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纳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4048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收纳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例如呈棒状的固体糊料作为被收纳件、并将其设置成可以从外壳的开口出没这样的收纳容器,更详细地说,涉及可以容易地使装设在外壳上的盖卸下的收纳容器。
背景技术
以往以来,已知如下的收纳容器,其在外观形状为大致筒状的外壳中收纳固体糊料作为被收纳件,并且将该固体糊料设置成可以相对于设置在外壳的一端侧的开口而出没。该收纳容器,具备用于封闭外壳的开口的盖,并且该盖采用啪地一声与外壳的外周嵌合的构造。
这种盖,通过上述的嵌合构造,可以防止不经意地从外壳脱落,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形成相对于收纳容器整体的长度而相对较短的筒状,因此会有在解除嵌合时手容易滑动从而伴随有卸下盖时的操作负担这样的不合适情况。
因此,提出了容易解除外壳与盖的嵌合从而将该盖从外壳卸下的收纳容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该文献采用下述的结构设置有以筒状外壳的直径方向大致180度间隔位置为旋转中心的大致U字状支撑棒,在使该支撑棒旋转时,形成在U字的开放侧的凸轮与盖的周壁下端相接触,使该盖相对于外壳的轴线方向位移规定的角度,由此解除嵌合。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58495号公报但是,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中,支撑棒为大致U字状,是凸轮与上述旋转中心的距离极短的结构,即,付与解除盖的嵌合状态的力的力点与支点非常接近,所以会有下述的不合适情况无法减轻嵌合解除所需要的操作力,同时无法确保较大的盖位移量。另外,在减轻操作力时,需要使对应于支点的上述旋转中心与作为操作力的付与部位的作用点的距离增大,由此,会招致必须使支撑棒的作用点侧在外壳的径方向上大大地突出这样的不合适情况。而且,由于作用点侧这样大大地突出,因此会有盖的嵌合不经意地就被解除的不合适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着眼于这样的不合适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以较轻的操作力进行嵌合在外壳上的盖的嵌合解除操作、且可以抑制付与操作力的部位的突出量这样的收纳容器。
另外,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禁止操作构件的操作从而可以防止盖不经意地脱落这样的收纳容器。
为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为一种收纳容器,其具备使一端侧开口、且可以相对于该开口出没地收纳被收纳件的大致筒状的外壳,和嵌合在该外壳的开口侧从而封闭该开口的盖,和为了解除该盖的嵌合而装设在上述外壳的外周侧的操作构件,其特征在于构成为,上述操作构件,包括可以以横切上述外壳的轴方向的假想直线上的两处为旋转中心而旋转地支撑的外周构件,和连设在该外周构件上的操作力付与部;上述外周构件,具备大致包围上述外壳的外周的形状,并且具备向嵌合解除方向对上述盖施加力的力点部;上述力点部,位于上述操作力付与部的相反侧、且被分别设置在离开上述旋转中心的对称位置上。
在本发明中,也可以构成为,上述外周构件被设置成包围上述外壳的外周面的闭环形状。
另外,也可以设置成上述盖,形成为具备顶壁和连设在该顶壁的外周上的周壁这样的一端开放形状;
在向上述操作力付与部施加操作力从而上述外周构件旋转位移时,仅有上述力点部与上述周壁的上述开放侧端部相接触,从而解除上述盖的嵌合。
进而,优选采用下述的结构上述外周构件中的上述操作力付与部的相反侧,具备维持仅有上述力点部接触的非接触区域。
另外,也可以采用下述的结构上述外周构件具备大致C字状的平面形状,在该C字的开放端侧形成有上述力点部。
进而,优选采用下述的结构在上述外壳上设置有凸状部,所述凸状部形成在使上述盖向上述嵌合解除方向移动时的旋转中心。
另外,也可以采用下述的结构在上述外壳和外周构件之间,设置有禁止上述操作构件的操作的限动机构。
根据本发明,构成为,外周构件具备大致包围外壳的外周的形状,力点部被设置在离开旋转中心的对称位置上,由此,可以减轻为了解除盖的嵌合而在操作构件上施加操作力时的力,同时可以均匀地分散使盖向嵌合解除方向移动的力。另外,如果构成操作构件的外周构件为闭环形状,便可以将力点部设置在尽可能远离旋转中心的位置上,从而实现操作力的最小化。另外,不必使操作力付与部从外周构件大大地突出,因此,成为操作构件与收纳容器的外观形状相融合的设计,也可以降低作不经意地作用操作力的情况。
另外,构成为,在外周构件旋转位移时,仅有力点部与盖周壁的开放侧端部相接触,因此,也就是说,使力点部间保持非接触状态,从而可以大大地确保操作构件的旋转角度,由此,可以仅以摘取盖程度的力将其从外壳卸下。
另外,将外周构件制成大致C字状的平面形状,并在该C字的开放端侧上形成上述力点部,在这种结构中,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将操作构件安装在外壳上的作业,并且,与U字平面形状相比,可以将力点部设置为相对地离开上述旋转中心,从而不会产生操作力变得过大的不合适情况。
进而,在外壳上设置有形成上述盖的旋转中心的旋转中心形成部,在这种结构中,可以借助该盖的稳定旋转来解除上述嵌合。
另外,在外壳和外周构件之间设置了限动机构的情况下,操作构件不会不经意地旋转,从而可以稳定维持盖安装状态。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收纳容器的整体结构的概略立体图。
图2是图1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从图1的收纳容器卸下盖的状态的概略立体图。
图4是图1的A-A线向视剖面图。
图5是图4的部分放大剖面图。
图6是操作构件的俯视图。
图7是操作构件的仰视图。
图8(A)是操作构件的主视图,(B)是图6的B-B线剖面图,(C)是(A)的左视图,(D)是图6的C-C线剖面图。
图9(A)以及(B)是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说明图。
图10(A)、(B)、(C)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收纳容器的作用说明主视图。
图11是上述其他实施方式所使用的操作构件的俯视图。
图12是图11的主视图。
标号说明1 外壳本体 2 插筒3 外壳 5 盖6 操作构件 8 固体糊料(被收纳件)17 肋(凸状部)40 顶壁41 周壁 50 外周构件51 操作力付与部 54 力点部56 非接触区域60 限动机构
100 收纳容器 C 旋转中心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将本发明用作以棒状的固体糊料作为被收纳件的收纳容器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中,展示了本实施方式的收纳容器的概略立体图,在图2中,展示了其分解立体图。另外,在图3中,展示了在卸下盖的状态下的收纳容器的概略立体图。在这些图中,收纳容器100具备包括外壳本体1和收纳在该外壳本体1内的插筒2(参照图2)的外壳3,和可旋转地安装在外壳本体1的图中下端部上的操作旋塞4,和嵌合在插筒2的图中上端部上的盖5,和解除该盖5与插筒2的嵌合的操作构件6。
上述外壳本体1,如图2所示,将沿着其上端侧的轴方向(上下方向)的一定区域的外径尺寸稍微减小,从而形成上述操作构件6的安装区域9,并且,在该安装区域9的外周大致180度间隔位置、即在横切外壳3的轴方向的假想直线上的两处上,形成有形成操作构件6的旋转中心的突轴9A、9A。这些突轴9A、9A,它们的前端部分区域形成为相对于突轴9A的轴线倾斜的倾斜面9a,从而在使操作构件6位于上述安装区域9周围而使其在平面内旋转时,可以很容易地从上述倾斜面9a嵌合入操作构件6的后述的轴承孔中。在外壳本体1的上部侧,在形成在上述安装区域9上的切口部9B的正下区域,设置有保持上述插筒2的保持部10、和解除插筒2的保持的推压部11。另外,包括形成有上述突轴9A的部位在内的上述安装区域9的下端(边界)形成为阶梯部1A。该阶梯部1A,由成为上述保持部10的上端的上阶梯部1B、与该上阶梯部1B相连的倾斜阶梯部1C、和与该倾斜阶梯部1C相连的下阶梯部1D构成。在非操作时,操作构件6的力点侧的下部与上述上阶梯部1B相接触,另一方面,在操作时操作构件6的后述的操作力付与部侧与上述下阶梯部1D相接触,从而限制该操作构件6的旋转位置。
保持部10和推压部11,设置在使外壳本体1的外面位置稍向外侧移动而成的隆起区域12内。推压部11,在隆起区域12的区域内,通过形成翻转的大致U字状的狭缝13而形成在该狭缝13的内侧区域上,并且,该狭缝13的上部区域形成为保持部10。保持部10,如图4所示,设置成在下端内侧面上具备内周爪10A这样的形状。另外,推压部11形成为在外侧面上具备防滑槽11A这样的形状。该推压部11,具备可以向外壳本体1的内外挠曲变形的弹性,当指尖接触防滑部11A并向内方施加推压力时,向内方挠曲变形从而使后述的被保持片向内方位移,另一方面在解除推压力时,可以恢复到初始位置。
插筒2,如图2所示,具备位于上述外壳本体1内的内筒14,和可以旋转地支撑在该内筒14的内侧的轴构件15(参照图4、图5),和绕着该轴构件15螺纹配合、并支撑上述固体糊料8的下端的盘状图未示的撑托构件。内筒14包括下部周壁14A,和连接在该下部周壁14A的上部侧、且直径比该下部周壁14A大的中间周壁14B,和连接在该中间周壁14B的上端、设置成直径比该中间周壁14B大、且位于比上述外壳本体1的上端更靠近上方的上部周壁14C。上部周壁14C,是形成有固体糊料8出没的开口的部位。在该上部周壁14C的外周面上,如图4以及图5所示,形成有肋17和设置在该肋17的上部全周上的突条部18,所述肋17作为如下的凸状部,其限制上述盖5的嵌合深度,同时形成有在借助操作构件6而向嵌合解除方向移动时的盖旋转中心。另外,中间周壁14B,在沿着周方向的一部分区域上,设置成沿着上下方向具备呈大致平坦面的平面部19这样的形状。在该平面部19的上部,设置有通过上述保持部10保持的被保持片20。该被保持片20包括以在其与平面部19之间形成间隙的状态、向下方延伸的垂直面部20A,和形成在该垂直面部20A的下端外面侧上的外周爪20B。该外周爪20B,在将插筒2插入外壳本体1内时,从下方与保持部10的内周爪10A相配合,由此,可以防止向上方的拔出。此时,垂直面部20A,成为收纳在上述隆起区域12内,由此,在将插筒2收纳在外壳本体1内的状态下,限制了插筒2的向周方向的旋转。另外,插筒2的拔取,可以通过下述方式进行,即推压上述推压部11,使垂直面部20A的下端向内方位移,从而解除上述配合。
上述轴构件15,在此处省略说明详细构造,其中,在下端侧,沿周方向设置有用于传递上述操作旋塞4的旋转的齿轮。另外,螺纹配合在轴构件15上的图未示的撑托构件,不可旋转而可在内筒14内在上下方向上升降地支撑,由此,设置成支撑在图未示的撑托构件上的固体糊料8可从内筒14的上端开口出没。另外,外壳本体1和插筒2的上述结构,与本申请人已经申请的日本特开2005-271942号公报所公开的结构大致相同,在此省略掉更详细的说明。
上述盖5,具备顶壁40和连设在该顶壁40的外周上的周壁41,并且其一端、即图中下端形成为开放的形状。在周壁41的外周上,形成有环状延伸的多个防滑凸部42。另外,在周壁41的内周上,形成有环状凸部43(参照图5),所述环状凸部43向下方越过形成在构成上述内筒14的一部分的上部周壁14C的外周上的突条部18。该盖5被设定为下述尺寸,即,在环状凸部43越过并嵌到上述突条部18的下方时,周壁41的下端部分大致接触到上述肋17、17。
上述操作构件6,如图6至图8所示,包括以包围上述上部周壁14C的方式形成为俯视闭环状的外周构件50,和连设在该外周构件50上的操作力付与部51。在外周构件50上,在周方向大致180度间隔位置上设置有收容设置在上述外壳本体1上的突轴9A的轴承孔52。在这里,借助突轴9A以及轴承孔52,形成了操作构件6的旋转中心C。外周构件50,如图8(A)所示,包括上平面部50A,和与该上平面部50A相连、且位于上述操作力付与部51的相反侧的倾斜面部50B,该上平面部50A和倾斜面部50B的边界部分,形成为向嵌合解除方向对盖5施加力的力点部54、54。这些力点部54,如图8所示,被分别设置在离开上述旋转中心C的对称位置上。力点部54、54之间的上表面如图8(C)所示被设置为侧视凹状,从而形成为进行盖5的嵌合解除时的非接触区域56。由此,在向上述操作力付与部51施加操作力而使上述外周构件50旋转位移时,仅有力点部54、54,与盖5中的周壁41的形成为开放侧端部的下端部相接触,从而解除盖5的嵌合。另外,在外周构件50上,上述操作力付与部51侧的下表面形状,形成为该操作力付与部51侧的上下尺寸逐渐减小这样的平缓的曲面部50C。该曲面部50C,在旋转操作操作构件6时,与形成在上述外壳本体1的上部上的下阶梯部1D相接触从而形成旋转界限,并且,由于曲面部50C的存在,就不必在外壳本体1侧上形成用于确保操作力付与部51的移动余量的切口或凹部等。
接下来,同时参照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盖5的卸下要领进行说明。
在盖5被安装在外壳本体1上的状态下,形成在盖5的周壁41内面上的环状凸部43成为嵌合在设置在内筒14的上部的突条部18上的状态(参照图4、图9(A))。在该状态下,在卸下盖5时,只要使指尖接触到操作构件6的操作力付与部51的上面并向下方施加力即可。由此,操作构件6,受到使之以上述旋转中心C为支点向图9中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力。在受到该旋转力的状态下的盖5和操作构件6的接触部位,仅有力点部54和周壁41的下端部分。盖5,其周壁41的图9中右端下端与肋17相接触从而以该接触部位为支点,左侧向上方位移,由此,盖5的嵌合被解除。这样,在盖5的嵌合被解除的状态下,可以通过用指尖捏住该盖5并向上方拉起从而将其完全卸下,进而可以使用固体糊料8。
在上面的叙述中公开了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最佳结构、方法、被收纳件等,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即,本发明主要对特定的实施方式特别进行了图示并说明,但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以及目的的范围的情况下,对于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形状、位置以及其他的详细结构进行各种变形,因此,上述公开的限定了形状、位置等的叙述,是为了使本发明的理解变得容易而例示性地叙述的,并不是限定本发明,所以用与这些形状等的限定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限定不同的物品名称而作出的叙述,也包括在本发明中。
即,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图示并说明了操作构件6的外周构件50为闭环形状的情况,但是例如也可以采用图10至图12所示的变形例。该变形例,如图10所示,设置了可以禁止操作构件6的操作的限动机构60,并且如图11、12所示,外周构件50被设置为俯视呈大致C字状的形状,其特征在于,将力点部54、54之间的区域切落从而将该切落的区域作为非接触区域。
上述限动机构60构成为外周构件50的轴承孔52由第1孔52A、和与其相连的第2孔52B构成,并且在第2孔52B的内侧设置突起61,另一方面在旋转轴9A上设置可以嵌合在该突起61上的凹部63。另外,这些结构,被分别设置在沿着图10中纸面正交方向的对称位置上,而构成轴承孔52的第1以及第2位置设置成在周方向上成为相反侧。但是,限动机构60设置在至少一处便足够。另外,外周构件50,被设置为其上端面整体位于大致同一平面内的形状。
在这样的变形例中,如图10所示,通过使操作构件6向外壳本体1的外周方向旋转规定角度,可以使上述突起61与凹部63相嵌合或解除该嵌合。因此,可以通过突起61与凹部63的嵌合状态,禁止操作构件6的操作,另一方面,可通过解除嵌合,允许操作构件6的操作,从而进行盖5的卸下操作。
另外,由于力点部54、54之间是将外周构件50部分地切落的结构,所以,操作构件6的安装变得极为容易,并且即使将操作构件6的旋转角度确保得较大,力点部54也可以一直作为上推盖5的部位而起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收纳容器,其具备使一端侧开口、且可以相对于该开口出没地收纳被收纳件的大致筒状的外壳,和嵌合在该外壳的开口侧上从而封闭该开口的盖,和为了解除该盖的嵌合而装设在上述外壳的外周侧的操作构件,其特征在于上述操作构件,包括可以以横切上述外壳的轴方向的假想直线上的两处为旋转中心而旋转地支撑的外周构件,和连设在该外周构件上的操作力付与部;上述外周构件,具备大致包围上述外壳的外周的形状,并且具备向嵌合解除方向对上述盖施加力的力点部;上述力点部,位于上述操作力付与部的相反侧、且被分别设置在离开上述旋转中心的对称位置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周构件被设置成包围上述外壳的外周面的闭环形状。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盖,形成为具备顶壁和连设在该顶壁的外周的周壁这样的一端开放形状;在向上述操作力付与部施加操作力从而上述外周构件旋转位移时,仅有上述力点部与上述周壁的上述开放侧端部相接触,从而解除上述盖的嵌合。
4.如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周构件中的上述操作力付与部的相反侧,具备维持仅有上述力点部接触的非接触区域。
5.如权利要求1、3或4所述的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周构件具备大致C字状的平面形状,在该C字的开放端侧形成有上述力点部。
6.如权利要求1~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壳上设置有凸状部,所述凸状部形成在使上述盖向上述嵌合解除方向移动时的旋转中心。
7.如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收纳容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外壳和外周构件之间,设置有禁止上述操作构件的操作的限动机构。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可以以较轻的操作力进行盖的嵌合解除操作、且可以抑制付与操作力的部位的突出量这样的收纳容器。在大致筒状的外壳(3)内,以可以相对于该外壳(3)的开口出没的状态,作为被收纳件收纳有固体糊料(8)。在外壳(3)的开口侧,嵌合有盖(5),该盖(5)的嵌合解除,通过旋转操作操作构件(6)来进行。该操作构件(6),包括外周构件(50),和连设在装设于外壳(3)的上部上的外周构件(50)上的操作力付与部(51),并且在向下方压下该操作力付与部(51)时,设置在其相反侧的力点部(54)向盖(5)施加上推力从而解除嵌合。
文档编号B65D43/00GK101045494SQ20061017148
公开日2007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2006年3月27日
发明者小林彰吾, 岛秀人 申请人:国誉S&T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