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绞龙等厚优化技术与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37939阅读:1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螺旋绞龙等厚优化技术与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螺旋搅龙等厚优化技术与生产工艺,适应于在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及食品机械、建筑机械等各类工程机械设备上作螺旋搅龙传动装置主体设计方案用,其制造与生产 工艺技术适应于螺旋搅龙生产企业,用于大批量生产新型等厚螺旋搅龙。
背景技术
现有的螺旋搅龙设计方案和搅龙叶片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整体搅 龙叶片设计,通过铸造生产工艺成形,为起模方便和避免铸造缺陷出现,必须采用搅龙叶片 内边缘线部分材料厚度大于其外边缘线部分材料厚度的设计方案,搅龙装置工作时,外边 缘线部分的材料磨损量远远大于内边缘线部分,使外边缘线部分的材料厚度更薄,导致螺 旋搅龙装置提前失效,使用寿命短,材料浪费严重,二种是搅龙叶片采用钢带材料整体拉卷 成形生产工艺,拉卷成形过程中由于外边缘线部分材料的拉伸量远远大于内边缘线部分的 材料,必然造成搅龙叶片内边缘线部分的材料厚度大于其外边缘线部分的材料厚度,同样 将导致提前失效的现象,而且这种生产工艺很难控制材料变形的均匀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创新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螺旋搅龙等厚优化技术与生产工艺,做到新型搅龙 叶片可采用单元体叶片成形后组合焊接的生产工艺,形成整体搅龙叶片,而采用以上优化 生产工艺技术的搅龙叶片,其外边缘线部分的材料厚度大于其内边缘线部分的材料厚度, 既能明显增強搅龙叶片的耐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又有利于提高搅龙叶片的传动效率,进 一步改善搅龙叶片的工作性能,同时简化了搅龙叶片的生产工艺,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技术方案的核心是通过设计一种螺旋搅龙等厚优化技术方案及与之相关联的生 产工艺,将其作为螺旋搅龙新设计方案和生产工艺的主体,应用于收割机和其它机械设备 的搅龙装置及其大批量生产上,螺旋搅龙新设计方案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搅龙装 置,搅龙装置由中间传动轴和焊接在传动轴上的搅龙叶片组成,新设计方案的搅龙叶片主 体生产工艺采用单元体叶片组合焊接成形,搅龙叶片的外边缘线部分的材料厚度大于其内 边缘线部分的材料厚度,它们共同组成螺旋搅龙等厚优化技术与生产工艺。本发明创新中的搅龙叶片采用了外厚内薄型优化技术方案及与之相关联的生产 工艺,保障其外边缘线部分的材料厚度大于其内边缘线部分的材料厚度,既能明显增强搅 龙叶片的耐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又有利于提高搅龙叶片的传动效率,进一步改善搅龙叶 片的工作性能,同时简化了搅龙叶片的生产工艺,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创新的特点是搅龙叶片的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传动 效率高,工作性能可靠,生产工艺过程简单合理,外厚内薄型优化技术方案适用于在各种收 割机及其它机械设备的搅龙输送装置上使用,其优化生产工艺技术适用于在各种搅龙输送 装置生产企业里使用。本发明创新既适应于在各种收割机等农业机械上作输送搅龙装置主体设计方案和生产工艺技术用,也可应用于其它机械,如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建筑工程机械、纺织机械、交通机械等各类工程机械设备上作螺旋搅龙传动装置主体设计方案和生产工艺技术用。


图1为螺旋搅龙等厚优化技术焊接组装成形示意图例图2为螺旋搅龙等厚优化技术下料示意图例图3为螺旋搅龙等厚优化技术组合单元示意图例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创新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2、3所示,新型等厚螺旋搅龙 装置安装在输送装置的壳体1内,它包括壳体1和安装在壳体1内的搅龙装置,搅龙装置由 传动轴3和焊接在传动轴3上的搅龙叶片4组成,搅龙叶片4采用等厚优化生产工艺技术, 即先将单元体叶片2轴向错位拉伸成形,然后再组合焊接形成搅龙叶片4的整体,单元体叶 片2成形后,搅龙叶片4的外边缘线部分5的材料厚度大于其内边缘线部分6的材料厚度, 它们共同组成螺旋搅龙等厚优化技术与生产工艺。工作原理如下当螺旋搅龙输送装置转动开始正常工作时,被输送的物料和搅龙 叶片4之间产生磨擦,使搅龙叶片4磨损,其中线速度最大的外边缘线部分5的磨损量远远 大于内边缘线部分6的材料磨损量,从外向内搅龙叶片4磨损量的大小,呈现出由大到小的 逐渐变化规律,考虑到磨损量的以上变化规律,螺旋搅龙等厚优化设计方案中的搅龙叶片4 采用单元体叶片2成形后组合焊接的生产工艺,单元体叶片2成形后,由于成形过程中内边 缘线部分6的材料拉伸量远远大于其外边缘线部分5的材料拉伸量,可保障搅龙叶片4的 外边缘线部分5的材料厚度大于其内边缘线部分6的材料厚度,外边缘线部分5的材料磨 损寿命明显得到提高,与内边缘线部分6的工作寿命匹配更加合理,而应用焊接成形的生 产工艺有利于进一步改善耐磨性能,使螺旋搅龙装置总体工作寿命得到明显提高,螺旋搅 龙等厚优化设计方案中的外厚内薄型搅龙叶片4,使搅龙装置在传送物料的过程中,搅龙叶 片4对物料作用力的轴向有效分量加大,径向有效分量减少,改善了搅龙叶片4的物料输送 效率,使其不但工作性能可靠,传动效率也得到同步提高,其优化生产工艺过程有利于采用 模具冲压下料,直接成形,适应于大批量生产。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创新可作为一套独立的装置和生产工艺应用于其它各类机 械传输系统及生产工艺中,其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可靠,生产成本低,应用范围广。
权利要求
一种螺旋搅龙等厚优化技术与生产工艺,它包括螺旋搅龙主体设计方案及搅龙叶片(4)的优化生产工艺技术,螺旋搅龙主体设计方案包括壳体(1)和安装在壳体(1)内的搅龙装置,搅龙装置由中间传动轴(3)和焊接在传动轴上的搅龙叶片(4)组成,其特征在于搅龙叶片(4)采用单元体叶片(2)成形后组合焊接,单元体叶片(2)成形后,搅龙叶片(4)的外边缘线部分(5)的材料厚度大于其内边缘线部分(6)的材料厚度,形成外厚内薄型搅龙叶片(4)的形体,它们共同组成螺旋搅龙等厚优化技术与生产工艺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搅龙等厚优化技术与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主体设计方 案采用外厚内薄型搅龙叶片(4)的形体,搅龙叶片的外边缘线部分(5)的材料厚度大于其 内边缘线部分(6)的材料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搅龙等厚优化技术与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搅龙叶片 (4)采用单元体叶片(2)成形后组合焊接,单元体叶片(2)拉伸成形过程中,内边缘线部分 (6)的材料拉伸率大于其外边缘线部分(5)的材料拉伸率,使搅龙叶片的外边缘线部分(5) 的材料厚度大于其内边缘线部分(6)的材料厚度。
全文摘要
一种螺旋绞龙等厚优化技术与生产工艺,它包括螺旋绞龙主体设计方案及绞龙叶片的优化生产工艺技术,主体设计方案包括壳体和安装在壳体内的绞龙装置,绞龙装置由传动轴和焊接在传动轴上的绞龙叶片组成,绞龙叶片生产工艺采用单元体叶片成形后组合焊接,可保障绞龙叶片的外边缘线材料厚度大于其内边缘线材料厚度,既能明显增強绞龙叶片的耐磨性,延长其使用寿命,又有利于提高绞龙叶片的传动效率,进一步改善绞龙叶片的工作性能,同时简化了绞龙叶片的生产工艺,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本发明的特点是绞龙叶片的耐磨性能好,使用寿命长,传动效率高,工作性能可靠,生产工艺过程简单合理,适用于生产各种收割机及其它机械设备的绞龙输送装置中使用。
文档编号B65G33/14GK101817446SQ20101013964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日
发明者聂俊 申请人:聂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