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排齐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6201阅读:82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管材排齐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石油钻井用工具,尤其是一种钻杆(套管)等管材的排齐器。
背景技术
钻井过程中,钻杆、套管等石油专用管是连通地面与井下的枢纽,应用十分广泛。钻杆(套管)在井场存放待用时,由于数量较多,一般是成排摆放,每层之间用垫杠隔开,最高可摞至四层。为方便操作及满足现场标准化、规格化要求,每层钻杆(套管)的母接头一端必须排列整齐。在钻杆(套管)排齐过程中,通常是由多人共同完成,先在位于垫杠附近的钻杆(套管)管体上浇水,以减小滑动摩擦力,然后根据目测结果,由位于钻杆(套管)两端的人员用手推动钻杆(套管)进行走齐作业。由于钻杆(套管)单根较重,以及钻杆(套管)在推动过程中与垫杠之间的摩擦是金属接触面间的滑动摩擦,阻力较大,因此钻杆(套管)排齐过程劳动强度很大,工作效率较低,极易发生挤伤手等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管材排齐器,以解决钻杆(套管)排齐过程中劳动强度大、费力费时并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管材排齐器,包括滚轮座总成、壳体、滚轮总成、拉杆总成、定位螺栓、支撑板总成和定位支撑板总成;滚轮座总成顶部为一锥形空心弧形板,从圆弧终端向下延伸一段长度,侧面靠近滚轮总成的位置加工有放置滚轮轴的孔,两个滚轮座对称的焊装在壳体的两端,壳体为一空心四方体;滚轮总成为滚轮、滚轮轴、滚动轴承、定位盖板的组合体,滚轮为空心锥面轮,从中部开始向两端截面逐渐变大;定位盖板为一实心圆盘体,定位盖板焊装在壳体内侧并置于滚轮座和滚轮总成之间,滚轮轴穿过滚轮座内侧的孔和定位盖板与滚动轴承相配合,滚动轴承安装在滚轮的两端;定位支撑板总成和支撑板总成分别安装在壳体的两端,定位支撑板总成由一实心圆柱体和实心弧形板焊接而成,实心圆柱体另一端车有螺纹,并安装在壳体左端底部的螺纹孔中;支撑板总成由一实心圆柱体和实心长方体焊接而成,实心圆柱体另一端车有螺纹,并安装在壳体右端底部的螺纹孔中,在壳体的左、右两侧车有螺纹孔,定位螺栓安装其中,且定位螺栓锁定支撑板总成和定位支撑板总成的位置;拉杆总成固定在壳体上。由于钻杆(套管)的排齐过程是借助于滚轮的转动,而滚动摩擦力与钻杆(套管)直接在垫杠上运动的滑动摩擦力相比要小得多,同时操作方便,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快速高效地完成钻杆(套管)的排放工作,钻杆排放时无需多人同时搬动钻杆,钻杆的左右对齐和前后排齐可有两名钻杆操作工人完成,钻杆在排齐过程中由滑动摩擦变成滚动摩擦,因此,摩擦力大大减小。同时,有效地避免了钻杆的损坏和人身安全事故的发生,极大地降低现场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每口井施工可节省劳动力1-2人,从而为石油钻井文明施工、降本增效发挥重要作用。本实用新型可适用于不同规格型号的其它线形管材的排齐工作。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图中1-滚轮座总成、2-滚轮总成、3-连接板、4-定位螺栓、5-支撑板总成、6-拉杆总成、7-定位支撑板总成、8-壳体、9-连接板、10-滚轮、11-定位盖板、12-滚动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管材排齐器,它由滚轮座总成(1)、滚轮总成(2)、连接板(3)、定位螺栓(4)、支撑板总成(5)、拉杆总成(6)、定位支撑板总成(7)、壳体(8)、连接板(9)、滚轮(10)、定位盖板(11)和滚动轴承(12)等组成。滚轮座总成(1)顶部为一锥形空心弧形板,从圆弧终端向下延伸一段长度,侧面靠近滚轮总成的位置加工有放置滚轮轴的孔,两个滚轮座对称的焊装在壳体(8)的两端,壳体(8)为一空心四方体,壳体由钢板焊接而成。滚轮总成(2)为滚轮(10)、滚轮轴、滚动轴承(12)、定位盖板(11)的组合体,滚轮轴为阶梯状实心圆柱体,两端轴径小,中间轴径大;滚轮(10)为空心锥面轮,从中部开始向两端截面逐渐变大;定位盖板(11)为一实心圆盘体,定位盖板(11)焊装在壳体内侧并置于滚轮座和滚轮总成之间,滚轮轴穿过滚轮座内侧的孔和定位盖板(11)与滚动轴承(12)相配合,滚动轴承安装在滚轮的两端;定位支撑板总成(7)和支撑板总成(5)分别安装在壳体的两端,定位支撑板总成(7)由一实心圆柱体和实心弧形板焊接而成,实心圆柱体另一端车有螺纹,并安装在壳体左端底部的螺纹孔中;支撑板总成(5)由一实心圆柱体和实心长方体焊接而成,实心圆柱体另一端车有螺纹,并安装在壳体右端底部的螺纹孔中,在壳体的左、右两侧车有螺纹孔,定位螺栓(4)安装其中,且定位螺栓(4)锁定支撑板总成(5)和定位支撑板总成(7)的垂直位置;拉杆总成(6)通过连接板(9)固定在壳体上,拉杆总成(6)由实心圆柱体焊接而成,拉杆总成(6)固定在连接板(9)上,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上。在拉杆总成(6)末端安装有定位标尺;在拉杆与连接板的连接处通过杆、管丝扣连接。其装配关系和工作原理如下滚轮总成(2)的滚轮轴两端放在滚轮座总成(1)侧面的孔中,连接板(9)通过螺栓与滚轮座总成(1)固定在一起,定位螺栓(4)上入滚轮座总成(1)侧面的螺丝孔中,拉杆总成(6)通过螺栓与连接板(9)相固定。待第一层钻杆紧密排列整齐后,即可开始排齐作业,首先通过旋转支撑板总成(5)和定位支撑板总成(7)调节钻杆排齐器的高度略高于两根垫杠,并上紧定位螺栓(4),将支撑板总成(5)和定位支撑板总成(7)固定牢靠。然后将两个排齐器分别置于钻杆的公母接头内侧、前后两根垫杠外侧,两个定位支撑板总成(7)的弧形板要卡在同一基准管的外表面上。位于钻杆两端的两名操作者一同用力将待排齐的钻杆沿滚轮座总成(1)的圆锥斜面推至滚轮总成上,等排齐钻杆在重力作用下滚至滚轮(10)中间位置,这时位于公接头一侧的人员主要起扶正单根作用,而位于母接头一侧的人员负责单根推拉,以下层母接头端面为基准排齐钻杆。由于待排齐钻杆与滚轮(10)的接触面为线接触,而滚轮(10)由于其内部安装的滚动轴承(12)可绕滚轮轴自由转动,因此钻杆在滚轮(10)上的轴向运动转化为滚轮轴的转动。待钻杆单根经推(拉)排齐并保持稳定后,两名操作者同时用力将钻杆单根从滚轮座总成(1)另一端的圆锥斜面推下,使其滚至已排齐的钻杆一侧,即完成了该钻杆的排齐工作。如此循环操作,即可完成全部钻杆的排齐工作。
权利要求1.一种管材排齐器,其特征是它包括滚轮座总成(1)、壳体(8)、滚轮总成(2)、拉杆总成(6)、定位螺栓(4)、支撑板总成(5)和定位支撑板总成(7);滚轮座总成(1)顶部为一锥形空心弧形板,从圆弧终端向下延伸一段长度,侧面靠近滚轮总成(2)的位置加工有放置滚轮轴的孔,两个滚轮座对称的焊装在壳体(8)的两端,壳体(8)为一空心四方体;滚轮总成(2)为滚轮(10)、滚轮轴、滚动轴承(12)、定位盖板(11)的组合体,滚轮(10)为空心锥面轮,从中部开始向两端截面逐渐变大;定位盖板(11)为一实心圆盘体,定位盖板(11)焊装在壳体(8)内侧并置于滚轮座和滚轮总成(2)之间,滚轮轴穿过滚轮座内侧的孔和定位盖板(11)与滚动轴承(12)相配合,滚动轴承安装在滚轮(10)的两端;定位支撑板总成(7)和支撑板总成(5)分别安装在壳体(8)的两端,定位支撑板总成(7)由一实心圆柱体和实心弧形板焊接而成,实心圆柱体另一端车有螺纹,并安装在壳体(8)左端底部的螺纹孔中;支撑板总成(5)由一实心圆柱体和实心长方体焊接而成,实心圆柱体另一端车有螺纹,并安装在壳体(8)右端底部的螺纹孔中,在壳体(8)的左、右两侧车有螺纹孔,定位螺栓(4)安装其中,且定位螺栓(4)锁定支撑板总成(5)和定位支撑板总成(7)的位置;拉杆总成(6)固定在壳体(8)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排齐器,其特征是滚轮轴为阶梯状实心圆柱体,两端轴径小,中间轴径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排齐器,其特征是壳体(8)由钢板焊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排齐器,其特征是拉杆总成(6)由实心圆柱体焊接而成,拉杆总成(6)固定在连接板上,连接板通过螺栓固定在壳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材排齐器,其特征是在拉杆总成(6)末端安装有定位标尺;在拉杆与连接板的连接处通过杆、管丝扣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材排齐器,它包括滚轮座总成、壳体、滚轮总成、定位螺栓、支撑板总成、定位支撑板总成;滚轮座总成顶部为锥形空心弧形板,滚轮总成通过滚轮轴、滚轮、轴承安装在滚轮座中间;滚轮为空心锥面轮,中部直径小,两端直径逐渐变大;滚轮座焊装在壳体上,壳体为钢板焊成的空心四方体;定位支撑板总成和支撑板总成通过丝扣安装在壳体的底部,拉杆总成通过连接板固定壳体上。本实用新型利用管材在滚轮上的滚动排齐定位,利用管材在滚轮座上的滑动安放就位。它能大幅度减轻劳动强度,且工效显著提高。
文档编号B65G57/02GK2775282SQ20042009732
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25日
发明者陈湖滨, 徐爱民, 于学军, 赵鲁, 龚光新, 邢向燕, 张建, 张峰 申请人:中国石化集团胜利石油管理局黄河钻井总公司管具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