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7935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层传输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输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件自动化生 产线上实现自动控制,可方便地对工件进行来回传输的双层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数码产品的使用要求不断提高,尤其是数码产 品的显示屏。OLED显示屏就是数码产品中的一种新产品,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又禾尔为有机电发光显不(Organic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 0ELD),是指有机半导体材料和发光材料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的 现象。其原理是用ITO透明电极和金属电极分别作为器件的阳极和阴极,在一定电压驱动 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电子和空穴传输层,电子和空穴分别经过电子和 空穴传输层迁移到发光层,并在发光层中相遇,形成激子并使发光分子激发,后者经过辐射 弛豫而发出可见光。辐射光可从ITO —侧观察到,金属电极膜同时也起了反射层的作用。根 据这种发光原理而制成显示器被称为有机发光显示器,也叫OLED显示器。OLED是一种低电 压、低功耗、高亮度、高光效、宽视觉、全固化、全彩显、重量轻、价格低的电致发光器件,正成 为当今世界显示器件研究的热点,因此,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OLED显示面板通常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而随着广泛应用在制 造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中的玻璃基板已经变得越来越大,在生产过程中玻璃基板对传输带来 极之不便,特别是需要在长距离传输的生产线上,移动这些玻璃基板则费时费力,而使用皮 带传送则在一定程度上可缓解这些不足,但是,皮带传送的方式可操控性较差,只能往一个 方向传输,传输效率较低,并且需要使用多组齿轮组进行减速,传送过程容易产生移位,可 靠性及准确性并不能满足后续对显示面板的封装要求。因此,需要一种控制方便,传动准确,可靠性高,传输效率高的双层传输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控制方便,传动准确,可靠性高,传输效率高的双层传 输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传输装置,安装于自动化生产线上对工 件进行传输,包括固定轨道、传动齿条、主动齿轮及两传输架,所述固定导轨呈水平地延伸 出两相互平行的承载板轨,所述固定轨道呈对称的固定于所述自动化生产线的两侧,所述 主动齿轮的中心轴与所述承载板轨的平面相互垂直并且所述主动齿轮沿所述自动化生产 线的工件传输方向均勻分布地枢接于所述承载板轨上,所述传动齿条分别安装于所述传输 架的两侧,所述传动齿条与所述主动齿轮相互啮合,两所述传输架分别一一对应地承载于 两相互平行的承载板轨上形成双层结构,两所述传输架分别与所述承载板轨呈移动地接 触。较佳地,所述自动传输装置还包括若干滚动轮,两所述传输架的安装面两侧均沿工件传输方向分别设有凹槽,所述固定轨道的承载板轨上均正对所述凹槽开设有滚动槽,所述滚动轮均勻分布地枢接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滚动槽的底部接触。通过所述滚动轮与 所述滚动槽的配合,所述滚动轮一方面可支撑所述传输架,使工件可承载于所述传输架上, 另一方面可以进行滚动地运动,使所述传输架在所述主动齿轮驱动所述齿条时沿所述滚动 槽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对所述工件进行传输。具体地,所述自动传输装置还包括若干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均勻分布地枢接于所 述凹槽内,所述固定轨道的承载板轨的表面向上延伸出呈凸起的导向壁,所述导向轮与所 述导向壁接触。所述导向壁沿传输的方向延伸,所述传输架在所述导向轮的滚动下沿所述 导向壁的方向运动,所述导向壁对所述传输架起导向作用,所述导向轮可减少所述传输架 在传输时所受到的阻力,从而使所述传输架能准确可靠地传输。更具体地,所述导向轮与所 述滚动轮间隔地排列,这样可节省双层传输装置的空间,结构更加合理,紧凑。由于本发明所述固定轨道具有上下两承载板轨,上下两所述承载板轨可分别承载 两所述传输架,并在上下两所述承载板轨上安装所述主动齿轮,在所述传输架上安装所述 传动齿条,使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传动齿条相互啮合,通过精确控制所述主动齿轮的转动 带动所述齿条运动从而实现承载于上下两所述承载板轨上的两所述传输架互不干扰地来 回传输,传输效率高。并且,所述传输架与所述固定轨道移动接触,在所述传输架传输的过 程中可减少所述传输架传输的阻力,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整个传输过程只需控制主动 齿轮的转动,控制方便,传输精度高,准确可靠。


图1是本发明双层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双层传输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图2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本发明双层传输装置中固定轨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中C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双层传输装置100,包括两传输架1、两固定轨 道2、传动齿条3、主动齿轮4、齿轮轴5、滚动轮6及导向轮7,所述固定导轨2呈水平地延伸 出两相互平行的承载板轨21,所述固定轨道2呈对称的固定于所述自动化生产线的两侧, 所述齿轮轴5与所述承载板轨21的平面相互垂直并且所述齿轮轴5沿所述自动化生产线 的工件传输方向均勻分布地枢接于所述承载板轨21上,所述主动齿轮4枢接于所述齿轮轴 5上,所述传动齿条3分别安装于所述传输架1的两侧,所述传动齿条3与所述主动齿轮4 相互啮合,两所述传输架1分别一一对应地承载于两相互平行的承载板轨21上形成双层结 构,两所述传输架1分别与所述承载板轨21呈移动地接触,通过使用电机(图中未示)驱 动控制所述齿轮轴5,所述齿轮轴5带动所述主动齿轮4驱动所述传动齿条3直线运动,从 而控制所述传输架1的传输。请再参阅图6所示,两所述传输架1的安装面两侧均沿工件传输方向分别设有凹槽11,所述固定轨道2的承载板轨21上均正对所述凹槽11开设有滚动槽21a,所述滚动轮 6均勻分布地枢接于所述凹槽11内并与所述滚动槽21a的底部接触。通过所述滚动轮6 与所述滚动槽21a的滚动配合,所述滚动轮6 —方面可支撑所述传输架1,使工件(图中未 示)可承载于所述传输架1上,另一方面可以进行滚动地运动,使所述传输架1在所述主动 齿轮4驱动所述传动齿条3时沿所述滚动槽21a的方向运动,从而实现对所述工件进行传 输。所述导向轮7均勻分布地枢接于所述凹槽11内并且与所述滚动轮6间隔地排列,所述 固定轨道2的承载板轨21的表面向上延伸出呈凸起的导向壁21b,所述导向轮7与所述导 向壁21b接触,所述导向壁21b沿传输的方向延伸,所述传输架1在所述导向轮7的滚动下 沿所述导向壁21b的方向运动,所述导向壁21b对所述传输架1起导向作用,所述导向轮7 可减少所述传输架1在传输时所受到的阻力,从而使所述传输架1能准确可靠地传输。结合上述附图,下面对所述双层传输装置100的工作原理进行详细描述,如下电机驱动上下两所述承载板轨21的数个齿轮轴5,使上层的所述承载板轨21的齿轮轴5与下层的所述承载板轨21的齿轮轴5以相反方向转动,带动所述主动齿轮4,所述 主动齿轮4转动,从而驱动所述传动齿条3直线运动使上下两层所述承载板轨21的两所述 传输架1沿相反的方向运动,此时,上下两层的所述承载板轨21的所述滚动轮6的轮面与 所述滚动槽21a接触并沿各自的所述传输架1的传输方向滚动运动,所述滚动轮6可减少 所述传输架1在传输时与所述固定轨道2之间的磨擦,使所述传输架1传送过程准确可靠。 同时,上下两层的所述承载板轨21的所述导向轮7的轮面与所述导向壁21b接触。所述导 向轮7沿所述导向壁21b滚动运动,在所述滚动轮6在所述滚动槽21a运动的时候为所述 滚动轮6提供导向作用,进一步使所述传输架1传输过程更加准确可靠,工件放置于所述传 输架1上即可沿两个相反方向往返传输。本发明双层传输装置100也可以相同的方向进行 传输,工作原理与上述描述相同,只是传动方向相同,在此不再详细描述。由于本发明在所述固定轨道2具有上下两层所述承载板轨21,通过在两层承载板 轨21上安装所述主动齿轮4,并且在所述传输架1上安装所述传动齿条3,所述主动齿轮4 与所述传动齿条3相互啮合,通过精确控制所述主动齿轮4转动带动所述传动齿条3运动 从而实现上下两所述传输架1以相同或相反方向同时传输,传输效率得到极大的提高。并 且所述传输架1与所述固定轨道2通过所述滚动轮6的滚动接触,使所述传输架1在传输 的过程中可减少所述固定轨道2对所述传输架1的阻力,同时,所述导向轮7沿所述导向壁 21b滚动运动,所述导向轮7在传输过程中对所述传输架1起导向作用,且可减少所述固定 轨道2在传输时对所述传输架1的阻力,整个装置结构简单,紧凑,整个传输过程只需控制 主动齿轮4的转动,控制方便,传输精度高,准确可靠。本发明双层传输装置100所涉及到的传输架1及固定轨道2的尺寸大小及安装方 法均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做详细的说明。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 围,因此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双层传输装置,安装于自动化生产线上对工件进行传输,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轨道、传动齿条、主动齿轮及两传输架,所述固定导轨呈水平地延伸出两相互平行的承载板轨,所述固定轨道呈对称的固定于所述自动化生产线的两侧,所述主动齿轮的中心轴与所述承载板轨的平面相互垂直并且所述主动齿轮沿所述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件传输方向均匀分布地枢接于所述承载板轨上,所述传动齿条分别安装于所述传输架的两侧,所述传动齿条与所述主动齿轮相互啮合,两所述传输架分别一一对应地承载于两相互平行的承载板轨上形成双层结构,两所述传输架分别与所述承载板轨呈移动地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传输装置还包括若干滚 动轮,两所述传输架的安装面两侧均沿工件传输方向分别设有凹槽,所述固定轨道的承载 板轨上均正对所述凹槽开设有滚动槽,所述滚动轮均勻分布地枢接于所述凹槽内并与所述 滚动槽的底部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层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传输装置还包括若干导 向轮,所述导向轮均勻分布地枢接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固定轨道的承载板轨的表面向上延 伸出呈凸起的导向壁,所述导向轮与所述导向壁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层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与所述滚动轮间隔地 排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层传输装置,安装于自动化生产线上对工件进行传输,包括固定轨道、传动齿条、主动齿轮及两传输架,所述固定导轨呈水平地延伸出两相互平行的承载板轨,所述固定轨道呈对称的固定于所述自动化生产线的两侧,所述主动齿轮的中心轴与所述承载板轨的平面相互垂直并且所述主动齿轮沿所述自动化生产线的工件传输方向均匀分布地枢接于所述承载板轨上,所述传动齿条分别安装于所述传输架的两侧,所述传动齿条与所述主动齿轮相互啮合,两所述传输架分别一一对应地承载于两相互平行的承载板轨上形成双层结构,两所述传输架分别与所述承载板轨呈移动地接触。本发明双层传输装置具有控制方便,传动准确,可靠性高,传输效率高的优点。
文档编号B65G49/06GK101823623SQ20101013935
公开日2010年9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0日
发明者余超平, 刘惠森, 张华 , 杨明生, 王勇, 王曼媛, 范继良 申请人:东莞宏威数码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