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拉伸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4228854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膜拉伸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拉伸膜的膜拉伸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因液晶显示器等的急速发展或普及,用于这些液晶显示器的保护膜等的聚合物膜的需求在增加。尤其是纤维素酰化膜的需求在增加。伴随此需求的增加要求生产率的提高。酰化纤维素膜(以下称为膜)在连续行进的支撑体上使用流延模流延浓液,将该流延膜从支撑体剥下后,通过使之干燥并缠绕来制造。这样的溶液制膜方法中能够得到与基于熔融挤出的制膜方法相比无异物且光学特性优异的膜。作为调节膜的光学特性尤其是调节偏差的方法,进行使用拉幅机装置等膜拉伸装置拉伸的方法。并提出有如下技术拉幅机中,使把持膜的两侧缘部的夹子沿着具有向膜的长边方向延伸的直线部和向膜的宽度方向弯曲的弯曲部的一对导轨移动。由此,将膜向宽度方向拉伸。在拉伸后的膜中,把持部分的附近部分光学特性的偏差大而不能作为产品来使用。因此膜切除这些侧缘部分而成为产品。通过减少这些切除量来扩大作为产品来使用的部分,提高生产率。日本专利公开平11-090943号公报记载中公开了三醋酸纤维素膜的制造方法及夹子。该日本专利公开平11-090943号公报中,多个夹子上分别设置把持膜的T字型撑座, 多个T字型撑座相互逆向配设。由此,把持膜传送方向上重复范围的膜。而且,将膜传送方向上的任意的膜长度设为Lt时,将在该膜长度Lt中,通过撑座把持的部分的膜总长设为 Ltt时,1.0彡(Ltt/Lt)彡1.99。由此,膜把持总长Ltt成膜长度Lt以上,膜传送方向中未把持膜的部分消失。由于膜传送方向中未把持膜的部分消失,所以可以抑制拉伸后的膜的长边方向上的光学轴(慢轴)的偏差。通过抑制光学轴的偏差,消减拉伸后的膜中的把持部分附近的切除量。并且,在日本专利公开2006-256064号公报记载的光学膜及其制造方法中,检测膜长边方向的光学物性的周期性变动,使用该检测出的周期性变动与目标值的偏离来控制下一个周期的膜传送或拉伸。检测出左右夹子的相位差时,通过分别独立控制左右夹子速度来消除夹子相位差,抑制由夹子相位差而产生的光学物性的偏差。日本专利公开平11-090943号公报中,通过抑制膜的长边方向上的光学轴的偏差,消减把持部分附近的切除量。但是,因为通过膜宽度方向上互相逆向配设的多个T字型撑座来把持膜侧缘部,所以把持宽度方向上的膜的部分变长。把持部分不能作为产品使用, 有必要切除。因此,作为膜整体切除量增加,生产率差。另外,因为撑座的数量变多,所以装置变得复杂的同时成本变高,用该装置制造的膜本身的成本也变高。并且,在日本专利公开 2006-256064号公报中,能够抑制由左右夹子的相位差引起的膜长边方向的光学物性的偏差。但是无法抑制光学轴的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用简单的结构抑制光学轴的偏差来提高生产率的膜拉伸装置及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的膜拉伸装置具备一对导轨和多个夹子。一对导轨具有直线部和弯曲部。所述直线部向膜传送方向延伸。所述弯曲部向所述膜的宽度方向弯 曲。 多个夹子把持所述膜的两侧缘部。所述多个夹子把持所述膜的同时沿着所述导轨移动,而向宽度方向拉伸所述膜。所述多个夹子以与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率相应的节距配设。所述多个夹子配设成移动所述弯曲部时所述相邻的夹子彼此的间隙在相邻的夹子彼此不接触的范围内变小。优选所述夹子具备框架和撑座。所述框架具有承载所述膜的侧缘部的底座。所述撑座旋转自如地安装于所述框架上,在与所述底座之间把持所述膜的把持位置与放开把持的放开位置之间旋转。所述撑座具有未把持所述膜的非把持部和把持所述膜的2个把持部。所述非把持部设置于膜传送方向的大致中心处。所述2个把持部通过所述非把持部被分割。优选所述撑座满足Imm彡Ll彡2. 5mm和50mm彡L2彡150mm。其中,Ll为所述非把持部的长度,L2为1个所述把持部的长度。优选所述撑座由2个独立旋转的夹持器构成。所述2个夹持器分别具有所述把持部。所述2个夹持器在膜传送方向上空出间隙而配设。所述间隙为所述非把持部。所述撑座中,可一体形成所述2个把持部。在膜传送方向的大致中心处形成凹部, 所述凹部可以为所述非把持部。将所述相邻的夹子的所述撑座彼此的缝隙设为L3时,优选满足 Imm ^ L3 ^ 2. 5mm。将所述夹子的长度设为L4时,优选满足IOlmm ^ L4 ^ 302. 5mm。本发明的膜拉伸方法具备把持步骤和拉伸步骤。把持步骤用多个夹子把持膜的两侧缘部。拉伸步骤通过沿着一对导轨移动所述多个夹子,向宽度方向拉伸所述膜。所述一对导轨具有直线部和弯曲部。所述直线部向所述膜的传送方向延伸。所述弯曲部向所述膜的宽度方向弯曲。所述多个夹子以与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率相应的节距配设。所述多个夹子配设成移动所述弯曲部时所述相邻的夹子彼此的间隙在相邻的夹子彼此不接触的范围内变小。发明效果本发明中,多个夹子以与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率相应的节距配设,以使移动导轨的弯曲部时,所述相邻的夹子彼此的间隙在相邻的夹子彼此不接触的范围内变小。因此,能够减少夹子彼此的间隙即未把持膜的部分。由此,能够抑制光学轴的偏差,且提高生产率。并且,将设置于夹子的撑座的非把持部的长度设为Li,将把持部的长度设为L2 时,若满足Imm < Ll < 2. 5mm,50mm ^ L2 ^ 150mm,则能够进行稳定的膜把持并且能够减少未把持膜的部分。


通过参照附图并读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使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容易理解上述目的和优点。图1是表示拉幅机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表示夹子和夹子开启器的主视图。图3是表示夹子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 夹子的立体图。图5是表示夹子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夹子和夹子开启器的立体图。图7是表示夹子和夹子开启器的主视图。图8是溶液制膜设备的简要图。图9是表示夹子的侧视图。图10是表示改变聚合物膜的材料、非把持部长度、把持部长度、夹子长度时拉伸后的光学轴的变动幅度偏差的实验结果的表。图11是表示在撑座中心部设有凹部的夹子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拉幅机装置2用夹子5把持聚合物膜3的两侧缘部向膜传送方向A 传送的同时,向膜宽度方向B拉伸。拉幅机装置2在该拉伸的同时干燥聚合物膜3。拉幅机装置2具备第1导轨11、第2导轨12及引导至这些导轨11、12的第1、第 2链条(循环链)13、14。第1、第2链条(循环链)13、14上以一定的节距安装有夹子5。各导轨11、12具备第1直线部lla、12a、第1弯曲部llb、12b、倾斜部llc、12c、第 2弯曲部lld、12d及第2直线部lle、12e。第1直线部lla、12a向膜传送方向A延伸。第 1弯曲部lib、12b向膜宽度方向B上的外侧方向弯曲。倾斜部11c、12c以通过第1弯曲部 llb、12b弯曲的倾斜角直线状延伸。第2弯曲部lld、12d向膜宽度方向B上的内侧方向弯曲。第2直线部lle、12e向膜传送方向A延伸。第1弯曲部lib、12b与第2弯曲部lld, 12d的弯曲方向不同但是以相同的弯曲率弯曲。拉幅机装置2配置于未图示的干燥室内。干燥室在膜传送方向A划分为预热区 2a、拉伸区2b及拉伸松弛区2c。在成为各导轨11、12的第1直线部lla、12a的范围的预热区2a中,例如在80°C以上200°C以下预热聚合物膜3。在该预热区2a中,一对夹子间的距离无变化,不会进行在基于夹子5的膜宽度方向上B的拉伸。在成为各导轨11、12的倾斜部llc、12c的范围的拉伸区2b中,例如在80°C以上 200°C以下加热聚合物膜3。该拉伸区2b中,通过夹子5移动倾斜部llc、12c,一对夹子间的距离逐渐增加,聚合物膜3通过夹子5向膜宽度方向B拉伸。在成为第2直线部lie、12e 的范围的拉伸松弛区2c中,一对夹子间的距离没有变化,进行拉伸松弛。另外,拉伸倍率可配合所希望的光学特性等适当变更。第1、第2链条13、14架设于驱动链轮21、22与从动链轮23、24之间。在这些链轮21 24之间,第1链条13通过第1导轨11引导,第2链条14通过第2导轨12引导。 驱动链轮21、22设置于拉幅机出口 27侧,它们通过未图示的驱动机构旋转驱动。从动链轮 23、24设置于拉幅机入口 26侧。如图2及图3、图4所示,夹子5由夹子主体28和导轨安装部29构成。夹子主体 28由撑座30和大致为二字形状的框架33构成。撑座30由第1夹持器31及第2夹持器 32构成。框架33具备旋转自如地支撑各夹持器31、32的安装轴33a和承载聚合物膜3的侧缘部的底座33b。
各夹持器31、32由安装于框架33的轴部3la、32a、在与底座33b之间把持聚合物膜3的把持部31b、32b及头部31c、32c构成。各夹持器31、32安装于框架33上,以使在膜传送方向上把持部31b与把持部32b之间形成微小的间隙。各夹持器31、32在于与底座33b之间把持聚合物膜3的把持位置(参照图3)与放开把持的放开位置(参照图2及图4)之间旋转,通常通过自重成为把持位置。把持开始位置PA中通过底座33b和把持部31b,32b把持聚合物膜3。导轨安装部29由安装框架35和导向辊36、37、38构成。安装框架35上安装有第 1链条13或第2链条14。导向辊36 38或者与驱动链轮21、22的各支撑面接触,或者与第1导轨11或第2导轨12的支撑面接触而旋转。由此,夹子主体28不会从各链轮21、22 或各导轨11、12脱落,沿着各导轨11、12引导。如图1及图2所示,与各链轮21 24靠近配置有用于放开夹子5的夹子开启器 40。拉幅机入口 26的从动链轮23、24中在把持开始位置PA前与夹子5的头部31c、32c接触而使夹子开启器40成放开状态。由此,可以收取聚合物膜3的侧缘部。而且,通过把持开始位置PA时夹子开启器40从头部31c、32c脱离,夹子5通过自重从放开位置套设于把持位置,而把持聚合物膜3的侧缘部。同样,拉幅机出口 27的驱动链轮21、22中在聚合物膜3的把持放开位置PB中通过夹子开启器40使夹子5成放开位置。由此,放开聚合物膜 3的侧缘部的把持。拉幅机装置2中在拉伸开始位置PC开始聚合物膜3的拉伸,在拉伸终止位置PD 终止聚合物膜3的拉伸。从把持开始位置PA到拉伸开始位置PC的预热区2a中不拉伸聚合物膜3并进行传送。另外,在从拉伸终止位置PD到把持放开位置PB的拉伸松弛区2c中也不拉伸聚合物膜3并进行传送。如图5所示,夹子5移动第1导轨11的第1弯曲部lib时,详细而言从第1直线部Ila向第1弯曲部lib移动时,向相邻夹子5 (图5中下方的夹子5)的附近倾斜,夹子5 彼此的间隙变小。在此倾斜时,夹子5以与第1弯曲部lib的弯曲率相应的节距Pl安装于第1链条13,以使夹子缝隙L5在夹子5彼此不接触的范围内变小。同样地,夹子5以与第 1弯曲部12b的弯曲率相应的节距安装于第2链条14。并且,因为第2弯曲部lld、12d以与第1弯曲部lib、12b相同的弯曲率弯曲,所以在夹子5从倾斜部11c、12c移动至第2弯曲部lld、12d时倾斜,相邻夹子5彼此的间隙变小时,夹子5彼此也不会接触。另外,夹子 5在移动(旋转)各链轮21 24时,相邻夹子5彼此也不会接触。另外,在图5中,将第1 弯曲部lib的弯曲率描绘成比实际要大。如图6及图7所示,在把持开始位置PA与拉伸开始位置PC之间设有向关闭夹子 5的方向加力的2个夹子闭合器42。该夹子闭合器42与夹子5的头部31c、32c接触而使之向关闭方向加力。夹子闭合器42使沿着导轨11移动的夹子5的各夹持器31、32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使沿着导轨12移动的夹子5的各夹持器31、32向顺时针方向旋转,且分别向关闭夹子5的方向加力。夹子闭合器42从膜传送方向A的上游侧依次形成锥形部42a、加力部42b。锥形部42a引导头部31c、32c。若通过锥形部42a引导头部31c,32c至加力部42b,则第1、第2 夹持器31、32旋转,夹子5向关闭方向被加力。另外,夹子闭合器42为了较小抑制与头部31c、32c的接触阻力优选使用树脂制。作为树脂使用尼龙,迭尔林(注册商标)等。以下对 上述聚合物膜3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但是,以下叙述的制造方法及制造装置为本发明的一个例子,并不限定于此。如图8所示,溶液制膜设备50具有浓液51、流延室52、2个拉幅机装置2、干燥室 54、冷却室55及卷取室56。本实施方式中,2个拉幅机装置2中将最初进行膜拉伸的(图8 中为左侧,即上游侧)称为第1拉幅机装置2,后进行膜拉伸的(图8中为右侧,即下游侧) 称为第2拉幅机装置2。浓液51用于制造作为二醋酸纤维素膜的聚合物膜3,该浓液51送至流延模60。流延室52中设有流延模60、2个旋转辊61、围绕这2个旋转辊61移动的流延带 62、剥离辊63及减压室64。旋转辊61通过驱动装置(未图示)旋转,朝向通过此旋转辊 61的旋转移动的流延带62,从流延模60吐出浓液51,并在流延带62形成流延膜65。流延室52通过调温装置(未图示)设定成流延膜65易冷却固化(凝胶化)的温度。而且,在流延带62旋转约9/10的期间,流延膜65达到具有自支撑性的凝胶强度,剥离辊63剥离流延带62上的流延膜65作为湿润膜68。并且,在流延室52内流延膜65被干燥风喷吹干燥,离开流延室52的湿润膜68的残余溶媒量为30质量%左右。减压室64相对流延模60配置于辊进行方向上游侧,将减压室64内保持成负压。 由此,将流延液珠的背面(以后与流延带62接触的面)侧减压成所希望的压力,减少由旋转辊61高速旋转而产生的携带风的影响。在流延室52的下游依次设有转送部71、第1拉幅机装置2及第2拉幅机装置2。 转送部71将通过传送辊72剥离的湿润膜68导入至第1拉幅机装置2。在第1拉幅机装置2中,湿润膜68拉伸的同时被干燥成聚合物膜3。通过在第1拉幅机装置2中的预定条件下的拉伸处理,而离开第1拉幅机装置2的聚合物膜3被赋予所希望的光学特性。同样, 在第2拉幅机装置2中聚合物膜3拉伸的同时被干燥,而离开第2拉幅机装置2的聚合物膜3被赋予所希望的光学特性。另外,在第1拉幅机装置2与第2拉幅机装置2之间可以设置通过辊边传送边干燥聚合物膜3的干燥室。第1、第2的拉幅机装置2的下游分别设有切边装置73。切边装置73截断膜两端部的边。该截断后的边通过送风送到破碎机74中,在此被粉碎而作为浓液等原料再利用。干燥室54设有多个辊77。通过在聚合物膜3卷绕于这些辊77上并被传送而进行干燥。干燥室54连接有吸附回收装置78,吸附回收从聚合物膜3中蒸发的溶媒。干燥室54的出口侧设有冷却室55。在该冷却室55将聚合物膜3冷却至室温。冷却室55的下游设有强制除静电装置(除静电棒)79,使聚合物膜3除静电。另外,强制除静电装置79的下游侧设有滚花赋予辊80,向聚合物膜3的两侧缘部赋予滚花。卷取室56中设有具有压辊82的卷取机81,聚合物膜3在以辊状卷取于卷心上。本实施方法中使用酰化纤维素作为聚合物。作为酰化纤维素可举出三醋酸纤维素 (TAC)或二醋酸纤维素(DAC)。[实施例1]图8所示的溶液制膜设备50中,在流延带62的表面上流延浓液51而形成流延膜 65。边用剥离辊63支撑具有自支撑性的流延膜65边剥离而得到湿润膜68。该得到的湿润膜68的残余溶媒量为30质量%。
第1拉幅机装置2中用夹子5把持湿润膜68的两侧端部。之后将残余溶媒量为 30质量%的湿润膜68送到干燥温度为140°C的预热区2a、拉伸区2b及拉伸松弛区2c并进行预热、拉伸以及拉伸松弛而成为聚合物膜3。将拉伸前的湿润膜68的宽度设为100%时, 第1拉幅机装置2的拉伸区2b中的拉伸率为105%。离开第1拉幅机装置2的聚合物膜3 的残余溶媒量为1质量%以下(例如1质量%)。

用设置于第1拉幅机装置2的下游的切边装置73切割聚合物膜3的两侧端部。 之后将聚合物膜3送至第2拉幅机装置2。第2拉幅机装置2中,边用夹子5把持残余溶媒量为1质量%的聚合物膜3的两侧端部边送至干燥温度为175°C的预热区2a、拉伸区2b 以及拉伸松弛区2c并且进行预热、拉伸以及拉伸松弛。将拉伸前的聚合物膜3的宽度设为 100%时,拉伸区2b中的拉伸率为120%。用设置于第2拉幅机装置2的下游的切边装置73切割聚合物膜3的两侧端部。 之后再干燥室54中卷绕于多个辊77并传送的期间充分促进聚合物膜3的干燥。在冷却室 55中将聚合物膜3冷却至大致室温后送至卷取室56,边用压辊82挤压边卷取于卷芯上而得到辊状聚合物膜3。另外,卷取前,通过强制除静电装置79调整带电压,并且,通过滚花赋予辊80赋予滚花。如图9所示,将非把持部的长度设为Ll (单位mm)、把持部31b、32b的长度设为 L2(单位mm)、相邻夹子5的撑座30彼此的缝隙设为L3(单位mm)、夹子5的长度设为 L4(单位mm)、夹子5与夹子5的间隔(以下称为夹子间隔)设为L5 (单位mm)。非把持部为各夹持器31、32间的间隙,非把持聚合物膜3。这些各长度及间隔Ll L5均为膜的传送方向A上的长度。把持部31b、32b及非把持部优选满足Imm ^ Ll ^ 2. 5mm,50mm彡L2彡150mm。当 Ll为Imm以上时与不到Imm时相比,在导轨的弯曲部相邻的夹子更难接触。2. 5mm以下时与大于2. 5mm时相比,更确实地抑制光学轴偏差。并且,L2为50mm以上时与不到50mm时相比,夹子的数量少,更低地抑制设备成本。150mm以下时与大于150mm时相比,在拉幅机导轨弯曲部赋予足够的半径,相邻夹子更难接触。并且,撑座30通过非把持部分割成2个把持部31b,32b,所以与设为没有非把持部且在膜传送方向上作为用长的一个把持部相比,各夹子5内的膜的把持力更均勻。因此,更好地抑制各夹子5内的光学轴的偏差。相邻夹子5的撑座30彼此的缝隙L3优选满足Imm彡L3彡2. 5mm。L3为Imm以上时与不到Imm时相比,在导轨的弯曲部相邻的夹子更难接触。L3为2. 5mm以下时与大于 2. 5mm时相比,更确实地抑制光学轴偏差。另外,夹子5向第1、2导轨11、12的各弯曲部 lld、12d移动时,或者设置减少一对夹子间距离的收缩区时夹子5向此收缩区移动时,相邻夹子5中,底座33b的膜宽度方向B的内侧缘的两端部最靠近且容易接触。因此,也可通过将该部分设成R形状或锥形形状,使相邻夹子5不接触。此时,因为夹子5的R形状及锥形形状很难接触,所以可以缩小L3,优选的L3的下限值下降。夹子5的长度L4优选为101謹彡L4彡302. 5。L4为101謹以上时与不到101謹时相比,用少数夹子可以稳定地把持,更低地抑制设备成本。并且,L4为302. 5mm以下时与大于302. 5mm时相比,在拉幅机导轨弯曲部赋予足够的弯曲半径,相邻夹子5更难接触。另夕卜,夹子5向第1、2导轨11、12的各弯曲部llb、12b移动时,相邻夹子5中,框架33的膜宽度方向B的内侧缘的两端部最靠近且容易接触。因此,也可通过将该部分设成R形状或锥形形状,使相邻夹子5不接触。此时,在通过夹子5的R形状及锥形形状变短的部分,优选的L4的上限值下降。如图9及图10所示,实施例1中,第1、第2拉幅机装置2中设为如下各夹持器 31、32间的间隙即非把持聚合物膜3的非把持部长度Ll = 1. 8mm、各夹持器31、32的长度即把持部长度L2 = 62mm、相邻夹子5的撑座30彼此的缝隙L3 = 1. 8mm、夹子长度L4 = 126mm、夹子间隔L5 = 1. 6mm。此时,夹子5的节距或Pl = 127. 6mm,第1,第2拉幅机装置 2中,设为各弯曲部llb、lld、12b、12d的弯曲角度0(参照图5) =2。,弯曲半径=7000mm, 以使向各弯曲部llb、lld、12b、12d移动时相邻夹子5彼此不接触。另外,由DAC构成聚合物膜3。而且,在由第1、第2拉幅机装置2拉伸的聚合物膜3中,使用光学测定器将从膜宽度方向B的夹子5前端到150mm内侧部分的光学轴变动幅度连续地测定100m。而且,光学轴的变动幅度小时(不到士0.50° )为合格,光学轴的变动幅度大时(士0.50°以上)设为不合格。以下,对实施例1,改变非把持部的长度Li、把持部长度L2、撑座间隔L3、夹子长度L4、夹子间隔L5、节距Pl及聚合物膜3的材料,得到实施例2 6和比较例1 4。其他膜制造条件与实施例1相同。将这些实施例及比较例的条件及结果示于图10中。本实验的结果,在实施例1 6中,能够缩小拉伸后的聚合物膜3的光学轴的变动幅度,且能够使切边的范围狭窄。因此,聚合物膜3的生产率良好。并且,在比较例1 4 中,拉伸后的聚合物膜3的光学轴的变动幅度大,边的范围变宽。因此,生产率差。而且,如图11所示,使用具有在膜传送方向A上大致中心处设有凹部91d的撑座 91的夹子90代替撑座30,进行了同样的实验。此时,也得到了同样的结果。另外,撑座91 与夹持器31、32相同,由轴部91a、把持部91b及头部91c构成。设有2个把持部91b,各把持部91b之间设有凹部91d。而且,撑座91中,一体形成2个把持部9lb、92b,这些2个把持部9lb、92b之间形成有作为非把持部的凹部91d。因此,与撑座30相同,各夹子5内的膜的把持力更均勻。因此,更好地抑制各夹子5内的光学轴的偏差。
权利要求
1.一种膜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一对导轨,具有直线部和弯曲部,所述直线部向膜的传送方向延伸,所述弯曲部向所述膜的宽度方向弯曲;以及多个夹子,把持所述膜两侧缘部且所述多个夹子把持所述膜的同时沿着所述导轨移动而使所述膜向宽度方向拉伸,所述多个夹子以与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率相应的节距配设,所述多个夹子配设成移动所述弯曲部时,所述相邻夹子彼此的间隙在相邻的夹子彼此不接触的范围内变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膜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具备框架和撑座,所述框架具有承载所述膜的侧缘部的底座,所述撑座旋转自如地安装于所述框架而在与所述底座之间把持所述膜的把持位置与放开把持的放开位置之间旋转,所述撑座具有未把持所述膜的非把持部和把持所述膜的2个把持部,所述非把持部设置于膜传送方向的大致中心处,所述2个把持部通过所述非把持部被分割,所述撑座满足Imm ^ Ll ^ 2. 5mm和50mm彡L2彡150mm,其中,Ll为所述非把持部的长度,L2为1个所述把持部的长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座由独立旋转的2个夹持器构成,所述2个夹持器分别具有所述把持部,所述2 个夹持器在膜传送方向上空出间隙而配设,所述间隙为所述非把持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座中,所述2个把持部一体形成,并且在膜传送方向的大致中心处形成凹部,所述凹部为所述非把持部。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相邻的夹子的所述撑座彼此的缝隙设为L3时,满足Imm < L3 < 2. 5mm。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膜拉伸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夹子的长度设为L4时,满足IOlmm彡L4彡302. 5mm。
7.一种膜拉伸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备以下步骤把持步骤,用多个夹子把持膜的两侧缘部;以及,拉伸步骤,通过沿着一对导轨移动所述多个夹子而将所述膜向宽度方向拉伸,所述一对导轨具有直线部和弯曲部,所述直线部向所述膜的传送方向延伸,所述弯曲部向所述膜的宽度方向弯曲,所述多个夹子以与所述弯曲部的弯曲率相应的节距配设,所述多个夹子配设成移动所述弯曲部时所述相邻夹子彼此的间隙在相邻的夹子彼此不接触的范围内变小。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膜拉伸装置及方法。拉幅机装置(2)具备夹子(5)及引导夹子(5)的第1、第2导轨(11、12)。各导轨(11、12)具备第1直线部(11a、12a)、第1弯曲部(11b、12b)、倾斜部(11c、12c)、第2弯曲部(11d、12d)以及第2直线部(11e、12e)。夹子(5)在从第1直线部(11a)向第1弯曲部(11b)移动倾斜时,以与第1弯曲部(11b)的弯曲率相应的节距(P1)安装于第1链条(13)上,以使夹子缝隙(L5)在相邻的夹子(5)彼此不接触的范围内变小。第1弯曲部(11b)的弯曲角度(θ)=2°,弯曲半径=7000mm,夹子(5)的非把持部长度(L1)=1.8mm,把持部长度(L2)=62mm,撑座(30)彼此的缝隙(L3)=1.8mm,夹子长度(L4)=126mm,夹子间隔(L5)=1.6mm,节距(P1)=127.6mm。
文档编号B65H20/16GK102205635SQ20111006630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19日
发明者佐藤隆则, 八牧孝介, 青岛伸介 申请人: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