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取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0076阅读:1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卷取单元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单元框架的一侧且外部具备下纱线捕捉导引装置和上纱线捕捉导引装置的卷取单元,所述下纱线捕捉导引装置在接头动作时将供纱管侧的纱端、即下纱线向把下纱线与上纱线连接的接头装置引导,所述上纱线捕捉导引装置将卷装侧的纱端、即上纱线引导。
背景技术
这种具备下纱线捕捉导引装置和上纱线捕捉导引装置的卷取单元在日本特开平09 - 058932号公报、日本特开2009 — 155101号公报中是公知的。日本特开平09 — 058932号公报的自动络纱机具备将供纱管的纱端吸引捕捉并向接头装置引导的中间接头管、和将卷装侧的纱端吸引捕捉并向接头装置引导的吸嘴。中间接头管受安装在侧框架上的轴承部转动自如地支承,由受凸轮摆动操作的臂、设在臂的前端上的部分圆弧状的齿条、和与齿条啮合的小齿轮转动操作。这些机构零件配置在侧框架的内面侧。日本特开2009- 155101号公报的自动络纱机的卷取单元在捻接器装置的下侧及上侧设有捕捉并导引供纱管侧的下纱线的下纱线导引管、和捕捉并导引卷装侧的上纱线的上纱线导引管。在单元框架上配置有用来使上纱线导引管转动的步进马达,在步进马达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输出齿轮。在上纱线导引管的基部上固定有从动齿轮,输出齿轮与从动齿轮经由带齿的带连结。使上纱线导引管转动的步进马达等的驱动构造配置在单元框架的内面侧。在日本特开平09 - 058932号公报的自动络纱机中,由于通过凸轮等的机构零件进行回转驱动,所以驱动构造复杂,需要定期地实施检修来维持功能。此外,在自动络纱机中,在卷取动作时产生飞花,该飞花附着到机构零件的润滑油中,所以需要定期地进行清扫。进而,也有因零件的损坏等而需要修理的情况。但是,由于在框架的外面侧和内面侧配置有构成捕捉机构的零件,所以需要从框架的两面侧进行维护作业。在一个作业者进行作业的情况下,必须在外面侧和内面侧的作业位置间移动,在维护作业中需要较多工作量。此夕卜,还有因作业时间变长而导致自动络纱机的运转率下降的缺点。在日本特开2009 - 155101号公报的自动络纱机的卷取单元中,与通过凸轮等的机构零件进行回转驱动的构造相比构造简单,所以不需要频繁地进行维护作业。但是,与日本特开平09 - 058932号公报同样,在维护作业时需要从框架的两面侧进行作业,需要较多
工作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单元框架的一侧且从外部简便地进行下纱线捕捉导引装置及上纱线捕捉导引装置、和回转驱动这两个捕捉导引装置的驱动机构的维护作业的卷取单元。以配置有单元框架2、将供纱管4侧的纱端、即下纱线与卷装P侧的纱端、即上纱线连接的接头装置12、捕捉下纱线并向接头装置12引导的下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6、和捕捉上纱线并向接头装置12引导的上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7的卷取单元为对象。下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6能够由第I驱动机构27驱动而构成。上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7能够由第2驱动机构47驱动而构成。并且,将第I驱动机构27及第2驱动机构47分别配置在单元框架2的一侧且为外部。下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6及上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7分别具备吸管21、41。第I驱动机构27及第2驱动机构47分别由将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向吸管21、41传动的柔性传动机构29、49、和盖体26、46构成。将盖体26、46配置为至少覆盖柔性传动机构29、49的周围。将下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6和第I驱动机构27、以及上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7和第2驱动机构47分别组装到盖体26、46上而单元化。盖体26、46由覆盖柔性传动机构29、49的周围的周壁33、53、将周壁33、53的一端封堵的盖壁34、54、和向周壁33、53的开口侧周围伸出的凸缘壁35、55形成。将下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6和第I驱动机构27、以及上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7和第2驱动机构47分别固定到盖壁34、54上。将凸缘壁35、55用连结件36、56连结固定在单元框架2的一侧且为外部。在形成于单元框架2上的安装座38、58上,以紧贴状接合凸缘壁35、55的安装面。驱动源是分别设在第I驱动机构27及第2驱动机构47上的能够正反转的马达28、48,将各个马达28、48安装到各个盖体26、46上。在有关本发明的卷取单元中,将分别回转驱动下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6及上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7的第I驱动机构27和第2驱动机构47配置在单元框架2的一侧且为外部。由此,仅通过从外面进行第I驱动机构27和第2驱动机构47的维护作业就能够完成作业。因而,与需要从外面侧和内面侧的两面进行维护作业的以往的卷取单元相比,不需要移动作业位置,能够简便地进行维护作业。由驱动源、柔性传动机构29、49、和盖体26、46构成第I驱动机构27及第2驱动机构47,至少将柔性传动机构29、49的周围用盖体26、46覆盖。由此,在将第I驱动机构27及第2驱动机构47配置在单元框架2的一侧且为外部的情况下,也能够用盖体26、46可靠地防止飞花等的垃圾附着到柔性传动机构29、49上。因而,不需要频繁地进行因飞花等的附着造成的维护作业,能够提高卷取单元的运转率。如果在盖体26、46上分别组装下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6和第I驱动机构27、以及上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7和第2驱动机构47而单元零件化,则能够高效率地进行维护作业。详细地讲,如果预先准备备用的单元,则在将需要进行维护作业的单元与备用的单元更换后使卷取单元再运转,拆下的单元能够在别的地方进行维护作业。这样,能够一边使卷取单元运转一边进行维护作业,所以能够高效率地进行维护作业。如果将盖体26、46的凸缘壁35、55用连结件36、56连结到单元框架2上,则仅通过拆装连结件36、56,就能够拆装单元零件化的下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6及上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7。因而,能够简便地进行下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6及上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7的拆装作业。此外,由于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维护作业,所以能够提高卷取单元的运转率。如果在形成于单元框架2的安装座38、58上以紧贴状接合凸缘壁35、55的安装面,则能够提高收容柔性传动机构29、49的空间的密闭度。因而,不需要频繁地进行因飞花等的附着带来的清扫等的维护作业,能够提高卷取单元的运转率。如果使驱动源为能够正反转的马达28、48、并将其分别设在第I驱动机构27及第2驱动机构47上,则仅通过控制马达28、48的旋转方向,就能够经由柔性传动机构29、49将下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6及上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7回转驱动。这样,使回转驱动下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6及上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7的第I驱动机构27和第2驱动机构47的构造简单化,所以能够简便地进行维护作业。


图1是有关本发明的卷取单元的侧视图。图2是卷取单元的主视图。图3是中间接头管及第I驱动机构的侧视图。图4是图3中的A — A线剖视图。图5是吸嘴及第2驱动机构的侧视图。图6是图5中的B — B线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在从图1到图6中,表示将有关本发明的卷取单元应用到自动络纱机的卷取单元中的实施例。另外,本发明中的前后、左右、上下遵照图1及图2所示的交叉箭头、和在各箭头的附近标记的前后、左右、上下的表示。自动络纱机由沿着左右方向配置的一组卷取单元I构成。在图1及图2中,卷取单元I以竖起的纵长箱状的单元框架2为基体构成,在单元框架2的左侧外面上设有单元主体3。单元主体3 —边使供纱管4的纱线Y横动一边重新卷到卷取管5上而形成卷装P。供纱管4通过未图示的筒管供给纡库向卷取单元I供给。在卷取单元I的后部配置有用来向卷取单元I供给负压的管道6。管道6作为将在卷取单元I中产生的回丝或飞花等回收的回收路径发挥功能。管道6经由鼓风箱与负压供给源连接,通过构成负压供给源的离心式鼓风机的吸引作用向管道6内供给负压。标号7是将单元框架2固定的框架框。在单元主体3中,沿着从下向上延伸的纱线通道,设有退绕辅助装置10、张力装置
11、接头装置12、粗节纱清除器13、和卷取部14等。在接头装置12的纱线通道上游侧设有中间接头管(下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6,在接头装置12的纱线通道下游侧设有吸嘴(上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7。中间接头管16在接头动作时捕捉供纱管4侧的纱端、即下纱线并向接头装置12交接,吸嘴17在接头动作时捕捉卷装P侧的纱端、即上纱线并向接头装置12引导。当从供纱管4退绕的纱线断开时、或者当粗节纱清除器13检测出纱疵而由切割器将纱线切断时、或者在供纱管4被更换时,进行接头动作。接头动作包括将供纱管4侧及卷装P侧的纱端分别用中间接头管16和吸嘴17吸引并捕捉的动作、将两个纱端向接头装置12引导的动作、和用接头装置12进行接头的动作。如图3及图4所示,中间接头管16由支轴部20、被支轴部20回转自如地支承的中空筒状的吸管21、和设置在吸管21的前端上的纱线钳22构成(参照图2)。在支轴部20上连接有中途部弯曲的负压供给管23,负压供给管23经由固定在管道6上的连接件24与管道6连接。负压供给管23和吸管21经由支轴部20连接,能够与吸管21的回转角度无关地供给负压。由此,管道6的负压被供给到纱线钳22,纱线钳22能够吸引并捕捉纱端。中间接头管16的支轴部20固定在后述的盖体26上。为了使中间接头管16上下回转驱动,在单元框架2的左侧外面上配置有第I驱动机构27。如图4所示,第I驱动机构27由驱动源、将该驱动源的驱动力向中间接头管16传递的柔性传动机构29、和配置为将柔性传动机构29覆盖的盖体26构成。驱动源由能够正反转的马达28构成。柔性传动机构29包括固定在马达28的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30、固定在吸管21的基端部上的从动带轮31、和卷挂在两个带轮30、31上的同步带32。马达28固定在盖体26上。通过经由柔性传动机构29将马达28的正旋转及反旋转传递给吸管21,能够使吸管21上下回转驱动。中间接头管16在接头动作时,吸管21首先向下方回转,由纱线钳22捕捉供纱侧的纱端。然后,吸嘴21向上方回转,通过将纱端导引到接头装置12的正面的上方,将供纱侧的纱端交接给接头装置12。如图3及图4所示,盖体26由覆盖柔性传动机构29的周围的周壁33、将周壁33的一端封堵的盖壁34、和向周壁33的开口侧周围伸出的凸缘壁35 —体形成。盖体26通过压力机对金属板材实施拉深加工而形成。由此,与将各壁用焊接等接合而形成的情况相t匕,能够提高盖体26的构造强度,还能够改善盖壁34及凸缘壁35的平坦度。前面说明过的支轴部20和马达28分别通过螺栓固定在盖壁34上,由此,将中间接头管16和第I驱动机构27单元零件化。在盖壁34上形成有插通吸管21和马达28的输出轴的插通口,在凸缘壁35上形成有4处用来通过螺栓(连结件)36连结的连结座37。如图4所示,在单元框架2上以围绕状突出形成有用来固定盖体26的安装座38。通过用螺栓36将盖体26的连结座37连结固定在安装座38上,将中间接头管16安装在单元框架2上。由此,将第I驱动机构27配置在单元框架2的左侧外面上。与凸缘壁35的安装面接触的安装座38实施切削加工而将面精度设定得较高,凸缘壁35的安装面以紧贴状(密着状)接合。通过对安装座38实施切削加工,能够提高凸缘壁35与安装座38的密合度,能够不在两者35、38之间设置密封件而提高收容柔性传动机构29的空间的密闭度。根据如上述那样组装在盖体26上、与第I驱动机构27 —起单元零件化的中间接头管16,仅通过将螺栓36拆下、将负压供给管23从连接件24分离,就能够从单元框架2简单地拆下。因而,仅通过从外面进行维护作业就能够完成作业。如图5及图6所示,吸嘴17由支轴部40、被支轴部40回转自如地支承的中空筒状的吸管41、和设在吸管41的前端上的嘴部42构成。在支轴部40上,连接着中途部弯曲的负压供给管43,负压供给管43经由固定在管道6上的连接件44连接在管道6上。负压供给管43与吸管41经由支轴部40连接,能够与吸管41的回转角度无关地供给负压。由此,管道6的负压被供给到嘴部42,嘴部42能够吸引捕捉纱端。吸嘴17的支轴部40固定在后述的盖体46上而组装。为了将吸嘴17上下回转驱动,在单元框架2的左侧外面(外部)上配置有第2驱动机构47。如图6所示,第2驱动机构47由驱动源、将该驱动源的驱动力向吸嘴17传递的柔性传动机构49、和配置为将柔性传动机构49覆盖的盖体46构成。驱动源由能够正反转的马达48构成。柔性传动机构49包括固定在马达48的输出轴上的主动带轮50、固定在吸管41的基端部上的从动带轮51、和卷挂在两个带轮50、51上的同步带52。马达48固定在盖体46上。通过将马达48的正旋转及反旋转经由柔性传动机构49传递给吸管41,能够将吸管41上下回转驱动。吸嘴17在接头动作时,吸管41首先向上方回转,将卷绕在卷装P上的卷取侧的纱端用嘴部42吸引捕捉。然后,吸管41向下方回转,通过将纱端导引到接头装置12的正面的下方,将卷取侧的纱端向接头装置12交接。如图5及图6所示,盖体46由覆盖柔性传动机构49的周围的周壁53、将周壁53的一端封堵的盖壁54、和伸出到周壁53的开口侧周围的凸缘壁55—体地形成。盖体56由压力机对金属板材实施拉深加工而形成。由此,与将各壁用焊接等接合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盖体46的构造强度,还能够改善盖壁54及凸缘壁55的平坦度。前面说明过的支轴部40和马达48分别用螺栓固定在盖壁54上,由此将吸嘴17和第2驱动机构47单元零件化。在盖壁54上,形成有插通吸管41和马达48的输出轴的插通口,在凸缘壁55上,形成有4处用来用螺栓(连结件)56连结的连结座57。如图6所示,在单元框架2上,以围绕状突出形成有用来将盖体46固定的安装座58。吸嘴17通过将盖体46的连结座57用螺栓56连结固定到安装座58上而安装到单元框架2上。由此,将第2驱动机构47配置到单元框架2的左侧外面上。与凸缘壁55的安装面接触的安装座58实施切削加工而将面精度设定得较高,凸缘壁55的安装面以紧贴状接合。通过对安装座58实施切削加工,能够提高凸缘壁55与安装座58的密合度,能够不在两者55、58之间设置密封件而提高收容柔性传动机构49的空间的密闭度。根据如上述那样组装在盖体46上、与第2驱动机构47 —起单元零件化的吸嘴17,仅通过将螺栓56拆下、将负压供给管43从连接件44分离,就能够从单元框架2简单地拆下。因而,仅通过从外面进行维护作业就能够完成作业。如果如以上这样将第I驱动机构27和第2驱动机构47配置在单元框架2的左侧外面,则仅通过从左侧外面进行第I驱动机构27和第2驱动机构47的维护作业就能够完成作业。此外,由于在盖体26、46上分别组装中间接头管16和第I驱动机构27、以及吸嘴17和第2驱动机构47而单元零件化,所以能够使维护作业简便化。这是因为,通过将需要进行维护作业的单元与备用的单元更换,就能够使卷取单元I再运转。进而,由于将盖体26、46的凸缘壁35、55用连结件36、56连结固定在单元框架2上,所以仅通过将连结件36、56拆装,就能够将单元零件化的中间接头管16及吸嘴17相对于单元框架2拆装。因而,能够简便地进行维护作业。进而,能够将维护作业在短时间内完成,能够提高卷取单元I的运转率。 在上述实施例中,将有关本发明的卷取单元I应用到自动络纱机的卷取单元中,但能够应用到细纱机的卷取单元中。驱动源由马达28、48构成,但可以用固定在吸管21、41上的臂和气缸构成。将柔性传动机构29、49用两个带轮和同步带构成,但并不需要这样,也可以由两个链轮及链构成。马达28、48能够配置到由盖体26、46和单元框架2形成的空间内。安装座38、58不需要突出形成,也可以以与单元框架2的侧面齐平面状、或凹陷形成。能够在凸缘壁35、55与安装座38、58的接合面上设置衬垫等的密封件,进一步提高收容柔性传动机构29、49的空间的密闭度,改善防尘性。
权利要求
1.一种卷取单元,配置有 单元框架; 接头装置,将供纱管侧的纱端、即下纱线与卷装侧的纱端、即上纱线连接; 下纱线捕捉导引装置,将上述下纱线捕捉,并向上述接头装置引导;以及 上纱线捕捉导引装置,将上述上纱线捕捉,并向上述接头装置引导; 该卷取单元的特征在于, 上述下纱线捕捉导引装置能够由第I驱动机构驱动而构成,上述上纱线捕捉导引装置能够由第2驱动机构驱动而构成,上述第I驱动机构及上述第2驱动机构分别配置在上述单元框架的一侧且为外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取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下纱线捕捉导引装置及上述上纱线捕捉导引装置分别具备吸管,上述第I驱动机构及上述第2驱动机构分别由将来自驱动源的驱动力向上述吸管传动的柔性传动机构和盖体构成,上述盖体配置为至少覆盖上述柔性传动机构的周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取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下纱线捕捉导引装置和上述第I驱动机构、以及上述上纱线捕捉导引装置和上述第2驱动机构分别组装在上述盖体上而单元化。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卷取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盖体由覆盖上述柔性传动机构的周围的周壁、将该周壁的一端封堵的盖壁、和向上述周壁的开口侧周围伸出的凸缘壁形成,上述下纱线捕捉导引装置和上述第I驱动机构、以及上述上纱线捕捉导引装置和上述第2驱动机构分别固定在上述盖壁上,上述凸缘壁用连结件连结固定在上述单元框架的上述一侧且为外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卷取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于上述单元框架的安装座上,以紧贴状接合着上述凸缘壁的安装面。
6.如权利要求2 4中任一项所述的卷取单元,其特征在于, 上述驱动源是分别设在上述第I驱动机构及上述第2驱动机构上的能够正反转的马达,各个马达安装在各个上述盖体上。
全文摘要
一种卷取单元,在单元框架(2)的一侧且为外部配置将供纱管(4)侧的纱端、即下纱线与卷装(P)侧的纱端、即上纱线连接的接头装置(12);将下纱线向接头装置(12)引导的下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6);和将上纱线向接头装置(12)引导的上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7)。下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6)能够通过第1驱动机构(27)上下回转而构成,上纱线捕捉导引装置(17)能够通过第2驱动机构(47)上下回转而构成。将第1驱动机构(27)及第2驱动机构(47)分别配置在单元框架(2)的一侧且为外部。
文档编号B65H67/08GK103010846SQ20121025491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1日
发明者中川隆 申请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