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裁房垃圾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59165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升降式裁房垃圾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服装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裁房垃圾筐。
背景技术
服装制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垃圾,尤其是裁房,所以垃圾的倾倒就成为一个影响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一种新的裁房垃圾筐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裁房垃圾倾倒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的的升降式裁房垃圾筐。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式裁房垃圾筐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升降式裁房垃圾筐,包括上筐、下筐和万向轮,所述上筐和所述下筐为嵌套结构,所述上筐与所述下筐之间可以相互移动,所述上筐与所述下筐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上筐和所述下筐均为筒形,所述下筐的底部设置有垃圾袋固定装置,所述垃圾袋固定装置与所述下筐可拆卸连接,所述下筐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更进一步的,所述上筐和所述下筐均为圆筒形。更进一步的,所述上筐的上部设置有垃圾袋袋口固定装置。更进一步的,所述下筐的顶部设置有把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式裁房垃圾筐通过嵌套连接的上筐和下筐,可以大大提高垃圾筐的容积;而且因为下筐的底部的垃圾袋承受装置与下筐为可拆卸连接,所以不用费力倾倒垃圾,将垃圾筐通过底部的万向轮移动至指定位置,将垃圾袋承受装置拆掉,垃圾袋即可从底部漏出,大大减少了体力运动,提高了垃圾倾倒效率。

图1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式裁房垃圾筐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式裁房垃圾筐,包括上筐1、下筐2和万向轮3,上筐I和下筐2为嵌套结构。上筐I与下筐2之间可以相互移动,上筐I与下筐2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4。固定装置4用于对上筐I和下筐2的位置进行固定。上筐I和下筐2均为筒形,下筐2的底部设置有垃圾袋承受装置6,垃圾袋承受装置6与下筐2可拆卸连接。可拆卸的垃圾袋承受装置6用于方便的从下筐2的底部将垃圾袋取出。其中,本实用新型中垃圾袋承受装置6为至少一条直杆,下筐2的底部设置有通孔,直杆通过通孔固定在下筐2上。下筐2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3。万向轮3用于方便的移动垃圾筐,不用费力去搬动。其中,上筐I和下筐2均为圆筒形。上筐I的上部设置有垃圾袋袋口固定装置5。下筐2的顶部设置有把手。其中,上筐I由上筐支柱组成,上筐有三个小套筒设为升降柱。下筒2由上口筐、支架柱、活动条组成。支架柱为空心管,空心管可将上筐I的上筐支柱套入其中缩短高度,将上、下筐连为一体。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式裁房垃圾筐通过嵌套连接的上筐和下筐,可以大大提高垃圾筐的容积;而且因为下筐的底部的垃圾袋承受装置与下筐为可拆卸连接,所以不用费力倾倒垃圾,将垃圾筐通过底部的万向轮移动至指定位置,将垃圾袋承受装置拆掉,垃圾袋即可从底部漏出,大大减少了体力运动,提高了垃圾倾倒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升降式裁房垃圾筐,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筐、下筐和万向轮,所述上筐和所述下筐为嵌套结构,所述上筐与所述下筐之间可以相互移动,所述上筐与所述下筐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上筐和所述下筐均为筒形,所述下筐的底部设置有垃圾袋承受装置,所述垃圾袋承受装置与所述下筐可拆卸连接,所述下筐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裁房垃圾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筐和所述下筐均为圆筒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裁房垃圾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筐的上部设置有垃圾袋袋口固定装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裁房垃圾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筐的顶部设置有把手。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升降式裁房垃圾筐,包括上筐、下筐和万向轮,所述上筐和所述下筐为嵌套结构,所述上筐与所述下筐之间可以相互移动,所述上筐与所述下筐之间设置有固定装置,所述上筐和所述下筐均为筒形,所述下筐的底部设置有垃圾袋承受装置,所述垃圾袋承受装置与所述下筐可拆卸连接,所述下筐的底部设置有万向轮。本实用新型的升降式裁房垃圾筐通过嵌套连接的上筐和下筐,可以大大提高垃圾筐的容积;而且因为下筐的底部的垃圾袋承受装置与下筐为可拆卸连接,所以不用费力倾倒垃圾,将垃圾筐通过底部的万向轮移动至指定位置,将垃圾袋承受装置拆掉,垃圾袋即可从底部漏出,大大减少了体力运动,提高了垃圾倾倒效率。
文档编号B65F1/14GK202880235SQ20122052202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12日
发明者刘尚斌, 张国际, 张玉顺, 曹本胜 申请人:扬州神游羽绒制衣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