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螺丝装配自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84377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断路器螺丝装配自动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螺丝装配自动下料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断路器生产行业中,随着技术的发展,自动化设备逐渐的代替了手工装配,断路器螺丝自动装配设备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现有的断路器螺丝自动装配设备主要由振动盘、自动下料装置和自动锁螺丝装置三者构成,振动盘将螺丝抖落,通过自动下料装置上的导料管落至自动锁螺丝装置上,进而实现螺丝的锁紧。然而目前的断路器螺丝装配自动下料装置存在下述缺陷多个螺丝(尤其是非标螺丝的情况)下料过程中,容易在管道内东倒西歪,最后卡住堵塞导料管,导致设备运行不顺畅,生产效率提不上等等问题。这个时候就需要一种能把卡料几率降到最低,保证设备通畅运行的下料装置。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断路器螺丝装配自动下料装置,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确保螺丝,尤其是非标螺丝逐一有序的下落,以此解决目前产品在下螺丝,尤其是非标螺丝时卡料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断路器螺丝装配自动下料装置,包括支撑架及倾斜固定在支撑架上的导料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料装置,所述挡料装置包括挡料件及连接并驱动挡料件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挡料件上具有横置于导料管内并相互间隔的第一挡料片和第二挡料片,所述两个挡料片可籍由驱动装置的驱动而交替干涉相邻的两个螺丝下落。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挡料片位于第二挡料片下游,并且第二挡料片短于第一挡料片,当所述第一挡料片横置于导料管内位于阻挡位阻挡前一螺丝下落时,所述第二挡料片位于非阻挡位,从而不干涉相邻的后一螺丝下落;而当第一挡料片藉由驱动装置的驱动而位于非阻挡位,允许前一螺丝下落时,所述第二挡料片伸入导料管内恰可阻挡相邻的后一螺丝的螺帽,从而干涉后一螺丝下落。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挡料片与第二挡料片之间的间距为L,第二挡料片的厚度为a,它们满足下述条件,S+a< L+a<S+t,其中S为单个螺丝长度,而t为单个螺丝的螺杆的长度。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挡料片上设有可供单个螺丝通过的螺丝通孔,当第一挡料片位于非阻挡位时,所述螺丝通孔移至导料管内恰可供单个螺丝通过。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气吹装置,所述气吹装置包括设于导料管上并位于第一挡料片下游的气吹口以及与气吹口通过连接管相连的气泵。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倾斜固定在支撑架上,所述导料管包括导料管本体以及分别固定在导料管本体两端的上、下导料管,所述导料管本体内部设有与上、下导料管连通的导料通道,所述挡料件上的第一挡料片和第二挡料片均横置于导料通道内,所述导料管本体和驱动装置均固定在安装板上。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导料管本体上还设有挡料件压紧装置,该挡料件压紧装置包括压紧螺钉和压紧弹簧,所述挡料件上沿着挡料件的活动方向设有导向孔,所述压紧螺钉穿过导向孔固定在导料管本体上部,而压紧弹簧抵设在压紧螺钉的螺帽和导料管本体顶部之间。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驱动装置为气缸;所述挡料装置还包括推料板、推料T形凸块和推料T形凹块,所述挡料件固定在推料板上,所述推料板上固定推料T形凸块,而推料T形凹块与推料T形凸块匹配固定,所述推料T形凹块与气缸的伸缩杆相固定。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支撑架为高度可调节式支撑架。更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中所述高度可调节式支撑架包括底座、固定支撑柱和活动支撑柱,所述活动支撑柱上并排纵向设有若干长圆孔,所述固定支撑柱上设有螺栓,所述螺栓穿过上述长圆孔将活动支撑柱锁紧固定在固定支撑柱上。同常规技术一样,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断路器螺丝装配自动下料装置在具体使用时,设置在振动盘的后部,工作时振动盘将螺丝一一抖落,螺丝经上导料管落入导料管本体上的导料通道内;初始时,第一挡料片位于阻挡位,而第二挡料片位于非阻挡位,这样螺丝依次堆叠在第一挡料片上;随后,驱动装置驱动挡料件相对导料管横向平移,从而带动其上第一挡料片运行至非阻挡位(即此时第一挡料片上的螺丝通孔恰位于导料通道内),同时带动第二挡料片运行至阻挡位。此时,相邻两个螺丝中的前一螺丝恰可穿过第一挡料片上的螺丝通道,落至下导料管,并藉由气吹装置的作用被快速吹出下导料管送入需要上螺丝的部位;而与此同时,相邻两个螺丝中的后一螺丝的螺帽恰好被第二挡料片阻挡,从而挂在第二挡料片上,无法下落,其等待驱动装置带动挡料件复位运动,方可下落,这样就实现了对于螺丝逐一有序的放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螺丝逐一有序的落料,不会造成卡滞,有效解决了螺丝,尤其是非标螺丝的卡料问题。2、本实用新型操作简便,具体工作时只需一个气缸就能完成,并且气缸可以接到 PLC上面由程序自动控制。3、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部件之间的连接安装方便,如果装置中某个部位零件损坏,可以直接拆卸相对应部位零件,换上新零件后就能使用,成本较低,易于推广,实用性较高。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挡料件位于第一工作位置);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挡料件位于第二工作位置);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视图(挡料件位于第一工作位置);图4为图3的A — A剖面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视图(挡料件位于第二工作位置);[0026]图6为图5的B— B剖面图。其中1、支撑架;101、底座;102、固定支撑柱;103、活动支撑柱;103a、长圆孔; 104、螺栓;2、导料管;201、导料管本体;202、上导料管;203、下导料管;3、挡料件;301、第一挡料片;301a、螺丝通孔;302、第二挡料片;303、导向孔;4、驱动装置;5、气吹口 ;6、安装板;7、挡料件压紧装置;701、压紧螺钉;702、压紧弹簧;8、推料板;9、推料T形凸块;10、推料T形凹块;11、前一螺丝;12、后一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结合
图1 一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断路器螺丝装配自动下料装置,其由支撑架1、导料管2、挡料装置、气吹装置、安装板6和挡料件压紧装置7这些部件所组成。本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6倾斜固定在支撑架1上,所述导料管2包括导料管本体 201以及分别固定在导料管本体201两端的上、下导料管202、203,所述导料管本体201内部设有与上、下导料管202、203连通的导料通道,所述挡料件3上的第一挡料片301和第二挡料片302均横置于导料通道内,所述导料管本体201和驱动装置4均固定在安装板6上, 导料管2相对于支撑架1倾斜。本实施例中所述挡料装置由挡料件3、驱动装置4、推料板8、推料T形凸块9和推料τ形凹块10这些部件所组成,所述挡料件3上具有横置于导料管2内并相互间隔的第一挡料片301和第二挡料片302,所述第一挡料片301位于第二挡料片302下游,并且第二挡料片302短于第一挡料片301,所述第一挡料片301与第二挡料片302之间的间距为L,第二挡料片302的厚度为a,它们满足下述条件,S+a< L+a<S+t,其中S为单个螺丝长度,而t为单个螺丝的螺杆的长度。当所述第一挡料片301横置于导料管2内位于阻挡位阻挡前一螺丝11下落时,所述第二挡料片302位于非阻挡位,从而不干涉相邻的后一螺丝12下落;而当第一挡料片301藉由驱动装置4的驱动而位于非阻挡位,允许前一螺丝11下落时,所述第二挡料片302伸入导料管2内恰可阻挡相邻的后一螺丝12的螺帽,从而干涉后一螺丝12 下落。所述第一挡料片301上设有可供单个螺丝通过的螺丝通孔301a,当第一挡料片301 位于非阻挡位时,所述螺丝通孔301a移至导料管2内恰可供单个螺丝通过。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4为气缸,所述挡料件3固定在推料板8上,所述推料板 8上固定推料T形凸块9,而推料T形凹块10与推料T形凸块9匹配固定,所述推料T形凹块10与气缸的伸缩杆相固定。本实施例中所述气吹装置包括设于导料管2上并位于第一挡料片301下游的气吹口 5以及与气吹口 5通过连接管相连的气泵。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料管本体201上设置挡料件压紧装置7,该挡料件压紧装置7包括压紧螺钉701和压紧弹簧702,所述挡料件3上沿着挡料件3的活动方向设有导向孔303, 所述压紧螺钉701穿过导向孔303固定在导料管本体201上部,而压紧弹簧702抵设在压紧螺钉701的螺帽和导料管本体201顶部的垫圈(图中未标出)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1为高度可调节式支撑架,该高度可调节式支撑架包括底座101、固定支撑柱102和活动支撑柱103,所述活动支撑柱103上并排纵向设有若干长圆孔103a,所述固定支撑柱102上设有螺栓104,所述螺栓104穿过上述长圆孔103a将活动支撑柱103锁紧固定在固定支撑柱102上。结合图4、图6所示,同常规技术一样,本实施例提供的这种断路器螺丝装配自动下料装置在具体使用时,设置在振动盘的后部,工作时振动盘将螺丝一一抖落,螺丝经上导料管202落入导料管本体201上的导料通道内;初始时(也即挡料件3位于第一工作位置), 第一挡料片301位于阻挡位,而第二挡料片302位于非阻挡位,这样螺丝依次堆叠在第一挡料片301上,如图4所示;随后,气缸驱动挡料件3相对导料管2横向平移,从而带动其上第一挡料片301运行至非阻挡位(即此时第一挡料片301上的螺丝通孔301a恰位于导料通道内),同时带动第二挡料片302运行至阻挡位。此时,相邻两个螺丝11、12中的前一螺丝11 恰可穿过第一挡料片301上的螺丝通道301a,落至下导料管203,并藉由气吹装置的作用被快速吹出下导料管203送入需要上螺丝的部位;而与此同时,相邻两个螺丝中的后一螺丝 12的螺帽恰好被第二挡料片302阻挡,从而挂在第二挡料片302上,无法下落,如图6所示, 其等待气缸带动挡料件3复位运动,方可下落,这样就实现了对于螺丝逐一有序的放行。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断路器螺丝装配自动下料装置,包括支撑架(1)及倾斜固定在支撑架(1)上的导料管(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料装置,所述挡料装置包括挡料件(3)及连接并驱动挡料件(3)活动的驱动装置(4),所述挡料件(3)上具有横置于导料管(2)内并相互间隔的第一挡料片(301)和第二挡料片(302),所述两个挡料片(301、302)可籍由驱动装置(4)的驱动而交替干涉相邻的两个螺丝(11、12)下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螺丝装配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料片 (301)位于第二挡料片(302)下游,并且第二挡料片(302)短于第一挡料片(301),当所述第一挡料片(301)横置于导料管(2)内位于阻挡位阻挡前一螺丝(11)下落时,所述第二挡料片(302)位于非阻挡位,从而不干涉相邻的后一螺丝(12)下落;而当第一挡料片(301)藉由驱动装置(4)的驱动而位于非阻挡位,允许前一螺丝(11)下落时,所述第二挡料片(302) 伸入导料管(2)内恰可阻挡相邻的后一螺丝(12)的螺帽,从而干涉后一螺丝(12)下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断路器螺丝装配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料片 (301)与第二挡料片(302)之间的间距为L,第二挡料片(302)的厚度为a,它们满足下述条件,S+a< L+a<S+t,其中S为单个螺丝长度,而t为单个螺丝的螺杆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断路器螺丝装配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料片(301)上设有可供单个螺丝通过的螺丝通孔(301a),当第一挡料片(301)位于非阻挡位时,所述螺丝通孔(301a)移至导料管(2)内恰可供单个螺丝通过。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断路器螺丝装配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吹装置,所述气吹装置包括设于导料管(2)上并位于第一挡料片(301)下游的气吹口(5) 以及与气吹口(5)通过连接管相连的气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螺丝装配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板 (6),所述安装板(6)倾斜固定在支撑架(1)上,所述导料管(2)包括导料管本体(201)以及分别固定在导料管本体(201)两端的上、下导料管(202、203),所述导料管本体(201)内部设有与上、下导料管(202、203)连通的导料通道,所述挡料件(3)上的第一挡料片(301)和第二挡料片(302)均横置于导料通道内,所述导料管本体(201)和驱动装置(4)均固定在安装板(6)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断路器螺丝装配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管本体 (201)上还设有挡料件压紧装置(7),该挡料件压紧装置(7)包括压紧螺钉(701)和压紧弹簧(702),所述挡料件(3)上沿着挡料件(3)的活动方向设有导向孔(303),所述压紧螺钉 (701)穿过导向孔(303 )固定在导料管本体(201)上部,而压紧弹簧(702 )抵设在压紧螺钉 (701)的螺帽和导料管本体(201)顶部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或7所述的断路器螺丝装配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为气缸;所述挡料装置还包括推料板(8)、推料T形凸块(9)和推料T形凹块 (10 ),所述挡料件(3 )固定在推料板(8 )上,所述推料板(8 )上固定推料T形凸块(9 ),而推料T形凹块(10)与推料T形凸块(9)匹配固定,所述推料T形凹块(10)与气缸的伸缩杆相固定。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断路器螺丝装配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 为高度可调节式支撑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断路器螺丝装配自动下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可调节式支撑架包括底座(101 )、固定支撑柱(102)和活动支撑柱(103),所述活动支撑柱(103) 上并排纵向设有若干长圆孔(103a),所述固定支撑柱(102)上设有螺栓(104),所述螺栓 (104)穿过上述长圆孔(103a)将活动支撑柱(103)锁紧固定在固定支撑柱(102)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断路器螺丝装配自动下料装置,包括支撑架及倾斜固定在支撑架上的导料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料装置,所述挡料装置包括挡料件及连接并驱动挡料件活动的驱动装置,所述挡料件上具有横置于导料管内并相互间隔的第一挡料片和第二挡料片,所述两个挡料片可籍由驱动装置的驱动而交替干涉相邻的两个螺丝下落。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能够确保螺丝,尤其是非标螺丝逐一有序的下落,以此解决目前产品在下螺丝,尤其是非标螺丝时卡料的问题。
文档编号B65G47/29GK202148030SQ20112025589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0日
发明者丁高峰, 刘伟民, 吴晨阳, 张宝宝, 张超, 杨洲, 谢建宏 申请人:法泰电器(江苏)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