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传送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4993阅读:1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介质传送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送介质的介质传送设备和包含该介质传送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日本专利公开号11-95587公开了包含用于引导介质通过传送路径的传送导向件的传统介质传送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所述传统设备在介质被压到传送导向件的导向表面上时会使介质被导向表面摩擦或刮擦。

发明内容
完成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传统设备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介质传送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其中使介质在导向构件的表面上的摩擦最小化。一种介质传送设备包括第一传送部(24)和第一导向件(27)。该第一传送部(24)传送介质(P)。第一导向件(27)引导由传送部传送的介质,并且相对于介质(P)被传送的第一方向被设置在第一传送部(24)的下游。第一导向件(27)包括第一导向部分(28)和第二导向部分(29)。第一导向部分在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导向部分(29)在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根据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进一步适用性范围将变得显而易见。然而,应理解的是虽然指示本发 明的优选实施例,但详细描述和特定示例仅仅是以说明的方式给出的,因为根据本详细描述,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变更和修改将变得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


根据下文给出的详细描述和仅仅以说明的方式给出且因此不限制本发明的附图,将更全面地理解本发明,并且在所述附图中:
图1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配置;
图2是图示定影部的配置的横截面 图3是导向件的透视 图4是沿图3中的线4-4所取的横截面 图5A是如沿图1的箭头B所示的方向看到的导向件的前视 图5B是在图5A所示的50处描绘的部分的放大 图6A是如沿图5A中的箭头E所示的方向看到的导向挡边(rib)和导向挡边的部分前视 图6B是沿图6A中的线6B-6B所取的横截面 图6C是沿图6A中的线6C-6C所取的横截面图;图7图示了导向表面与导向表面的上游端之间的台阶(step) 120 ;
图8是图示定影部的配置的横截面图,其示出了导向件与平面PL2之间的位置关系; 图9图不了在导向表面上滑动的介质P ;
图10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导向件的透视 图1lA是导向件的前视 图1lB是在图1lA中的51处描绘的部分的放大 图12是沿图10中的线12-12所取的横截面 图13A是如沿图1lA的箭头E所示的方向看到的导向挡边和导向挡边的部分顶视图; 图13B是沿图13A中的线13B-13B所取的横截面 图13C是沿图13A中的线13C-13C所取的横截面 图13D是沿图13A中的线13D-13D所取的横截面 图14是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定影部的配置的横截面图;以及 图15图示了介质被传送通过导向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介质传送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的实施例。第一实施例
图1图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配置。盒3被设置在作为图像形成设备的打印机I的下部处,并保持将在其上面打印图像的一堆介质P。拾取辊2朝着位于盒3的右上肩处的传送路径供给介质P。供给棍17a和阻滞棍(retard roller) 17b相对于介质P被传送的方向紧接着位于盒3的下游,并且相互协作以向传送路径4中一张一张地供给介质P,使得介质P被传送通过设置在供给辊17a和阻滞辊17b下游的传送路径4。介质P沿着图1所示的垂直方向通过传送路径4被传送至配准棍(registryroller) 5。环状转印带6位于配准辊5的下游,在打印机I的中间部分处。转印带6围绕多个辊设置,并且由驱动源(未示出)驱动而逆时针方向运行,即沿着这样的方向以便将介质P从配准棍5传送至定影部9。四个打印引擎7在转印带6之上并沿转印带6设置,并且从传送路径4的上游至下游一前一后地布置。与打印引擎7相对应地设置有转印辊18,其中转印带6被夹在打印引擎7与转印辊18之间。与四个打印引擎7相对应地设置有四个发光二极管(LED)头8。每个LED头8依照从打印控制器(未示出)接收到的图像数据选择性地照射对应的打印引擎7的光电导主体的充电表面,使得打印引擎7产生调色剂图像。配准辊5与由打印引擎7执行的电子照相过程同步地将介质P供给到转印带6上。介质P依次地通过四个打印引擎7,使得相应颜色的调色剂图像被相应的转印辊18 —个接一个配准地转印到介质P上。定影部9位于转印带6的下游。在其上具有全色调色剂图像的介质通过在定影部9中的热辊与压辊之间限定的定影点,使得全色调色剂图像被定影。路线选择器102位于传送辊对191与作为第一导向件的导向件27之间并选择用于介质P在介质P已通过定影部9之后前进的路线。作为第二导向件的路线选择器102将介质P引导至传送辊对191或传送辊对193。路线选择器102包括引导介质P的导向件100和路由器101。导向件100为梳形。作为第一导向件的导向件27、传送棍对191、作为第二导向件的路线选择器102组成本发明的介质传送设备。路由器101被设置在导向件27的下游,并被配置成切换介质P应被传送的方向。路由器101也为梳形,以使得路由器101能够移入并移出与导向件100的相互交叉接合。路由器101被驱动源(未示出)在其虚线位置与其实线位置之间切换。当路由器101位于实线位置处时,路由器101处于与导向件100的相互交叉接合,以使得介质P被路由至位于传送辊对191的下游的排出路径11,使得排出辊对191和192通过排出路径(单面路径(simplexpath))将介质P排出到堆叠器13上。当路由器101位于虚线位置处时,路由器101离开与导向件100的相互交叉接合。当路由器101位于虚线位置处时,如果另一路由器103位于其实线位置处时,介质P被路由至设置在路由器101下游的反转器(inverter) 12中,使得由驱动源(未示出)驱动的传送辊对193和传送辊对194传送介质P而部分地进入双面托盘15。传送辊对194然后被驱动而沿着相反的方向旋转,路由器103仍留在虚线位置处,使得介质P被从双面托盘15传送至双面返回路径16。然后,由传送辊对195、196、197和198来传送介质P。当执行单面打印时,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介质P的一面上并随后通过排出路径11或单面路径将介质P排出到堆叠器13上。当执行双面打印时,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介质P的一面上,并且然后通过双面返回路径16传送介质P,并且然后传送至最上游打印引擎以便在介质P的另一面上进行打 印。介质P通过四个打印引擎7。然后通过单面路径(第一路径)将介质P排出到堆叠器13上。导向件27被紧接着定影部9的下游设置。作为第二传送部的排出辊对191被设置在导向件27的下游。图2是图示定影部9的配置的横截面图。定影带22被围绕定影辊21、定影板20以及加热构件23设置,并且沿着箭头C所示的方向转动以传送介质P。定影带22被夹在定影辊21与压辊25之间,使得在定影辊21与压辊25之间形成第一辊隙(nip)Nl并在定影板20与压辊25之间形成第二辊隙N2。加热构件23包括经由加热构件23从内部对定影带22加热的平板式加热器23a。温度检测器31检测定影带22的温度且控制器(未示出)执行控制操作以将定影带22的温度保持于预定值。定影辊21被驱动源(未示出)驱动而沿着箭头X所示的方向旋转,并且经由定影带22将其旋转传送至压辊25,使得压辊25也被定影辊21驱动而旋转。因此,介质P被拉入定影带22与压辊25之间,并且介质P上的调色剂图像通过加热和加压被定影且随后介质P被进一步向下游传送。定影棍21、定影带22和压棍25形成第一传送部24。导向件27位于在定影辊21与压辊25之间形成的第一辊隙NI的下游。导向件27具有位于定影辊21和压辊25的纵向末端附近的分离器(s印arator) 27a。分离器27a防止介质P在介质已通过第一辊隙NI和第二辊隙N2之后不久被粘到压辊25。换言之,导向件27的自由端27a进入介质P的前沿与压辊25之间的间隙,从而防止介质P卷绕在压辊25周围。导向件27还包括沿着箭头A (图3和5)所示的方向延伸的导向挡边29,箭头A所示的方向基本上垂直于箭头B所示的介质P被传送的方向。作为第三导向件的导向件30被设置在导向件27之上,并且面对导向件27以在导向件30与导向件27之间限定传送路径。导向件30包括导向构件301和导向构件302。分离器301a被定位在导向件30的上游端部分并用于将介质P与定影带22分离,使得打印介质P不会被粘到定影带22。介质P被拉入导向件30和导向件27之间,其中应被定影的调色剂图像面朝上,如图2所示。图3是导向件27的透视图。导向件27包括基本上在B方向延伸的多个导向挡边
28。导向件27还包括在A方向延伸的导向挡边29,A方向基本上垂直于介质P被传送的B方向。术语基本上垂直方向涵盖85 95度的范围内的角。图4是沿着图3中的线4-4所取的横截面图。导向挡边28具有导向表面28a,其在介质P被导向件27引导时引导介质P。导向表面28a是倾斜的,使得当介质P沿着B方向在导向件27上前进时,介质P在导向表面28a上向上滑动。优选的是至少三个导向挡边28被沿着A方向对准以保证介质P的稳定、可靠的传送。导向件27的上游端比导向件27的下游端更接近于水平面HP,其中压辊25的旋转轴25a位于水平面HP中。更具体地,导向件27的分离器27a比导向件27的顶部Q2更接近于水平面HP,其中旋转轴25a位于水平面HP中。换言之,高度H2大于高度Hl。导向件29包括在更接近于路线选择器102的上端部分处具有圆角29a并在更接近于定影部9的上端部分处具有圆角29b的壁29e,使得圆角29a和29b形成总体上为凸面的导向表面29d (图6)。导向表面29d在介质P被传送时面对介质P的下面。壁29e延伸至高于设置在导向件27的下游的导向件100的导向表面100a。图5A是如沿着图3的B方向看到的导向件27的前视图。图5B是在图5A所示的50处描绘的部分的放大图。参考图5B,导向表面28a具有作为第二圆角的圆角28b,其具有当介质P在导向表面28a上向上滑动时面对介质P的下面的凸面。换言之,圆角28b具有从导向表面28a向下倾斜的凸面。 平整表面28c和圆角28b的凸面或曲面组成作为第一导向表面的导向表面28a。图6A是如沿着图5A中的箭头E所示的方向看到的导向挡边28和导向挡边29的部分前视图。图6B是沿着图6A中的线6B-6B所取的横截面图。图6C是沿着图6A中的线6C-6C所取的横截面图。如图6A所示,导向表面28a包括邻近于圆角28b的平整表面28c,其基本上平行于B方向延伸。导向表面28a是当介质P被从定影部9朝着导向件100排出时介质P在其上向上滑动的表面。如上所述,导向表面29d包括在其边界处相互平滑地邻近的圆角29a和29b,所述边界是导向表面29d的顶部或脊。换言之,圆角29a和29b具有从边界向下倾斜的凸面或曲面。当介质P在导向件27上向上滑动时,介质P在边界29c上滑动。导向挡边29具有宽度Wl且导向挡边28具有宽度W2,Wl大于W2。图7图示了导向件27与路线选择器102之间的位置关系,所述路线选择器102形成通过其将介质P排出到堆叠器13的单面路径。台阶120在导向表面29d (或顶部Q2)与导向表面IOOa的上游端之间。第二导向件110包括导向件100的导向表面IOOa和路由器101的导向表面101a。导向表面IOOa和导向表面IOla相互协作以引导介质P。台阶120被限定为使得第二导向件110与平面PLl间隔开,其中在传送辊对191处形成的辊隙的上游端Ql和导向件27的顶部Q2位于平面PLl中,或者第二导向件110低于平面PL1。应注意的是第一导向件27的下游端在第二导向件110的上游端上方。
台阶120在防止介质P的前沿与第二导向件110的一部分相干扰方面是有效的。顶部Q2处于圆角29a和29b或导向挡边29的脊29c之间的边界。导向表面28a是倾斜的,使得导向表面28a的上游端比导向表面28a的下游端更加远离平面PLl。参考图8,导向件27的顶部Q2的下游端向上延伸通过平面PL2,其通过辊隙NI的下游端Q3和在传送辊对191处形成的辊隙的上游端Ql。导向表面28a相对于平面PL2是倾斜的,使得导向表面28a在更靠近顶部Q2处更接近于平面PL2。上游端Ql与顶部Q2之间的距离和辊隙N2的下游端Q3与上游端Ql之间的距离比沿着B方向的介质P的长度短。具有上述配置的打印机I包括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形式的控制器。控制器执行存储在存储器等中的控制程序,从而控制打印机I的总体操作。将描述具有上述配置的打印机I的操作。图8是图示定影部的配置的横截面图,其示出了导向件与平面PL2之间的位置关系。图9图不在导向表面上滑动的介质P。将参考图1和2来描述打印机I的打印操作。当定影辊21 (图2)旋转时,定影辊21使定影带22与平面加热器23相接触地沿着C方向转动,并且向加热器驱动器23a供应电功率,使得发热元件23b发热,其继而对定影带22加热。温度检测器31检测定影带22的表面的温度,并且控制器控制被供应给加热器驱动器23a的电动率,从而将定影带22的表面保持于预定温度。拾取辊2从盒3供给介质P,并且供给辊17a和阻滞辊17b相互协作以每次仅将顶部片材供给至传送辊对198。然后使介质P前进至配准辊5。介质P然后被配准辊5供给至转印带6。在介质P通过在打印引擎7与转印带6之间限定的转印点时,转印辊18将调色剂图像26从打印引擎7转印到介质P上。参考图3,在其上具有调色剂图像26的介质P通过辊隙NI且随后通过辊隙N2,使得调色剂图像26通过加热和加压被定影。介质P在被夹在定影带21与压辊25之间时被传送至辊隙NI和N2下游的导向件27。一旦介质P到达导向件27处,介质P就开始沿着箭头D所示的方向在导向挡边28的导向表面28a上向上滑动(图9)。由于导向表面28a相对于平面PL2是倾斜的,使得导向表面28a在更靠近导向件100的导向表面IOOa处更接近于平面PL2,所以介质P被轻易地弓I导至导向表面28a。应注意的是导向表面28a大体上沿着介质P的传送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圆角28b且因此在不显著地摩擦介质P的情况下平滑地引导介质P。当介质P的前沿部分被拉入传送辊对191之间时,介质P的上游部分位于图5和6所不的导向挡边29的导向表面29d上。导向表面29d沿着A方向延伸,并且具有大于导向表面28a的宽度W1,因此明显有助于支撑介质P的重量。因此,施加于导向件27上的介质P的压紧力被沿着介质P被传送的B方向和基本上垂直于B方向的A方向两者分解。这显著地减轻了施加于导向表面28a上的介质P的重量。另外,导向挡边29具有如图4和6所示的圆角29a,因此介质P不会被导向件27刮擦。导向件110的上游端低于导向件27的下游端或平面PL1,如图7所示,从而产生台阶120。因此,当 介质P正在被传送辊对191传送时,台阶120在允许介质P在导向挡边29上轻轻地滑动方面是有效的,使得介质P在导向表面29d上施加最小的压紧力。
参考图8,导向挡边29的顶部Q2向上延伸通过平面PL2。因此,即使当介质P被第一传送部24和传送棍对191 二者保持在被夹在中间的关系时,介质P也可以以可靠的方式接触导向挡边29。这在将介质P保持在导向挡边29的减小接触压力下方面是有效的。如图4所示,如果介质相对柔软,则介质P的后端部一到达顶部Q2,就在介质P的后端部中形成松弛(slack),因此后端部在倚靠着壁29b的上部的同时平滑地从顶部Q2滑下。因此,介质的后端将不会再次接触导向挡边29。以这种方式,介质P穿过导向件27和导向件110并随后被传送辊对191进一步传送并通过排出辊对192传送至堆叠器13上。如上所述,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本发明采用沿着与介质P被传送的方向大体上平行的方向从上游至下游向上倾斜的导向挡边28以及位于导向挡边28b的下游端并沿着A方向延伸的导向挡边29。此配置使在传送介质P时介质P摩擦导向件27的机率最小化。这是非常有效的,尤其是当执行双面打印时,这是因为在介质P的下面上定影的调色剂图像被导向件27摩擦。在第一实施例中,圆角28b具有0.5mm的曲率半径。替代地,该曲率半径可以在
0.2至0.8mm范围内,并且仍提供与0.5mm的曲率半径等效的效果。另外,圆角29a和29b具有1.0mm的曲率半径。替代地,圆角29a和29b的曲率半径可以在0.5至1.5mm范围内,并且仍提供与1.0mm的曲率半径等效的效果。第二实施例
在第一实施例中,导向挡边28和导向挡边29的组合可能遭遇缺点,亦即介质P中的少量湿气蒸发且水滴附着于导向挡边,损坏介质P上的图像。此类缺点倾向于在导向件位于在定影部9中形成的辊隙的下游的情况下发生,在定影部9中对调色剂图像进行定影。图10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导向件的透视图。图1IA是导向件的前视图。图1IB是在图1lA中的51处描绘的部分的放大图。图12是沿图10中的线12-12所取的横截面图。图14是图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定影部9的配置的横截面图。对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那些类似的图10 12中的元件给定与第一实施例的那些类似的附图标记。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导向件271具有导向挡边291,其形状不同于第一实施例的导向件29。导向挡边291包括一行脊291h和沟槽291i,其设置在导向挡边28的下游端,该行沿着箭头A所示的方向延伸,该方向基本上垂直于箭头B所示的介质P被传送的方向。术语“基本上垂直”涵盖在85 95度的范围内的角。脊29Ih和沟槽29Ii被交替地设置,使得每个脊291h在相应导向挡边28的下游端处且每个沟槽291i在相邻导向挡边28之间。脊291h和沟槽291i在导向件291的纵向中部以及在纵向端部处以紧凑间隔对准,以使得具有较小宽度的介质由纵向中部处的脊291h和沟槽291i支撑并导向而具有较大宽度的介质由所有的脊291和沟槽291i支撑并导向。位于纵向中部处和纵向端部处的那些之间的脊291h和沟槽291i以比纵向中部处和纵向端部处的那些更大的间隔对准。因此,当传送具有较小宽度的介质时,介质的横向边缘被以较大间隔对准的脊291h和沟槽291i抓住的可能性较小。脊291h和沟槽291i在其之间限定了切口 291c。脊291h具有平顶部分291d、弯曲部分或圆角291f和291e,所述弯曲部分或圆角291f和291e朝着邻近于脊291h的沟槽291i逐渐地向下倾斜。弯曲部分291e和291f沿着垂直于B方向的 方向延伸。脊291相对于中心线CL是非对称的。后端点Pl处于与中心线CL相距距离Dl处并且后端点P2处于与中心线CL相距距离D2处。距离Dl和D2是相等的O图13A是如沿着图1lA的箭头E所示的方向看到的导向挡边28和导向挡边291的部分顶视图。图13B是沿图13A中的线13B-13B所取的横截面图。图13C是沿图13A中的线13C-13C所取的横截面图。图13D是沿图13A中的线13D-13D所取的横截面图。导向件271包括当沿导向挡边28传送介质P时介质P在其上滑动的导向表面28a。导向表面28a包括圆角28b和在圆角28b之间且与之邻近的平整部分28c。当传送介质P时,介质P在作为第二导向表面的导向表面291x上滑动。导向表面291x包括边界291v、平顶部分291d、圆角291a和291b以及圆角291e和291f。圆角291a和291b在顶部边界291v处平滑地相互邻近,圆角291a面对下游且圆角291b面对上游。圆角291a和291b具有从顶部边界291v向下倾斜的凸面。同样地,圆角291g和291 j具有从顶部边界291v向下倾斜的凸面。平顶部分291d在圆角291e和291f之间且与圆角291e和291f邻近。如从图13A可清楚看到,沿A方向的导向表面291x的尺寸W3大于沿A方向的第一导向表面28a的尺寸W4。圆角291e和291f具有大于第二导向件28的圆角28b的半径,并具有从平顶部分291d向下倾斜的凸面。脊291h和沟槽291a具有面对上游的圆角291g和面对下游的圆角291a。正如在第一实施例中,导向挡边28是倾斜的,使得当传送介质P时,介质P在第一导向表面28a上向上滑动。导向件271的导向挡边291包括在导向件271的最下游端部处的壁291k,面对导向表面IOOa且高于导向表面100a,如图14所示。将参考图11 15来描述上述配置的操作。图15图示介质被传送通过导向件。参考图14,在 开启打印机之后,打印机开始打印且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介质P上。介质P穿过辊隙NI和N2,前进至导向件271。参考图11 14,将给出对在由导向件271来引导介质P时的上述配置的操作的描述。当由导向件271来引导介质P时,介质P在脊291h上滑动,使得由介质P、脊29Ih以及沟槽291i限定开口 291c,如图12所示。此配置在当介质P被定影部9加热时使从介质P释放的汽化湿气逸出方面是有效的。汽化湿气通过开口 291c逸出到导向件271外面。该配置防止汽化湿气的冷凝形成,从而使调色剂图像被劣化的机率最小化。因此,如图15所示,当介质P的前端前进通过导向件271的下游端且随后被传送辊对191保持时,介质P被传送,其中介质P的下面接触导向件291的第二导向表面291x。因此,由沿着垂直于B方向的A方向延伸的一行导向表面291x来支撑施加于导向件271上的介质P的重力,从而允许介质P的重量沿着该行分布。因此,使介质P被导向件271摩擦的机率最小化。由于多个脊291h沿着基本上垂直于B方向的A方向对准,所以每个脊291h在保持开口 291c的同时支撑介质P的重量的一小部分。优选的是至少三个脊291h被设置在介质P所通过的区域中。另外,在上游侧的圆角291g和在下游侧的圆角291a消除了介质P在导向件271上被刮擦的机率,如图14所示。比圆角28b的直径大的圆角291e和291f的直径减少了介质P在第二导向表面291x的平顶部分291d与圆角291e和291f之间的边界上的摩擦,即使当介质P在相对大的压紧力下接触导向表面291x时。在第二实施例中,圆角291a和291g具有1.0mm的曲率半径,但不限于此。只要圆角291a和291g具有在0.5至1.5 mm范围内的曲率半径,就可以
获得等效效果。虽然圆角2916和291€在第二实施例中具有2.0 mm的曲率半径,但该半径不限于此。只要半径在1.0至3.0mm范围内,就可以获得等效的效果。圆角291e的后端部分Pl(图11B)与平顶部分291d之间的高度差Hl等于或大于0.7mm。然而,圆角291f的后端部分P2 (图11B)与平顶部分291d之间的高度差H2等于或大于0.7mm。高度差Hl和H2不限于此。只要高度差Hl和H2等于或大于0.5_,就可以获得等效的效果。在第二实施例中,脊和沟槽被沿着基本上垂直于B方向的A方向相互交替地设置,使得在介质P、脊与沟槽之间限定开口。除第一实施例的效果之外,此配置提供了附加效果,亦即防止了冷凝形成。虽然已经关于打印机描述了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的图像形成设备,但图像形成设备不限于打印机,而是可以采取传真机、复印机或多功能外围设备(MFP)的形式。因此已描述了本发明,显而易见的是可以以许多方式对其进行修改。此类变化不被视为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并且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显而易见的是所有此类修改意在被包括在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介质传送设备,包括 第一传送部(24),其传送介质(P); 第一导向件(27、271),其用于引导由传送部传送的介质,第一导向件(27、271)相对于介质(P)被传送的第一方向被设置在第一传送部(24)的下游, 其中,第一导向件(27、271)包括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导向部分(28)和沿着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二导向部分(29、291)。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介质传送设备,还包括设置在第一导向件(27)下游的第二导向件(10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传送设备,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导向件(102)下游的第二传送部(19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传送设备,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导向件(102)下游的第二传送部(191), 其中,第一导向件(27)和第二导向件(102)被设置成使得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在其之间限定台阶部分(120); 其中,第一导向件(27)包括下游端且第二导向件(102)包括上游端,第一导向件(27)的下游端在第二导向件(102)的上游端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传送设备,其中,第一导向件(27)和第二导向件(102)被定位成使得第一导向件和第二导向件在其之间限定台阶部分(120), 其中,第一导向件(27)包括在其上传送介质(P)的第一导向表面(28a); 其中,第二导向件(102)包括与第一导向件(27)间隔开一定距离的第三导向部分(110)。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传送设备,其中,第一导向件(27)包括面对第二导向件(102)的壁(29e)。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介质传送设备,其中,第一导向件(27)包括具有在其上传送介质的第一导向表面(28a)的第一导向部分(28),第一导向表面(28a)是倾斜的,使得第一导向表面(28a)沿第一方向从上游至下游向上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介质传送设备,其中,第二导向部分(29)包括具有曲面的圆角(29a),该曲面从上游至下游向下倾斜并面对第二导向件(10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介质传送设备,其中,第一导向部分(28)包括平整表面(28c)和具有曲面的圆角(28b),该曲面从上游至下游从平整表面(28c)向下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介质传送设备,其中,第二导向部分(29)包括沿着第二方向对准的多个切口(291c)。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介质传送设备,其中,第一导向件(271)包括在其上传送介质(P)的第一导向表面(28a), 其中,在相邻切口(291c)之间限定了至少一个第二导向表面(291x); 其中,第一导向部分(28)具有沿着第二方向的第一尺寸(W4)且第二导向部分(291)具有沿着第一方向的第二尺寸(W3),第二尺寸(W3)大于第一尺寸(W4)。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介质传送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导向表面(291x)包括沿着与第一方向基本上垂直的方向向下倾斜的曲面(291e、291f)。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介质传送设备,其中,第一导向部分(28)包括具有从第一导向表面(28a)向下倾斜的第一曲面的圆角(28b); 其中,至少一个第二导向表面(291x)包括平顶表面(291d)且第二导向部分(291)包括具有第二曲面(291e、291f)的圆角,第二曲面与平顶表面(291d)邻近并从平顶表面(291d)向下倾斜,第二曲面(291e、291f)具有大于圆角(28b)的第一曲面的曲率半径。
14.一种包含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介质传送设备的图像形成设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还包括 显影部,其用于形成显影剂图像; 转印部,其用于将显影剂图像转印到介质上;以及 定影部,其用于将显影剂图像定影在介质上; 其中,所述定影部包括第一传送部(24)。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介质传送设备和图像形成设备。一种介质传送设备包括第一传送部(24)和第一导向件(27、271)。该第一传送部(24)传送介质(P)。第一导向件(27、271)引导由传送部传送的介质,并相对于介质(P)被传送的第一方向被设置在第一传送部(24)的下游。第一导向件(27、271)包括第一导向部分(28)和第二导向部分(29、291)。第一导向部分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导向部分(29、291)沿着基本上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
文档编号B65H29/60GK103253542SQ201210577599
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3日
发明者酒井雅人, 黑田辉昭, 石森启太 申请人:日本冲信息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