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旋转浸渍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6452阅读:25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360°旋转浸渍输送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旋转输送装置,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在汽车车身涂装输送设备中,使车身能随着输送过程实现360°旋转浸渍的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车身的涂装过程中,车身的输送系统贯穿于涂装生产线的全过程,在涂装生产线的作用十分关键。目前,大批量连续生产时采用的主要有两种输送系统悬挂链吊架系统和摆杆式输送链系统。在悬挂链吊架系统中,车身固定在吊架上,在悬挂链上的吊架的间距是固定的,不能实现自动转挂、积放和垂直升降,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改进的积放式悬挂链应运而生,它由牵引轨道和承载轨道组合而成,有效地克服了普通悬挂链存在的部分问题。悬挂链吊架系统的输送链在槽子中心的正上方,输送链上的润滑油,容易造成槽液的污染,特别是电泳漆,极少量的油污会造成大量的缩孔。槽子上方的链条和挡油板等还会有冷凝水滴到车身和槽子中造成污染。采用房式吊架或“C”型吊架后,可以部分减少滴水,但不能完全消除。另外,悬挂链的最大入槽角为30°,对消除车顶内气泡和处槽时的倒水都十分不利。吊架总是随车身反复地出入槽液,另一种输送系统是摆杆式输送链,它由二根同步的链条和“U”型摆杆组成。车身被锁紧在夹具上,夹具分别锁在二根U型摆杆上,双摆链在浸槽的正上方没有输送机构,出入槽的角度可达45°,对消除车顶气泡和出槽倒水比较有利,解决了吊架和输送链滴水污染车身的问题。但其输送轨道仍在槽子的两侧上方,车两侧有四根摆杆,在经过喷淋区时,会引起槽液飞溅,车身内腔的水不易倒干净。而且在所述两种输送系统中,吊架或摆杆随车身反反复复地出入槽液,会造成一定的污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用于汽车车身的涂装过程中的360°旋转浸渍输送系统,以达到降低费用、改善涂装质量和提高效率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点是设置车身夹具,所述车身夹具固联在轴线具有水平运动轨迹、并可自转360°的主轴上,所述主轴通过轴承座与两条牵引输送链相连,所述牵引输送链铺设在输送链轨道上;在所述主轴的两端对称设置两组旋转臂机构,所述旋转臂机构是以所述主轴为中心,设置沿主轴径向向两侧延伸的、与主轴固联的旋转臂体,在所述旋转臂体上设置对称于所述主轴的两只旋转导向轮;同时设置与所述旋转导向轮滚动配合的旋转导轨;所述旋转导轨呈“V”形,设“V”形旋转导轨的深度为h、主轴中心与距单侧旋转导向轮中心的距离为L,有h=L;对应于位于主轴两侧的两只旋转导向轮,有两只“V”形旋转导轨沿主轴水平运动轨迹前后串联设置,前只“V”形旋转导轨的出口端距后只“V”形旋转导轨的入口端距离不小于旋转臂体上的两只旋转导向轮间的距离。
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如下1、本实用新型的最大的特点是可以使车身在浸槽中360°任意旋转,并可以停留在任何角度继续行走。
2、本实用新型输送链完全平直,不随车身的位置在通道内上下起伏。所以,输送链可以缩短摆链,厂房的面积也可以相应缩小,节省投资。
3、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是车身在浸槽内360°旋转方式工作,减小了预处理槽的体积,在保证相同产量的情况下,与以往预处理技术相比,槽液减少,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利于环境保护4、本实用新型可以节省维修费由于输送链平直,节点少,所以设备运行平稳,可靠性高,寿命长。由于输送链位于槽外侧的走道边。所以维修十分方便。维修保养工作量低,费用自然也降低。
5、本实用新型使得车身的顶部和侧面均无输送设备,这样吊架滴水的问题可以彻底克服,保证良好的涂装质量。
6、本实用新型在浸槽上方无任何悬挂物,车身在槽中为反向浸渍,可以彻底避免污染车身、内腔倒水不完全、槽液飞溅、摆杆或吊架污染槽液等问题。


图1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旋转臂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车身处在水平位置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车身处在旋转45°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车身处在旋转90°位置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车身处在旋转135°位置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车身处在旋转180°位置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旋转导轨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导轨示意图。
图中标号1车身夹具、2输送链、3车身、4移动导轨、5旋转臂机构、6轴承座、7主轴、8旋转导轨、9输送链轨道、10旋转导向轮、11旋转臂体、12移动导向轮、4a水平导入段、4b倾斜上升段、4c高位水平保持段、4d倾斜下降段、4e低位水平保持段、4f倾斜提升段、4g水平导出段。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设置车身夹具1,车身3夹装在车身夹具1上。车身夹具1固联在主轴7,主轴7具有水平运动轨迹、并可自转360°。图中示出,主轴7是通过轴承座6与两条牵引输送链2相连,牵引输送链2铺设在输送链轨道9上,由牵引输送链2完成对主轴7的水平牵引。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在主轴7的两端对称设置两组旋转臂机构5,旋转臂机构5是以主轴7为中心,设置沿主轴7径向向两侧延伸的,并与主轴7固联的旋转臂体11,在旋转臂体11上设置对称于主轴7的两只旋转导向轮10。同时设置的是如图10所示的与旋转导向轮10滚动配合的旋转导轨8。图10所示,旋转导轨8呈“V”形,设“V”形旋转导轨8的深度为h、主轴7中心与距单侧旋转导向轮10中心的距离为L,则有h=L。
具体实施中,为了实现360°旋转,对应于位于主轴7两侧的两只旋转导向轮10,有两只“V”形旋转导轨8沿主轴7水平运动轨迹前后串联设置,前只“V”形旋转导轨8的出口端距后只“V”形旋转导轨8的入口端距离不小于旋转臂体11上的两只旋转导向轮10间的距离。
参见图1、图3、图4和图11,具体实施中,为了保持车身3的水平移动,以及车身1在浸渍槽中的适度摆动,本实施例中,在旋转臂体11上设置两只对称于主轴7的移动导向轮12,两只移动导向轮12轮心连线与所述两只旋转导向轮10轮心连线成一角度α,0°<α<90°。同时设置的是图11所示的与移动导向轮12滚动配合的移动导轨4,移动导轨4为波形,位于前后两只“V”形旋转导轨8之间。
具体实施中,波形移动导轨4自入口处至出口处由水平导入段4a、倾斜上升段4b、高位水平保持段4c、倾斜下降段4d和低位水平保持段4e、倾斜提升段4f和水平导出段4g依次构成。
为了保证工作可靠性,旋转导向轮10和移动导向轮12应分布设置在旋转臂体11的两侧(图1、图4所示),对应设置的旋转导轨8和移动导轨4同样也分布设置在旋转臂机构5的两侧(图1所示)。
工作原理将车身3锁紧在车身夹具1上,再将车身夹具1锁紧在主轴7上,输送链2带动主轴7向前移动,输送链2链在输送链轨道9上运行。当车身3移动到浸槽口时,旋转臂体11上的旋转导向轮10自“V”形旋转导轨8的入口端处开始进入“V”形旋转导轨8,同时移动导向轮12脱离移动导轨4,车身3和车身夹具1开始绕主轴7旋转,车身头部向下旋转,车身头部开始入槽。此时主轴7带动车身沿主轴水平线继续向前移动,当旋转导向轮10进到位于“V”形旋转导轨8的底部时,车身刚好转过90°。随着主轴7的继续前移,旋转导向轮10行进到“V”旋转导轨8的另一侧导轨上,在此过程中车身继续转动,直至旋转导向轮10在“V”形旋转导轨8的出口端脱离,此时,移动导向轮12进入移动轨道4,车身在槽内旋转180°,变成底部朝上放位置。其后车身保持底向上、尾向前的状态继续前进,在达到工艺要求的时间后,由两只旋转导向轮10中的另一只开始进入前方的另一段“V”形旋转导轨,并在该“V”形旋转导轨上实现与前次旋转同样的180°的旋转,车身出槽,并重新旋转为底部朝向下方。因此,经过两段“V”形旋转导轨后,车身正好旋转360°,完成了动作要求。
图6所示为车身的45°旋转位,图7所示为90°旋转位,图8所示为135°旋转位,图9所示为180°旋转位。
针对图11所示的移动轨道4,当移动导向轮12经水平导入段4a行进到倾斜上升段4b,车身由水平位置开始绕着主轴旋转,行进到移动导轨4的高位水平保持段4c时,车身转动了一个设定的角度。当移动导向轮经倾斜下降段4d运行至低位水平保持段4e后,车身绕主轴反向旋转2倍设定角度,在移动导向轮经倾斜提升段4f运行到水平导出段4g时,车身又旋转了一个设定角度,并恢复到水平位置,如此完成一个摆动过程。摆动过程是当车身经过旋转第一个180°后,车身处在槽中进行的。在移动导轨上可以根据工艺要求,设置多个摆动段,实现车身的多次摆动。
权利要求1.360°旋转浸渍输送系统,其特征是设置车身夹具(1),所述车身夹具(1)固联在轴线具有水平运动轨迹、并可自转360°的主轴(7)上,所述主轴(7)通过轴承座(6)与两条牵引输送链(2)相连,所述牵引输送链(2)铺设在输送链轨道(9)上;在所述主轴(7)的两端对称设置两组旋转臂机构(5),所述旋转臂机构(5)是以所述主轴(7)为中心,设置沿主轴(7)径向向两侧延伸的、与主轴(7)固联的旋转臂体(11),在所述旋转臂体(11)上设置对称于所述主轴(7)的两只旋转导向轮(10);同时设置与所述旋转导向轮(10)滚动配合的旋转导轨(8);所述旋转导轨(8)呈“V”形,设“V”形旋转导轨(8)的深度为h、主轴(7)中心与距单侧旋转导向轮(10)中心的距离为L,有h=L;对应于位于主轴(7)两侧的两只旋转导向轮(10),有两只“V”形旋转导轨(8)沿主轴(7)水平运动轨迹前后串联设置,前只“V”形旋转导轨(8)的出口端距后只“V”形旋转导轨(8)的入口端距离不小于旋转臂体(11)上的两只旋转导向轮(10)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60°旋转浸渍输送系统,其特征是在所述旋转臂体(11)上设置两只对称于主轴(7)的移动导向轮(12),两只移动导向轮(12)轮心连线与所述两只旋转导向轮(10)轮心连线成一角度;同时设置与所述移动导向轮(12)滚动配合的移动导轨(4),所述移动导轨(4)为波形,位于前后两只“V”形旋转导轨(8)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60°旋转浸渍输送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波形移动导轨(4)自入口处至出口处由水平导入段(4a)、倾斜上升段(4b)、高位水平保持段(4c)、倾斜下降段(4d)和低位水平保持段(4e)、倾斜提升段(4f)和水平导出段(4g)依次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360°旋转浸渍输送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旋转导向轮(10)和移动导向轮(12)分布设置在旋转臂体(11)的两侧,对应设置的旋转导轨(8)和移动导轨(4)同样也分布设置在旋转臂机构(5)的两侧。
专利摘要360°旋转浸渍输送系统,其特征是设置车身夹具,车身夹具固联在主轴上,主轴与两条牵引输送链相连;在主轴的两端对称设置两组旋转臂机构,旋转臂机构上有与主轴固联的旋转臂体,旋转臂体上设置有旋转导向轮;同时设置与旋转导向轮滚动配合的“V”形旋转导轨。本实用新型可以使车身能随着输送过程实现360°旋转浸渍。尤其适用于汽车行业车身涂装过程,实现车身的反向浸渍,能够提高汽车车身涂装质量、降低成本、节约能源资源、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作用。
文档编号B65G49/00GK2762898SQ20042010938
公开日2006年3月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3日
发明者林巨广, 马振飞, 丁苏赤, 卫道柱, 周仁淦 申请人:合肥工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