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75345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输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生产线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的输送装置一般包括一个水平布置的、循环运行的输送带,通过该输送带输送工件或产品。 这种公知的输送装置具有明显的缺点,它们对运行环境的要求一般较高,输送带非常容易损坏,且需要经常调节其张紧程度才不至于打滑,另外这种直接利用输送带输送工件或产品的输送装置,其刚性也非常差,当工件或产品质量过大时,容易造成打滑而无法正常输送工件或产品。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适应恶劣工作环境、刚性强、基本免维护的可靠的循环运输输送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输送工件或产品的载座由导轨支撑,该载座由输送单元驱动,并由移载机构在第一、第二导轨间转移,这样的载座由导轨支撑的结构将获得非常好的刚性,而输送单元优选的利用了同步带提供驱动力,这样输送单元则无需经常维护,也可以获得较高的可靠性。根据本发明,一种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单兀,第二输送单兀,第一导轨,第二导轨,载座,第一移载机构及第二移载机构,所述载座由第一输送单兀驱动在第一导轨上沿第一方向移动,所述载座由所述第一移载机构从第一导轨转移到第二导轨,所述载座由第二输送单兀驱动在第二导轨上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所述载座由所述第二移载机构从第二导轨转移到第一导轨。所述的第一输送单元及第二输送单元,包括支架,驱动带以及支撑滚子,所述支撑滚子固定于支架上,用于支撑驱动带。优选的,该驱动带为同步带,由马达驱动的同步轮进行驱动。所述的载座固定于导轨滑块上,并包括摩擦驱动块,所述摩擦驱动块固定于所述载座侧面,并与所述驱动带接触,由所述驱动带驱动,这样载座可以在导轨上沿导轨滑动。所述的移载机构,包括移载导轨,移载导轨驱动装置及载座驱动装置,该移载导轨由所述移载导轨驱动装置驱动,可以在与第一导轨对齐位置和与第二导轨对齐位置间移动,所述载座可以由所述载座驱动装置驱动,在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和移载导轨间移动。优选的,所述移载导轨驱动装置为气缸驱动装置,可以实现快速移动。优选的,所述载座驱动装置为由马达驱动的摩擦轮装置,这样载座的摩擦块可以与该摩擦轮接触,由摩擦轮驱动,在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和移载导轨间移动。

[0013]图I是本发明输送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视图;图2是图I中所示的输送装置的第一输送单元的俯视图;图3是图I中所示的输送装置的第一输送单元的主视图;图4是图3第一输送单元A-A向的放大剖视图;图5是移载机构的立体视图。图6是本发明输送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图中1、第一输送单兀;2、第二输送单兀;3、第一导轨;4、第二导轨;5、导轨滑块;
6、载座;7、移载机构;8、移载导轨;9、移载导轨驱动装置;10、摩擦块;11、同步带;12、支撑 滚子;13、支架;14、载座驱动装置;15、摩擦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如图I所不的一种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单兀I,第二输送单兀2,第一导轨3,第二导轨4,载座6,第一移载机构7及第二移载机构。当载座6在第一导轨3上时,由第一输送单兀I驱动在第一导轨3上沿第一方向X移动,当载座6移动到第一导轨3末端时,载座6的摩擦块10与摩擦轮15接触,并由摩擦轮15驱动从第一导轨3移动到移载导轨8上,然后移载导轨驱动装置9会驱动移载导轨8从与第一导轨3对齐的位置沿着Y方向移动到与第二导轨4对齐的位置,当移载导轨8与第二导轨4对齐时,摩擦轮15会驱动载座6从移载导轨8移动到第二导轨4上。这样载座6由所述第一移载机构7从第一导轨3上转移到第二导轨4上后,载座6就由第二输送单兀2驱动在第二导轨4上沿与第一方向X相反的第二方向V移动,当载座6移动到第二导轨4的末端时,载座6由所述第二移载机构从第二导轨4转移到第一导轨3。如图2所示,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循环运输过程。如图4所示的第一输送单元I及第二输送单元2的A-A向的放大剖视图,包括支架13,驱动带11以及支撑滚子12,所述支撑滚子12固定于支架上13,用于支撑驱动带11。优选的,该驱动带11为同步带,由马达驱动的同步轮进行驱动。这样当同步带11被驱动运转时,同步带11的外表面将在摩擦力作用下驱动载座6上的摩擦驱动块10运动,从而带着载座6 —同运动。如图4所示的第一输送单元I及第二输送单元2的A-A向的放大剖视图,包括载座6、摩擦驱动块10,载座6固定于导轨滑块5上,摩擦驱动块10固定于所述载座6的侧面,并与所述驱动带11接触,由所述驱动带11驱动,这样当摩擦驱动块10被驱动带11驱动运动时,载座6就会在导轨3上沿导轨滑动。如图5所示的移载机构7,包括移载导轨8,移载导轨驱动装置9以及载座驱动装置14,该移载导轨8由所述移载导轨驱动装置9驱动,可以在与第一导轨3对齐位置和与第二导轨4对齐位置间移动,所述载座6可以由所述载座驱动装置14驱动,在第一导轨3、第二导轨4和移载导轨8间移动。优选的,移载导轨驱动装置9为气缸驱动装置,可以实现快速移动。优选的,载座驱动装置14为由马达驱动的摩擦轮装置,这样载座6的摩擦块10可以与该摩擦轮15接触,由摩擦轮15驱动,在第一导轨3、第二导轨4和移载导轨8间移动。当移载导轨8与第一导轨3对齐时,载座6可在摩擦轮15的驱动下,从第一导轨3上转移到移载导轨8上,然后移载导轨驱动装置9会驱动移载导轨8从与第一导轨3对齐的位置移动到与第二导轨4对齐的位置,之后载座再由摩擦轮15驱动,从移载导轨8上转移到第二导轨4上,载座6从第一导3转移到第二导轨4上之后,移载导轨8会由移载导轨驱动装置9驱动复位到与第一导轨3对齐的位置,准备转移下一个载座。第二移载装置与第一移载装置的功能一样,不同的地方是,第一移载装置是将载座从第一导轨转移到第二导轨上,而第二移载装置是将载座从第二导轨转移到第一导轨上,如图2所示,这样就可以构成一个循环运输过程。如图6所示的一种输送装置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与图2所示的输送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及第一、第二移载机构为水平布置的,而图6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及第一、第二移载机构为空间布置的,第一导轨设置在第二导轨的正上方。 最后应该说明的是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循环运输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单兀,第二输送单兀,第一导轨,第二导轨,载座,第一移载机构及第二移载机构; 所述载座设于第一导轨上,由第一输送单兀驱动在第一导轨上沿第一方向移动; 所述第一移载机构设于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的一端,所述载座由所述第一移载机构从第一导轨转移到第二导轨; 所述载座设于第二导轨上,由第二输送单元驱动在第二导轨上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 所述第二移载机构设于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的另一端,所述载座由所述第二移载机构从第二导轨转移到第一导轨。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送单元及第二输送单元包括支架,驱动带以及支撑滚子; 所述支撑滚子固定于支架上; 所述驱动带由所述支撑滚子支撑。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座包括摩擦驱动块,所述摩擦驱动块固定于所述载座侧面。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载机构包括移载导轨、移载导轨驱动装置及载座驱动装置; 所述移载导轨与所述移载导轨驱动装置相连,由所述移载导轨驱动装置驱动在与第一导轨对齐位置和与第二导轨对齐位置间移动; 所述载座由所述载座驱动装置驱动在第一导轨和移载导轨间及第二导轨和移载导轨间移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循环运输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生产线输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单元,第二输送单元,第一导轨,第二导轨,载座,第一移载机构及第二移载机构。载座由第一输送单元驱动在第一导轨上沿第一方向移动,当载座移动到第一导轨末端时,载座由第一移载机构由第一导轨转移到第二导轨,然后载座由第二输送单元驱动在第二导轨上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移动,当载座移动到第二导轨末端时,载座再由所述第二移载机构从第二导轨转移到第一导轨,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循环运输过程。
文档编号B65G35/00GK202657670SQ20122020670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0日
发明者陈雄斌 申请人:苏州瀚川机电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