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抱式钢管保护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74079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抱式钢管保护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金、石油行业中钢管管体的表面保护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在钢管搬运、吊装、及堆放过程中主要是以货架摆放的方式对钢管管体进行保护,而这一方式存在摆放速度慢、人工及物料成本较高、对单根钢管无法保护、对不同管径的钢管不能合捆包装等缺点。
特别在冶金、石油行业中,每年需要生产和应用大量的精度要求很高的钢管,目前的钢管的搬运、吊装、及堆放方式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并因为保护不当,有相当数量的钢管管体发生损坏、变形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式钢管保护圈,以实现钢管保护,避免钢管管体损坏、变形。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自式钢管保护圈,其是一个具有开口的弹性环形结构体,该环形结构体开口处在自然状态下相互重叠,并且设有两个对应的保护圈端头。
其中,在自然状态下,该两个保护圈端头在圆周上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5环形结构体的圆周长度。
其中,该环形体设有倒角。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该保护圈是一个具有开口的弹性环形结构体,该环形结构体开口处相互重叠,并且设有两个保护圈端头,其具有回弹性能,可以牢固地紧钢管管体而不会轻易脱落和滑动,具有抗冲击、抗应力、抗裂和抗老化性能,可在-46℃至66℃温度环境内正常使用,成本较低、操作简便、保护可靠、可重复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自然状态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图3所示,一种自式钢管保护圈1,其是一个具有开口的弹性环形结构体,该环形结构体开口处在自然状态下相互重叠,并且设有两个对应的保护圈端头11,较佳地,该两个保护圈端头在圆周上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5环形结构体的圆周长度(如图2所示),以使其在使用状态获得较理想回弹力,该环形体外圈处设有工艺倒角(也可以不设倒角);自式钢管保护圈1由塑料或橡胶制成,也可由内置钢带、外注塑料组合制成,其规格、尺寸可根据钢管大小及用户要求而确定;因此,自式钢管保护圈1不仅具有回弹性能,可以牢固地紧钢管管体而不会轻易脱落和滑动,又具有高抗冲击和抗应力的性能,同时还具有抗裂和抗老化性能,可在-46℃至66℃温度环境内正常使用。
在应用时,仅需人工将自式钢管保护圈1开口处的两个保护圈端头11拉开,再把自抱式钢管保护圈1套在钢管管体上即可,此时,环形结构体开口处相互重叠部分也被拉开,两个保护圈端头11的距离被拉近了,几乎达到相对的状态(如图1所示),自抱式钢管保护圈1具有回弹性能,可以借助自身的弹性牢固地抱紧钢管管体而不会轻易脱落和滑动;每根钢管管体上至少需要两个自抱式钢管保护圈1,其被分别放置于钢管管体的适当位置,根据钢管的长度不同和保护要求的不同,也可用两个以上的自抱式钢管保护圈1进行钢管保护;在脱卸自抱式钢管保护圈1时,将两个保护圈端头11分开、拉下钢管保护圈1即可。
权利要求1.一种自抱式钢管保护圈,其特征在于,其是一个具有开口的弹性环形结构体,该环形结构体开口处在自然状态下相互重叠,并且设有两个对应的保护圈端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抱式钢管保护圈,其特征在于,在自然状态下,该两个保护圈端头在圆周上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5环形结构体的圆周长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抱式钢管保护圈,其特征在于,该环形体设有倒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抱式钢管保护圈,其是一个具有开口的弹性环形结构体,该环形结构体开口处在自然状态下相互重叠,并且设有两个对应的保护圈端头。钢管保护圈具有回弹性能,可以牢固地抱紧钢管管体而不会轻易脱落和滑动,具有抗冲击、抗应力、抗裂和抗老化性能,可在-46℃至66℃温度环境内正常使用,成本较低、操作简便、保护可靠、可重复使用。
文档编号B65D59/00GK2920864SQ20062004152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29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29日
发明者吴伟 申请人:吴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