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盘式轧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69422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圆盘式轧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液瓶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盘式轧盖机。
背景技术
201020679987. I 一种轧盖机公开了一种输液瓶生产设备,其构成是转盘、转盘槽、转盘轨道、转盘护栏、进瓶轨道和出瓶轨道,该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轧盖机,其不足之处是盘式轧盖机使用带有开槽的转盘间歇性的将待要轧盖的瓶子转到工作位置上进行轧盖,之后再经过旋转,将轧盖完成的瓶子慢慢转动到进瓶轨道旁边的出瓶轨道转出,整个转出过程较为缓慢,浪费时间,直至造成整个包装过程的延长,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出瓶速度快和提高生产效率的圆盘式轧盖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如下一种圆盘式轧盖机,包括转盘、转盘上开设的卡槽、转盘周围的护栏、进瓶轨道、出瓶轨道和轧盖器,所述的轧盖器上设有三个夹持脚,所述的三个夹持脚的下端设有可以轴向转动的圆盘轧刀,所述的夹持脚垂直于圆盘轧刀的盘面,所述的出瓶轨道与进瓶轨道夹角为45° ±5°。采用本技术方案,带轧盖机完成轧盖后,轧盖完成的瓶子克服了现有技术需要经过转盘旋转180°后才可被传输到传送带上的技术偏见,缩短了出瓶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作为优选,所述的输瓶轨道上设有可调节控制输瓶轨道宽度的装置。采用本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瓶径不同的瓶体进行轧盖,增大了设备的利用率。

图I为本实用新型圆盘式轧盖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所示1、转盘,2、卡槽,3、护栏,4、进瓶轨道,5、出瓶轨道,6、轧盖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圆盘式轧盖机做详细说明。如附图所示,一种圆盘式轧盖机,包括转盘I、转盘I上开设的卡槽2、转盘I周围的护栏3、进瓶轨道4、出瓶轨道5和轧盖器6,所述的轧盖器6上设有三个夹持脚,所述的三个夹持脚的下端设有可以轴向转动的圆盘轧刀,所述的夹持脚垂直于圆盘轧刀的盘面,所述的出瓶轨道5与进瓶轨道4夹角为45°,所述的出瓶轨道5与进瓶轨道4上设有可调节控制输瓶轨道宽度的装置。使用时,首先把准备轧盖封口的瓶子由上一道工序机器推入到轧盖机的轧盖输送带上,然后把瓶子由输送带传送到定位转盘,瓶子在定位转盘上间歇的沿着圆周运动,首先到达持盖工位,盖子在振荡器的作用下沿着滑道输送至挂该工位,盖子被运动的瓶子带了正好盖到瓶子的正上方,然后挂好盖的瓶子被转移到旋盖工位,旋盖头上下往复运动,在下降过程中正好将此时停止在旋盖工位的瓶盖旋转,最后转盘将瓶子传递给输送带,由输送带最终将轧盖完成的瓶子输出,并进入下一道工序。上述工作流程中最主要的是将出瓶轨道设置在与进瓶轨道成45°夹角的护栏外圆的切线处,使轧盖完成的瓶子可以较早的从轧盖机中出来,并被输送带送至下一道工序,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在上述实施例中,对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方式做了描述,很显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仍可做出很多变化。在此,应该说明,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所做出的任何改变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圆盘式轧盖机,包括转盘(I)、转盘(I)上开设的卡槽(2)、转盘(I)周围的护栏(3)、进瓶轨道(4)、出瓶轨道(5)和轧盖器(6),其特征是所述的轧盖器(6)上设有三个夹持脚,所述的三个夹持脚的下端设有可以轴向转动的圆盘轧刀,所述的夹持脚垂直于圆盘轧刀的盘面,所述的出瓶轨道(5)与进瓶轨道(4)夹角为45° ±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圆盘式轧盖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出瓶轨道(5)与进瓶轨道(4)上设有可调节控制输瓶轨道宽度的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圆盘式轧盖机,包括转盘(1)、转盘(1)上开设的卡槽(2)、转盘(1)周围的护栏(3)、进瓶轨道(4)、出瓶轨道(5)和轧盖器(6),所述的轧盖器(6)上设有三个夹持脚,所述的三个夹持脚的下端设有可以轴向转动的圆盘轧刀,所述的夹持脚垂直于圆盘轧刀的盘面,所述的出瓶轨道(5)与进瓶轨道(4)夹角为45°±5°。本实用新型具有出瓶速度快和提高生产效率的优点。
文档编号B67B3/00GK202508850SQ201220087238
公开日2012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9日
发明者李炳更, 杨灵芝, 董新荣, 蔡培军 申请人:山东滨州博莱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