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食用油油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用油油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容量为1.8升以下的食用油油瓶,是人们在日常烹调时直接往锅里倒油时最常用的一种油瓶,该型号的油瓶因为重量较轻所以一般不设手把,为了防止倒油时油瓶滑落,一般在该油瓶的瓶身上环设竖向或横向凹条以增加摩擦阻力,然而,这种结构的油瓶使用时仍然不是很方便,尤其是手指肌肉无力的老年人或少年朋友,使用时须较多手指和瓶身接触并用力握紧瓶身,否则油瓶有可能会滑落,且当油瓶瓶身上沾有食油时,使用者的手指甚至掌心可能会较大面积沾有油污,因此用完后往往要揩手或洗手,这样显得极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易于稳定持握,有效防止滑落,而且手指不容易沾上食油的食用油油瓶。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食用油油瓶,包括瓶体,其特点在于所述瓶体的瓶身上设有可容手指的凹槽。
其中上述凹槽的结构设置可有多种结构形式,可以为梯形凹槽或直角形凹槽或圆弧形凹槽。
为了进一步防止油瓶滑落,在凹槽对应两侧的中部设有可容置拇指的定位槽,定位槽可设置为为圆形或椭圆形。
上述凹槽可适用于当前市场上使用的任何类型的油瓶,如瓶体截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或圆形的结构的油瓶,凹槽可设置在瓶体的中部偏上位置或中部位置。当瓶体截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结构时,凹槽可设在瓶体至少一对对应的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瓶体的瓶身上设有可容手指的凹槽的结构形式,当使用油瓶时,操作者的手指可夹持于凹槽中,有效防止了油瓶的滑落,而且手指不容易沾上食油。由于在凹槽的中部设有可容置拇指的定位槽,使用者只需两个手指分别夹置于两侧定位槽中稍加力度就可稳定捏紧瓶身实现倒油的动作,从而进一步防止了油瓶的滑落,也使操作者在烹调时手指尽可能少面积沾上食油;同时,在瓶体的瓶身上设有若干条防滑以增加摩擦阻力的横向凹条和竖向凹条,使油瓶不仅适合手指肌肉无力的老年人或少年朋友使用,也可满足其它成年人使用。本实用新型瓶体截面设置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结构时,使得贮存和运输时比较节省空间。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食用油油瓶,包括瓶体1,其特点在于所述瓶体1的瓶身上设有可容手指的凹槽11。其中上述凹槽11的结构设置可有多种结构形式,可以为梯形凹槽或直角形凹槽或圆弧形凹槽。上述凹槽11可适用于当前市场上使用的任何类型的油瓶,如瓶体截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或圆形的结构的油瓶,凹槽11可设置在瓶体1的中部偏上位置或中部位置。当瓶体1截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结构时,凹槽11可设在瓶体至少一对对应的侧面上。为进一步防止油瓶滑落,使油瓶适合手指肌肉无力的老年人或少年朋友使用,本实用新型在凹槽11对应两侧的中部设有可容置拇指的定位槽12,定位槽12可设置为为圆形或椭圆形,使用者只需两个手指分别夹置于两侧定位槽12中稍加力度就可稳定捏紧瓶身实现倒油的动作。为了满足一些成年使用者的习惯,上述瓶体1的瓶身上还可设有若干条防滑以增加摩擦阻力的横向凹条13和竖向凹条14,使得手指比较有力的使用者可随手拿起油瓶实现倒油的动作。
权利要求1.一种食用油油瓶,包括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的瓶身上设有可容手指的凹槽(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油瓶,其特征在于上述凹槽(11)为梯形凹槽或直角形凹槽或圆弧形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食用油油瓶,其特征在于上述凹槽(11)对应两侧的中部设有可容置拇指的定位槽(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食用油油瓶,其特征在于上述定位槽(12)为圆形或椭圆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油瓶,其特征在于上述瓶体(1)截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或圆形的结构,上述凹槽(11)环设在瓶体(1)的中部偏上位置或中部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油瓶,其特征在于上述瓶体(1)截面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结构,上述凹槽(11)设在瓶体(1)至少一对对应的侧面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食用油油瓶,其特征在于上述瓶体(1)的瓶身上设有若干条防滑的横向凹条(13)和竖向凹条(14)。
专利摘要一种食用油油瓶,包括瓶体,其特点在于瓶体的瓶身上设有可容手指的凹槽。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瓶体的瓶身上设有可容手指的凹槽的结构形式,当使用油瓶时,操作者的手指可夹持于凹槽中,有效防止油瓶的滑落,且手指不容易沾上食油。在对应两侧凹槽的中部设有可容置拇指的定位槽,使用者只需两个手指分别夹置于两侧定位槽中稍加力度就可稳定捏紧瓶身实现倒油的动作,从而进一步防止了油瓶的滑落,也使操作者在烹调时手指尽可能少面积沾上食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适合各类人使用。
文档编号B65D1/02GK2773012SQ20052005426
公开日2006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31日
发明者李志强 申请人: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