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81580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传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新型传送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传送装置,特别是一种铜、钢结合的小摩擦传送装置的 机械结构,属于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现在传送装置大多采用直排轴承滚轮式的传送方法,这种方法容易造成传动杆在 高速运转状况下过分摩擦,磨损痕迹加深,从而导致传动杆在传动轨道中定位不准的现象, 而且到多数传送装置的传送轨道不可调。这种传送装置往往采用单一材料,使得传动杆与 轨道摩擦力大,增加磨损机会。本实用新型设计为铜、钢两种材料的结合,以及可调式铜轮 立体贴面的结构,改变了直排轴承滚轮式传送装置在传动杆高速运转过程中的过分摩擦, 延长了传送装置的使用寿命发明内容[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传送过程磨损大,轨道内定位不准确 等问题,提供一种铜钢结合的小摩擦传送装置。[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0005]一种新型传送装置,由底座、传送轨道、铜轮、调节螺母、轴承组成,其特征在于底 座连接传送轨道,传送轨道连接铜轮,传送轨道连接调节螺母,其中铜轮通过轴承连接传送 轨道。[0006]所述的传送轨道上方连接一个铜轮,下方并排连接两个铜轮,三个铜轮呈等边三 角形分布。[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0008]本实用新型设计为铜、钢两种材料的结合,减少传送轨道的摩擦。传送轨道内三个 铜轮呈等边三角形分布,加强传送轨道的稳定性,使得传动定位准确。铜轮分别通过轴承固 定在传送轨道中,使得铜轮转动顺畅,减少传送杆在传送过程中阻碍。两个调节螺母设置于 传送轨道上方,用于改变传送轨道的大小,使得轨道可调,加强了传动定位的准确性。


[0009]图1是一种新型传送装置的剖面图。[0010]图2是一种新型传送装置中铜轮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0012]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传送装置,一种新型传送装置,由底座(I)、传送轨道(2)、铜 轮(3 )、调节螺母(4)、轴承(5 )组成,其特征在于底座(I)连接传送轨道(2 ),传送轨道(2 ) 连接铜轮(3),传送轨道(2)连接调节螺母(4),其中铜轮(3)通过轴承(5)连接传送轨道(2)。[0013]所述的传送轨道(2)上方连接一个铜轮(3),下方并排连接两个铜轮(3),三个铜 轮(3)呈等边三角形分布。[0014]底座(I)内部设置一个柱形传送轨道(2 ),传送轨道(2 )上方设置有一个铜轮(3 ), 下方设置有两个铜轮(3 ),三个铜轮(3 )呈等边三角形分布。传送轨道(2 )可以通过调节螺 母(4 )改变传送轨道大小。如附图2所示,铜轮(3 )分别通过轴承(5 )固定在传送轨道(2 ) 中的。[0015]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说明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 下,还可以对实用新型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代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 实施过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案。
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传送装置,由底座(I)、传送轨道(2)、铜轮(3)、调节螺母(4)、轴承(5)组成,其特征在于底座(I)连接传送轨道(2 ),传送轨道(2 )连接铜轮(3 ),传送轨道(2 )连接调节螺母(4),其中铜轮(3)通过轴承(5)连接传送轨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送轨道(2)上方连接一个铜轮(3 ),下方并排连接两个铜轮(3 ),三个铜轮(3 )呈等边三角形分布。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传送装置,一种新型传送装置,由底座(1)、传送轨道(2)、铜轮(3)、调节螺母(4)、轴承(5)组成,其特征在于底座(1)连接传送轨道(2),传送轨道(2)连接铜轮(3),传送轨道(2)连接调节螺母(4),其中铜轮(3)通过轴承(5)连接传送轨道(2)。所述的传送轨道(2)上方连接一个铜轮(3),下方并排连接两个铜轮(3),三个铜轮(3)呈等边三角形分布。本实用新型用于直排传送杆的传动,设计为铜、钢两种材料的结合,以及可调式铜轮立体贴面的结构,改变了直排轴承滚轮式传送装置在传动杆高速运转过程中的过分摩擦,延长了传送装置的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B65G13/02GK202848505SQ20122032838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9日
发明者孙凤柱 申请人:天津市龙意达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