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机用送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2425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装机用送料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包装机用送料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包装行业也进入了自动化生产阶段。目前包装常用的基材是卷筒状的包装膜,通过在包装机上的成型单元制成一定大小和规格的包装袋,然后再将产品放入成型的包装袋内密封。传统包装机进料是通过固定在机架上的固定导辊,依靠电机驱动托料轴对基材进行输送,实现对成型单元的进料,由于固定导辊和基材间存在摩擦力,因此固定导辊对基材的输送速度有限,而且基材在成型单元内成型时需要耗费一定的工时,成型单元的进料是非连续的,也就是说,在成型单元每次成型结束后,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再次对成型单元进行进料,因此包装机的工作效率低,而且为进料提供动力的电机需要频繁启动或停止,容易烧毁;另外每次对成型单元的进料的长度需要保持一致,而传统的进料机构大多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对包装机进行可靠、稳定进料的送料机构,提高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机用送料机构,能够对成型单元进行快速的进料,提高包装机的工作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包装机用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托基材的托料轴和基材成型单元间设置的临时储料单元,所述临时储料单元包括两相互平行设置的用于输送基料的主导辊和副导辊,所述主导辊和副导辊分别通过轴承组件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的临时储料单元还包括调节主、副导辊间间距的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设置的调节主、副导辊间间距的调节组件构成的临时储料单元,当成型单元对上一包装袋进行成型操作时,调节组件使得主、副导辊间间距增大进行临时储料,当上一包装袋成行结束时,调节组件使得主、副导辊间间距减小,从而对成型单元进行快速的进料操作,如此反复,提高包装机的工作效率。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包装机进行稳定进料的进料机构,其采取的方案如图I所示,一种包装机用送料机构,包括承托基材的托料轴14和基材成型单元间设置的临时储料单元,所述临时储料单元包括两相互平行设置的用于输送基料的主导辊11和副导辊12,所述主导辊11和副导辊12分别通过轴承组件固定在机架10上,所述的临时储料单元还包括调节主、副导辊11、12间间距的调节组件。[0008]进一步的方案为,所述的托料轴14通过轴承组件转动固定在机架10上且平行于主、副导辊11、12布置,所述托料轴14轴端处设置有制动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输出信号至制动单元控制托料轴14放料的启闭。所述活动支架13的一端与机架10铰接连接,活动支架13的另一端设置副导辊12,所述的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机架10上的第一汽缸15,所述第一汽缸15的活塞杆与活动支架13铰接连接。所述的副导辊12转动固定在一活动支架13上,所述的调节组件与活动支架13相连,所述的机架10上设有数据采集单元,所述的数据采集单元采集活动支架13或副导辊12的位置信号输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输出信号至调节组件调节主、副导辊11、12间的间距。所述的制动单元包括固定在机架10上的第二汽缸16,所述托料轴14轴端处设置有制动盘141,所述制动盘141的旁侧设置有摩擦块,所述摩擦块固定在制动臂161上,所述第二汽缸16的活塞杆与制动臂161铰接连接。通过设置的数据采集单元这样就可控制主、副导辊11、12间每次储料的长度,也即保证对成型单元的每次进料的长度保持一致。所述活动支架13所处的位置包括位于主、副导辊11、12间间距最小的起始位和位于主、副导辊11、12间间距最大的终止位,所述活动支架13位于起 始位和终止位时的主、副导辊11、12间基材的长度差为成型单元单次进料的整数倍,所述调节组件14调节活动支架13由起始位至终止位为单级操作;所述调节组件14调节活动支架13由终止位至起始位为多级操作。这里所说的一级、多级操作是指完成该操作所要进行的动作次数。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当成型单元在对上一包装袋进行成型时,第一汽缸15就会推动位于起始位的活动支架13增大主、副导辊11、12间间距进行临时储料,该操作一次完成,当数据采集单元采集到活动支架13的位置位于终止位时,控制单元就会调节第一汽缸15停止对活动支架13的推动,同时第二汽缸16调节摩擦块对托料轴14进行制动,停止托料轴14的放料操作,这样主、副导辊11、12间所储存的基料长度就为一定值。在成型单元对上一包装袋成型结束后,控制单元就会第一次控制第一汽缸15拉动活动支架13减小主、副导辊12间的间距进行放料,放料的长度与成型单元所需进料的长度保持一致,使得对成型单元进行快速的进料,当数据采集单元再次检测到成型单元对基材成型结束后,控制单元就会第二次控制第一汽缸15拉动活动支架13进一步减小主、副导辊12间的间距,如此重复直至数据采集单元采集到活动支架13的位置回复到起始位,完成临时储料单元的整个放料操作;此时控制单元控制第二汽缸16调节摩擦块远离托料轴14上的制动盘141,第一汽缸15再次推动位于起始位的活动支架13或依靠活动支架13的自身重量下落一次增大主、副导辊11、12间间距,进行临时储料操作,如此反复。由于第一汽缸15的推动和拉动作用即可实现对基材的输送,因此不需要另设电机对基材进行输送,第二汽缸16调节摩擦块对托料轴14进行制动,不会出现电机频繁启动、停止而造成的电机烧毁。活动支架13位于起始位和终止位时,主、副导辊11、12间的基材长度差应为成型单元单次成型所需基材长度的整数倍,控制单元控制调节组件多次减小主、副导辊11、12间的间距,且单次对成型单元的进料量保持一致,也就是说临时储料单元可实现单次储料、多次放料的功能,这样可减小摩擦块对制动盘151的制动次数,减小摩擦块的跟换次数和延长制动盘151的使用寿命,具体实施时摩擦块可选用一位于制动盘141外周的圆弧形橡胶块。更进一步的,所述的活动支架13位于框架10的内侧。所述的活动支架13沿其长度方向至少设置有一个用于连接第一汽缸15活塞杆的连接孔131,所述的主、副导辊11、12呈间隔状布置。活动支架13可由一端与机架10上铅垂布置的立柱相铰接连接的两铰接杆构成,两铰接杆的另一端设有多个副导辊12,第一汽缸15的活塞杆和铰接杆的中部铰接连接,连接孔131卡设在铰接杆杆身上,两铰接杆之间设置有一连接杆,连接杆上设置有数据采集单元。连接孔131的设置和设置多个主、副导辊主要是用于调节临时储料单元单次储 料的长度,以满足不同大小包装袋的进料需求。总之,本实用新型可对成型单元进行有效、可靠的进料,提高包装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包装机用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承托基材的托料轴(14)和基材成型单元间设置的临时储料单元,所述临时储料单元包括两相互平行设置的用于输送基料的主导辊(11)和副导辊(12),所述主导辊(11)和副导辊(12)分别通过轴承组件固定在机架(10)上,所述的临时储料单元还包括调节主、副导辊(11、12 )间间距的调节组件。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包装机用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托料轴(14)通过轴承组件转动固定在机架(10)上且平行于主、副导辊(11、12)布置,所述的副导辊(12)转动固定在一活动支架(13)上,所述的调节组件与活动支架(13)相连。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包装机用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10)上设有数据采集单元,所述的数据采集单元采集活动支架(13)/副导辊(12)的位置信号和成型单元操作状态信号输送至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输出信号至调节组件调节主、副导辊(11、12)间的间距,所述托料轴(14)轴端处设置有制动单元,所述的控制单元输出信号至制动单元控制托料轴(14)放料的启闭。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机用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架(13)的一端与机架(10)铰接连接,活动支架(13)的另一端设置副导辊(12),所述的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机架(10)上的第一汽缸(15),所述第一汽缸(15)的活塞杆与活动支架(13)铰接连接。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机用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动单元包括固定在机架(10)上的第二汽缸(16),所述托料轴(14)轴端处设置有制动盘(141),所述制动盘(141)的旁侧设置有摩擦块,所述摩擦块固定在制动臂(161)上,所述第二汽缸(16)的活塞杆与制动臂(161)铰接连接。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机用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支架(13)所处的位置包括位于主、副导辊(11、12 )间间距最小的起始位和位于主、副导辊(11、12 )间间距最大的终止位,所述活动支架(13)位于起始位和终止位时的主、副导辊11、12间基材的长度差为成型单元单次进料的整数倍,所述调节组件(14)调节活动支架(13)由起始位至终止位为单级操作;所述调节组件(14)调节活动支架(13)由终止位至起始位为多级操作。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包装机用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支架(13)沿其长度方向至少设置有一个用于连接第一汽缸(15)活塞杆的连接孔(131),所述的主、副导辊(11、12)呈间隔状布置。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机用送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动支架(13)位于框架(10)的内侧。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包装机用送料机构,包括承托基材的托料轴和基材成型单元间设置的临时储料单元,所述临时储料单元包括两相互平行设置的用于输送基料的主导辊和副导辊,所述主导辊和副导辊分别通过轴承组件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的临时储料单元还包括调节主、副导辊间间距的调节组件。通设置的调节主、副导辊间间距的调节组件构成的临时储料单元,当成型单元对上一包装袋进行成型操作时,调节组件使得主、副导辊间间距增大进行临时储料,当上一包装袋成行结束时,调节组件使得主、副导辊间间距减小,从而对成型单元进行快速的进料操作,如此反复,提高包装机的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B65B41/16GK202765331SQ201220392300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9日
发明者孙德圣, 邹长林 申请人:安徽信远包装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