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可折叠托盘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托盘箱,特别是一种适于堆码的可折叠托盘箱。
背景技术:
如今,在物流运输领域,托盘箱由于便于装载散装或小包装的货物,已得到了越来 越广泛地使用,其通常包括底架和设置在该底架上的端框和侧框。传统托盘箱的端框和侧 框大多是不可折叠地固定到底架上的。这样,托盘箱空载时,其所占用的空间与满载时相 同,不利于节约托盘箱自身的存储空间,并且在空载或满载状态下不适于堆码,或者当托盘 箱多层堆码时不够稳固,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因外力作用产生倾覆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于空载或满载状态下堆码的可折叠托盘 箱。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的托盘箱,包括底架,具有两 个相对设置的端边梁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边梁;两个端框,分别可折叠地组立于所述两个 端边梁的上方;以及两个侧框,分别可折叠地组立于所述两个侧边梁的上方;所述托盘箱 还包括四个角立柱,分别固定在所述底架的四个角部,每个角立柱分别具有沿所述端边梁 的外侧延伸的第一侧部、沿所述侧边梁的外侧延伸的第二侧部;两个端挡板,分别固定在所 述两个端边梁的上方;四个角支撑组件,分别与所述四个角立柱相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底架 的四个角部,其中每个角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角支撑,固定在所述端边梁的下方,并在竖直 方向上与对应的端挡板对齐;以及堆码柱,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架的下方;其中,每个端框还 具有两个用于在其组立时将其支撑于所述底架上方的端立柱,其中每个堆码柱在竖直方向 上与组立后的端框的对应一个端立柱对齐。进一步地,每个角支撑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侧边梁的下方的第二角支撑,其中 所述角立柱的第一侧部沿所述端边梁的外侧延伸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第一角支撑,而所述 角立柱的第二侧部沿所述侧边梁的外侧延伸至少部分地覆盖所述第二角支撑。进一步地,所述角立柱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分别向上延伸超过所述端挡板一第 一预定距离,所述第一角支撑的底部向下超过所述角立柱的底部一第二预定距离,其中,该 第二预定距离大于该第一预定距离。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角支撑具有预定的高度。进一步地,每个端框还具有彼此平行地设置在所述两个端立柱之间的上横梁和下 横梁,所述端框的两个端立柱向上突出于其上横梁一第三预定距离,所述第一角支撑超出 所述堆码柱一第四预定距离;其中该第三预定距离大于该第四预定距离。进一步地,所述角立柱向下超出所述堆码柱一第五预定距离。进一步地,所述堆码柱包括弯折结构,具有与所述第一角支撑贴合固定的第一弯 折部和与所述第二角支撑贴合固定的第二弯折部;以及固定到所述弯折结构的底部的底封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外侧边缘固定到所述角立柱的第一侧部;而所述第 二弯折部的外侧边缘固定到所述角立柱的第二侧部。进一步地,至少一个所述角支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角支 撑之间的补强装置。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角支撑包括平行于所述端边梁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角支 撑包括平行于所述侧边梁的第二支撑部;至少一个所述角支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于 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部之间的补强装置。进一步地,每个角支撑组件还包括一个支撑立柱,该支撑立柱与对应的一个端立 柱相对应的固定于所述底架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立柱包括位于其顶部的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包括与所述支 撑立柱连接的板体部和向所述底架上方延伸的弯折部。进一步地,每个端框还具有彼此平行地设置在所述两个端立柱之间的上横梁和下 横梁,所述端立柱向下超出所述下横梁一第六预定距离,且该第六预定距离大于所述端挡 板顶部与限位板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每一个所述端挡板位于对应所述端边梁上的两个所述支撑立柱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底架包括底板以及位于该底板下方的一个或多个内横梁和一个或 多个内纵梁,其中所述内横梁平行地连接在所述两个端边梁之间,而所述内纵梁平行地连 接在所述两个侧边梁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端挡板包括与所述底架连接的第一延伸部、由该第一延伸部向平 行于所述底架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和由该第二延伸部向垂直于所述底架方向延伸的第 三延伸部。进一步地,所述角立柱的第二侧部上设置有一长形孔;所述端立柱超出所述下横 梁部分的下方设置有一与所述长形孔配合的连接部,连接所述端框与底架。进一步地,所述角立柱第二侧部的上边缘开设有一凹槽;所述端立柱上设置有一 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凸块;端框组立后,所述凸块卡接在所述凹槽中。进一步地,所述端立柱上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锁座;所述侧框上端分别设置有一 与所述第一锁座相对应的第一锁具;组立后,所述第一锁座与第一锁具配合锁紧。进一步地,所述侧框的两侧竖梁上分别设置有向外突出的挂接销;所述端立柱上 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挂接销相对应的第二锁座;组立后,所述挂接销与第二锁具挂接配合。进一步地,所述侧框的下横梁两端各设置有一向外突出的限位销,组立后,所述限 位销容纳在相对应的所述端立柱与侧边梁和角立柱之间的空间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托盘箱在空载堆码时,上、下层托盘箱利用角支撑与角立柱的 限位配合,实现多层可靠堆码;满载装配时,端立柱与上层托盘箱角支撑配合实现堆码限 位,也可实现多层可靠堆码;该托盘箱结构简单、自重轻、承载能力强、通用性好;该托盘箱 的端侧框采用笼式结构设计,有效拦挡货物的基础上,便于可视化管理,较整板箱式托盘箱 可有效减轻整箱重量、降低成本;该托盘箱的端侧框装配便捷,一人可独立操作。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 的限定。
[002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托盘箱组立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托盘箱底架示意图;图3为底架下方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为图2中去除角立柱后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B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为底架的侧视图;图8为图7中去除角立柱后的示意图;图9A为端框的立体示意图;图9B为端框的主视图;图9C为端框的侧视图;图IOA为侧框的立体示意图;图IOB为侧框的的主视图;图IOC为侧框的侧视图;图IlA为托盘箱的折叠示意图;图IlB为托盘箱折叠状态下的堆码示意图图IlC为托盘箱折叠状态下的堆码侧示图图12为托盘箱组立状态下的堆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示例性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然而应当理解,在没有进 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个实施例中的元件、结构和特征也可以有益地结合到其它实施方式 中。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托盘箱1,其包括底架2、两个彼此相对地设置在底架上 的端框3、以及两个彼此相对地设置在底架上的侧框4。端框3包括位于其两侧的端立柱 33。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架示意图。底架2包括底板11,设置在底板11四周的两 个相对的端边梁13和两个相对的侧边梁14,且端边梁13上设置有端挡板15。底架2还包 括四个分别设置在其四个角部外侧的角立柱18,每个角立柱18分别具有沿端边梁13的外 侧延伸的第一侧部181和沿侧边梁14外侧延伸的第二侧部182。且角立柱18的第一侧部 181和第二侧部182向上超出端挡板15 —预定距离H1,向下超出端边梁13 —预定距离H2。 此外,在第二侧部182上设置有一长形孔1821,并且第二侧部182的上边缘开设有一凹槽 1822。底架2的四个角部分别设置有角支撑组件16。每个角支撑组件16中包括固定设置 在端边梁13下方的第一角支撑161和固定设置在侧边梁14下方的第二角支撑162。其中, 第一角支撑161在竖直方向上与对应的端挡板15对齐。第一角支撑161和第二角支撑162 高度为Ha,且具有中空结构,中空结构设计可同时满足叉车作业及堆码作业的工况需求。优 选地,角立柱18的第一侧部181沿端边梁13的外侧延伸至少部分地覆盖第一角支撑161,而角立柱18的第二侧部182沿侧边梁14的外侧延伸至少部分地覆盖第二角支撑162。图3为底架下方结构的示意图。底板11下方分别设置两条平行于侧边梁14的内 横梁19和两条平行于端边梁13的内纵梁20。内横梁19分别平行地连接于端边梁13之 间,内纵梁20分别平行地连接于侧边梁14之间。当然,内横梁19与内纵梁20的的个数可 根据载荷需要选择性设置。优选的,两内横梁19和两内纵梁20均勻的设置在底板下方,即 内横梁19可将底板11下方沿侧边梁14的方向分隔为等分的三部分,同样的,内纵梁20可 将底板11下方沿横边梁13的方向分隔为等分的三部分。内横梁19和内纵梁20的设置,可 以满足载物均勻荷重及耐叉车作业冲击的工况需求。此外,在底架2的四个角部设置有四 个角支撑组件16,每个角支撑组件16中包括固定设置在端边梁13下方的第一角支撑161 和固定设置在侧边梁14下方的第二角支撑162。在底架2的四个角部下方设置第一角支撑 161和第二角支撑162,为整箱提供稳固的支撑。当然在底架2的四个角部下方只设置有第 一角支撑161,也可以实现为整箱提供稳固支撑的效果。优选地,角支撑组件16还包括连 接于第一角支撑161和第二角支撑162的补强装置17,通过补强装置17将第一角支撑161 和第二角支撑162连接为一个整体,能够大幅提升角支撑组件16的承载能力及稳定性。图4为图3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第一角支撑161包括平行于端边梁13的 第一支撑部1611 ;第二角支撑162包括平行于侧边梁14的第二支撑部1621。优选地,补强 装置17分别与第一支撑部1611和第二支撑部1621固定连接,进而将第一角支撑161和第 二角支撑162连接为一个整体,大幅提升角支撑组件16的承载能力及稳定性。当然,也可 以视需求设置多个补强装置17,以进一步提升角支撑组件16的承载能力及稳定性。图5为图2中去除角立柱后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角支撑组件16还包括设置在 底架2的角部下方的堆码柱21和设置在底架2的角部上方的支撑立柱23,其中,支撑立柱 23分别位于端挡板15的两侧,堆码柱21和支撑立柱23分别在竖直方向上与组立后的端框 的一个对应端立柱33对齐。优选地,堆码柱21包括弯折结构,具有与第一角支撑161贴合 固定的第一弯折部211和与第二角支撑162贴合固定的第二弯折部212 ;以及固定到弯折 结构底部的底封板22。如图6所示,图6为图5中B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第一弯折 部211的外侧边缘固定到角立柱的第一侧部181的内侧;而第二弯折部212的外侧边缘固 定到角立柱的第二侧部182的内侧。底封板22的两相邻侧边分别与堆码柱21两弯折边的 内表面固定连接。当然,并不限定堆码柱21与第一角支撑161或第二角支撑162的侧面连 接,也可以达到堆码状态下的支撑效果。当在底架2的角部装配有角立柱18后,底封板22 与堆码柱21和角立柱18形成密闭型空间,能够有效地提升堆码承载力及堆码稳定性(参 见图2及图4)。支撑立柱23用于承托端框3的端立柱33。优选地,可在支撑立柱23上设 置一限位板对。限位板M包括一板体部241和一弯折部M2。板体部241设置在支撑立 柱23顶部,起到承托端框3的端立柱33的作用。板体部241较支撑立柱23顶部向箱内延 伸,进而与侧边梁14之间形成一高度为Hb的空间,其为侧框4的装配和折叠提供充足的空 间。同时,板体部Ml向箱内延伸部的末端朝背向底板11方向的一进步延伸形成一弯折部 M2,弯折部242可以对端框3起限位作用。图7为底架的侧视图。角立柱18的第二侧部182上开设有长形孔1821,端框3的 端立柱33上一连接部穿过长形孔1821,实现端框3与底架2的连接。连接部在长形孔1821 内可上下运动,进而实现端框的折叠或组立。第二侧部182上边缘还开设有一凹槽1822,其与端立柱33上相对设置的向外侧突出的凸块卡接配合,进而凹槽1822对端框3起到固定 作用。图8为图7中去除角立柱后的示意图。端挡板15包括与底架2连接的第一延伸 部151,由第一延伸部151向平行于底架2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52和由第一延伸部152 向垂直于底架2方向延伸的第三延伸部153。端挡板15的第二延伸部152与设置在支撑立 柱23上的限位板M之间的高度值为H4,进而在端挡板15与限位板M之间形成高度为H4 的空间,该空间为端框3和角立柱18装配时提供了充分的安装及运动空间。角支撑组件16 中的堆码柱21上固定设置的底封板22到第一角支撑161或第二角支撑162支撑面的高度 值为H3。底封板22与第一角支撑161或第二角支撑162下表面之间的距离形成了空载或 满载堆码的配合空间。图9A为端框的立体示意图。端框3包括上横梁31、下横梁32和两个端立柱33, 其中端立柱33的上端和下端均超出上横梁31和下横梁32,其中端立柱33向上超出上横 梁31的高度值为H5,端立柱33向下超出下横梁32的高度值为H6。优选地,端立柱33向 下超出下横梁32的高度值H6大于端挡板15与限位板M之间的高度H4,这样,托盘箱在组 立时,端挡板15与下横梁32不会发生干涉。优选地,端立柱33向上超出上横梁31的高度 值H5大于底封板22到第一角支撑161支撑面的高度值H3,这样,托盘箱在组立状态下堆码 时,下层托盘箱端框3的上横梁31不会与上层托盘箱的第一角支撑161发生干涉或受力。 端框3的两个端立柱33从上至下依次设置有第一锁座35、第二锁座36、凸块37和连接部 39。连接部39可与角立柱18上的长形孔1821配合,使端框3与底架2连接。优选地,可以 在端立柱33的下端设置有一预制孔,并在其上装配连接螺栓,通过连接螺栓实现端框3与 底架2连接。其中,在将端框3与底架2装配时,连接螺栓穿过角立柱18上的长形孔1821 及端框3上的预制孔实现端框3与底架2的连接,而凸块37则卡接入角立柱18上的凹槽 1822中。图9B为端框的主视图。图9C为端框的侧视图。如图9A、9B、9C所示,优选地,端 框3可以采用笼式结构设计,不但能有效拦挡货物,更便于可视化管理,较整板箱式托盘箱 可有效减轻整箱重量,并降低成本。优选地,还可以在端框3的角部设置有连接于上横梁31 和端立柱33的加强筋40。图IOA为侧框的立体示意图。侧框4包括第一上横梁41、第一下横梁42及与第一 上横梁41、第一下横梁42两端相连的两竖梁45。第一下横梁4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限位 销49。在组立时,两个限位销49分别容纳在侧边梁14两端的支撑立柱23和角立柱18之 间的空间内,即支撑立柱23和角立柱18对侧框4起前后限位的作用。当将端框3装配后, 端框3的端立柱33与限位板M相接触,限制了限位销49的上升空间,即对侧框4起上下 限位的作用。侧框4的第一上横梁4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锁具47。在组立状态下,第 一锁具47与端框3上设置的第一锁座35相配合,起到将侧框4的上部与端框3相固定的 作用。侧框4的两端竖梁45中部还分别设置有向外凸起的挂接销48。在组立状态下,挂接 销48与端框3上设置的第二锁座36相配合,起到将侧框4的中部与端框3相固定的作用。 优选地,侧框4还可包括一第二上横梁43和一第二下横梁44,竖梁45分为上竖梁451和下 竖梁452两部分。其中,第二上横梁43和第二下横梁44通过铰链连接。第一上横梁41、 第二上横梁43和两侧的第一竖梁451构成了上侧框51 ;第二下横梁44、第一下横梁42和 两侧的第二竖梁452构成了下侧框52。第一锁具47位于上侧框51的上端,起到固定上侧框51的作用;而挂接销48则位于第二竖梁452上,用于固定下侧框52。这样,打开第一锁 具47后,上侧框51可以相对下侧框52转动。在载货或卸货过程中,可以按需要打开第一 锁具47,即可转动开启上侧框51,而不会影响到挂接销48对下侧框52的固定。图IOB为 侧框的的主视图。图IOC为侧框的侧视图。优选地,侧框4可以采用笼式结构设计,不但能 有效拦挡货物,更便于可视化管理,较整板箱式托盘箱可有效减轻整箱重量,并降低成本。图IlA为托盘箱的折叠示意图。折叠时,先将侧框4上的第一锁具47打开,并向 上提拉侧框4,使挂接销48脱离第二锁座36,再将两个相对的侧框4依次放倒在底架2上。 然后上提端框3,此时连接部39在长形孔1821中向上运动,端立柱33上的凸块37则脱离 角立柱18顶部的凹槽1822,再将两个相对的端框3依次放倒在侧框4上,实现托盘箱1的 折叠。折叠后,角立柱18向上超出端挡板15—预定距离HI。图IlB为托盘箱折叠状态下的堆码示意图。在折叠堆码的状态下,因为第一角支 撑161与端挡板15在竖直方向上对齐,所以下层托盘箱1的端挡板15与上层托盘箱1的 第一角支撑161对齐并相配合支撑,同时下层托盘箱1的角立柱18超出下层托盘箱1的端 挡板15的部分对上层托盘箱1的第一角支撑161和第二角支撑162提供了可靠的限位,可 以大幅提升托盘箱在折叠状态下的堆码稳定性。图IlC为托盘箱折叠状态下的堆码侧示图。第一角支撑161的高度值Ha大于角立 柱18向上超出端挡板15的高度值Hl和角立柱18向下超出端边梁13的高度值H2之和, 即折叠堆码状态下的下层托盘箱1的角立柱18与上层托盘箱1的角立柱18之间存在一预 定间隙Si。这样,在折叠堆码状态下,上下层托盘箱的角立柱之间不会发生干涉。由于角立 柱18部分地覆盖第一角支撑161和第二角支撑162,因此下层托盘箱1的角立柱18对上层 托盘箱1的第一角支撑161和第二角支撑162提供了更好的限位,进而再次提升托盘箱在 折叠状态下的堆码稳定性。图12为托盘箱组立状态下的堆码示意图。在托盘箱组立堆码时,下层托盘箱1的 四个端立柱33与上层托盘箱1的四个堆码柱21上的底封板22分别配合支撑。由于端立柱 33向上超出上横梁31的高度值H5大于底封板22到第一角支撑161支撑面的高度值H3, 这样,托盘箱在组立状态下堆码时,下层托盘箱1的端框3的上横梁31不会与上层托盘箱1 的第一角支撑161发生干涉或受力。优选地,角立柱18向下超过堆码柱21上的底封板22 一预定距离,这样,在组立堆码状态下,上层托盘箱1的角立柱18可以对下层托盘箱1相对 应的端立柱33提供了可靠的限位,可以大幅提升托盘箱在组立状态下的堆码稳定性。应当指出,虽然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本实用新型还 可有其它多种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 员显然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当属于本实 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效物所保护的范围内。
9
权利要求1.一种可折叠的托盘箱,包括底架,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端边梁和两个相对设置的侧边梁; 两个端框,分别可折叠地组立于所述两个端边梁的上方;以及 两个侧框,分别可折叠地组立于所述两个侧边梁的上方; 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盘箱还包括四个角立柱,分别固定在所述底架的四个角部,每个角立柱分别具有沿所述端边梁的 外侧延伸的第一侧部、沿所述侧边梁的外侧延伸的第二侧部; 两个端挡板,分别固定在所述两个端边梁的上方;四个角支撑组件,分别与所述四个角立柱相对应地设置在所述底架的四个角部,其中 每个角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角支撑,固定在所述端边梁的下方,并在竖直方向上与对应的端挡板对齐;以及 堆码柱,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架的下方;其中,每个端框还具有两个用于在其组立时将其支撑于所述底架上方的端立柱,其中 每个堆码柱在竖直方向上与组立后的端框的对应一个端立柱对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每个角支撑组件还包括固定在所述侧边 梁的下方的第二角支撑,其中所述角立柱的第一侧部沿所述端边梁的外侧延伸至少部分地 覆盖所述第一角支撑,而所述角立柱的第二侧部沿所述侧边梁的外侧延伸至少部分地覆盖 所述第二角支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立柱的第一侧部和第二侧部分别 向上延伸超过所述端挡板一第一预定距离,所述第一角支撑的底部向下超过所述角立柱的底部一第二预定距离,其中,该第二预定距离大于该第一预定距离。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支撑具有预定的尚度。
5.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每个端框还具有彼此平行地 设置在所述两个端立柱之间的上横梁和下横梁,所述端框的两个端立柱向上突出于其上横 梁一第三预定距离,所述第一角支撑超出所述堆码柱一第四预定距离; 其中该第三预定距离大于该第四预定距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立柱向下超出所述堆码柱一第五预定距离。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堆码柱包括弯折结构,具有与所述第一角支撑贴合固定的第一弯折部和与所述第二角支撑贴合固 定的第二弯折部;以及底封板,固定到所述弯折结构的底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部的外侧边缘固定到所述 角立柱的第一侧部;而所述第二弯折部的外侧边缘固定到所述角立柱的第二侧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角支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 个连接于所述第一和第二角支撑之间的补强装置。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支撑包括平行于所述端边梁 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角支撑包括平行于所述侧边梁的第二支撑部;至少一个所述角支 撑组件还包括至少一个连接于所述第一和第二支撑部之间的补强装置。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每个角支撑组件还包括一个支撑立柱, 该支撑立柱与对应的一个端立柱相对应的固定于所述底架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包括位于其顶部的一限 位板,所述限位板包括与所述支撑立柱连接的板体部和向所述底架上方延伸的弯折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每个端框还具有彼此平行地设置在所 述两个端立柱之间的上横梁和下横梁,所述端立柱向下超出所述下横梁一第六预定距离, 且该第六预定距离大于所述端挡板顶部与限位板之间的距离。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端挡板位于对应所述端边 梁上的两个所述支撑立柱之间。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架包括底板以及位于该底板下方 的一个或多个内横梁和一个或多个内纵梁,其中所述内横梁平行地连接在所述两个端边梁 之间,而所述内纵梁平行地连接在所述两个侧边梁之间。
1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挡板包括与所述底架连接的第一 延伸部、由该第一延伸部向平行于所述底架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和由该第二延伸部向垂 直于所述底架方向延伸的第三延伸部。
1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立柱的第二侧部上设置有一长形 孔;所述端立柱超出所述下横梁部分的下方设置有一与所述长形孔配合的连接部,连接所 述端框与底架。
1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角立柱第二侧部的上边缘开设有一 凹槽;所述端立柱上设置有一与所述凹槽相配合的凸块;端框组立后,所述凸块卡接在所 述凹槽中。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立柱上端分别设置有一第一锁 座;所述侧框上端分别设置有一与所述第一锁座相对应的第一锁具;组立后,所述第一锁 座与第一锁具配合锁紧。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的两侧竖梁上分别设置有向外 突出的挂接销;所述端立柱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挂接销相对应的第二锁座;组立后,所述 挂接销与第二锁具挂接配合。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托盘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框的下横梁两端各设置有一向外 突出的限位销,组立后,所述限位销容纳在相对应的所述端立柱与侧边梁和角立柱之间的 空间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于空载或满载状态下堆码的可折叠托盘箱,其包括底架;两个端框;以及两个侧框;还包括四个角立柱;两个端挡板,分别固定在所述两个端边梁的上方;四个角支撑组件,每个角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角支撑以及堆码柱;其中,每个端框还具有两个用于在其组立时将其支撑于所述底架上方的端立柱,其中每个堆码柱在竖直方向上与组立后的端框的对应一个端立柱对齐。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可折叠托盘箱在空载或满载堆码时,均可实现多层可靠堆码。
文档编号B65D19/06GK201816861SQ20102052545
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0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10日
发明者王乃伟 申请人: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中集物流装备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