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对位装置,片材载置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56426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片材对位装置,片材载置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将载置在载置面上的片材部件对位在所定位置的片材对位装置,设有该片材对位装置的片材载置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在复印机或打印机等图像形成装置、扫描器等图像读取装置、原稿自动运送装置(以下简记为“ADF”)等使用片材状的片材部件的装置中,搭载片材对位装置为人们所公知。该片材对位装置使得记录纸、OHP薄膜等记录片材、或原稿片材等片材部件对位在载置面上与片材运送方向正交的运送正交方向的所定位置。例如,在图像形成装置中,在收纳记录片材的供纸盒或手工供纸盒等片材载置装置中,搭载片材对位装置,这为人们所公知。又,在扫描器或ADF中,在作为载置原稿片材的片材载置装置的原稿载置台,搭载片材对位装置,这为人们所公知。在上述片材对位装置中,由限制部件限制载置在载置面上的片材部件的位置,使得片材部件对位。例如,专利文献I记载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片材对位装置设有二块侧挡板,作为限制部件,配设使得片材在载置面上朝着运送正交方向滑动移动。将上述二块侧挡板的互相大大地离开的位置设为各自的原位置。当将作为片材部件的记录片材载置在片材对位装置的载置面上时,首先,驱动电机使得二块侧挡板移动到各自的原位置。在该状态下,若将多张记录片材设置到载置面上,则驱动电机朝着与上述逆方向回转,二块侧挡板开始朝着互相靠近方向移动。接着,与片材中位于靠近运送正交方向端侧的位置的记录片材相接,将该记录片材向着中央推压。这样,二块侧挡板一边将位于一端位置的记录片材向着片材载置面中央推压,一边使得相互间的距离成为与记录片材的宽度尺寸大致相同值,能将载置面上随意放置的多张记录片材对位在载置面中央。在这种构成中,为了避免尽管在载置面上没有放置记录片材但却通过移动侧挡板实行对位,较好的是,设有片材检测手段,检测在载置面上是否放置记录片材。作为片材检测手段,如专利文件2所记载,检测片材检测杆的位置变化,这为人们所公知。具体地说,片材检测手段的片材检测杆以摆动轴为中心在所定摆动角范围内摆动,当在载置面上没有放置记录片材时,因弹簧赋能力,被卡合在所定的摆动卡合位置。并且,在这样卡合状态下,由透射型光电传感器检测片材检测杆的被检测部。由此,片材检测手段检测在载置面上没有放置记录片材。若用户在载置面上放置记录片材,则记录片材与片材检测杆的肋前端相接,使得片材检测杆从摆动卡合位置移动。于是,透射型光电传感器没有检测到片材检测杆的被检测部。由此,片材检测手段检测到在载置面上放置记录片材。本发明人开发搭载这种构成的片材检测手段和片材对位装置的手工送纸盘。图I系从上方表示该开发中的手工送纸盘的立体图。在该图中,箭头B为沿着手工送纸盘60的片材载置面的方向,且表示运送正交方向,其与载置面上的记录片材的运送方向正交。又,点划线LI表示手工送纸盘60的运送正交方向的中心线。在片材载置面上配设能朝运送正交方向滑动移动的第一侧挡板611及第二侧挡板612。第一侧挡板611用于限制载置在片材载置面上的没有图示的记录片材的运送正交方向的一端位置,第二侧挡板612用于限制载置在片材载置面上的没有图示的记录片材的运送正交方向的另一端位置。上述二块侧挡板滑动移动互相靠近中心线LI,或滑动移动互相离开中心线LI。在图示状态下,二块侧挡板都在可移动范围内在离开中心线LI最远的位置停止。该位置为各侧挡板的原位置。在记录片材载置在片材载置面上的状态下,二块侧挡板分别从图示原位置向着中心线LI移动与片材尺寸相对应的距离,能使得记录片材的运送正交方向的中心与中心线LI位置一致。在手工送纸盘60的前端部,配设四个片材检测手段。上述片材检测手段分别具备片材检测杆699。各片材检测杆699如图所示配设为沿着运送正交方向以所定间距排列,使得与记录片材相接的杆前端部从壳体内向着片材载置面的正上方突出。若记录片材载置在片材载置面上,则如图2所示,记录片材P的前端与四个片材检测杆699中某个碰接,使得 该片材检测杆699在壳体内移动。由此,检测到片材载置面上的记录片材P的存在。沿着运送正交方向设有多个片材检测杆699,不管记录片材P载置在运送正交方向的哪个位置,都能检测到该记录片材P。但是,在该手工送纸盘60中,会发生以下那样的问题S卩,在图2所示状态下,四个片材检测杆699之中,仅仅二个与记录片材P相接,引入到壳体内。在该状态下,若驱动第一侧挡板611及第二侧挡板612,分别向着中心线LI滑动移动,则如图3所示,记录片材P挂在没有与记录片材P相接、从壳体内朝着片材载置面的正上方突出的片材检测杆699的侧面。由此,存在引起记录片材折曲,或引起片材检测杆699或驱动系统故障的危险。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平07-267474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7-29719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出来的,其目的在于,提供能防止与限制部件一起沿着运送正交方向移动的片材部件挂在片材检测杆等相接移动部件上的片材对位装置,设有该片材对位装置的片材载置装置,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图像读取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I) 一种片材对位装置,包括载置面,用于载置片材状的片材部件;第一限制部件,配设在上述载置面上,沿着运送正交方向移动,所述运送正交方向系沿着上述载置面方向,且与上述载置面上的片材运送方向正交,通过使得上述第一限制部件与载置在上述载置面上的片材部件的沿上述运送正交方向的一端相接,限制上述一端的位置;第二限制部件,通过与上述片材部件的上述运送正交方向的另一端相接,限制上述另一端的位置;以及驱动传递手段,上述第一限制部件及第二限制部件之中,至少将由驱动源发出的驱动力传递到上述第一限制部件,使得上述第一限制部件沿上述运送正交方向移动;一边由上述第一限制部件限制上述一端的位置,一边由上述第二限制部件限制上述另一端的位置,使得载置在上述载置面上的上述片材部件的上述运送正交方向的位置与所定位置一致;其特征在于沿着上述运送正交方向排列多个相接移动部件,由连结部件互相连结上述相接移动部件,使其一体地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往复移动,设置上述机构作为片材检测手段,其能在所定的上述第一位置和上述第二位置往复移动,在通过赋能手段向着上述第一位置赋能的状态下,与载置在上述载置面的片材部件相接,伴随上述相接,上述相接移动部件从上述第一位置向上述第二位置移动,上述片材检测手段根据上述相接移动部件的位置,检测有无载置在上述载置面上的片材部件。(2)在上述技术方案(I)所述的片材对位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作为多个上述相接移动部件,分别使用以下结构至少使得与片材部件相接的相接部,沿着上述运送正交方向的宽度,成为前端变尖的锥形状。(3)在上述技术方案(I)或(2)所述的片材对位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多个上述相接移动部件配设为分别在上述第一位置与载置在上述载置面上的片材部件的运送方向的前端碰接。(4)在上述技术方案(3)所述的片材对位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在上述载置面设有从片材运送方向的上游侧向着下游侧朝下的倾斜部。(5)在上述技术方案(4)所述的片材对位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摆动轴部件以朝着上述运送正交方向延伸的摆动轴线为中心摆动,将上述连结部件作为上述摆动轴部件构成,将多个上述相接移动部件分别与上述连结部件连结,使得其与上述连结部件一体摆动,且使得上述相接移动部件分别与从上述载置面送出中的记录片材摩擦,该摩擦反抗上述赋能手段的赋能力,使得相接移动部件约束在上述第二位置。(6)在上述技术方案(I) _(5)中任一个所述的片材对位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多个上述相接移动部件之中,将互相邻接的二个上述相接移动部件的上述运送正交方向的距离设为比设计规格决定的最小尺寸片材的短边尺寸短,且在使得上述第一限制部件及第二限制部件在上述运送正交方向互相离开最大距离的状态下,将上述第一限制部件和处于与其最接近位置的上述相接移动部件的距离,以及上述第二限制部件和处于与其最接近位置的上述相接移动部件的距离分别设定为比上述短边尺寸短。(7)在上述技术方案(I) _(6)中任一个所述的片材对位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有停止手段,根据对上述驱动源或上述驱动传递手段施加超过所定阈值的负载,或根据对上述第一限制部件及上述第二限制部件之中至少一方施加超过所定阈值的压力,停止沿着上述运送正交方向朝着上述载置面上的片材部件移动的上述第一限制部件。(8)在上述技术方案(7)所述的片材对位装置中,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原位置传感器,当记录片材载置在上述载置面时,检测上述第一限制部件是否位于上述运送正交方向的退避位置即原位置;以及驱动控制手段,根据来自操作者的命令,逆向驱动上述驱动源,直到上述第一限制部件移动到上述原位置。
(9)在上述技术方案(7)或⑶所述的片材对位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上述载置面的全区域之中,用于载置片材部件的运送方向的后端侧的后端侧载置面,相对用于载置片材部件的前端侧的前端侧载置面,设为取具有所定折曲角折曲的姿势;载置在上述载置面上的片材部件的全区域之中,至少在能与沿着上述折曲角折曲的折曲部相接的位置,配设上述第一限制部件及第二限制部件,能沿着上述运送正交方向移动。(10) 一种片材载置装置,包括片材对位手段,使得载置在载置面上的片材部件对位在所定位置; 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技术方案(1)_(9)中任一个记载的片材对位装置,作为上述片材对位手段。(11) 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图像记录手段,将图像记录在作为片材部件的记录片材的表面;以及片材对位手段,载置面上载置用于向上述图像记录手段送出的记录片材,或经由上述图像记录手段后的记录片材,上述片材对位手段使得载置在载置面上的记录片材的位置与所定位置一致;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技术方案(1)_(9)中任一个记载的片材对位装置,作为上述片材对位手段。(12) —种图像读取装置,包括读取手段,读取记录在原稿片材的图像;以及片材对位手段,载置面上载置用于向上述读取手段送出的记录片材,或经由上述读取手段后的记录片材,上述片材对位手段使得载置在载置面上的记录片材的位置与所定位置一致;其特征在于使用上述技术方案(1)_(9)中任一个记载的片材对位装置,作为上述片材对位手段。下面说明本发明的效果。在本发明中,沿着运送正交方向排列配设多个相接移动部件,其伴随与载置面上的片材部件的相接而移动,以便检测片材部件,若多个相接移动部件之中,某个或某些相接移动部件与载置在载置面上的片材部件相接,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则相对该相接移动部件通过连结部件连结的其它相接移动部件也全部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这样,在片材检测手段检测到载置面上的片材部件的状态下,通过使得片材检测手段的全部相接移动部件退避到第二位置,能防止限制部件和沿运送正交方向移动的片材部件挂在相接移动部件上。


图I是从上方表示开发中的手工送纸盘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载置记录片材状态的该手工送纸盘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使得二个侧挡板移动中的该手工送纸盘的立体图。图4是表示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的概略构成图。图5是表示该复印机的扫描器及ADF的放大立体图。图6是表示该ADF以及扫描器的放大构成图。图7是表示该复印机的手工送纸盘的放大立体图。
图8是表示该手工送纸盘的第一载置部的分解立体图。图9是与二个侧挡板一起表示该第一载置部的驱动传递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放大表示该第一载置部的驱动限制机构的放大构成图。图11是表示从该第 一载置部的回转检测传感器输出的脉冲信号波形的波形图。图12是从横向表示该手工送纸盘的侧面图。图13是表不该复印机的电气电路一部分的方框图。图14是表示由复印机的控制部实施的片材对位处理的各处理工序的流程图。图15是表示对位及脉冲计数处理的各处理工序的流程图。图16是从上方表示该手工送纸盘的立体图。图17是表示该手工送纸盘的片材检测手段的立体图。图18是表示该手工送纸盘以及载置在其载置面上的记录片材的立体图。图19是表示使得记录片材对位中的该手工送纸盘的立体图。图20是表示对位后的该手工送纸盘的立体图。图21是从上方表示该片材检测手段的局部的平面图。图22是局部放大表示该片材检测手段的局部放大平面图。图23是与以正常姿势载置的记录片材一起表示该手工送纸盘的碰接壳体,检测杆,以及第二侧挡板的俯视截面图。图24是与以正常姿势对位的记录片材一起表示该碰接壳体,检测杆,以及第二侧挡板的放大俯视截面图。图25是与以倾斜姿势载置的记录片材一起表示该碰接壳体,检测杆,以及第二侧挡板的俯视截面图。图26是与以倾斜姿势对位的记录片材一起表示该碰接壳体,检测杆,以及第二侧挡板的放大俯视截面图。图27是与从该手工送纸盘排出中途的记录片材一起表示该手工送纸盘的局部纵截面的局部纵截面图。图28是与将从该手工送纸盘完全排出前的记录片材一起表示该手工送纸盘的局部纵截面的局部纵截面图。图29是表示出入该复印机的图像形成部的供纸盒的放大立体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说明适用本发明的包括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的复印机的一实施形态。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不过是适用本发明的形态之一例,本发明的适用范围并不局限于复印机。在以下实施形态中,虽然对构成要素,种类,组合,位置,形状,数量,相对配置等作了各种限定,但是,这些仅仅是例举,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先说明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的构成。图4是表示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I的概略构成图。该复印机I包括具备图像形成部4以及供纸部5的图像形成装置,以及具备原稿自动运送装置(ADF) 2及扫描器3的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形成装置的供纸部5具备收纳作为形成图像的片材部件的记录片材6的供纸盒41。图像形成装置包括作为图像形成装置的图像形成部4,该图像形成部4具备作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黑色⑷的调色剂像的四个处理卡盒20Y、20M、20C、20K,以及转印装置30。图像读取装置包括读取原稿片材的图像的扫描器3以及将原稿片材自动运送到扫描器3的原稿读取位置的ADF2。在该图中,从其正面侧表示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与图面正交方向的前侧相当于复印机前方,里侧相当于复印机后方图像形成部4在铅垂方向的大致中央,设有转印装置30。该转印装置30具备作为中间转印体的环状的中间转印带32,以及配设在其环内侧的多个辊,通过上述辊以倒三角形状架设中间转印带32。在倒三角形状的三个顶点位置,各支承辊以大的卷绕角将中间转印带32卷绕在辊周面上。并且,上述三个支承辊之中某个通过自身回转,驱动中间转印带32朝着图示顺时钟方向环状移动。三个支承辊之中,在相对配设在图示最左侧的支承辊的带卷绕处,带清洁装置从环外侧与上述带卷绕处相接。该带清洁装置从带表面除去通过二次转印夹持部后附着在中间转印带32表面的转印残留调色剂。通过与配设在图示最左侧的支承辊的接触位置后,进入与配设在图示最右侧的支承辊的接触位置前的带区域,成为大致沿着水平方向笔直前进的水平前进区域。在该水平前进区域的上方,沿着带移动方向顺序排列配置Y、M、C、K用的四个处理卡盒20Y、20M、20C、20K。处理卡盒20Y、20M、20C、20K用于作成Y、M、C、K的调色剂像,将其叠合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2上。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构成为串列型,通过处理卡盒20Y、20M、20C、20K分别并行作成Y、M、C、K调色剂像。在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中,采用Y、M、C、K色顺序,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色顺序。在图像形成部4中,处理卡盒20Y、20M、20C、20K分别具备作为像载置体的鼓状的感光体21Y、21M、21C、21K。在感光体21Y、21M、21C、21K周围,配设具备充电辊22Y、22M、22C、22K的充电装置,显影装置24Y、24M、24C、24K,感光体清洁装置23Y、23M、23C、23K,没有图示的消电装置等。在充电装置中,作为充电部件的充电辊22Y、22M、22C、22K与感光体21Y、21M、21C、21K对向配置,由没有图示的各电源对上述充电辊22Y、22M、22C、22K施加一次转印偏压。由此,在充电辊22Y、22M、22C、22K和感光体21Y、21M、21C、21K之间产生放电,使得感光体21Y、21M、21C、21K表面均一带电。在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中,由充电辊22Y、22M、22C、22K使得感光体21Y、21M、21C、21K的表面均一带电,带电极性与调色剂的正规带电极性相同,为负极性。作为Y、M、C、K用的充电装置,也可以采用使用钨等金属线的电晕充电方式,或使用导电性刷的刷充电方式,代替使用充电辊的方式。关于充电辊等充电部件,既可以采用使其相对感光体21Y、21M、21C、21K接触的接触方式,也可以采用使其不接触的非接触方式。在非接触方式中,存在充电辊等充电部件和感光体间的空隙易因感光体偏心等变化引起带电不匀的缺点,但是,与接触方式相比,具有难以发生因调色剂附着到充电部件引起带电不匀的优点。作为施加到充电辊等的充电部件的一次转印偏压,较好的是,采用将交流电压叠合到直流电压上的叠合偏压。由此,与仅仅施加直流偏压场合相比,能使得感光体表面均一带电。在四个处理卡盒20Y、20M、20C、20K的上方,配设曝光装置10。该曝光装置10构成潜像形成手段,在感光体21Y、21M、21C、21K上形成静电潜像。曝光装置10根据扫描器3读取图像得到的图像信息或从外部的个人计算机等送来的图像信息,生成Y、M、C、K用写入光,由该写入光对图示朝逆时钟方向回转的感光体21Y、21M、21C、21K的均一带电后的表面进行光扫描。感光体21Y、21M、21C、21K的表面全域之中,受到光扫描的曝光部与没有受到光扫描的背景部相比,使得衰减。由此,在曝光部载置静电潜像。作为曝光装置10,可以使用例如由激光二极管生成写入光的装置,或由LED阵列生成写入光的装置。通过显影装置24Y、24M、24C、24K使得Y、M、C、K调色剂附着到载置在感光体21Y、21M、21C、2IK表面的Y、M、C、K用静电潜像上,该静电潜像成为Y、M、C、K调色剂像,成为可视化。感光体21Y、21M、21C、21K与中间转印带32相接,形成一次转印夹持部。并且,在Y、M、C、K用一次转印夹持部的背面侧,配设在中间转印带32的环内侧的Y、M、C、K用的一次转印辊,和感光体21Y、21M、21C、21K之间,夹入中间转印带32。对上述Y、M、C、K用的一次转印辊分别施加与调色剂的正规带电极性逆极性(正极性)的一次转印偏压。并且,在Y用一次转印夹持部,形成在感光体21Y的Y调色剂像一次转印在中间转印带32的表面上。这样,一次转印有Y调色剂像的带表面此后顺序通过M、C、K用一次转印夹持部。并且,在该过程中,感光体21M、21C、21K上的M、C、K调色剂像顺序叠合一次转印,在带表面形成彩色调色 剂像。通过Y、M、C、K用一次转印夹持部后的感光体21Y、21M、21C、2IK的表面由感光体清洁装置23Y、23M、23C、23K清除转印残留调色剂。此后,通过没有图示的消电装置消电,备做下次形成图像。配设在中间转印带32环内的三个支承辊之中,在相对配设在最下方的支承辊的带卷绕处,作为二次转印手段的二次转印辊33从环外侧相接,形成二次转印夹持部。通过没有图示的电源对该二次转印辊33或上述支承辊施加二次转印偏压。由此,在上述支承辊和二次转印辊33之间,形成二次转印电场,其使得中间转印带32上的彩色调色剂像向着二次转印辊33静电移动。在二次转印夹持部的图示右侧方,配设由互相相接形成定位夹持部且互相朝顺方向回转的一对辊构成的定位辊对45。从供纸部5送出记录片材6,该记录片材6夹入定位辊对45的定位夹持部。接着,通过定位辊对45在与中间转印带32上的彩色调色剂像同步时刻,将上述记录片材6向着二次转印夹持部送出。通过二次转印电场及夹持压力的作用,将中间转印带32上的彩色调色剂像二次转印在夹入二次转印夹持部的记录片材6上。这样二次转印有彩色调色剂像的记录片材6从二次转印夹持部经由环状移动的运送带34后,送入定影装置50内。定影装置50包括作为定影部件的定影辊51以及加压辊52,记录片材6夹入通过定影辊51和加压辊52相接形成的定影夹持部内,定影装置50对于该记录片材6施以加热加压的调色剂像的定影处理。从定影装置50送出的记录片材6插入配设运送通道切换爪47的运送通道分叉点。该运送通道切换爪47将从该处向着下游侧的片材运送通道切换为排出通道以及翻转运送通道87。当选择单面打印模式作为打印动作模式场合,运送通道切换爪47选择排出通道作为片材运送通道。当选择双面打印模式且从二次转印夹持部送出的记录片材6在两面分别载置调色剂像场合,运送通道切换爪47也选择排出通道作为片材运送通道。进入排出通道的记录片材6经由排出辊对46的排出夹持部后,排出到机外。然后,码放在固定在框体外侧面的排纸盘80上。
另一方面,当选择双面打印模 式且从二次转印夹持部送出的记录片材6仅在两面之中的第一面上载置调色剂像场合,运送通道切换爪47选择翻转运送通道87作为片材运送通道。因此,在双面打印模式中,仅仅在第一面载置调色剂像的记录片材6从定影装置50送出后,进入翻转运送通道87。在翻转运送通道87配设翻转运送装置89。该翻转运送装置89 —边使得从定影装置50送来的记录片材6的上下翻转,一边暂时存放在中继盘88内,再运送到上述定位辊对45的定位夹持部。通过翻转运送装置89回到供纸通道的记录片材6从定位辊对45再次经由二次转印夹持部,在第二面上也二次转印调色剂像。接着,顺序经过定影装置50,运送通道切换爪47,排出通道,排纸辊对46后,码放在排纸盘80上。当双面打印模式且为连续打印模式场合,对于多张记录片材6分别在两面进行打印。在本复印机中,分别集中实行对于记录片材6的第一面的打印以及对于第二面的打印。例如,对于12张的记录片材6分别进行双面打印场合,首先,将使得调色剂像定影在第一面的第一张记录片材6上下翻转,码放在中继盘88内。接着,将使得调色剂像定影在第一面的第二张记录片材6上下翻转,码放在中继盘88内的第一张记录片材6上。反复同样动作直到第十二张记录片材6。由此,将分别仅仅使得调色剂像定影在第一面的第一、第二、第三、……、第十二张记录片材6收纳在中继盘88内。接着,将第十二张记录片材6从中继盘88内送出到供纸通道后,在该记录片材6的第二面上也形成调色剂像。接着,将该记录
片材6排纸到排纸盘80上。同样,对于第^ 、第十、第九、......、第一张记录片材6,顺序
施以对第二面的调色剂像的打印以及排纸处理。配设在图像形成部4正下方的供纸部5包括上下多段配设的二个供纸盒41,供纸通道48,多个运送辊对44等。作为片材载置装置的供纸盒41通过朝着前后方向(与纸面正交的方向)的滑动移动相对供纸部的框体装卸。由框体内的支承手段支承供纸辊42,该供纸辊42与设置在供纸部5的框体的供纸盒41内的记录片材压接。在该状态下,若驱动供纸辊42回转,则记录片材的最上部的记录片材6向着供纸通道48送出。被送出的记录片材6在到达供纸通道48前,进入由运送辊和分离辊43相接形成的运送分离夹持部。上述二个辊之中,驱动运送辊从供纸盒41侧将记录片材6向着供纸通道48侧送出的方向回转。与此相反,驱动分离辊43从供纸通道48侧将记录片材6向着供纸盒41侧送出的方向回转。但是,在相对分离辊43传递回转驱动力的驱动传递系统中,设有转矩限制器,在分离辊43与运送辊直接相接状态下,在转矩限制器作用有超过上限的转矩。由此,回转驱动力与分离辊43没有关系,分离辊43随着运送辊回转。与此相反,若多张记录片材6以叠合状态进入运送分离夹持部,则在片材之间产生滑移,作用在转矩限制器的转矩低于上限。由此,驱动分离辊43回转,多张记录片材6之中,使得自身直接接触的记录片材6向着供纸盒41逆运送。该逆运送持续进行,直到运送分离夹持部内的记录片材6成为一张,不发生片材间滑移。由此,记录片材6在最终分离为一张的状态下送向供纸通道48。接着,经由多对运送辊44分别构成的运送夹持部后,到达图像形成部4的定位辊对45的定位夹持部。图像形成部4的框体的图示右侧侧面支承作为片材载置装置的手工送纸盘60。在手工送纸盘60中,手工送纸辊601与载置在片材载置面上的记录片材的最上面的记录片材6压接。通过驱动手工送纸棍601的回转,将最上面的记录片材6向着定位棍对45送出。被送出的记录片材6在到达定位棍对45前,通过由运送棍603和分离棍602相接形成的运送分离夹持部。这时,与配设在供纸盒41侧的运送分离夹持部的原理相同,记录片材6仅仅分离为一张。图5是表示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的扫描器3及ADF2的放大立体图。如图所示,扫描器3以及搭载其上的ADF2由铰链399连接,ADF2由该铰链399支承在扫描器3上,能朝着图示箭头方向摆动。通过该摆动,ADF2移动到使得形成扫描器3上面的第一稿台玻璃300及第二稿台玻璃301暴露的位置(打开状态),或移动到上述稿台玻璃正上方的位置(关闭状态)。在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中,当复印厚纸原稿或单侧装订原稿等时,设置在ADF很困难,于是, 如图所示,打开ADF2,露出扫描器3上面。接着,将原稿载置在第一稿台玻璃300上后,关闭ADF2,由ADF2推压原稿。然后,通过按压固定在扫描器3的操作显示部9的复印开始按钮900,使得复印机开始复印动作。图6是表示ADF2以及扫描器3的放大构成图。当通过ADF2可自动运送原稿片材P进行复印场合,如图所示,在使得ADF2相对扫描器3关闭状态下,将一张原稿片材P或一叠原稿片材设置在ADF2的原稿盘200上。接着,按压上述复印开始按钮900,开始复印动作。复印动作主要由扫描器3的原稿读取动作以及图像形成部4的图像形成动作构成,按压复印开始按钮900后就先开始原稿读取动作。扫描器3在第一稿台玻璃300及第二稿台玻璃301下方,包括移动体302,成像透镜310,图像读取传感器320等。移动体302具备扫描灯303及多个反射镜,能通过没有图示的驱动机构沿着图示左右方向移动。从扫描灯303发出的光在设置在第一稿台玻璃300上的原稿或运送到第二稿台玻璃301的原稿的图像面反射,成为图像读取光。该图像读取光在搭载在移动体302的多个反射镜分别反射后,通过固定在扫描器本体的成像透镜310,到达由C⑶等构成的图像读取传感器320,在传感器内的焦点位置成像。由此,读取原稿图像。扫描器3读取设置在第一稿台玻璃300上的原稿图像场合,一边使得移动体302从图示位置向着图示右方向移动,一边扫描原稿。由此,从图示左侧区域向着右侧区域顺序读取原稿图像。另一方面,当读取设置在ADF2的原稿片材P的图像场合,在使得移动体302在图示位置停止状态下,使得扫描灯303点灯,使得从扫描灯303发出的光向着第二稿台玻璃301照射。这时,ADF2开始运送设置在原稿盘200上的原稿片材P,使得原稿片材P通过扫描器3的第二稿台玻璃301的正上方。由此,在移动体302停止状态下,从运送方向的前端侧向着后端侧顺序读取原稿片材P的图像。在ADF2的原稿盘200上,以使得原稿读取面向着上方的姿势载置原稿片材P。在载置在原稿盘200上的一叠原稿片材的上方,配设供纸辊202,通过没有图示的凸轮机构,该供纸辊202能沿着上下方向移动。通过下降移动,在供纸辊202与一叠原稿片材的最上面的原稿片材P相接状态下,驱动该供纸辊202回转,从原稿盘200送出原稿片材P。被送出的原稿片材P进入由环状运送带203a和逆转辊203b相接形成的运送分离夹持部。运送带203a由从动辊以及驱动回转的驱动辊架设,在架设状态下,伴随没有图示的供纸电机正转,驱动辊正转,朝着图示顺时钟方向环状移动。伴随上述供纸电机正转被驱动朝着图示顺时钟方向回转的逆转辊203b与该运送带203a的架设面相接,形成运送分离夹持部。在运送分离夹持部中,运送带203a的表面朝着供纸方向移动。当逆转棍203b与运送带203a直接相接时,或仅仅一张原稿片材P夹入运送分离夹持部时,配设在从上述供纸电机到逆转辊203b的驱动传递路径的转矩限制器起作用,将来自供纸电机的驱动力相对逆转辊203b隔断。由此,逆转辊203b随着运送带203a回转,将原稿片材P朝着供纸方向运送。与此相反,当多张原稿片材P以叠合状态进入运送分离夹持部时,在片材之间产生滑移,作用在上述转矩限制器的转矩低于阈值。由此,来自上述供纸电机的驱动力传递到逆转辊203b,逆转辊203b朝图示顺时钟方向回转。接着,多张原稿片材P之中,与自身直接接触的原稿片材P朝着原稿盘200运送。该逆运送持续进行,直到运送分离夹持部内的原稿片材P成为一张。由此,最终,在分离为仅仅一张原稿片材P的状态下,通过运送分离夹持部。
沿着片材运送方向,在运送分离夹持部的下游侧,配设大大地弯曲成C字状的弯曲运送通道。在该弯曲运送通道内配设运送辊对204,通过分离夹持部的原稿片材P在夹入到由上述运送辊对204形成的运送夹持部的状态下,沿着弯曲运送通道一边大大地弯曲一边被运送。由此,使得其上下翻转,使得迄今为止向着铅垂方向上方的原稿读取面向着下方。接着,将该原稿读取面一边推压到扫描器3的第二稿台玻璃301上,一边通过第二稿台玻璃301的正上方,读取原稿。通过第二稿台玻璃301正上方的原稿片材P顺序通过读取后第一运送辊对205以及读取后第二运送辊对206。作为读取动作模式,选择单面读取模式时,能以摆动轴为中心摆动的切换爪207以图示那样的姿势停止摆动。在该姿势下,通过读取后第二运送辊对206的原稿片材P不会与切换爪207接触,而是移动到排纸盘209a上码放。与此相反,当选择双面读取模式,且从读取后第二运送辊对206送出的原稿片材P只对两面之中单面读取图像时,切换爪207成为使得悬臂端从图示状态向着下方的姿势。于是,通过读取后第二运送辊对206的原稿片材P跨越切换爪207夹入中继辊对210的辊之间。这时,中继辊对210的二个辊分别驱动回转,使得原稿片材P向着图示右侧方存在的中继盘20%运送。因此,原稿片材P移动到中继盘209b上,片材后端部在将要脱离中继辊对210前,停止驱动中继辊对210回转。接着,开始驱动中继辊对210的两个辊朝着逆方向回转。大致同时,切换爪207再次移动到图示姿势位置。这样,实行原稿片材P的转向,原稿片材P从中继辊对210向着配设在读取后第二运送辊对206的大致正上方的再运送辊对208运送。夹入再运送辊对208的辊之间的原稿片材P成为两面之中尚未读取图像的面向着铅垂方向的上方的状态。在该状态下,通过驱动再运送辊对208回转,将原稿片材P送入上述弯曲运送通道,一边使得没有读取图像的面向着下方,一边通过第二稿台玻璃301的正上方,读取该面图像。这样也读取另一面上的图像,当该原稿片材P通过读取后第二运送辊对206时,切换爪207成为图示姿势。由此,原稿片材P码放在排纸盘209a上。下面,说明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的特征构成。图7是表示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的手工送纸盘60的放大立体图。在该图中,手工送纸盘60包括第一载置部61以及第二载置部62。图示箭头C表示载置在手工送纸盘60上的没有图示的记录片材从手工送纸盘60送出的方向,即片材送出方向。载置在手工送纸盘60上的记录片材的送出方向的全区域之中,第一载置部61接受前端侧的区域,第二载置部62接受后端侧的区域,且第二载置部62支承在第一载置部61,以摆动轴为中心在所定范围内摆动。在手工送纸盘60中,由第一载置部61的底板610形成的片材承受面以及厚板状的第二载置部62的片材承受面621构成用于载置记录片材的载置面。由底板610构成的前者的片材承受面在载置面的全区域之中,起着作为载置记录片材的前端侧的前端侧载置面的功能,第二载置部62的片材承受面621在载置面的全区域之中,起着作为载置记录片材的后端侧的后端侧载置面的功能。在该图中,箭头B表示手工送纸盘60的载置面上的运送正交方向。点划线LI表示手工送纸盘60的运送正交方向的中心线。在第一载置部61的底板610,设有沿箭头B表示的运送正交方向延伸的缝隙。并且,在底板610上,配设能沿着缝隙滑移的第一侧挡板611及第二侧挡板612。上述侧挡板都具备通过底板610的缝隙延伸到底板610下方的脚部,该脚部支承在驱动传递机构上。 作为第一限制部件的第一侧挡板611用于限制载置在载置面上的没有图示的记录片材的运送正交方向的一端的位置。作为第二限制部件的第二侧挡板612用于限制载置在载置面上的没有图示的记录片材的运送正交方向的另一端的位置。上述两块侧挡板保持沿着箭头C表示的送出方向延伸的姿势状态,互相靠近中心线LI地滑移,或互相离开中心线LI地滑移。在图示状态下,两块侧挡板都在可移动范围内,在离开中心线LI最远的位置停止。该位置为各侧挡板的原位置。在第二载置部62的后端部,形成用于能使得延伸导向件63出入收纳的导向收纳部。在该图中,表示延伸导向件63收纳在第二载置部62中的状态,从该状态将延伸导向件63沿着图示箭头A方向拉出,能使得延伸导向件63向着第二载置部62后方延伸。当载置长度长的记录片材时,这样使得延伸导向件63延伸。图8是表示手工送纸盘60的第一载置部61的分解立体图。在该图中,表示卸下图7所不底板610状态的第一载置部61。第一载置部61在底板下配设包括第一齿条613,第二齿条614,连结小齿轮615,驱动限制机构616等的驱动传递机构,没有图示的驱动电机的回转驱动力通过该驱动传递机构传递到第一侧挡板611及第二侧挡板612,上述侧挡板在底板上沿着运送正交方向滑移。图9是与二个侧挡板一起表示第一载置部61的驱动传递机构的分解立体图。在该图中,第一齿条613与第一侧挡板611的脚部形成一体,由该脚部悬臂支承,从该脚部,向着没有图示的底板的运送正交方向(箭头B方向)的中心线LI,沿着运送正交方向笔直延伸。第二齿条614与第二侧挡板612的脚部形成一体,由该脚部悬臂支承,从该脚部,向着中心线LI,沿着运送正交方向笔直延伸。圆盘状的连结小齿轮615在中心线LI的位置一边支承在沿着铅垂方向延伸的回转轴上,一边以该回转轴为中心回转。板状的第一齿条613相对该连结小齿轮615啮合。连结小齿轮615全周之中,在与第一齿条613啮合区域的180°的点对称的位置,板状的第二齿条614相对连结小齿轮615的处于上述点对称位置的区域啮合。板状的第一齿条613的二条长边之中,一方形成用于与连结小齿轮615哨合的齿部。在另一方长边,形成用于与驱动限制机构616的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的齿部啮合的齿部。在第一齿条613中,后者的齿部成为原动侧的齿部,前者的齿部成为从动侧的齿部。在驱动限制机构616的侧方,配设作为驱动源的驱动电机617,环状同步带618卷绕在该驱动电机617的电机带轮上。该同步带618也卷绕在驱动限制机构616的后述同步带轮上,以所定的张力架设。若驱动电机617被驱动朝着正转方向回转,其回转驱动力传递到同步带618和驱动限制机构616后,在驱动限制机构616的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的齿轮部和第一齿条613的啮合部,回转方向的力变换为运送正交方向的力。并且,与第一齿条613形成一体的第一侧挡板611从图示位置向着中心线LI滑移。同时,第一侧挡板611的运送正交方向的力在第一侧挡板611和连结小齿轮615的啮合部,变换为回转方向的力,连结小齿轮615朝着正回转方向回转。该回转力在连结小齿轮615和第二齿条614的啮合部,变换为运送正交方向的力,与第二齿条614形成一体的第二侧挡板612从图示位置向着中心线LI直线滑移。另一方面,若驱动电机61 7被驱动朝着逆转方向回转,其回转驱动力顺序传递到同步带618和驱动限制机构616后,使得第一侧挡板611从中心线LI侧向着运送正交方向的一端侧(第一侧挡板611图示位置侧)直线滑移。同时,与第一侧挡板形成一体的第一齿条613 —边使得连结小齿轮615逆转,一边直线滑移。并且,连结小齿轮615的逆转方向的回转力传递到第二齿条614,使得第二侧挡板612从中心线LI侧向着运送正交方向的另一端侧(第二侧挡板612图示位置侧)滑移。这样,若驱动电机617被驱动朝着正转方向回转,贝U二个侧挡板从运送正交方向的端侧向着中心线LI侧互相接近地滑移。由此,二个侧挡板间的距离逐渐变短。另一方面,若驱动电机617被驱动朝着逆转方向回转,则二个侧挡板从运送正交方向(箭头B方向)的中心线LI侧向着端侧互相离开地滑移。由此,二个侧挡板间的距离逐渐变大。不管二个侧挡板的移动位置,从中心线LI到第一侧挡板611的距离和从第二侧挡板612到中心线LI的距离互相相等。因此,不管二个侧挡板的移动位置,挡板间的中心成为中心线LI的位置。在驱动电机617的侧方,配设由透过型光电传感器构成的原位置传感器650。在该图中,表示第一侧挡板611,第二侧挡板612分别位于原位置状态。在该状态下,如图所示,使得第一侧挡板611的从自身脚部向着下方突出的被检测部介于原位置传感器650的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之间。由此,原位置传感器650检测第一侧挡板611位于原位置。也可以通过其它方式例如磁检测等,代替上述光学检测方式,如该原位置传感器650那样,检测第一侧挡板611是否位于原位置。当作业者将记录片材一张或一叠片材状态载置在图7所示手工送纸盘60时,首先,载置片材,按压设在复印机操作表示部的没有图示的手工送纸实行按钮。于是,设在图像形成部4的由CPU,RAM,ROM等构成的作为驱动控制手段的控制部驱动上述驱动电机617朝着逆转方向回转,直到由原位置传感器650检测到第一侧挡板611向原位置的移动。由此,第一侧挡板611,第二侧挡板612分别在原位置停止。第一载置部61具备片材检测手段。若记录片材载置在底板610上,该片材检测手段检测该记录片材。图10是放大表示第一载置部61的驱动限制机构616的放大构成图。驱动限制机构616包括原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a以及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在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中,齿轮部616e与存在于自身的从动侧的第一齿条(图9的613)啮合,缝隙圆盘616f沿着回转方向以所定间距排列多条没有图示的缝隙,上述齿轮部616e和上述缝隙圆盘616f形成为一体。原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a包括同步带轮616b,存在于自身的原动侧的同步带(图9的618)卷绕在该同步带轮616b上。上述原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a以及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都由贯通其中的支承轴616h回转自如地支承。通过没有图示的赋能手段使得原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a向着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赋能。由此,原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a与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压接。若通过同步带(图9的618)的环状移动,原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a回转,则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被原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a带动回转。并且,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的齿轮部616e使得没有图示的第一齿条(图9的613)滑移。但是,若对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施加超过所定阈值的负载,则因该负载引起的欲妨害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回转的力超过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和原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a之间的压接部的两者间的摩擦力。于是,在压接部中,原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a在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的表面上滑动,因此,原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a的回转驱动力不能传递到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由此,迄今为止滑移的没有图示的第一侧挡板611(图9的611)和第二侧挡板612(图9的612)的滑移停止。这样,若对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施加的负载超过所定阈值场合,驱动限制机构616隔断从原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a向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传递驱动力,起着作为使得移动中的第一侧挡板停止的停止手段的功能。
在图7中,作业者将没有图示的记录片材载置在由第一载置部61的底板610和第二载置部62的片材承受面621构成的载置面上,作业者按压操作表示部(图5的符号9)的对位按钮。于是,控制部开始驱动上述驱动电机(图9的617)朝着正转方向回转。由此,位于原位置的第一侧挡板611以及第二侧挡板612分别向着中心线LI开始滑动移动。这时,第一侧挡板611和第二侧挡板612的距离比载置在两者间的没有图示的记录片材的运送正交方向(箭头B方向)的尺寸大。在该状态下,没有图示的记录片材在运送正交方向能自由地在两个侧挡板之间移动。因此,开始滑动移动的第一侧挡板611以及第二侧挡板612即使与记录片材相接,也能使得该记录片材一边向着中心线LI推压,一边平滑地滑动移动。此后,第一侧挡板611以及第二侧挡板612移动到将记录片材夹入在两者间的位置,即,移动到使得两者间的距离与记录片材的运送正交方向的尺寸相等的位置。这时,上述第一侧挡板611以及第二侧挡板612互相通过记录片材挤紧,因此,施加在第一侧挡板611以及第二侧挡板612的压力急剧上升,超过所定阈值。同时,对上述驱动限制机构616的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施加超过所定阈值的负载,原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a在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的表面上滑动。由此,使得第一侧挡板611以及第二侧挡板612向着中心线LI的滑动移动停止。并且,简单地置于手工送纸盘60上的记录片材对位在中心线LI的位置,同时,矫正为笔直地沿着运送方向(箭头C方向)的姿势。在上述构成中,由第一侧挡板611,第二侧挡板612,驱动电机617,驱动传递机构等构成片材对位装置,使得在手工送纸盘60的片材载置面上记录片材的运送正交方向的位置与作为所定位置的中心线LI位置一致。并且,在使得第一侧挡板611以及第二侧挡板612的距离与载置在两者间的记录片材的运送正交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的位置,使得第一侧挡板611以及第二侧挡板612的滑动移动停止。由此,作为记录片材,即使使用尺寸非标准的尺寸纸,也能确实矫正为使其沿着载置面上的运送方向(箭头C方向)的笔直姿势。为了将在记录片材夹入第一侧挡板611以及第二侧挡板612之间的瞬间施加在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的负载的阈值设定为能使得原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a在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上产生滑动的值,可以按以下方法S卩,可以使得在原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a和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的压接部产生摩擦力,使得该摩擦力比当上述负载施加在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时发挥的、欲停止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回转的力稍稍小。关于上述摩擦力,通过合适地设定原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a的压接区域的表面摩擦阻力或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的压接区域的表面摩擦阻力,能调整为任意值。在本复印机中,以中心基准方式在各色感光体21Y、21M、21C、21K形成调色剂像。中心基准方式系不管使用的记录片材的尺寸,以感光体回转轴线方向的中心为基准形成图像的方式。在中心基准方式中,不管记录片材尺寸,在图像形成部4内,需要在感光体轴线方向中心位置运送记录片材。因此,在图7中,在手工送纸盘60上使得记录片材对位在中心线LI的位置。并且,为了不管记录片材尺寸,能使得记录片材对位在中心线LI的位置,采用以下那样的构成即,构成驱动传递机构,配设为不仅第一侧挡板611,第二侧挡板612也能在载置面上滑动移动,相对第一侧挡板611以及第二侧挡板612,使得沿着运送正交方向互相传递逆向的力。再有,构成作为停止手段的驱动传递机构,其具备驱动限制机构616等,使得第一侧挡板611以及第二侧挡板612互相在相同时刻停止。作为确定图像基准位置的方式,除了中心基准方式之外,还有侧基准方式。侧基准方式系不管使用的记录片材的尺寸,以感光体回转轴线方向的一端位置为基准形成图像的方式。在侧基准方式中,不管记录片材尺寸,在图像形成部4内,需要在感光体轴线方向一端位置运送记录片材。因此,采用侧基准方式场合,优选采用以下那样的构成,代替使得两块侧挡板滑动移动的构成即,在运送正交方向,将第二侧挡板612固定配置在感光体回转轴线方向的一端位置的延长线上。并且,仅仅使得第一侧挡板611滑动移动,使得载置在载置面上的记录片材对位在第二侧挡板612的位置。在侧基准方式中,也可以仅仅设有能滑动移动的一块侧挡板,关于另一方侧挡板作用,由盒侧壁担当。如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那样,通过隔断来自原动侧的驱动力向从动侧的传递使得第一侧挡板611以及第二侧挡板612的滑动移动停止,在驱动上述驱动电机617的状态下,能使得第一侧挡板611以及第二侧挡板612停止。因此,当使得侧挡板停止时,并不需要使得驱动电机617停止,但是,总是持续驱动该驱动电机617,会引起浪费能量,设备消耗引起低寿命化等,不合适。因此,停止侧挡板后,希望不隔开很长时间停止驱动电机617。于是,在本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中,构成作为驱动控制手段的控制部,设有动作检测手段,检测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是否动作。然后,根据该动作检测手段没有检测到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的动作,实施停止驱动上述驱动电机617朝正回转方向的回转的处理。作为动作检测手段,使用检测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的缝隙圆盘616f回转的回转检测传感器619。如图9所示,该回转检测传感器619包括配设为与缝隙圆盘616f的上面对向的发光元件,以及配设为与缝隙圆盘616f的下面对向的受光元件,将缝隙圆盘616f夹入上述发光元件和受光元件之间。缝隙圆盘616f沿着回转方向以所定间距排列多条缝隙,设在上述缝隙圆盘616f的多条缝隙伴随缝隙圆盘616f的回转,每当通过与上述发光元件对向位置,上述受光元件接受来自发光元件的光。由此,当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以一定角速度回转时,从回转检测传感器619反复输出如图11所示那样的一定周期At的脉冲信号。与此相反,若停止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的回转,则不从回转检测传感器619输出一定周期At的脉冲信号。这时的输出因缝隙圆盘616f的回转停止姿势而不同。具体地说,当缝隙圆盘616f以使得其缝隙之间处位于与回转检测传感器619的发光元件的对向区域的姿势停止回转场合,来自发光元件的光不相对回转检测传感器619的受光元件入射。因此,回转检测传感器619的输出持续断开状态。另一方面,当缝隙圆盘616f以使得其缝隙位于 与回转检测传感器619的发光元件的对向区域的姿势停止回转场合,来自发光元件的光相对回转检测传感器619的受光元件持续入射。因此,回转检测传感器619的输出持续进行状态。不管哪种场合,断开或接通状态,超过脉冲信号的发生周期继续。于是,当来自回转检测传感器619的脉冲信号从以一定的周期输出状态变化为输出的断开状态或接通状态超过“周期At+常数α ”继续状态时,控制部判断为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回转停止。接着,若是上述判断,则立刻停止驱动上述驱动电机617朝正方向回转。从开始驱动两块侧挡板到停止驱动的驱动量与上述侧挡板的从原位置到停止位置的移动量的合计相关。上述合计与载置在挡板之间的记录片材的运送正交方向的尺寸(以下简记为“片材宽度尺寸”)相关。因此,根据上述驱动量能构筑用于求取片材宽度尺寸的函数式或数据表。于是 ,如图11所示,本复印机的控制部实施对于从开始驱动到停止驱动的脉冲数累计值的处理,作为上述驱动量。根据脉冲数累计值用于求取片材宽度尺寸的函数式或数据表存储在作为数据存储手段的ROM中。并且,实施将脉冲数累计值的计数结果代入函数式求取片材宽度尺寸的处理,或从数据表特定与计数结果对应的片材宽度尺寸的处理。由此,特定载置在手工送纸盘60的载置面上的记录片材的片材宽度尺寸。在上述构成中,不需要将载置在手工送纸盘60的载置面上的记录片材的片材宽度尺寸输入到操作表示部,在控制部能自动地进行特定。当不管二个侧挡板的位置,以一定的驱动速度驱动上述驱动电机617使得第一侧挡板611和第二侧挡板612滑动移动场合,也可以采用作为从开始驱动到停止驱动所需要的时间的驱动时间,代替脉冲数累计值,作为从开始驱动到停止驱动的驱动量。这种场合,片材宽度尺寸Lx用以下函数式求取Lx = L0-tfX2Vf在该函数式中,Ltl表示两块侧挡板分别位于原位置时的初始挡板间距离(cm)。tf表示挡板移动时间(s)。Vf表示各侧挡板的移动速度(cm/s),沿着运送正交方向,其值不带用于表不移动方向(向着一端侧或向着另一端侧)的正负符号。如上所述,在图10中,当施加到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的负载超过所定阈值场合,作为停止手段的驱动限制机构616通过隔断从原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a向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的驱动力的传递,使得移动中的第一侧挡板停止。在本复印机中,负载超过所定阈值场合,用于实现隔断从原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a向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的驱动力传递的方式,采用通过与回转的原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a的压接使得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回转的方式。也可以采用通过与直线移动的原动侧驱动传递部件的压接使得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朝着相同方向直线移动的方式,代替上述方式。作为施加到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的负载的阈值,优选比在滑动移动两块侧挡板之间夹入一张薄纸时产生的负载(以下称为“夹入薄纸时负载”)小。这样,即使载置一张薄纸场合,也能在将其夹入两块侧挡板之间的瞬间断开对于两块侧挡板的驱动传递。另一方面,作为阈值,当在手工送纸盘60上载置可载置的最大载置量的记录片材场合,优选比使得上述一叠记录片材滑动移动时产生的负载(以下称为“最大载置量移动时负载”)大。否则,不能用侧挡板使得最大载置量的记录片材滑动移动,不能进行对位。因此,优选满足以下关系最大载置量移动时负载< 阈值 <夹入薄纸时负载为此,夹入薄纸时负载必须大于最大载置量移动时负载,但是,一般成为相反的大小关系。于是,在本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中,采用以下那样的构成即,如图7所示,在手工送纸盘60中,起着作为后端侧载置面功能的片材承受面621相对起着作为前端侧载置面功能的底板610,设为取具有折曲角Θ折曲的姿势。折曲角Θ系前端侧载置面的片材运送方向(箭头C方向)的延长线和后端侧载置面的片材运送方向的延长线所形成的角度,在图示例中,成为不足180°的值。这样,若前端侧载置面(底板610)和后端侧载置面(片材承受面621)互相折曲,则载置在载置面上的记录片材取沿着折曲角Θ折曲的姿势。并 且,如图12所示,第二侧挡板612配设为在能与记录片材6的折曲部相接的位置滑动移动。第一侧挡板611也同样配设为在能与记录片材6的折曲部相接的位置滑动移动。当该折曲部被夹入两块侧挡板时,与没有折曲的片材处相比,将大的负载施加在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由此,通过使得夹入薄纸时负载比最大载置量移动时负载大,能设定实现“最大载置量移动时负载<阈值<夹入薄纸时负载”关系的阈值。关于阈值调整,为了实现上述关系,可以通过调整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的压接部的表面摩擦阻力,或原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a的压接部的表面摩擦阻力进行。这样,即使在手工送纸盘60的载置面上仅仅设置一张薄纸场合,也不会在中途使得滑动移动中的侧挡板停止,能良好地将该普通纸对位在中心线LI的位置。在一张普通纸夹入挡板之间的瞬间,将超过阈值的负载可靠地施加在从动侧驱动传递部件616d。由此,在使得挡板间距离不狭于片材宽度尺寸的合适时间,能使得侧挡板的滑动移动停止。在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中,设有用于辅助记录片材折曲的推压辊,使得载置在手工送纸盘60的片材载置面上的记录片材沿着折曲角Θ可靠地折曲。如图4所示,该推压辊605可回转地安装在摆动臂604的前端,上述摆动臂604可摆动地支承在图像形成部4的框体侧面。并且,对于载置在手工送纸盘60的片材载置面上的记录片材6的底板610和片材承受面621之间的区域,使得推压辊605柔软地接触,使得记录片材6沿着折曲角Θ可靠地折曲。图13是表示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的电气电路一部分的方框图。在该图中,作为驱动控制手段的控制部400控制搭载在复印机的各种设备的驱动。各种各样的设备与该控制部400连接,但在该图中仅仅表示手工送纸盘60上与记录片材对位关连的设备。在控制部400上连接有已经说明的驱动电机617,原位置传感器650,回转检测传感器619,片材检测手段66,操作表示部9等。还连接有供纸升降电机67以及辊摆动电机68。片材检测手段66检测载置在图7所示底板610上的记录片材。供纸升降电机67是用于使得图4所示供纸辊601相对手工送纸盘60升降的电机。辊摆动电机68是用于使得推压辊605和摆动臂604 —起摆动的电机。图14是表示由复印机的控制部400实施的片材对位处理的各处理工序的流程图。若作业者按压操作表示部9的手工送纸实行按钮(步骤SI的“是”),则进入步骤S2,实行辊脱离处理,接着,在步骤S3中,实行供纸辊上升处理,在步骤S4中,实行挡板原位置对位处理。辊脱离处理S2为使得辊摆动电机68逆转直到成为所定时间,使得推压辊605上升到从手工送纸盘60的片材载置面大大地离开的位置的处理。供纸辊上升处理S3为使得供纸升降电机67逆转直到成为所定时间,使得供纸辊601上升到不与载置面上的片材接触的位置的处理。挡板原位置对位处理S4为使得驱动电机617逆转直到由原位置传感器650检测到第一侧挡板611的处理。由此,第一侧挡板611以及第二侧挡板612分别滑动移动到原位置。
挡板原位置对位处理S4 —结束,接着,待机等待作业者按压操作表示部9的对位按钮。并且,若按压对位按钮(步骤S5的“是”),则进入步骤S6,判断是否由片材检测手段66检测到载置面上的记录片材。并且,当没有检测到记录片材场合(步骤S6的“否”),则进入步骤S7,在操作表示部9的液晶画面上显示没有载置记录片材的故障信息后,使得处理流程返回步骤S5。由此,再次待机,直到按压对位按钮。另一方面,当通过片材检测手段检测到记录片材场合(步骤S6的“是”),则顺序进行辊推压处理(步骤S8),对位及脉冲计数处理(步骤S9),以及尺寸特定处理(步骤S10)。辊推压处理S8为使得辊摆动电机68正转直到成为所定时间,使得推压辊605以非常弱的接触压力与手工送纸盘60的片材载置面上的记录片材接触、辅助记录片 材折曲的处理。对位及脉冲计数处理S9为通过两块侧挡板的滑动移动使得记录片材对位在中心线LI的位置、或对于从回转检测传感器619输出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的处理。尺寸特定处理SlO为根据由计数得到的脉冲数累计值特定载置在手工送纸盘60的片材载置面上的记录片材的片材宽度尺寸的处理。详细已经在上文中说明。通过尺寸特定处理SlO特定记录片材宽度尺寸的控制部400将该值存储在RAM400b (步骤Sll)后,实行供纸辊下降处理(步骤S12),结束一连串的处理流程。供纸辊下降处理S12为使得供纸升降电机67正转直到成为所定时间,使得供纸辊601下降到与片材载置面上的一叠片材的最上面的记录片材接触的位置的处理。图15是表示对位及脉冲计数处理S9的各处理工序的流程图。若开始对位及脉冲计数处理S9,则控制部400首先开始驱动上述驱动电机617正转(步骤S9a),两块侧挡板分别从原位置向着中心线LI开始滑动移动。与此大致同时,开始对于从回转检测传感器619输出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步骤S9b)。此后,对于回转检测传感器619的输出,判断输出接通持续时间是否超过“脉冲周期At+常数α ”(步骤S9c),或者判断输出断开持续时间是否超过“脉冲周期At+常数α ”(步骤S9d)。并且,当某一方的持续时间超过“脉冲周期Λ t+常数α ”时(步骤S9c的“是”或步骤S9d的“是”),进入步骤S9e,停止驱动上述驱动电机617。由此,使得挡板间距离在与片材宽度尺寸大致相同值的位置分别停止两块挡板。此后,将脉冲数累计值存储在RAM400b (步骤S9f),结束对位及脉冲计数处理。图16是从上方表不手工送纸盘60的立体图。在手工送纸盘60的第一载置部61的盘内侧,在前端部配设碰接壳体61a。该碰接壳体61a用于碰接载置在第一载置部61的载置面上的没有图示的记录片材的前端。第一载置部61的载置面设有从运送方向的后端侧向着前端侧朝下倾斜。载置在载置面上的记录片材沿着该倾斜,因自重,自身的前端被推压到碰接壳体61a。在第一载置部61的前端部,配设上述片材检测手段(图13的符号66)具备的四个检测杆661。作为相接移动部件的上述检测杆661在运送正交方向(箭头B方向)互相隔开间隔配设,杆前端部用于与记录片材相接,使得杆前端部分别通过设在碰接壳体61a的开口,从壳体内向着载置面的正上方突出。图17是表示片材检测手段66的立体图。该片材检测手段66包括四个检测杆661,作为连结部件的摆动轴部件662,被检杆663,透过型光电传感器664,螺旋弹簧665,托架666。摆动轴部件662由托架666支承,以图示点划线表示的摆动轴线为中心摆动。四个检测杆661和被检杆663固定在该摆动轴部件662上,与摆动轴部件662 —体摆动。螺旋弹簧665环插入摆动轴部件662。并且,该螺旋弹簧665固定在摆动轴部件662及托架666上,对于摆动轴部件662,赋与以摆动轴线为中心的图示箭头F方向的回转力。通过该螺旋弹簧665的力,摆动轴部件662如图16所示,将四个检测杆661的前端部卡合在与第一载置部61的底板碰接的位置。四个检测杆661以摆动轴线为中心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摆动,图16所示检测杆661的位置是第一位置。在记录片材没有载置在第一载置部61的载置面上的状态下,由螺旋弹簧665向着箭头F方向赋能的固定在摆动轴部件662的四个检测杆661都如图所示卡合在与第一载置部61的底板碰接的第一位置。在使得四个检测杆661这样卡合在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如图17所示,固定在摆动轴部件662的被检杆663从由透过型光电传感器664检测的位置退避。即,在使得四个检测杆661位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被检杆663处于不被透过型光电传感器664检测到的位置。若记录片材载置在图16所示手工送纸盘60的片材载置面,则记录片材的前端与 四个检测杆661的至少某一个碰接。例如,在图18中,表示载置在载置面上的记录片材的前端与二个检测杆661碰接状态。与记录片材前端碰接的检测杆661与螺旋弹簧665的赋能力相反,以摆动轴线(图17的点划线)为中心,朝着与该赋能方向相反的方向回转所定角度。由此,从碰接壳体61a的开口突出的第一位置移动到不从该开口突出的第二位置。这时,如图所示,没有与记录片材6的前端碰接的检测杆661也与碰接的检测杆661 —体地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这样,若记录片材的前端与四个检测杆661之中某一个碰接,则全部检测杆661都从第一位置退避到第二位置。在四个检测杆661退避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图17所示的被检杆663如图所示,从不被透过型光电传感器664检测的位置移动到被检测位置。由此,透过型光电传感器664向控制部400输出检测信号。在上述构成中,如图19所示,在不仅与记录片材6碰接的检测杆661,而且没有与记录片材6碰接的检测杆661也退避到第二位置的状态下,使得对位中的记录片材6沿着运送正交方向移动。由此,不会使得记录片材6挂到后者的检测杆661上,如图20所示,能移动到中心线LI位置进行对位。在手工送纸盘60上能以纵长姿势载置最大A3尺寸的记录片材6。所谓纵长姿势是指片材长边和短边之中,使得长边沿运送方向的姿势(使得短边沿运送正交方向的姿势)。A3尺寸记录片材的短边长度为297mm。手工送纸盘60的片材载置面的运送正交方向的长度约330mm,以便能载置这种记录片材6。第一侧挡板611及第二侧挡板612分别在运送正交方向的可动范围内,将互相离开最大的位置设为原位置。这样,在两块侧挡板分别位于原位置状态下,上述侧挡板之间的距离成为320mm。S卩,在图示手工送纸盘60中,两块侧挡板的最大离开距离设定为320mm。在该320_的空间能载置297_的A3尺寸记录片材。在本复印机中,照片E型尺寸的片材成为设计规格设定的最小尺寸片材。设计规格设定的最小尺寸片材在本复印机的处理说明书中,记载为例如“请使用〇〇尺寸以上的纸”等,记载作为可使用的最小尺寸的片材。图21是从上方表示片材检测手段66的局部的平面图。在该图中,固定在摆动轴部件662的四个检测杆661之中,图不从左数第一个检测杆661和第二个检测杆661的距离设为LI,第二个检测杆661和第三个检测杆661的距离设为L2,第三个检测杆661和第四个检测杆661的距离设为L3,上述LI、L2、L3哪一个都比作为最小尺寸片材的照片E型尺寸片材的短边尺寸83_短。在使得第一侧挡板611及第二侧挡板612分别位于原位置的状态下,第一侧挡板611和处于与其最接近位置的检测杆661 (从左数第一个检测杆661)的距离也比上述短边尺寸短。位于原位置的第二侧挡板612和处于与其最接近位置的检测杆661 (从右数第一个检测杆661)的距离也比上述短边尺寸短。在上述构成中,在运送正交方向,不管将与最小尺寸片材同等以上尺寸的记录片材载置在手工送纸盘60的片材载置面的什么位置,都能使得该记录片材的前端与某个检测杆661相接,能被片材检测手段66检测到。图22是局部放大表示片材检测手段66的局部放大平面图。如图所示,在检测杆661,在与记 录片材相接的相接部,形成运送正交方向(箭头B方向)宽度逐渐变短的锥部。该锥部越朝着相接部的前端(运送方向的从下游侧向着上游侧),使得运送正交方向的尺寸越小。通过该锥部,即使记录片材6前端与碰接壳体61a没有充分相接,以不完全状态载置,也能避免记录片材6挂在检测杆661。具体地说,如图23所示,当记录片材6沿着运送方向以笔直姿势载置在载置面上场合,记录片材6前端的运送方向的大致全区域与碰接壳体61a碰接。在该状态下,全部检测杆661的前端退避到与碰接壳体61a的碰接面相同的位置。因此,即使通过对位沿着运送正交方向移动的记录片材6如图24所示,移动到迄今没有相接的检测杆661的位置,也不会从横向相对该检测杆661相接。S卩,不会使得因对位沿着运送正交方向移动的记录片材6挂住检测杆661。但是,如图25所示,设为记录片材6以从运送方向稍稍倾斜状态载置。在该状态下,成为记录片材6前端的全区域之中,仅仅一端的角部与碰接壳体61a碰接的状态,没有与检测杆661相接的区域从碰接壳体61a的碰接面稍稍离开。因此,四个检测杆661 (图示仅仅表示三个)哪个都成为从碰接面稍稍突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若记录片材6因对位沿着运送正交方向移动,则如图26所示,记录片材6的前端从横向相对迄今没有相接的检测杆661的前端部相接。即使这样相接,由于检测杆661的前端部成为锥状,因此,检测杆661伴随记录片材6沿着运送正交方向移动,一边与记录片材6沿着锥部滑擦,一边向着碰接壳体61a的内部被推压,不久,退避到碰接面的位置。如上所述,即使记录片材6的前端与碰接壳体61a没有充分相接,以不完全状态载置,也能避免记录片材6挂住检测杆661。在手工送纸盘60的第一载置部61的载置面上,如上所述,从记录片材运送方向的上游侧向着下游侧,设为朝下倾斜。并且,载置在载置面上的记录片材的前端沿着该倾斜,因片材自重,推压到碰接壳体61a。在本复印机中,如图27及图28所示,检测杆661与从载置面送出中的记录片材6摩擦,该摩擦反抗螺旋弹簧665的赋能力,使得检测杆661约束在第二位置。在上述构成中,能使得片材检测手段66检测记录片材6,直到叠合载置在载置面上的多张记录片材全部从载置面完全送出。在图4中,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不仅手工送纸盘60,还有图像形成部4的供纸盘41,图像形成部4的排纸盘80,扫描器3的原稿盘200,扫描器3的中继盘209b也分别搭载本发明涉及的片材对位装置。上述片材对位装置的构成与搭载在手工送纸盘60的片材对位装置相同。图29是表示供纸盒41的放大立体图。作为片材载置装置的供纸盒41,在载置没有图示的记录片材的载置面的全区域之中,设有起着作为前端侧载置面功能的底板413。还设有第一侧挡板411,第二侧挡板412,以及端挡板414等。所述第一侧挡板411和第二侧挡板412配设为在底板413表面上沿着运送正交方向(图示箭头B方向)滑动移动,所述端挡板用于限制没有图示的记录片材的在供纸盒41内的前端位置。图中L2点划线表示供纸盒41的运送正交方向的中心线,在运送正交方向,在与手工送纸盘的中心线LI或感光体的回转轴线方向的中心线相同位置延伸。虽然没有图示,在底板413的下方,与手工送纸盘60的片材对位装置相同,配设驱动限制机构,第一齿条,第二齿条,连结小齿轮,驱动电机,同步带,原位置传感器,回转检测传感器,片材检测手段等。并且,与手工送纸盘60的片材对位装置原理相同,第一侧挡板411和第二侧挡板412滑动移动,使得载置在挡板间的记录片材位置与中心线L2位置一致。当供纸盒41设置到图像形成部的所定位置时,搭载在供纸盒41的驱动电机以及各种传感器与图像形成部的框体内的控制部进行电气接点连接。如图4所示,收纳在供纸盒41内的一叠记录片材与供纸辊42相接。该供纸辊42不是支承在供纸盒41,而是支承在图像形成部4的框体内。在供纸盒41设置在图像形成部4的框体内的状态下,若作业者按压操作表示部的纸补充按钮,则控制部400驱动框体内的供纸辊升降电机逆转所定时间。由此,在二个供纸盒41,分别使得供纸辊42从供纸盒大大地离开。控制部驱动分别搭载在二个供纸盒41的驱动电机逆转,使得供纸盒41中的侧挡板分别移动到原位置。在该状态下,作业者将供纸盒41从图像形成部4的框体拉出,将一叠记录片材设置在供纸盒41的底板413上后,使得供纸盒41回到框体内。然后,按压操作表示部的供纸盒内片材对位按钮。于是,控制部400开始驱动供纸盒41的驱动电机的正转,实行与手工送纸盘60的对位及计数处理相同的处理。由此,使得设置在供纸盒41的一叠记录片材对位在中心线L2的位置。也可以实行以下那样的对位,代替驱动上述驱动电机使得两块侧挡板在运送正交方向滑动移动,自动定位记录片材的运送正交方向的位置即,使得端挡板414沿着记录片材运送方向(箭头E方向或与其相反方向)滑动移动,以与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的供纸盒41的侧挡板相同的构成,驱动上述端挡板414。一边使得与载置在供纸盒41的记录片材的后端相接的端挡板414向着前端侧滑动移动,一边使得记录片材向着盒前端侧滑动移动。接着,在记录片材前端与盒前端侧壁碰接的瞬间,隔断对端挡板414的驱动传递,使得记录片材对位在与前端侧壁碰接位置。这种场合,折曲供纸盒41的底板,使得记录片材的运送正交方向的全区域之中,在中央部的区域产生折曲部,较好的是,使得端挡板414与该记录片材的折曲部接触。在图6中,在作为ADF2的片材载置装置的原稿盘200,设有与手工送纸盘60场合相同构成的片材对位装置。并且,该片材对位装置在作为片材载置面的盘上面200a,设有能沿着运送正交方向(与纸面正交方向)滑动移动的第一侧挡板211及第二侧挡板212。与手工送纸盘60场合相同,也设有用于使得上述侧挡板滑动移动的第一齿条213,第二齿条214,连结小齿轮215,驱动限制机构216,驱动电机217等。并且,与手工送纸盘60的片材对位装置原理相同,使得第一侧挡板211和第二侧挡板212向着运送正交方向的中心线滑动移动,使得载置在盘上面200a的原稿片材P定位在中心线的位置。 ADF2使得用于从盘上面200a送出原稿片材P的供纸辊202大大地离开盘上面200a,且在盘上面200a上的两块侧挡板分别位于原位置的状态下,待机来自作业者的命令。若作业者将原稿片材P设置在盘上面200a上,按压复印开始按钮,首先,使得两块侧挡板滑动移动,使得原稿片材P对位在中心线位置。接着,使得供纸辊202下降,与原稿片材P接触,开始送出原稿片材P。在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中,在作为ADF2的片材载置装置的中继盘209b也搭载与手工送纸盘60场合相同的片材对位装置。没有图示的中继第一侧挡板和中继第二侧挡板配设在中继盘20%上,能沿着运送正交方向滑动移动,ADF2通常时使得上述中继第一侧挡板和中继第二侧挡板分别退避在原位置。原稿片材P通过第二稿台玻璃301上读取单面图像,再使得该原稿片材P上下翻转再次通过第二稿台玻璃301上时,进行以下那样的处理即,首先,使得切换爪姿势变化,使得切换爪的悬臂端侧从图示状态下降,然后,使得中继辊对210的两个辊正回转所定时间。由此,将读取后通过第二运送辊对206的运送夹持部后的原稿片材P送入中继盘20%上。接着,在停止中继辊对210回转的状 态下,使得中继辊对210的两个辊之中上侧的辊上升移动,离开下侧的辊。由此,使得迄今夹入中继辊对210的运送夹持部的原稿片材P成为自由状态。在该状态下,使得中继盘20%上的没有图示的中继第一侧挡板和中继第二侧挡板开始向着中心线的滑动移动。使得中继盘209b上的原稿片材P对位在中心线的位置。此后,使得中继辊对210的上侧辊下降移动后,开始中继辊对210的逆转,开始再运送原稿片材P。在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中,在作为翻转运送装置89的片材载置装置的中继盘88也搭载与手工送纸盘60场合相同的片材对位装置。没有图示的中继第一侧挡板和中继第二侧挡板配设在自身的片材载置面上,能沿着运送正交方向滑动移动,中继盘88通常时使得上述中继第一侧挡板和中继第二侧挡板分别退避在原位置。使得供纸辊42退避在从中继盘88的片材载置面大大离开的位置。在双面打印模式中,若一面打印完的全部记录片材6收纳在中继盘88内,则中继盘88使得中继第一侧挡板和中继第二侧挡板向着运送正交方向的中心线滑动移动,使得收纳在中继盘88内的记录片材6对位在中心线位置。此后,使得供纸辊42下降移动,与中继盘88内的记录片材6相接后,驱动供纸辊42回转,使得中继盘88内的记录片材6对位后,再开始从中继盘88向着定位棍对45运送记录片材6,能抑制堵塞,防止发生斜向运送。在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中,在图像形成部4的作为片材载置装置的排纸盘80也搭载与手工送纸盘60场合相同的片材对位装置。没有图示的排纸第一侧挡板和排纸第二侧挡板配设在自身的片材载置面上,能沿着运送正交方向滑动移动,排纸盘80通常时使得上述排纸第一侧挡板和排纸第二侧挡板分别退避在原位置。若图像形成部4的连续打印作业结束,连续打印的全部记录片材6码放在排纸盘80上,则使得排纸第一侧挡板和排纸第二侧挡板向着运送正交方向的中心线滑动移动,使得码放在排纸盘80上的记录片材6对位在中心线位置。排纸盘80可连接后处理装置。后处理装置系实施以下所述处理的至少某一个即,装订由图像形成部4形成图像的记录片材P的装订处理,按发送地对形成图像的记录片材P进行分类的分类处理,使得片材前端整齐、矫正片材歪斜的调整处理,将多张原稿片材P按页顺序排列的排序处理等。在实施上述处理的后处理装置中,也可以搭载本发明涉及的片材对位装置。在装订处理中,既可以进行装订前的多张记录片材6的对位,也可以将多张记录片材6装订后,将装订物多件叠合后,进行上述装订物的对位。前者场合,将多张记录片材6对位,使其成为无偏移的状态后进行装订,因此,能得到无片材偏移的装订物。后者场合,能无偏移地叠合多个装订物。如上所述,在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中,作为多个检测杆661,在与记录片材6相接的相接部即杆前端部,至少形成运送正交方向宽度逐渐变短的锥部。在上述构成中,如已经说明那样,即使记录片材6前端与碰接壳体61a没有充分相接,以不完全状态载置,也能避免记录片材6挂住检测杆661。在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中,多个检测杆66 1分别配设为在通过与第一载置部61的底板的碰接卡合的第一位置,使得与载置在第一载置部61的载置面上的记录片材的运送方向前端碰接。在上述构成中,通过使得记录片材的前端与检测杆661相接,能由片材检测手段66检测记录片材6。在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中,在第一载置部61的载置面上设有从片材运送方向的上游侧向着下游侧朝下的倾斜部。在上述构成中,如已经说明那样,使得载置在载置面上的记录片材6的前端沿着该倾斜因片材自重推压在碰接壳体61a,能使得与片材前端相接的检测杆661可靠地退避在第二位置。在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中,摆动轴部件662以朝着运送正交方向延伸的摆动轴线为中心摆动,将连结部件连结到摆动轴部件662,使得多个检测杆661分别与摆动轴部件662 一体摆动,且使得上述检测杆661分别与从第一载置部61的载置面送出中的记录片材6摩擦,该摩擦反抗螺旋弹簧665的赋能力,使得检测杆661约束在第二位置。在上述构成中,能使得片材检测手段66检测记录片材6,直到叠合载置在载置面上的多张记录片材全部从载置面完全送出。在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中,多个检测杆661之中,将互相邻接的二个检测杆661的运送正交方向的距离LI,L2,L3设为比设计规格决定的最小尺寸片材(照片E型尺寸片材)的短边尺寸83mm短。并且,在使得第一侧挡板611及第二侧挡板612在运送正交方向互相离开最大距离的状态下,将第一侧挡板611和处于与其最接近位置的检测杆661的距离,第二侧挡板612和处于与其最接近位置的检测杆661的距离分别设定为比上述短边尺寸短。在上述构成中,在运送正交方向,不管将与最小尺寸片材同等以上尺寸的记录片材载置在手工送纸盘60的片材载置面的什么位置,都能使得该记录片材的前端与某个检测杆661相接,能被片材检测手段66检测到。在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中,设有停止手段,根据对于从作为驱动源的驱动电机617到侧挡板的驱动传递手段施加超过所定阈值的负载,使得沿着运送正交方向向着载置面上的记录片材6移动的第一侧挡板611及第二侧挡板612停止。在上述构成中,如已经说明那样,使得第一侧挡板611以及第二侧挡板612的距离与记录片材6的运送正交方向的尺寸大致相同的位置,停止第一侧挡板611以及第二侧挡板612的移动,能可靠地将记录片材6矫正为沿着运送方向的笔直姿势。并且,几乎不发生由于上述距离比片材尺寸狭引起的记录片材6的挠曲,能比以往抑制记录片材6的堵塞,防止发生歪斜运送。作为停止手段,也可以设置以下装置其根据第一侧挡板611及第二侧挡板612之中,对至少某一方施加超过所定阈值的压力,使得沿着运送正交方向向着载置面上的记录片材6移动的上述侧挡板停止。在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机中,当记录片材载置在手工送纸盘60的片材载置面上时,第一侧挡板611位于运送正交方向的退避位置即原位置,设有原位置传感器650,检测第一侧挡板611是否位于上述原位置,同时,构成控制部400,根据操作者的命令,实施逆向驱动上述驱动电机617的处理,使得第一侧挡板611移动到原位置。在上述构成中,当记录片材6载置在手工送纸盘60的片材载置面上时,操作者能预先使得第一侧挡板611及第二侧挡板612退避到不妨害载置的原位置。在实施形态涉及的复印 机中,手工送纸盘60的片材载置面的全区域之中,起着作为用于载置记录片材6的运送方向的后端侧的后端侧载置面功能的底板610,相对起着作为用于载置记录片材6的运送方向的前端侧的前端侧载置面功能的片材承受面621,设为取具有所定折曲角Θ折曲的姿势。载置在片材载置面的记录片材的全区域之中,至少在能与沿着折曲角Θ折曲的折曲部相接的位置,配设第一侧挡板611及第二侧挡板612,能沿着运送正交方向移动。在上述构成中,如已经说明那样,即使仅仅一张普通纸设置在载置面上作为记录片材场合,也能使得两块侧挡板分别停止在合适位置,能抑制因尘埃等附着为起因的侧挡板的误停止。上面参照

了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形态。在本发明技术思想范围内可以作种种变更,它们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片材对位装置,包括 载置面,用于载置片材状的片材部件; 第一限制部件,配设在上述载置面上,沿着运送正交方向移动,所述运送正交方向系沿着上述载置面方向,且与上述载置面上的片材运送方向正交,通过使得上述第一限制部件与载置在上述载置面上的片材部件的沿上述运送正交方向的一端相接,限制上述一端的位置; 第二限制部件,通过与上述片材部件的上述运送正交方向的另一端相接,限制上述另一端的位置;以及 驱动传递手段,上述第一限制部件及第二限制部件之中,至少将由驱动源发出的驱动力传递到上述第一限制部件,使得上述第一限制部件沿上述运送正交方向移动; 一边由上述第一限制部件限制上述一端的位置,一边由上述第二限制部件限制上述另一端的位置,使得载置在上述载置面上的上述片材部件的上述运送正交方向的位置与所定位置一致;其特征在于 沿着上述运送正交方向排列多个相接移动部件,由连结部件互相连结上述相接移动部件,使其一体地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往复移动,设置上述机构作为片材检测手段,其能在所定的上述第一位置和上述第二位置往复移动,在通过赋能手段向着上述第一位置赋能的状态下,与载置在上述载置面的片材部件相接,伴随上述相接,上述相接移动部件从上述第一位置向上述第二位置移动,上述片材检测手段根据上述相接移动部件的位置,检测有无载置在上述载置面上的片材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片材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作为多个上述相接移动部件,分别使用以下结构至少使得与片材部件相接的相接部,沿着上述运送正交方向的宽度,成为前端变尖的锥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片材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上述相接移动部件配设为分别在上述第一位置与载置在上述载置面上的片材部件的运送方向的前端碰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载置面设有从片材运送方向的上游侧向着下游侧朝下的倾斜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材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摆动轴部件以朝着上述运送正交方向延伸的摆动轴线为中心摆动,将上述连结部件作为上述摆动轴部件构成,将多个上述相接移动部件分别与上述连结部件连结,使得其与上述连结部件一体摆动,且使得上述相接移动部件分别与从上述载置面送出中的记录片材摩擦,该摩擦反抗上述赋能手段的赋能力,使得相接移动部件约束在上述第二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个所述的片材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多个上述相接移动部件之中,将互相邻接的二个上述相接移动部件的上述运送正交方向的距离设为比设计规格决定的最小尺寸片材的短边尺寸短,且在使得上述第一限制部件及第二限制部件在上述运送正交方向互相离开最大距离的状态下,将上述第一限制部件和处于与其最接近位置的上述相接移动部件的距离,以及上述第二限制部件和处于与其最接近位置的上述相接移动部件的距离分别设定为比上述短边尺寸短。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个所述的片材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设有停止手段,根据对上述驱动源或上述驱动传递手段施加超过所定阈值的负载,或根据对上述第一限制部件及上述第二限制部件之中至少一方施加超过所定阈值的压力,停止沿着上述运送正交方向朝着上述载置面上的片材部件移动的上述第一限制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片材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原位置传感器,当记录片材载置在上述载置面时,检测上述第一限制部件是否位于上述运送正交方向的退避位置即原位置;以及 驱动控制手段,根据来自操作者的命令,逆向驱动上述驱动源,直到上述第一限制部件移动到上述原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片材对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载置面的全区域之中,用于载置片材部件的运送方向的后端侧的后端侧载置面,相对用于载置片材部件的前端侧的前端侧载置面,设为取具有所定折曲角折曲的姿势; 载置在上述载置面上的片材部件的全区域之中,至少在能与沿着上述折曲角折曲的折曲部相接的位置,配设上述第一限制部件及第二限制部件,能沿着上述运送正交方向移动。
10.一种片材载置装置,包括片材对位手段,使得载置在载置面上的片材部件对位在所定位置;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个记载的片材对位装置,作为上述片材对位手段。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包括 图像记录手段,将图像记录在作为片材部件的记录片材的表面;以及 片材对位手段,载置面上载置用于向上述图像记录手段送出的记录片材,或经由上述图像记录手段后的记录片材,上述片材对位手段使得载置在载置面上的记录片材的位置与所定位置一致;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个记载的片材对位装置,作为上述片材对位手段。
12.—种图像读取装置,包括 读取手段,读取记录在原稿片材的图像;以及 片材对位手段,载置面上载置用于向上述读取手段送出的记录片材,或经由上述读取手段后的记录片材,上述片材对位手段使得载置在载置面上的记录片材的位置与所定位置一致;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9中任一个记载的片材对位装置,作为上述片材对位手段。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片材对位装置,设有该片材对位装置的片材载置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读取装置。沿着用于使得记录片材对位的侧挡板的移动方向,配设排列多个检测杆(661),通过摆动轴部件(662)互相连结上述检测杆(661),使其一体地在上述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摆动。在由螺旋弹簧(665)向着第一位置赋能的状态下,与载置在盘上的记录片材相接,伴随上述相接,以摆动轴为中心动作,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片材检测手段(66)根据上述检测杆(661)的位置检测盘上有无记录片材。能防止用于使得手工送纸盘内的记录片材对位的侧挡板所推压的记录片材挂在用于检测片材的检测杆(661)上。
文档编号B65H31/00GK102616586SQ20121002138
公开日2012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2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6日
发明者上地纯平 申请人:株式会社理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