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78295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药剂包装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剂包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包装纸中包装散药等粒子状药剂的情况下,药剂通过回收漏斗供给。在这种情况下,当药剂通过至回收漏斗的运送路径和回收漏斗时,由于药剂彼此或药剂与回收漏斗的摩擦,药剂带电,附着在回收漏斗上,不能适宜地包装。因此,利用各种方法来防止药剂的附着。
例如,通过在回收漏斗上给予超声波振动或高电压,以防止药剂附着在回收漏斗上(参照专利文献1)。
另外,还有利用具有放出离子的多个放出喷嘴的除电装置,进行粉粒体的除电(参照专利文献2)。
还有,在接地的导电板的表面上设置由导电性纤维制成的刷毛或导电性衬垫,使它们与包装片的表面滑动接触,从包装片上除电(参照专利文献3,4)。
,特开平6-183483号公报。
,特开2002-59904号公报。
实用新型第2557369号公报。
实用新型第2557370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述的发明中,由于使整个回收漏斗振动,需要将高电压施加在整个回收漏斗上,因此,装置大且价格高。
另外,在专利文献2所述的发明中,需要具有多个放出喷嘴的除电装置,这样不仅需要大的配置空间,而且结构复杂,导致成本提高。
在专利文献3,4所述的发明中,只可能进行对包装片的除电,但要适当地防止药剂附着在回收漏斗上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即使是简单而且便宜的结构,也能防止药剂附着,可进行适当的包装处理的药剂包装装置。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本发明的药剂包装装置,具有在长度方向上运送带状的包装纸的包装纸运送部;回收漏斗,所述回收漏斗具有药剂通过的药剂通道,该药剂通道的下端开口部被配置为位于由所述包装纸运送部以重合的状态运送的包装纸间;密封所述包装纸且可容纳一包药剂的密封部;隔着所述包装纸位于回收漏斗的下端开口部附近,根据所施加的电压,对通过回收漏斗内的药剂作用库仑力的电极部;以及至少在从所述回收漏斗向包装纸供给药剂期间,进行接通断开控制,使电压施加在所述电极部上的控制部。
利用这种结构,当借助回收漏斗将药剂供给包装纸内时,通过将电压施加在电极部上使之带电,可将库仑力作用在药剂上。在这种情况下,与回收漏斗比较,优选增大作用在药剂上的库仑力。另外,由于在电极部周围可以产生离子,通过使离子与药剂的带电极性相反,可使药剂变成无极性。因此,药剂不会附着在回收漏斗上,可以适当地供给至包装纸内。另外,通过接通、断开控制电极部,可以可靠地防止随着电压施加在电极部上而回收漏斗等的带电。
如所述回收漏斗的下端开口部沿着包装纸的运送方向形成大致的流线型,则包装纸的运送可顺畅地进行,可抑制回收漏斗和包装纸的带电,还可适宜地进行药剂的供给。
优选所述包装纸运送部使包装纸向着斜下方运送,所述密封部将由所述包装纸运送部运送的包装纸的两包隔开的位置和跨在两包上的侧边缘部同时密封,所述控制部在通过所述密封部密封包装纸,将电压施加在所述电极部上,借助所述回收漏斗将药剂供给至包装纸内之后,通过所述包装纸运送部运送包装1包的包装纸结束之前,停止将电压施加在所述电极部上。
采用这种结构,由于可以在将药剂供给包装纸内后,在包装纸运送至下一个密封位置前,除去由电极部作用在药剂上的库仑力,药剂可以停留在包装纸的适当位置上,不会到下一个密封位置。因此,药剂可以在密封位置上密封,不会引起密封不良等。
优选所述回收漏斗具有开闭板,该开闭板可在能暂时存贮药剂的关闭位置,和借助下端开口部将存贮的药剂排出至包装纸的开放位置之间来回转动;所述控制部在停止由所述包装纸运送部运送包装纸,开始由所述密封部密封包装纸,使所述开闭板向开放位置转动之后,在开始将电压施加在所述电极部上,完成药剂的供给,再开始包装纸的运送之后,停止将电压施加在所述电极部。
采用这种结构,可根据开闭板的开闭动作,正确地掌握药剂供给包装纸的时期,正确地进行将电压施加在电极部或停止。
当上述控制部根据通过回收漏斗的药剂种类将开闭板维持在开放状态时,可以适当地防止薏苡仁等容易附着在漏斗上的药剂(附着药)残留在漏斗内。
当上述控制部根据包装的药剂种类,使施加在上述电极部上的电压极性不同时,可以适当地防止带电极性不同的各种药剂的附着。
当上述控制部使所施加电压的极性为反极性,代替停止将电压施加在上述电极部时,更可使供给包装纸内的药剂滞留在所希望的位置上,同时可以防止随着将电压施加在电极部,同时可以防止随着将电压施加在电极部上引起的回收漏斗等的带电。
当上述回收漏斗由与通过的药剂带电列上相近的材料制成时,可以抑制回收漏斗本身的带电,可以防止药剂的附着。
另外,作为上述包装纸运送部,包含将带状的包装纸折成二折运送和运送两张带状的包装纸。作为运送方向包含水平方向,倾斜向下和垂直向下等。
作为上述回收漏斗,可以使用树脂制、金属制等各种材质制成,其形状可以为漏斗状等,只要可将药剂收集在一个地方即可。
作为上述密封部,除了同时密封相邻两包的隔开位置和侧边缘位置,用二次密封形成一包的结构以外,还可以采用留下位于上方的侧边缘,在密封与供给药剂的1包的两侧分开的位置后,密封上述侧边缘部,形成一包的结构。
作为上述电极,可以使用线状、板状等各种形状。在使用线状电极的情况下,优选沿着回收漏斗的下端开口边缘配置。另外,当在电极部上设置向着回收漏斗的下端开口突出的多个突起部时,可以防止药剂集中地附在药剂容易附着的下端开口上。
另外,药剂包装装置可具有在长度方向运送带状的包装纸的包装纸运送部;回收漏斗,该回收漏洞具有药剂通过的药剂通道和开闭该药剂通道的开闭板,该开闭板可在暂时存储药剂的闭锁位置和通过下端开口将存贮的药剂排出至包装纸的开放位置之间来回转动,该药剂通道的下端开口部被配置为位于由上述包装纸运送部在重合状态下运送的包装纸间;在相对于该回收漏斗,在包装纸的运送方向的下游密封上述包装纸,可以容纳一包药剂的密封部;上述开闭板根据通过回收漏斗的药剂种类维持在开放状态。
作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本发明的药剂包装装置具有在长度方向运送带状的包装纸的包装纸运送部;回收漏斗,所述回收漏斗具有药剂通过的药剂通道,该药剂通道的下端开口部被配置为位于在重合状态下由所述包装纸运送部运送的包装纸间;密封上述包装纸且可容纳一包药剂的密封部;检测回收漏斗的表面电位的表面电位检测部;以及根据上述表面电位检测部检测的表面电位,决定施加在上述电极部的电压极性的控制部。
采用这种结构,不必作为数据保持每种药剂容易带电的极性。根据表面电位检测部的检测信号,可以与药剂的种类没有关系地,适当地防止在回收漏斗内的残留。
只要由上述表面电位检测部检测的表面电位在零位的正负给定范围内,上述控制部不将电压施加在上述电极部。
采用这种结构,可以根据由表面电位检测部检测的表面电位,判断带电的药剂电位是否在容易变化的状况下,可以通过禁止将电压施加在电极部上,进行适当的包装处理。
发明的效果采用本发明,设置有隔着包装纸位于回收漏斗下端开口的附近,根据施加的电压,对通过回收漏斗内的药剂作用库仑力的电极部,接通断开地控制所加电压,故可以防止药剂附着在回收漏斗上,而且可以可靠地将药剂供给至包装纸内的适当的位置上,进行包装。


图1为表示本实施例的药剂包装装置全体的立体图;图2为表示另一个实施例的药剂包装装置全体的立体图;图3为表示印刷部件和包装部件的立体图;图4为表示包装部件的立体图;图5为表示包装部件的正视图;图6为包装部件的一部分的放大立体图;图7为回收漏斗的分解立体图;图8为表示上部操作板的正视图;图9为表示前面操作板的正视图;图10为表示包装处理的流程图;图11为表示包装处理的流程图;图12为表示利用图4所示的包装部件,包装通常的散药的动作的时间图;图13为表示利用图4所示的包装部件,包装附着药的动作的时间图;图14为本实施例的药剂包装装置的方框图;图15为表示另一个实施例的药剂包装装置的包装部件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16为表示利用图15所示的包装部件,包装通常的散药的动作的时间图;图17为表示利用图15所示的包装部件,包装附着药的动作的时间图;符号说明1装置本体;2锭剂供给部;3散药供给部;4印刷部件;5包装部件;6盒子;7量升;8包装纸;9包装纸运送部;10回收漏斗;11密封部;12送出滚子;13上方回收漏斗;14下方回收漏斗;15开闭板;16电机;17分离导向板;18侧板;19第一密封块;20第二密封块;21固定台;22切刀;23上部操作板;24前部操作板;30步进电机;31电极部;32夹持片;33锭剂送料器;34操作按钮;35 LED;40分割容器送进电机;41顶出电机;42印刷机;43包装电机;44纸送进电机;45控制装置;46记忆装置;47信号送出和接收部;48计算机;49漏斗带电传感器;50密封部;51纵向密封部;51a横向加热面;51b送进面;52横向密封部;53、54加热器滚子电机。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根据

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表示本实施例的药剂包装装置。该药剂包装装置在装置本体1的上方具有锭剂供给部2和散药供给部3;在下方配置印刷装置4和包装装置5(在图1中,都用盖1a覆盖)。
在锭剂供给部2的形成格子状的各个盒子6内,预先用手撒方法放置1包1包的锭剂,通过依次打开各个盒子6的底板,由包装装置5进行包装。在上述锭剂供给部2中包含通过图2所示的锭剂送料器33可自动供给的机构。
散药供给部3使放置在V形量升7内的散药落下,在利用配置在下方的多个分割容器(图中没有示出)均等地分开后,由分开容器送进电机40(参见图14)运送分割容器,通过驱动散药顶出电机41(参见图14),打开各个分割容器的底板,依次由包装装置5进行包装。在变更包装的散药种类的情况下,每次都在用扫除机29清扫残留的散药后,供给V形量升7。在供给包装纸8内的过程中,散药带电。如表1所示,由于散药种类不同,带电状态不同。如后所述,将这种数据存放在记忆装置46中,可用来控制施加在电极部31上的电压。
表1


如图3所示,印刷装置4将卷绕在滚子8a上的包装纸8卷回,在利用印刷机42(参照图14)进行给定的印刷后,运送至包装装置5。在包装纸8中使用玻璃纸。
如图4~图6所示,包装装置5利用包装纸运送部9在长度方向上运送由上述印刷装置4印刷的包装纸8,并在将包装纸折成二折或预先折成二折的状态下,通过回收(散药)漏斗10,将从上述锭剂供给部2或上述散药供给部3供给的药剂供给至包装纸,同时利用密封部11密封,作成袋状。但也可将两片长的片贴合形成包装纸8。
上述包装纸运送部9由一对送出滚子12a,12b构成。一个送出滚子12a通过纸送进电机44(步进电机)30驱动旋转,运送由两个送出滚子12a,12b夹持的包装纸8。另外,包装纸8的运送量,根据每一包药剂量的不同而变更。可根据步进电机30的脉冲数,决定运送量。
如图7所示,回收漏斗10由漏斗状的上方回收漏斗13和下方回收漏斗10构成。上方回收漏斗13被锭剂通路13a和散药通路13b分离,散药通路13b的下方开口由开闭板(漏斗推进器)15开闭。开闭板15利用图中没有示出的散药漏斗推进器电机的工作而开闭。这样,供给的散药不会在长距离上落下直接至包装纸,可防止落下时的飞散。下方回收漏斗10的下方开口筒部14a的截面大致为椭圆形,优选沿着包装纸8的运送方向大致为流线形,使长轴尺寸与密封的宽度一致,开口边缘在中心处凹下地弯曲。采用这种结构,还可防止散药从包装纸8内向周围飞散。另外,附着在回收漏斗10的内面上的散药,通过驱动图中没有示出的散药漏斗振动器,而强制地落下。在下方回收漏斗10内飞舞的散药,通过排气管14b排出。另外,在回收漏斗10的附近,即包装纸8的运送方向的上游设有分离导向板17(参见图3),可以使折成二折的包装纸顺畅地位于下方开口筒部14a的两侧。另外,在相对于回收漏斗10的包装纸8的运送方向上游附近,设有一对夹持片32。夹持片32夹持包装纸8,可沿着漏斗10的下端开口筒部14a定位,可以可靠地避免包装纸与后述的电极部(离子发生部)31接触。
由于将第一个密封块19和第二个密封块20可开闭地设在装置本体1的侧板18上,因此,上述密封部11与倾斜地向着下方的包装纸8对应,成倾斜状态安装。两个密封块利用主包装电机43,纸送进电机44等的驱动,与密封面接触和离开,在与折成二折的包装纸8的折曲线垂直的位置(相邻的两包的分开位置)和与折曲线相反一侧的位置(跨过相邻两包的侧边缘位置)上,略呈T字形密封。
上述电极部31由导电性材料制成的线材构成,安装在固定于上述密封部11上的固定台21上,从而位于下端开口筒部14a的附近。固定台21具有包装纸8可以通过的大致为U字形的放出部,其一部分向上方延伸。电极部31沿着固定台21的内侧边缘安装,可从图中没有示出的电源部件向一端部上施加电压。电极部31沿着上述回收漏斗10的下端开口筒部14a的开口边缘配置,位于沿着下端开口筒部14a的外周面运送的包装纸8的外面附近。这样,电极部31在散药最容易附着的回收漏斗10的部分上,有效地将库仑力作用在散药上。另外,上述电极部31的形状不限于上述的线状,针状或板状也可以,可以不只设在包装纸8的一侧,设在两侧也可以,只要能有效地将库仑力作用在散药上即可以。
另外,当包装纸8通过包装装置5时,利用切刀22在密封部11上切割,形成刻度。
在上述装置本体1的上面上分别设置图8所示的上部操作板23,在前面设置图9所示的前部操作板24。如图14所示,根据来自这些操作板23、24的输入信号,由控制装置45控制各个部分。控制装置45除了上述分开容器送进电机40、顶出电机41、印刷机42、包装电机43和纸送进电机44以外,还与记忆装置46连接,同时通过信号发送和接收部47与其他计算机48(包含主计算机)进行网络连接。
其次,根据图10和图11的流程图,参照图12和图13的时间图,说明上述药剂包装装置的动作。
控制装置45判断是否有发送或输入的处理数据(步骤S1),如果有,读入该处理数据(步骤S2)。
根据读入的处理数据,判断供给的药剂是否为附着药(步骤S3)。即对于判断为含水分量多,容易附着在漏斗上的散药,事先作为基本数据注册,判断所供给的散药是否相当于预先作为数据记录的散药。这里,作为附着药记录了番泻叶末、薏苡仁、鞣酸蛋白(特别是薏苡仁容易附着)。另外,这里是根据数据库自动判断是否为附着药,在操作操作按钮(在图8中,用符号34表示)的情况下(这里是进行1秒以上按压操作),判断附着药也可以。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点亮LED35,表示这个意思。
如图13所示,在附着药的情况下,将回收漏斗10内的开闭板15维持为打开状态(步骤S16),驱动散药顶出电机41,通过打开分割容器的底板,供给药剂(步骤S17),利用主包装电机43的驱动,使密封部11动作,开始密封(步骤S18)。由于开闭板15维持在开放状态,附着药直接落下到包装纸8上,可防止残留在回收漏斗10内。另外,利用密封部11的密封,在通过打开分割容器的底板,至散药落在包装纸8上之前结束(步骤S19,S20)。如果将药剂供给包装纸8,则驱动散药漏斗振动器,使残留在回收漏斗10内的附着药强制落下。然后,再开始运送包装纸8(步骤S21),运送1包后停止(步骤S22)。另外,密封的开始、结束、包装纸8的再开始运送,全部根据从打开分割容器的底板经过的时间来控制。
另一方面,如图12所示,在附着药以外的情况下,使开闭板15处在闭锁状态(步骤S4),打开分割容器的底板,供给药剂(步骤S5),使药剂暂且存贮在回收漏斗10内。这样,当供给的药剂为散药时,可以直接供给至包装纸8内,防止飞散。另外,开始利用密封部11进行包装纸8的密封(步骤S6)。
这时,打开开闭板15(步骤S7),使存储在回收漏斗10内的药剂落下至包装纸8中。另外,判断供给的药剂是否为散药(步骤S8)。
当判断供给的药剂为散药时,在待机给定时间后(步骤S9),开始向电极部31通电(步骤S10),同时结束包装纸8的密封(步骤S11)。电极部31通电时,由于供给时的摩擦等使散药带电,利用库仑力可附着在回收漏斗10上,因此可以强制地吸引在电极部31上。在这种情况下,如上述表1所示,由于包装的散药种类不同,带电的极性不同,可使电极部31带上与散药极性相反的极性。特别是在阿斯匹林的情况下,由于带电时的电压值大,通过将7kV的高电压施加在电极部31上,与回收漏斗10比较,对于通过回收漏斗10内的散落,作用在药剂上的库仑力增大。结果,在回收漏斗10内落下的散药不附着在回收漏斗10上,而供给包装纸8内。另外,通过将电压施加在电极部31上,在周围环境中产生离子,使散药的带电中和。因此,在缓和带电状态的同时,散药被强的库化力吸引,离开回收漏斗10,趋向电极部31,向包装纸8内移动。
另外,上述步骤S9中的待机时间为通过打开开闭板15,药剂到达包装纸8内之前的时间,而且也是适当地密封包装纸8的时间。
接着,在判断药剂完全供给包装纸8内,待机给定时间后(步骤S12),利用包装纸运送部9的驱动,仅运送1包由包装装置5进行给定印刷的包装纸8(步骤S13)。另外,在包装纸8运送途中,停止对电极部31的通电(步骤S14)。这样,散药停留在停止向电极部31通电的位置,可阻止再移动。因此,散药不会到达下一个密封位置,可防止相邻两包散药之间的密封不良等。
然后,停止包装纸8的运送(步骤S15),判断是否有下一个包装(步骤S16)。当有下一个包装时,返回上述步骤S3,重复同样的动作。在没有下一个包装时,进行由密封部11的密封(步骤S17),结束根据上述处理数据的包装处理,返回步骤S1,判断是否有其他处理数据。如果没有其他处理数据则结束包装处理。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根据上述表1所示的药剂的种类,将表示带电状态的数据存储在记忆装置46中,根据这个数据,将正或负的电压施加在电极部31上。如图14的双点划线所示,如果设置漏斗带电传感器49,则不需要这种数据。
即当药剂通过回收漏斗10时,如果带有任一极性的电,则受其影响,回收漏斗的表面电位成为与带电药剂极性相反的极性。根据由漏斗带电传感器49检测的回收漏斗10的表面电位,通过将与检测电位同极性的电压施加在电极部31上,可使库仑力作用,从而吸引药剂。
这时,优选由作用在药剂上的库仑力决定施加在上述电极部31的电压,使得比由带电的回收漏斗10作用在药剂上的库仑力大。
另外,如果检测的表面电位在零位附近的给定范围内,则优选禁止将电压施加在电极部31上。即在通过回收漏斗10供给的过程中,带电的电位可获得正或负。另外,在供给过程中,当电位相反时,通过根据检测的电位,将电压施加在电极部31上,药剂可能会排斥作用的库仑力。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禁止将电压施加在电极部31上,可防止将电压施加在电极部31上的相反效果。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采用可以连接和分离第一密封块19和第二密封块20的结构作为包装装置5的密封部11,也可采用图15所示的现有熟知的滚子式密封部50(参见特开平9-202301号公报)。
上述密封部50由纵向密封部51和横向密封部52构成。纵向密封部51具有作成扇形的横向加热面51a和作成直线形的送进面51b。各个密封部51,52,通过齿轮传递加热器滚子电机53、54的驱动力。
在上述密封部50中,电极部31配置在密封部的上游附近,可如下这样进行电机等的驱动控制。
即与上述的包装装置5同样地将通常的散药和附着药分开进行处理,但电机等的驱动时间选择不同。
在附着药的情况下,如图16的时间图所示,与上述同样,将回收漏斗10内的开闭板15维持在打开状态,驱动散药分割容器送进电机40,驱动散药顶出电机41,通过打开分割容器的底板,供给药剂。加热器滚子电机53、54,在开始散药顶出电机41的驱动之前,暂时停止。然后,与散药顶出电机41配合开始驱动。这时,利用加热器滚子电机53、54的驱动,可运送包装纸8。另外,从药剂供给开始和包装纸8的运送开始延时,利用图中没示出的振动器的驱动,使回收漏斗10振动。在振动的同时,将电压施加在电极部31上,将药剂吸引至包装纸8一侧。纵密封部51的下一个送进面51b在将包装纸8纵向密封以前,停止散药顶出电极41,停止从分割容器供给药剂。这样,在回收漏斗10振动中,在通过电极部31的吸引中,药剂倍供给至包装纸8。因此,药剂不会残留在回收漏斗10内。另外,纵向密封部51的下一个送进面51b在纵向密封包装纸8以前,中止振动器的驱动并中止将电压施加在电极部31上。这样,可防止将药剂供给至纵向密封部而被密封的问题。
另一方面如图17的时间图所示,在附着药以外,即通常的散药的情况下,决定各个电机等的驱动时间。散药分割容器送进电机40、散药顶出电机41、加热器滚子电机53、54的驱动时间选择,与上述附着药的情况相同。从判断为驱动散药顶出电机41,从分割容器落下的药剂完全收容在回收漏斗10内的时刻开始延时(用于开闭回收漏斗10的开闭板15),开始驱动漏斗推进器电机。同时,开始驱动振动器,将与药剂反极性的电压施加在电极部31上。
权利要求
1.一种药剂包装装置,其特征为,具有在长度方向上运送带状的包装纸的包装纸运送部;回收漏斗,所述回收漏斗具有药剂通过的药剂通道,该药剂通道的下端开口部被配置为位于由所述包装纸运送部以重合的状态运送的包装纸间;密封所述包装纸且可容纳一包药剂的密封部;隔着所述包装纸位于回收漏斗的下端开口部附近,根据所施加的电压,对通过回收漏斗内的药剂作用库仑力的电极部;以及至少在从所述回收漏斗向包装纸供给药剂期间,进行接通断开控制,使电压施加在所述电极部上的控制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药剂包装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回收漏斗的下端开口部沿着包装纸的运送方向形成大致的流线型。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药剂包装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包装纸运送部使包装纸向着斜下方运送,所述密封部将由所述包装纸运送部运送的包装纸的两包隔开的位置和跨在两包上的侧边缘部同时密封,所述控制部在通过所述密封部密封包装纸,将电压施加在所述电极部上,借助所述回收漏斗将药剂供给至包装纸内之后,通过所述包装纸运送部运送包装1包的包装纸结束之前,停止向所述电极部施加电压。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药剂包装装置,其特征为,所述回收漏斗具有开闭板,该开闭板可在能暂时存贮药剂的关闭位置,和借助下端开口部将存贮的药剂排出至包装纸的开放位置之间来回转动;所述控制部在停止由所述包装纸运送部运送包装纸,开始由所述密封部密封包装纸,使所述开闭板向开放位置转动之后,在开始将电压施加在所述电极部上,完成药剂的供给,再开始包装纸的运送之后,停止将电压施加在所述电极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药剂包装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控制部相应于通过回收漏斗的药剂种类,可将开闭板维持在开放状态。
6.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药剂包装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控制部相应于包装的药剂种类,使施加在所述电极部上的电压极性不同。
7.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药剂包装装置,其特征为,所述控制部使所施加电压的极性为反极性,代替停止将电压施加在所述电极部上。
8.一种药剂包装装置,其特征为,具有在长度方向运送带状的包装纸的包装纸运送部;回收漏斗,所述回收漏斗具有药剂通过的药剂通道,该药剂通道的下端开口部被配置为位于由所述包装纸运送部以重合的状态运送的包装纸间;密封所述包装纸且可容纳一包药剂的密封部;检测所述回收漏斗的表面电位的表面电位检测部;以及根据所述表面电位检测部检测的表面电位,决定施加在所述电极部上的电压极性的控制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药剂包装装置,其特征为,只要由所述表面电位检测部检测的表面电位在零位的正负给定范围内,所述控制部就不将电压施加在所述电极部上。
全文摘要
一种药剂包装装置,具有在长度方向运送带状的包装纸(8)的包装纸运送部分(9);回收漏斗(10)所述回收漏斗具有药剂通过的药剂通道,该药剂通道的下端开口部被配置为位于由所述包装纸运送部(9)以重合的状态运送的包装纸间;密封上述包装纸(8),可以容纳一包药剂的密封部(11);位于夹住上述包装纸(8)在回收漏斗(10)的下端开口部分附近,根据所施加电压将库仑力作用在回收漏斗(10)内通过的药剂上的电极部(31);至少是在从上述回收漏斗(10)将药剂供给至包装纸(8)时,进行接通断开控制,使电压施加在上述电极部的控制部(33)。本发明尽管结构简单且便宜,但可以防止药剂的附着能进行适宜的包装处理。
文档编号B65B37/02GK1660671SQ20051005100
公开日2005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26日
发明者汤山正二, 安永五男, 天野弘和, 松田直哉 申请人:株式会社汤山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