厚57μm的薄膜(透湿度1.0g/m2·24h)作为合成树脂膜3之外,其余都和实施例1中一样,进行防潮包装、和实施例1中的包装体一起保管、评价。结果表示在表2中。
对照例1不使用防潮保护薄板2和合成树脂膜3,也不放置干燥剂之外,其余都和实施例1一样,和实施例1中的包装体一起保管、评价。结果表示在表1中。由于没有包装,记录保管期间空气的平均相对湿度来代替包装内的相对湿度。
表1 防潮包装的评价结果
表2 防潮包装的评价结果
权利要求
1.一种丙烯酸类树脂板防潮包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装载多个丙烯酸类树脂板,用合成树脂膜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丙烯酸类树脂板的防潮包装方法,合成树脂膜的透湿度小于等于2.5g/m2·24h。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丙烯酸类树脂板的防潮包装方法,合成树脂膜由聚烯烃类材料制得。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丙烯酸类树脂板的防潮包装方法,合成树脂膜由聚丙烯类或聚乙烯类材料制得。
5.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丙烯酸类树脂板的防潮包装方法,合成树脂膜由直链低密度聚乙烯制得。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丙烯酸类树脂板的防潮包装方法,合成树脂膜的厚度大于等于16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丙烯酸类树脂板的防潮包装方法,合成树脂膜含有金属膜。
8.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丙烯酸类树脂板的防潮包装方法,在装载多个丙烯酸类树脂板、用合成树脂膜包装时,在装载了树脂板的最上面和最下面以放置防潮保护薄板的状态包装。
9.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丙烯酸类树脂板的防潮包装方法,防潮保护薄板的透湿度小于等于2.0g/m2·24h。
10.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丙烯酸类树脂板的防潮包装方法,防潮保护薄板含有金属膜。
11.根据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丙烯酸类树脂板的防潮包装方法,金属膜是金属蒸镀膜。
12.根据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丙烯酸类树脂板的防潮包装方法,金属膜是铝蒸镀膜。
13.根据权利要求10中所述的丙烯酸类树脂板的防潮包装方法,防潮保护薄板由将含有金属膜的薄膜和合成树脂层层叠制得。
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所述的丙烯酸类树脂板的防潮包装方法,合成树脂层由聚丙烯类或聚乙烯类材料制得。
15.根据权利要求14中所述的丙烯酸类树脂板的防潮包装方法,合成树脂薄板是发泡聚丙烯薄板或发泡聚乙烯薄板。
16.根据权利要求8中所述的丙烯酸类树脂板的防潮包装方法,在装载多个丙烯酸类树脂板、用合成树脂膜包装时,连同干燥剂一起包装。
全文摘要
本发明通过简单方法抑制丙烯酸类树脂板的弯度等随时间发生变化的问题。本发明涉及一种装载多个丙烯酸类树脂板1,用合成树脂膜3(聚丙烯类或聚乙烯类材料等制得的薄膜)包装丙烯酸类树脂板的防潮包装方法。合成树脂膜3的透湿度优选小于等于2.5g/m
文档编号B65D65/40GK1629053SQ200410091338
公开日2005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3年11月21日
发明者新纯一郎, 渡边博之, 莎泽健一 申请人:三菱丽阳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