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热性层叠传送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27247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耐热性层叠传送带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耐热性层叠传送带,尤其涉及瓦楞板纸制造装置中使用的耐热性层叠传送带。
背景技术
在瓦楞板制造装置中例如使用图1A、图IB所示结构的耐热性层叠传送带(例如专利文献1)。其中,图IA是该传送带的主视图,图IB是沿图IA的IB-IB线的剖视图。图中的标号1是主要承担带子的机械强度的加强层。在该加强层1上夹着由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树脂(PFA树脂)膜构成的粘接层2形成有耐磨层3。此处,耐磨层3具有通过赋予带子耐磨性、脱模性、硬度等而提供良好的贴合特性的作用。例如将芳族聚酰胺纤维平纹织成的织布浸渍于聚四氟乙烯树脂(PTFE树脂)分散胶体中,然后进行干燥、烧成,将这样的工序重复多次而获得上述加强层1。或者将芳族聚酰胺纤维制成圆形针织织布,将该织布浸渍于PTFE树脂分散胶体中,然后进行干燥、烧成,将这样的工序重复多次而获得上述加强层1。此外,提出了如下传送带在上述加强层的外周侧上形成有粘接剂层、耐磨层、芳族聚酰胺纤维与PTFE树脂混合而成的混合物片层的四层结构的传送带;以及将聚酰亚胺和PFA树脂覆盖芳族聚酰胺纤维而成的材料作为耐磨层的三层结构的传送带。而且,还提出了芯体、粘接剂层及表面织布层这样的三层结构的传送带(例如专利文献3)。上述耐热性层叠传送带例如在如图2所示的瓦楞板纸制造工序中用作加压带。图 2中,以利用加压带的贴合方式来制造瓦楞板。图中的标号11表示与下段辊12啮合的上段辊。在上述上段辊11的上侧,与该上段辊12接近地配置有两个压力辊13a、13b。在这些压力辊13a、1 上架设有环状的加压带 14。在图2的方式中,使芯纸15按照箭头X那样经过上段辊11与下段辊12之间、上段辊11与加压带14之间,并且,使瓦楞板纸衬板16按照箭头Y那样经过上段辊11与加压带14之间,通过涂布在凹凸形状的芯纸15的凸部上的糊状材料(未图示),将芯纸15与瓦楞板纸衬板16层叠而一体化,由此制造瓦楞板纸片材17。另外,在芯纸15与瓦楞板纸衬板 16的层叠体经过上段辊11和加压带14之间时,如箭头Z所示的压力从压力辊13a、1 经由加压带14施加于上述层叠体。近年来,上述加压带方式的瓦楞板制造工序在世界上成为业界的主流,在这种情况下,加压带在高温环境、高速行进、高抗张力、高振动、糊状材料的附着等严酷的条件下进行使用。此外,期望加压带能应对各国的用于瓦楞板的纸质。然而,起因于带子自身整体的强度不足、包括耐磨性在内的表面硬度不足等,现状是具有上述材质和结构的带子无法很好地应对。专利文献1 日本实用新型登录第2584218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专利特开2005-104689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专利特开平11-105171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的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增强带子整体的强度、从而能作为各种纸质的瓦楞板制造工序中的加压带进行使用的耐热性层叠传送带。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增强带子整体的强度及提高表面硬度、从而能作为各种纸质的瓦楞板制造工序中的加压带进行使用的耐热性层叠传送带。此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增强带子整体的强度、提高表面硬度和表面耐磨性以及赋予低磨损表面、从而能作为各种纸质的瓦楞板制造工序中的加压带进行使用的耐热性层叠传送带。本发明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耐热性层叠传送带包含芯体和加强层,其中,上述芯体通过对芳族聚酰胺纤维织布浸渍氟树脂分散胶体,然后进行干燥、烧成,从而覆盖有氟树月旨,上述加强层通过对赋予了伸缩性的芳族聚酰胺纤维织布浸渍氟树脂分散胶体,然后进行干燥、烧成而构成,上述加强层夹着粘接层形成于上述芯体上,上述芯体的芳族聚酰胺纤维织布由平纹无缝织机织造而成,并且,是S捻的纬线和Z捻的纬线交替配置的织布。本发明实施方式2所涉及的耐热性层叠传送带包含芯体和加强层,其中,上述芯体通过对芳族聚酰胺纤维织布浸渍氟树脂分散胶体,然后进行干燥、烧成,从而覆盖有氟树月旨,上述加强层通过对赋予了伸缩性的芳族聚酰胺纤维织布浸渍氟树脂分散胶体,然后进行干燥、烧成而构成,上述加强层夹着粘接层形成于上述芯体上,上述芯体的芳族聚酰胺纤维织布由圆筒织机织造而成,并且,是S捻的纬线和Z捻的纬线交替配置的织布。发明的效果根据本发明,通过增加层叠传送带整体的强度,能得到可用作各种纸质瓦楞板制造工序中的加压带的耐热性层叠传送带。此外,根据本发明,通过增加层叠传送带整体的强度以及提高表面硬度,能得到可用作各种纸质瓦楞板制造工序中的加压带的耐热性层叠传送带。此外,根据本发明,通过增加层叠传送带整体的强度、提高表面硬度和表面的耐磨性以及赋予低摩擦表面,能得到可用作各种纸质瓦楞板制造工序中的加压带的耐热性层叠传送带。


图IA是现有的耐热性层叠传送带的主视图。图IB是沿图IA的IB-IB线的剖视图。图2是采用由加压带实施的贴合方式的瓦楞板的制造装置的说明图。图3A是表示无缝织物的折返部的编织组织的说明图。图;3B是表示平纹无缝织机的织造方法的一个工序的示意图。图3C是表示平纹无缝织机的织造方法的一个工序的示意图。图3D是表示平纹无缝织机的织造方法的一个工序的示意图。图3E是表示由平纹无缝织机织造而成的圆筒状织布的立体图。
图3F是表示图3E所示的织布的局部编织组织的放大示意图。图4A是表示圆筒织机(圆形织机)的编织组织的说明图。图4B是表示圆筒织机的织造方法的一个工序的示意图。图4C是表示圆形织机织布的局部编织组织的放大示意图。图5A是实施例1所涉及的耐热性层叠传送带的平面图。图5B是沿图5A的VB-VB线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破裂弯曲疲劳次数的试验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对本发明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耐热性层叠传送带进行更详细的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耐热性层叠传送带例如通过将上述芯体、加强层用材料分开制作,夹着用作粘接层的氟树脂膜进行层叠成形而构成。此时,尽管对用作粘接层的氟树脂膜没有限定,但例如优选使用以下树脂膜能熔融的、作为氟树脂膜具有最好耐热性的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树脂(PFA树月旨)膜;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树脂(FEP树脂)膜;以及改性聚四氟乙烯树脂(改性 PTFE树脂)膜。此外,对于将氟树脂分散胶体浸渗到芳族聚酰胺纤维织布中后进行干燥、烧成而成的芯体来说,为了避免重叠接合部等的高低差,使用平纹的无缝织布。此外,为了获得高强度,以接近极限的纬密来织造芳族聚酰胺纤维织布。实施方式1中,为了实现比现有产品高的纬密(单位面积的线的量),经过潜心研究得到了以下的结果通过加大线径、减少线密度(一定间隔的线的根数)的方法,整体实现了 1.1倍的纬密,而且实现了芯体厚度 1. Omm以上、质量1500g/m2以上,带子强度有10%的强度增加。而且,为了同时获得带子良好的行进性能,将S、Z捻的纬线(带子的周向长度方向的线)交替配置。上述平纹的无缝织布具有不产生高低差的优点。然而,作为织造方法的缺点,存在折返部,该部分的强度比其他部分要小,因而存在这样的问题带子的使用寿命有可能由折返部的强度来决定。即,用于得到该平纹无缝织布的所谓的袋织(日文袋織)方法是 如图3A所示,通过将经线(带子宽度方向的线)以表面经线41和背面经线42进行排列,将纬线(带子的周向长度方向的线)43进行两个往复,一边形成一个环状一边依次形成筒状。 在该袋织方法中,在表面经线41和背面经线42之间产生两个折返部,尤其是其中一个折返部从编织组织的结构上来看,织造时纬线在折返部分排列错位,因而该部分的强度比其他部分要小。另外,在图3A中,斜线部分表示织造时的纬线(带子的周向长度方向的线)43, 空白部分表示织造时的经线(带子宽度方向的线)41、42。此外,箭头X的粗线部分相当于无缝织物的折返部。参照图;3B 图3F对袋织方法的一例进行详细说明。如图所示,将表面经线41 和背面经线42进行上下排列。接着,将纬线43织入表面经线41,然后,将纬线43折返,织入背面经线42。至此为止的状态如图3C所示。接着,如图3D所示,将纬线43折返,织入表面经线41。然后,进行折返,将纬线43织入背面经线42。通过重复进行在将纬线43织入表面经线41后将纬线43折返、将纬线43织入背面经线42、将纬线43折返这样的工序,就能得到图3E所示的圆筒状的织布。将带子的周向长度方向用L1表示,将带子的宽度方向用L2表示。由于纬线43在两处进行折返,因而织布中存在两个折返部X。从表面经线41 一侧观察所得到的织布的一部分而得到的编织组织的放大示意图如图3F所示。由于将纬线43相对表面经线41进行上下反复配置,然后将纬线43相对表面经线41进行下上反复配置,因而构成平纹组织。此外,由于采用方平组织,因而表面经线 41、背面经线42、纬线43各使用两根。图3F中,为了说明平纹组织,出于方便,示出了将各线的根数分别作为一根的一个往复的状态。实际上,如图3A所例示的那样,一个编织图案重复两个往复。此外,将由该方法织造而成的织布作为无缝材料进行使用时,织造时的纬线成为作为带子使用时的行进方向的线,该折返部分的强度成为问题。为此,在实施方式2中,没有使用该平纹无缝织布,而是将由不会产生折返部分的圆筒织机(圆形织机)制成的无缝织布作为芯体进行使用。圆形织机织布的织造方法如下如图4A所示,将经线(带子宽度方向的线)44排列成圆筒状,将纬线(带子的周向长度方向的线)45沿该圆筒进行环绕,从而一边形成一个环状一边依次形成筒状。在该袋织织法中,实际上不存在折返部分,也没有局部的编织组织的变化,因而能实现将带子强度提高大约25%。另外,图4B表示圆筒织机的织造方法的一个工序。所得到的织布的一部分的编织组织的示意图如图4C所示。将纬线45相对经线44 进行上下反复配置,然后,将纬线45相对经线44进行下上反复配置,从而成为平纹组织。此夕卜,由于采用了方平组织,因而经线44、纬线45各使用两根。在图4C中,为了说明平纹组织,出于方便,示出了将各线的根数分别作为一根的一个往复的状态。实际上,如图4A所例示的那样,一个编织图案重复两个往复。接着,在本发明中,对强度以外的影响传送带的使用寿命的加强层的硬度、耐磨性、低磨损性的提高也进行了研究并得到了实现。即,加强层的表面硬度决定瓦楞板制造时的衬板与芯纸的贴合性,在硬度较低时,加压、粘接时带子面压较小,有可能产生粘接不良。 为此,对于将氟树脂分散胶体浸渗到由芳族聚酰胺纤维构成并被赋予了伸缩性的织布中然后进行干燥、烧成而构成的加强层,通过增加为赋予伸缩性而采用的针织的单位面积重量的方法来提高硬度。然而,这也存在极限,在本发明中发现在将芯体与加强层材料进行层叠以作为层叠带子之前,对将氟树脂分散胶体浸渗到由芳族聚酰胺纤维构成并被赋予了伸缩性的织布中然后进行干燥、烧成而构成的加强层用材料进行热压缩,然后进行层叠就能提高硬度。此外,加强层的耐磨性及摩擦特性也是对层叠带子的使用寿命有较大影响的特性。即,层叠传送带的使用寿命起因于加强层表面(带子表面)的磨损量多的部分和磨损量少的部分的摩擦系数不同。此外,一旦一体化后的瓦楞板发生芯纸与衬板剥离的不良情况,则根据该不良情况的发生来判断寿命,拆卸并更换带子。在本发明中发现在进行层叠以作为带子之前被热压缩而硬度较高的加强层用材料上层叠PFA树脂膜,赋予耐磨性及低摩擦表面,可更为显著地改善带子寿命。此处,作为 PFA树脂膜的厚度,优选为50 μ m 1000 μ m左右。接着,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另外,本实施方式并不限定于以下叙述的内容。实施例1
参照图5A、图5B。此处,图5A是耐热性层叠传送带的平面图,图5B是沿图5A的 VB-VB线的剖视图。图中的21是芯体,其通过对以下表1记载的线规格的芳族聚酰胺纤维袋织(无缝)织布浸渍PFA分散胶体,然后进行干燥、烧成而构成,其厚度为1.0mm,质量为 1500g/m2以上。表1中,纬线(带子的周向长度方向的线)将Z捻线和S捻线按筒管交替织入。在上述芯体21上(所谓的外周侧)夹着厚度为200 250μπι的PFA膜(粘接层)22 形成厚度为1. 3mm的加强层23。通过对芳族聚酰胺纤维针织布浸渍PTFE分散胶体,然后进行干燥、烧成来烧结,并且重复该工序多次,从而获得加强层23。表 权利要求
1.一种耐热性层叠传送带,包含芯体和加强层,其中,所述芯体通过对芳族聚酰胺纤维织布浸渍氟树脂分散胶体,然后进行干燥、烧成,从而覆盖有氟树脂,所述加强层通过对赋予了伸缩性的芳族聚酰胺纤维织布浸渍氟树脂分散胶体,然后进行干燥、烧成而构成,所述加强层夹着粘接层形成于所述芯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的芳族聚酰胺纤维织布由平纹无缝织机织造而成,并且,是S捻的纬线和Z捻的纬线交替配置的织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性层叠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的厚度为1.Omm以上,质量为1500g/m2以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性层叠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加强层,使用在进行层叠以作为所述耐热性层叠传送带之前在厚度方向上进行了热压缩成形的加强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性层叠传送带,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在所述加强层上形成的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树脂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热性层叠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S捻的纬线的根数和所述 Z捻的纬线的根数分别为多根。
6.一种耐热性层叠传送带,包含芯体和加强层,其中,所述芯体通过对芳族聚酰胺纤维织布浸渍氟树脂分散胶体,然后进行干燥、烧成,从而覆盖有氟树脂,所述加强层通过对赋予了伸缩性的芳族聚酰胺纤维织布浸渍氟树脂分散胶体,然后进行干燥、烧成而构成,所述加强层夹着粘接层形成于所述芯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的芳族聚酰胺纤维织布由圆筒织机织造而成,并且,是S捻的纬线和Z捻的纬线交替配置的织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热性层叠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芯体的厚度为1.0mm以上,质量为1500g/m2以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热性层叠传送带,其特征在于,作为所述加强层,使用在进行层叠以作为所述耐热性层叠传送带之前在厚度方向上进行了热压缩成形的加强层。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热性层叠传送带,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在所述加强层上形成的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树脂层。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热性层叠传送带,其特征在于,所述S捻的纬线的根数和所述Z捻的纬线的根数分别为多根。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耐热性层叠传送带包含芯体和加强层,所述芯体通过对芳族聚酰胺纤维织布浸渍氟树脂分散胶体,然后进行干燥、烧成,从而覆盖有氟树脂,所述加强层夹着粘接层形成于所述芯体上。所述加强层通过对赋予了伸缩性的芳族聚酰胺纤维织布浸渍氟树脂分散胶体,然而进行干燥、烧成而构成。所述芯体的芳族聚酰胺纤维织布由平纹无缝织机或圆筒织机织造而成,并且,是S捻的纬线和Z捻的纬线交替配置的织布。
文档编号B65G15/30GK102470987SQ20108003020
公开日2012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7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7日
发明者二木圭吾, 今里英雄, 原口智己, 山川仁雄, 新田隆司, 水岛一树 申请人:三菱重工印刷纸工机械株式会社, 中兴化成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