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加强筋结构及使用该加强筋结构的保温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温集装箱的加强筋结构以及使用该加强筋结构 的保温集装箱。
背景技术:
随着国际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及激烈竞争,如何利用保温集装箱内部的有 效容积已经被提到了日程上来。目前提高保温集装箱内部有效容积的主要方 式是在保温集装箱的箱体内部使用轨道及撑杆而把货物分隔开,从而能够增 加保温集装箱箱体内部货物的容量。 一般来说,在传统的保温集装箱中,为 了在箱体侧壁上安装轨道,考虑到侧壁的框架承受载荷及发泡的方便,在所述侧壁的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间隔地放置了一些"Q"形或"Z"形等形状 的加强筋,轨道设置在所述加强筋上。图1示出了一种传统保温集装箱中的轨道安装方式。如图1所示,该传 统保温集装箱具有侧壁1,多个轨道(图1中仅示出了轨道91、 92和93) 沿着侧壁1的长度方向平行设置。图2示出了另一种传统保温集装箱中的轨道安装方式。如图2所示,该 传统保温集装箱具有侧壁l,多个轨道(图2中仅示出了轨道94、 95和96) 沿着侧壁1的宽度方向平行设置。图3示出了传统保温集装箱中的轨道安装状态示意图。如图3所示,传 统保温集装箱的侧壁1包括内侧板11和外侧板12,在内侧板11和外侧板 12之间有平行设置且彼此独立的加强筋21和22 (尽管图中仅示出了两个加 强筋,但是实际上有多个加强筋),加强筋21和22具有"Q "形或"Z" 形的横截面。轨道97和98分别通过铆钉之类的紧固件31、 32安装于侧壁1 上,且所述紧固件31和32还分别紧固于加强筋21和22。这样,通过将轨 道与侧壁1和加强筋紧固在一起,可以增加侧壁1的实际承载性能。但是,由于运输速度越来越快,且对保温集装箱的侧壁承载能力的要求
也越来越高,现有加强筋结构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实际的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使 保温集装箱的侧壁承受更大载荷的加强筋结构。本实用新型的另一 目的是提供一种保温集装箱,其具有根据本实用新型 的加强筋结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强筋结构,其位 于保温集装箱侧壁的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且固定在所述内侧板和外侧板上, 所述加强筋结构为多个彼此平行的加强筋构成的瓦楞板。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述瓦楞板由多个加强筋一体形成或者由 多个加强筋焊接形成。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述瓦楞板的横截面为连续的正反凹字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述瓦楞板的横截面也可以为连续的正反 等腰梯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案,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保温集装箱, 所述保温集装箱具有如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筋结构,所述加强筋结构位于 保温集装箱侧壁的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且固定在所述内侧板和外侧板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述保温集装箱还包括多个用于支撑货物 撑杆的轨道,所述轨道紧固于所述保温集装箱侧壁的内侧板和所述加强筋结 构的加强筋上。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在所述保温集装箱侧壁的内侧板、外侧板 和加强筋结构之间具有发泡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1. 由于各加强筋之间彼此相互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因此提高了侧壁的 强度;2. 由于各加强筋之间彼此相互连接成为一个整体,保温集装箱的侧壁 能够承受较大的动静载荷,因此可以在侧壁上水平或者垂直安装轨道,在安 装撑杆后货物就可以分层堆放在撑杆上,故可以充分利用保温集装箱箱体内
部的空间,提高运输效率,降低客户运输成本增加客户竞争优势; 3.保温集装箱的箱体维修更加方便,且箱体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实例及其附图给出-图1示出了一种传统保温集装箱中的轨道安装方式。 图2示出了另一种传统保温集装箱中的轨道安装方式。 图3示出了传统保温集装箱中的轨道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筋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筋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筋结构在保温集装箱侧壁中的安装状 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 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然而所述实施例仅为提供说明与解释之用,不能 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在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中,会尽可能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来代表相同或者类似的构件。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筋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图。 如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筋结构第一实施例包括多个平行设置且 彼此连接的加强筋,尽管图4中仅示出了四个加强筋210、220、230以及240, 但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加强筋的数量并不以此为限,而是可 以在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范围内进行任意调整。所述加强筋结构为彼此平行的 四个加强筋210、 220、 230以及240构成的瓦楞板。现在以加强筋210为例来说明各加强筋的结构。如图4所示,加强筋210包括顶壁211;第一侧壁212,其沿所述顶壁211的一长侧边向下延伸;第二侧壁213,其沿所述顶壁211的另一长侧边向下延伸;第一连接壁214, 所述第一连接壁214自所述第一侧壁212的末端横向延伸;以及第二连接壁 215,所述第二连接壁215自所述第二侧壁213的末端横向延伸。根据产品的实际需要,所述加强筋结构的横截面可以为如图4所示的连 续正反凹字形,也可以为连续的正反等腰梯形(图中未示出)。所述加强筋 结构与所述保温集装箱侧壁的内侧板11之间以及所述加强筋结构与所述保 温集装箱侧壁的外侧板12之间为平面接触。在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筋结构中,加强筋210、 220、 230以及240—体形 成且通过各所述第一连接壁和各所述第二连接壁彼此连接。可以利用模具加 工或者罗拉而一体形成加强筋210、 220、 230以及240。图5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筋结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为图5 中A部的放大示意图。如图5和图6所示,四个加强筋210、 220、 230以及240通过各自的第 一连接壁和第二连接壁彼此拼焊在一起,从而形成瓦楞板结构。加强筋220包括第一连接壁224和第二连接壁225。以加强筋210和加 强筋220为例,加强筋220的第一连接壁224通过焊缝5与加强筋210的第 二连接壁215焊接在一起。这样,通过焊接方式可以将各加强筋彼此连接在一起而形成本实用新型 的瓦楞板形状的加强筋结构。图7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筋结构在保温集装箱侧壁中的安装状 态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筋结构固定在保温集装箱的侧壁中。各 加强筋的第一连接壁和第二连接壁通过铆钉等紧固件或者通过焊接的方式 固定在所述侧壁的外侧板12上,各加强筋的顶壁通过铆钉等紧固件或者通 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支撑保温集装箱的内侧板11上。轨道9通过诸如铆钉之类的紧固件5或者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内侧板 ll和加强筋的顶壁。这样,由于各加强筋之间是彼此连接的,所以由轨道传 递的货物载荷能够通过彼此连接的加强筋结构进行传递,所以提高了保温集 装箱侧壁的强度。虽然图7中示出了加强筋的顶壁直接与保温集装箱的内侧板相接触,但 是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而是可以在加强筋的顶壁和保温集装箱的内板 之间设置减振垫(图中未示出),以使能够更好的吸收由货物载荷传递来的 冲击和振动。
可以沿着保温集装箱侧壁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设置本实用新型的 加强筋结构,以使各轨道能够分别打在各加强筋上从而沿着保温集装箱侧壁 的长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设置。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 一种保温集装箱,所述保温集装箱的侧壁中设置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筋结构。所述保温集装箱的侧壁上可以设置多个用于支撑货物撑杆的轨道,所述 轨道紧固于集装箱侧壁的内侧板和所述加强筋的顶壁。可以在所述保温集装 箱的侧壁的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设置有发泡剂。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筋结构可 以通过铆接或者焊接的方式固定于保温集装箱的顶侧梁和底侧梁。由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各加强筋彼此连接,增加了保温集装 箱侧板承受动静载荷的能力,且箱体维修更加方便,箱体的使用寿命会延长, 因此能够更好的满足客户快速高效的运输需求,提高了运输效率,降低了运 输成本,增加了竞争优势。
权利要求1.一种加强筋结构,其位于保温集装箱侧壁的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且固定在所述内侧板和外侧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结构为多个彼此平行的加强筋构成的瓦楞板。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瓦楞板由多个 加强筋一体形成或者由多个加强筋焊接形成。
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强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瓦楞板的 横截面为连续的正反凹字形。
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加强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瓦楞板的 横截面为连续的正反等腰梯形。
5. —种保温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集装箱具有如权利要求1 所述的加强筋结构,所述加强筋结构位于保温集装箱侧壁的内侧板和外侧板 之间且固定在所述内侧板和外侧板上。
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保温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集装箱还 包括多个用于支撑货物撑杆的轨道,所述轨道紧固于所述保温集装箱侧壁的 内板和所述加强筋结构的加强筋上。
7. 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保温集装箱,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保温集 装箱侧壁的内侧板、外侧板和加强筋结构之间具有发泡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强筋结构及具有该加强筋结构的保温集装箱。所述加强筋结构固定在保温集装箱侧壁的内侧板和外侧板之间,且所述加强筋结构为多个彼此平行的加强筋构成的瓦楞板。由于各加强筋之间彼此相互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因而提高了这种保温集装箱的侧壁强度。
文档编号B65D88/12GK201027076SQ20072000164
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07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1月29日
发明者孙吉栋, 尚智明, 黄国浩, 黄田化 申请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青岛中集特种冷藏设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