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压式真空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3288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坐压式真空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坐压式真空袋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袋,进一步说的是不需要用真空装置也 能使袋体处于真空状态的一种坐压式真空袋。背景技术1
真空袋已普遍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它能将要储存的棉被等
压縮到原有体积的1/3,非常适合人们携带及放置。目前的真空袋都 需要真空抽气装置,如抽气筒或吸尘器的抽气嘴,袋体上必须配置相 应的抽气嘴,这些使得现有真空袋零部件多、复杂,导致加工不方便, 生产成本高,两耳抽气时气流小,抽气效果不理想,抽气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不需要抽气装置的一种坐压式真空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坐压式真空袋,包括有袋体、封口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下宽上窄,袋体一侧上端设有向外延伸的薄膜通 道,薄膜通邇内壁上布满油质粘性物;所述的薄膜通道一端与袋体内 腔相通,另一端与外界相通;
如上所述的一种坐压式真空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薄膜通道内壁 上还设有间隔一定距离的第一道半密封片和第二道半密封片,第一道 半密封片的开口与第二道半密封片的开口相互错开;
如上所述的一种坐压式真空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体的封口装 置包括有位于所述袋体袋口处的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以及套合在左、 右支撑板外周的压合块,所述左支撑板、右支撑板上分别设置有可相
互配合的凸条和凹槽;
如上所述的一种坐压式真空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袋体由第一袋 面、第二袋商以及底面组成,所述底面由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组成, 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可折叠在一起。
本实用薪型的有益效果是
1、 袋上的薄聘通道具有供袋内气体排出又可防止外界气体进入 的单向排气功能,袋体上窄下宽便于放置,只要人坐压在袋体上或用
重物压在袋体上即可实现排气,使袋体处于真空态,排气方便;
2、 由于袋体上设有具有单向排气的薄膜通道而无需抽气装置, 袋体上也无褥抽气嘴,结构变得十分简单,避免使用过多的配件,大 大节约了制造成本。

t
以下结合附图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部展开后主视图3本实用新型局部剖后的主视图4图3中C处放大图5为图3中A-A剖示图; 图6为图5中D绅放大图7为图5中E处放大图。具体实旌方式I
如图l、图3和图4所示, 一种坐压式真空袋,包括有袋体l、 封口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l下宽上窄,袋体l一侧上端设有 向外延伸的薄膜通道3,薄膜通道3内壁上布满油质粘性物;所述的 薄膜通道3—端与袋体内腔11相通,另一端与外界相通。使用时, 先将衣物辨辨袋体l,然后封闭袋口,由于本实用新型中,袋体l下 宽上窄,这样很容易将装有衣物的袋体1放置在地板上,用户可坐压 在袋体1上或采用重物压放在袋体1上,在人或重物的重压下袋体1 的体积减小,袋体l内的空气压力增大,逐步涨开油质粘性物粘拢的 薄膜通道3,气体经过薄膜通道3被挤出袋体1夕卜;在人起来后,袋 体1内空气压强变小,薄膜通道3的上薄膜片在外界气体压力作用下 叠合在一起,由于薄膜通道3内的油质粘性物表面张力大、粘性大, 可阻止外界空气的进入;这样,若一次没有排尽,用户可如上述操作 反复坐压袋钵1两到三次,即可将袋体1内的气体排尽。
所述的薄膜通道3内壁上还设有间隔一定距离的第一道半密封 片31和第二道半密封片32,第一道半密封片31的开口 310与第二 道半密封片32的开口 320相互错开,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在 坐压袋体1时,袋体l内的气体能正常排出,同时,当重压消除后, 在油质粘性物配合下,第一道半密封片31和第二道半密封片32使薄 膜通道3密封性更强了 ,从而能更好地防止外界空气进入袋体1内, 这样,便于衣物长时间保存。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袋体1由第一袋面12、第二袋面13以及 底面14组成,如图2和图7所示,所述底面14由第一底面141和第 二底面142组成,第一底面141和第二底面142可折叠在一起。空置 时,可将第一底面141初第二底面142叠置,叠置后第一底面141和 第二底面142被叠在第一袋面12和第二袋面13之间,这样,便于运 输、存放。
如图6所示,所述的袋体的封口装置2包括有位于所述袋体1袋 口处的左支撑板21、右支撑板22以及套合在左、右支撑板外周的压 合块23,所炜左支撑板21、右支撑板22上分别设置有可相互配合的 凸条210和凹槽220。
使用时,用庄合块23压紧左支撑板21、右支撑板22并拖动, 左支撑板21上的凸条210与右支撑板22上的凹槽220扣合,即可密 封。
权利要求1、一种坐压式真空袋,包括有袋体(1)、封口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袋体(1)下宽上窄,袋体(1)一侧上端设有向外延伸的薄膜通道(3),薄膜通道(3)内壁上布满油质粘性物;所述的薄膜通道(3)一端与袋体内腔(11)相通,另一端与外界相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压式真空袋,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薄膜通道(3)内壁上还设有伺隔一定距离的第一道半密封片(31) 和第二道半密封片(32),第一道半密封片(31)的开口 d10)与第 二道半密封片(32)的开口 (320)相互错开。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坐压式真空袋,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袋体的封口装置(2)包括有位于所述袋体(1)袋口处的左支撑板(21)、右支镎板(22)以及套合在左、右支撑板外周的压合块(23), 所述左支撑板(21)、右支撑板(22)上分别设置有可相互配合的凸 条(210)和凹槽(220)。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种坐压式真空袋,其特征在于所碟 的袋体(1)由第一袋面(12)、第二袋面U3)以及底面(14)铒成, 所述底面(H)由第一底面(141)和第二底面(142)组成,第一底 面(141)和第二底面(142)可折叠在一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坐压式真空袋,包括有袋体、封口装置,其设计要点在于所述袋体下宽上窄,袋体一侧上端设有向外延伸的薄膜通道,薄膜通道内壁上布满油质粘性物;所述的薄膜通道一端与袋体内腔相通,另一端与外界相通;所述的薄膜通道内壁上还设有间隔一定距离的第一道半密封片和第二道半密封片,第一道半密封片的开口与第二道半密封片的开口相互错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袋体上窄下宽便于放置,只要人坐压在袋体上或用重物压在袋体上即可实现排气,使袋体处于真空态,排气方便;结构变得十分简单,避免使用过多的配件,大大节约了制造成本。
文档编号B65D81/20GK201068275SQ200720053099
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6月21日
发明者石正兵 申请人:石正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