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改进的smt料带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的SMT料带结构,尤指是指一种于每一单元载料盒中装载有一框型或板、片型金属零件后卷置于一卷料辊上时,能自每两单元载料盒间的带体,轻易作“角度”弯折的卷绕动作,不致牵扯或压迫到每一单元载料盒的盒身,使各单元载料盒盒身丝毫不致产生弧形弯曲变形现象,能确保其中所承载的该框型或板、片型金属零件,丝毫不致发生弯曲或变形现象的改进的SMT料带结构。
背景技术:
时下公知的SMT料带1a乃如图7、8所示,仅是由一类似照相底片的带体10a上等分间设多只单元载料盒11构成而已;并未复于每两单元载料盒11间的带体10a上,设置任何“切断痕”或是“一扁、长型孔”或“一排状的数只孔”等构造的消除材料应力与弹性的部位位置。因此,每当在其每一单元载料盒11中均装置有一如图9所示的框型金属零件2或其相类零件或是板、片型金属零件(图中略),并融固覆盖妥透明塑料布(膜)13之后(即如图10、11所示状态),为卷置于如图12所示的卷料辊3上时,即因于该每两单元载料盒11间的带体10a上,没有预设一处消除材料应力与弹性的部位位置,可供轻易作弯折的动作,于是即会形成如图12例所示的“拱起”状态,不论是在紧贴卷置于该卷料辊3周壁上或是多层料带作重叠卷绕动作时,均易牵扯或压迫到多数单元载料盒11的盒身,使各单元载料盒11盒身产生弧形弯曲变形现象(如图12中下方所绘的两平行假想线所示状态),导致其中所承载的该框型金属零件2或其它金属零件,连带地即会产生弯曲或扭曲变形现象。
由于一般以前述公知SMT料带1a载送供计算机机械手臂自动抓取作一贯作业装配组合加工工作的框型金属零件2或其相类金属零件的平整准确度的要求均甚高,其弯曲的高低差容许值,均不得超过0.03~0.05mm以上;若是超过0.05mm以上,即易造成自动焊接不良等产品瑕疵的现象。
鉴于时下公知的SMT料带在以其单元载料盒载送框型或板、片型金属零件时,易造成该金属零件弯曲或扭曲变形现象,本设计人研制出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SMT料带结构,各单元载料盒均能确保其中所承载的框型或板、片型金属零件,丝毫不致发生弯曲或扭曲变形现象。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SMT料带结构,包括有一类似照相底片的带体,所述带体上等分间设多只单元载料盒,于该每两单元载料盒间的带体上,设有一消除该带体的弯折应力与弹性的部位的构造。
较佳地,所述消除带体的弯折应力与弹性部位的构造包含设置一条横扁U型或长I型或虚线式切断痕。
较佳地,所述消除带体的弯折应力与弹性部位的构造包含设置一扁、长型孔或一排状的多个孔。
较佳地,该一排状的各孔形状设为圆形、长圆形、椭圆形、蛋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或多角形孔。
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是于一SMT料带的每两单元载料盒间的带体上,设置一消除该带体的弯折应力与弹性的部位。以该SMT料带的每一单元载料盒中均装载有一框型或板、片型金属零件后卷置于一卷料辊上时,即能自该任一型切断痕或各型孔的位置,轻易作“角度”弯折、卷绕的动作,不致牵扯或压迫到每一单元载料盒盒身,使各单元载料盒盒身均丝毫不致产生弧形弯曲变形现象,以确保其中所承载的该框型或板、片型金属零件,均丝毫不致发生弯曲或扭曲变形现象。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SMT料带的背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SMT料带的背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三种实施例SMT料带的背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四种实施例SMT料带的背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五种实施例SMT料带的背面图。
图6为以本实用新型任一种实例的SMT料带载送框型金属零件卷置于卷料辊上的横断面示意图。
图7为时下公知SMT料带的纵断面图。
图8为时下公知SMT料带的背面图。
图9为一种框型金属零件的立体图。
图10为以图7、8所示的公知SMT料带承装框型金属零件时的正面图。
图11为以图7、8所示的公知SMT料带承装框型金属零件时的纵断面图。
图12为以图7、8所示时下公知SMT料带载送框型金属零件卷置于卷料辊上的横断面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SMT料带121.........横扁U型切断痕2.........框型金属零件 122.........虚线式切断痕3.........卷料辊 123.........扁、长型孔10........SMT料带带体124.........一排状的数圆孔11........单元载料盒 125.........一排状的数三角形孔12........消除带体弯折应力与弹性部位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五种不同的SMT料带1实施例,其基本结构与前述公知SMT料带1a一样,亦是由一类似照相底片的带体10上等分间设多只单元载料盒11构成,惟每一种实例的SMT料带1的每单元载料盒11间的带体10上所设的消除该带体10的弯折应力与弹性的部位12的构造均不同。其中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SMT料带1带体10上所设的消除该带体10的弯折应力与弹性的部位12,是设为一条概呈横扁U型切断痕121或是长I型切断痕(图中略);同理;也可设为如图2所示的虚线式切断痕122。
因本实用新型的SMT料带1如前述,是于其每两单元载料盒11间的带体10上,设置如一条横扁U型切断痕121或长I型切断痕,或是虚线式切断痕122等消除该带体10的弯折应力与弹性的部位12,因此,每当于其每一单元载料盒11中均载有一框型金属零件2(详同如图9所示),或是其相类金属零件及板、片型金属零件(图中略),如同图6所示地卷置于一卷料辊3上时,乃能自该任一型切断痕121、122的该消除其带体10的弯折应力与弹性的部位12位置,轻易作“角度”弯折、卷绕的动作,不致牵扯或压迫到每一单元载料盒11盒身,使各单元载料盒11盒身均丝毫不致产生弧形弯曲变形现象,以确保其中所承载的该框型金属零件2或其相类金属零件及板、片型金属零件,均丝毫不致产生扭曲变形现象。
请再继续参阅图3、4、5所示,则又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四、五种不同实施的SMT料带1,其于每两单元载料盒11间的带体10上,是分别设为一扁、长型孔123,一排状的数圆孔124或三角形孔125,以作为消除其带体10的弯折应力与弹性的部位12的构造,而即仍同具前述的特点、功效。
又,本实用新型SMT料带1的每两单元载料盒11间的带体10上所设的消除其带体10的弯折应力与弹性的部位12的一排状孔,除如前述设为圆孔124或三角形孔125外,亦可设为长圆形,椭圆形,蛋圆形,方形,长方形,梯形及多角形孔,其特点、功效仍与前述各实施例一样,特不再赘述。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SMT料带结构,包括有一类似照相底片的带体,所述带体上等分间设多只单元载料盒,其特征在于于该每两单元载料盒间的带体上,设有一消除该带体的弯折应力与弹性的部位的构造。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SMT料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除带体的弯折应力与弹性部位的构造包含设置一条横扁U型或长I型或虚线式切断痕。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SMT料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除带体的弯折应力与弹性部位的构造包含设置一扁、长型孔或一排状的多个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进的SMT料带结构,其特征是,该一排状的各孔形状设为圆形、长圆形、椭圆形、蛋圆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或多角形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进的SMT料带结构,主要是于一SMT料带的每两单元载料盒间的带体上,设置有一条横扁U型或长I型切断痕,或是虚线式切断痕,或者是一扁、长型孔或一排状的数只孔等构造,以作为消除该每两单元载料盒间的带体的弯折应力与弹性的部位,令该SMT料带的每一单元载料盒中均装载有一框型或板、片型金属零件后卷置于一卷料辊上时,即能自该任一型切断痕或各型孔构造的部位位置,轻易作“角度”弯折、卷绕的动作,不致牵扯或压迫到该每一单元载料盒盒身,使各单元载料盒盒身均丝毫不致产生弧形弯曲变形现象,以确保其中所承载的该框型或板、片型金属零件,均丝毫不致发生弯曲或扭曲变形现象。
文档编号B65D73/02GK2837233SQ20052010669
公开日2006年11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31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31日
发明者郑世平 申请人:郑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