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托盘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储运容器,特别是涉及一种托盘。
背景技术:
目前,在物流领域多使用组合式托盘箱来装载结构特殊的货物,以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这种组合式托盘箱通常为框架结构,包括底架和多个侧壁,根据所装运货物的不同,在底架和侧壁上均设置有相应的预定结构。同时,托盘箱还可包括各种可灵活组装和拆卸的挂件,以根据运输要求,随时调整托盘箱的结构。
然而,对于组合式托盘箱的各种部件,即货物,也同样存在存储和运输问题。货物大多具有特殊的结构,而且形状不规则,直接堆码容易造成其自身结构变形,影响组合后的托盘箱的使用。而如果对托盘箱采取整箱堆码的方式,则会大大降低存储空间的利用率,从而提高了储运成本。因而,针对这种特殊结构的组合式托盘箱,需要设计一种专门的储运容器和储运方法。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托盘,以实现对特殊结构的货物的堆码储运,从而提高物流运输的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托盘,包括至多以第一预定间隔设置的一对纵梁;至少以第二预定间隔设置的一对横梁组件,该每一横梁组件包括一底横梁,用于与该纵梁固定;和一上横梁,通过多个支撑柱支撑在该底横梁上;以及多个限位体,分别设置在该纵梁上。
其中,在每个该上横梁上还设有一加强梁。在该每个纵梁的端部上设有两个彼此相对的限位体,该每个限位体包括第一限位面,位于该限位体的上表面;以及第二限位面,朝向同一纵梁上的另一限位体,其中,该同一纵梁上的两限位体的第二限位面至少相隔第三预定间隔。在该横梁组件之间还设有两个至少相隔第四预定间隔的叉槽,该叉槽的上表面低于该第一限位面,且该叉槽的外侧最多具有第一预定宽度。该托盘还包括位于该叉槽的上方的多个第一补强板,以及位于该叉槽下方的多个第二补强板。
该托盘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堆码的支撑架,包括具有第二预定宽度的支撑件,并具有上、下支撑面;两个以第五预定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块,并位于该支撑件的一侧;以及第二限位块,位于该支撑件的另一侧。其中,该第一限位块分别超出该支撑件的上、下支撑面;并且/或者该第二限位块超出该支撑件的下支撑面。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托盘,可以实现底架和第一、第二挂件的堆码,并且不会导致货物的结构变形,不会破坏货物的使用功能。
以下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1为底架的立体透视图;图2A为图1中底架的俯视图,示出了底架的部分尺寸;图2B为图1中底架的前视图;图2C为图1中底架的侧视图;图3A为第一挂件的立体透视图;图3B为图3A中挂钩的放大示意图;图3C为第二挂件的立体透视图;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的正面立体透视图;图4B为本实用新型托盘的背面立体透视图;图5为图4A中托盘的俯视图,示出了托盘的部分尺寸;图6A为图4A中限位体的放大示意图;图6B为图4A中叉槽的放大示意图;图7A示出了在托盘上放置底架的过程;图7B为图7A的俯视图,示出了底架和托盘的配合尺寸;图8示出了放置在托盘上的底架;图9A示出了在底架上放置第一和第二挂件的过程;图9B为图9A的A向侧视图,示出了挂件和底架的配合尺寸;
图10A为放置有第一和第二挂件的底架的立体透视图;图10B为图10A的俯视图;图11为支撑架的立体透视图,并示出了其尺寸;图12为图11的支撑架放置到底架上的俯视图;图13为在图10A的底架上放置了支撑架的立体透视图;以及图14为在图13中的支撑架上再放置有另一底架的立体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首先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运送的货物。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运输的一种货物——底架10,其包括设在下层的底纵梁,包括位于底架两端的第一底纵梁11和位于底架中部两对第二底纵梁13;以及设在上层的上横梁,包括位于底架两侧的第一上横梁12和位于底架中间的第二上横梁14。每对第二底纵梁13形成一叉装单元19。每个底纵梁和每个上横梁分别垂直相交,在底纵梁和上横梁所划分的区域中还设有载物单元15,该载物单元15包括设置在相邻两个底纵梁,例如第一底纵梁11和第二底纵梁13、或两个第二底纵梁13,之间的彼此平行的一对内横梁16,以及倾斜设置在内横梁16之上的框体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底架10包括六个这样的载物单元15,并呈2×3的矩阵排列。另外,在第二上横梁14上,还设置有多个折叠放置的角立柱18。
如图2A所示,底架10具有一预定长度L11和一预定宽度W11;由载物单元15排列成的矩阵也具有一预定宽度W12。另外,第一、第二上横梁12、14之间的距离为W13;位于底架10中部的每对第二底纵梁13间隔一预定距离L12;而两对第二底纵梁13之间间隔一预定距离L13。第一底纵梁11具有一预定宽度D2,而内横梁16具有一预定宽度D3。
如图2B所示,上横梁具有一预定高度D1;载物单元15的下表面与底纵梁的下表面齐平,并且距离上横梁一预定距离H11。如图2C所示,底纵梁具有一预定高度D4;载物单元15的上表面由于框体17的倾斜而超出了底纵梁的上表面一预定距离H12;而位于第二上横梁14上方的折叠状态下的角立柱18距离底纵梁上表面一预定高度H13,其中H13>H12。
底架10的上层结构不满足堆码要求,如果紧靠底架自身进行多层堆码,容易造成框体17、角立柱18等的变形,导致底架结构被破坏,影响底架的使用功能。因此,该底架10在物流运输与仓储环节存在缺陷。
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运输的另一种货物为挂件,包括第一挂件20A和第二挂件20B。如图3A所示,第一挂件20A包括横梁24A,以及间隔地设置在该横梁24A上的一端具有挂钩25A的挂杆21A,其中,横梁24A具有一预定长度L21和一预定宽度W21,而挂杆21A具有一预定长度H21。挂钩25A的内壁相隔一预定距离D2,如图3B所示,其中D2大于第一上横梁12的高度D1。
如图3C所示,第二挂件20B与第一挂件20A呈左右对称结构,类似的,其包括横梁24B,以及间隔地设置在该横梁24B上的一端具有挂钩25B的挂杆21B,其中,横梁24B具有一预定长度L21和一预定宽度W21,而挂杆21B具有一预定长度H21。类似的,挂钩25B的内壁也相隔一预定距离D2。
图4A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托盘100,包括间隔设置的一对横梁组件110、间隔设置的一对纵梁114,以及位于纵梁114之上的限位体140。其中,横梁组件110包括与该纵梁114相固定的底横梁112,多个支撑柱113,以及通过支撑柱113支撑在该底横梁112之上的上横梁113。在上横梁111之上还设置有加强梁135,以提高横梁组件110的强度。每一纵梁114的两端均设有一限位体140。在横梁组件110之间还设有两个叉槽150,同时,在每个叉槽150的上方和下方还分别设有多个第一补强板151和多个第二补强板152,如图4B所示。
如图5所示,两纵梁114相隔一第一预定间隔,例如L41;而两横梁组件110相隔一第二预定间隔,例如W41。同一纵梁上的两个限位体相隔一第三预定间隔,例如W42。叉槽150的外侧具有一第一预定宽度,例如L42,而两叉槽之间相隔一第四预定间隔,例如L43。同时,上述尺寸满足以下关系L41<L11,L42<L12,L43>L13,W41>W11,且W42>W12(1)如图6A所示,限位体140包括作为其上表面的第一限位面141,以及朝向同一纵梁114上的另一限位体的第二限位面142;而纵梁114包括作为其上表面的第三限位面115。这样,前面所述的距离W42也就是同一纵梁114上两个限位体140的第二限位面142之间的距离。第一限位面141距离托盘10的底面一预定距离H41,同时距离第三限位面115一预定距离H42,并满足H42=H11,以放置该底架10。
如图6B所示,叉槽150内侧具有一预定高度H43和一预定宽度L45,该预定高度H43和预定宽度L45与运送托盘10的叉车的叉齿尺寸相匹配;而其外侧具有一预定高度H44,且低于该第一限位面141,即H44≤H41。
当利用托盘100运送前面所述的货物时,首先在托盘100上放置底架10,如图7A所示,放置底架10的第一上横梁12于限位体的第一限位面141上,同时,放置底架10的内横梁16于纵梁114的第三限位面115上。
如图7B所示,底架10和托盘100的尺寸关系满足式(1)。因此,如图8所示,放置后,底架10两侧的载物单元15恰好位于在该托盘的每一纵梁114上两个限位体140的第二限位面142之间,从而限制了底架10在水平纵向的移动;而托盘100的叉槽150位于底架10的叉装单元19所限定的空间中,即一对第二底纵梁13分别位于该叉槽150的两侧,从而限制了底架10在水平横向的移动。另外,由于限位体140的第一限位面141与纵梁114的第三限位面115之间的距离H42等于底架10的底面到上横梁之间的间距H11,因此,放置后底架10的载物单元15恰好位于该第三限位面115上,从而加强了托盘对底架的支撑作用。
接下来,如图9A所示,在底架10上分别放置第一挂件20A和第二挂件20B,使第一挂件20A和第二挂件20B的挂钩25A、25B分别与底架10的两个第一上横梁12相配合;同时,将第一、第二挂件20A、20B的横梁24A和24B分别放置在底架10的向上倾斜的框体17上。如图9B所示,底架10的第一、第二上横梁12、14的间距W13大于挂杆21A、21B的长度H21,并且,放置后的挂件低于底架10的角立柱18的高度,见图9B中的第二挂件20B。堆码后的第一和第二挂件20A、20B如图10A和图10B所示,此时,挂件平置在底架10的上表面。另外,如图10B所示,挂件横梁24A、25A的长度L21略大于底架10上两第一底纵梁11之间的间距L44,因此在放置挂件时,可以使挂件在其横梁长度方向上尽量均布。
至此,就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托盘100实现了对包括底架10和第一、第二挂件20A、20B在内的货物的堆码;同时设置在托盘100上的叉槽150还可便于货物的搬运,从而为底架和挂件的储运提供方便。
为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还可以利用一个或多个支撑架200配合托盘100实现货物的多层堆码。如图11所示,支撑架200包括支撑件,包括具有一下支撑面211的下支撑件210,和位于下支撑件210上方具有一上支撑面221的上支撑件220;位于支撑件一侧的第一限位块230;以及位于支撑件另一侧的第二限位块240。需要注意,支撑件也可设置为一个整体结构,该结构同时具有上支撑面221和下支撑面211。
支撑件具有一第二预定宽度,例如L51,且该宽度L51大于底架10的第一底纵梁11的预定宽度D2。两个第一限位块230彼此相距一第五预定间隔,例如W51,且该间隔W51大于底架10的内横梁16的预定宽度D3。限位块,例如第二限位块240,高出上支撑面221一预定距离H51,以对放置在上支撑件220上的基板进行限位;而第一限位块230和第二限位块240超出下支撑面211一预定距离H52。下支撑面211与上支撑面221相隔一预定高度H53,该高度H53大于的底架10角立柱18到底纵梁上表面的高度H13。
在需要多层堆码时,首先,将多个支撑架200放置到已经堆码好的下层底架10上,使得下支撑件210位于底架底纵梁11的上表面;第一和第二限位块230、240分别位于该底纵梁11的两侧;并且两个第一限位块230分别位于与该底纵梁11相交的一个内横梁16的两侧,如图12所示。这样,就通过相交的底纵梁11和内横梁16,在水平面内实现了在对支撑架200的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在下层底架10上放置有四个支撑架200,如图13所示。然后,将上层底架10′放置在这些支撑架200的上支撑件220上,并利用第二限位块对上层底架10′进行限位,如图14所示。接下来,可在上层底架10′上继续堆码第一、第二挂件20A、20B,并可利用支撑架200继续堆码底架,从而实现货物的多层堆码。
在这里,高度H53大于底架的角立柱到底纵梁上表面的高度H13,从而使堆码后的上层底架的底面与下层底架完全分隔开,避免了对下层底架结构的破坏;同时,支撑架200的高度H51和H52之和小于底架底纵梁的预定高度D4,即H51+H52<D4,使得在多层堆码后,相邻两层的支撑架之间彼此不会接触,从而使得堆码后的结构安全稳固。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托盘,可以实现对包括底架和挂件的结构特殊货物的堆码,在确保货物的自身结构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储运空间利用率,从而提高了运输效率,并降低了运输成本。
应当指出,虽然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然可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所保护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托盘,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多以第一预定间隔设置的一对纵梁;至少以第二预定间隔设置的一对横梁组件,该每一横梁组件包括一底横梁,用于与该纵梁固定;和一上横梁,通过多个支撑柱支撑在该底横梁上;以及多个限位体,分别设置在该纵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在每个该上横梁上还设有一加强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在该每个纵梁的端部上设有两个彼此相对的限位体,该每个限位体包括第一限位面,位于该限位体的上表面;以及第二限位面,朝向同一纵梁上的另一限位体,其中,该同一纵梁上的两限位体的第二限位面至少相隔第三预定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在该横梁组件之间还设有两个至少相隔第四预定间隔的叉槽,该叉槽的上表面低于该第一限位面,且该叉槽的外侧最多具有第一预定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该叉槽的上方的多个第一补强板,以及位于该叉槽下方的多个第二补强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堆码的支撑架,包括具有第二预定宽度的支撑件,并具有上、下支撑面;两个以第五预定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块,并位于该支撑件的一侧;以及第二限位块,位于该支撑件的另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托盘,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限位块分别超出该支撑件的上、下支撑面;并且/或者该第二限位块超出该支撑件的下支撑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托盘,包括至多以第一预定间隔设置的一对纵梁;至少以第二预定间隔设置的一对横梁组件,该每一横梁组件包括一底横梁,用于与该纵梁固定;和一上横梁,通过多个支撑柱支撑在该底横梁上;以及多个限位体,分别设置在该纵梁上。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托盘,可以实现对包括底架和挂件的结构特殊货物的堆码,能够在确保货物的自身结构不被破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提高了储运空间利用率,从而提高了运输效率并降低运输成本。
文档编号B65D19/38GK2928709SQ20062002306
公开日2007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9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9日
发明者李剑平, 靳连金 申请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中集物流装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