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自吸式籽粒自动装车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自吸式籽粒自动装车机,属于装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的籽粒装车一般采用铲车装车,但铲车装车存在三个缺点一是成本太高,二是铲过去铲不干净,三是只能铲大堆,小而散的籽粒堆还需要人工装。还有一种是用输送带输送装车但只能原地作业,还得用人或铲车往上填料,不机动灵活,也有单纯靠人工装车的。不管铲车装、输送带装还是人工装这三种装车方式都需要的劳动力强度大,工作效率不高。此外这三种装车方式在装车过程中粉尘飞扬,工人工作环境极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自吸式籽粒自动装车机,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几乎没有粉尘飞扬现象的自吸式籽粒自动装车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自吸式籽粒自动装车机,包括风机、沙克龙、搅笼和可移动的动力装置,动力装置上设置有外滑道固定架,外滑道固定在外滑道固定架上,外滑道上设置有内滑动架,内滑动架通过设置在外滑道固定架上的液压油缸驱动其沿外滑道上下滑动,所述内滑动架的下端固定设置有集料板,所述内滑动架中部竖直固定有上料管,上料管的下端位于所述集料板的上方且与所述集料板的距离为5 10cm,所述风机固定设置在内滑动架的上端,所述沙克龙固定设置在上料管的上端,并且所述沙克龙的进料口与上料管相通,所述沙克龙的通风口与抽风管的一端相通,抽风管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的吸风口相通,所述上料管以及抽风管的连接处均密封;所述搅笼活动设置在内滑动架的侧壁上,所述搅笼的进料口位于所述沙克龙出料口的下方,所述搅笼上设置有能控制搅笼绕所述内滑动架旋转的转盘;所述风机和搅笼均由所述动力装置通过皮带驱动。所述内滑动架上横向设置有动力轴,所述动力轴的两端均设置有皮带轮,所述动力轴一端的皮带轮与所述动力装置的输出轴上的带轮用皮带连接,所述动力轴另一端的皮带轮通过皮带分别与所述风机和搅笼的输入轴上对应的带轮连接。所述动力装置为小四轮拖拉机,或为农用三轮车。所述集料板呈U形,或呈簸箕形。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拖拉机上的集料板,将地面上的籽粒收集到集料板上,然后通过设置在拖拉机上并由拖拉机的发动机驱动的风机将籽粒吸入到沙克龙中过滤除尘,过滤后的籽粒受重力影响落入设置在拖拉机侧面的搅笼中,依靠搅笼输送到运输车中,在装车过程中籽粒先过滤除尘后输送装车,没有粉尘飞扬的现象,工人工作环境干净,利用风机可以吸取小而分散的籽粒堆,工人仅需将集料板无法收集的籽粒扫到集料板上即可,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将所有装车设备均安装在拖拉机上,随装随走,提高了装车效率。[0012]2、本实用新型在搅笼的底部设置转盘,通过转动转盘可将搅笼旋转到合适的位置,如装车完毕时,可将搅笼旋转至竖直方向,当需要使用时,可将搅笼旋转至工作位置即可,集料板设置在内滑动架上,可随内滑动架上下移动,调整集料板与地面的距离,当装车完毕时,可升高集料板,保证行车安全。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侧面结构示意图。图中,I为动力装置、2为风机、3为沙克龙、4为搅笼、5为外滑道固定架、6为外滑道、7为内滑动架、8为液压油缸、9为集料板、10为上料管、11为抽风管、12为转盘、13为动力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
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自吸式籽粒自动装车机,包括风机2、沙克龙3、搅笼4和可移动的动力装置I,动力装置I上设置有外滑道固定架5,外滑道6固定在外滑道固定架5上,外滑道6上设置有内滑动架7,内滑动架7通过设置在外滑道固定架5上的液压油缸8驱动其沿外滑道6上下滑动,所述内滑动架7的下端固定设置有集料板9,所述内滑动架7中部竖直固定有上料管10,上料管10的下端位于所述集料板9的上方且与所述集料板9的距离为5 10cm,所述风机2固定设置在内滑动架7的上端,所述沙克龙3固定设置在上料管10的上端,并且所述沙克龙3的进料口与上料管10相通,所述沙克龙3的通风口与抽风管11的一端相通,抽风管11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2的吸风口相通,所述上料管10以及抽风管11的连接处均密封;所述搅笼4活动设置在内滑动架7的侧壁上,所述搅笼4的进料口位于所述沙克龙3出料口的下方,所述搅笼4上设置有能控制搅笼4绕所述内滑动架7旋转的转盘12 ;所述风机2和搅笼4均由所述动力装置I通过皮带驱动。所述内滑动架7上横向设置有动力轴13,所述动力轴13的两端均设置有皮带轮,所述动力轴13 —端的皮带轮与所述动力装置I的输出轴上的带轮用皮带连接,所述动力轴13另一端的皮带轮通过皮带分别与所述风机2和搅笼4的输入轴上对应的带轮连接。所述动力装置I为小四轮拖拉机,或为农用三轮车。所述集料板9呈U形,或呈簸箕形。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通过液压油缸8将内滑动架7沿外滑道6向下移动,直至集料板9与地面接触或将近与地面接触,再通过转盘12将搅笼4旋转,直至搅笼4的出料口位于运输车车厢的上方,利用小四轮拖拉机或农用三轮车上的发动机驱动动力轴13转动,风机2和搅笼4的输入轴均通过皮带与动力轴13的输出端连接,带动风机2和搅笼4转动,此时开动小四轮拖拉机或农用三轮车后退,籽粒即被集料板9铲到集料板上,然后籽粒被风机2从上料管10吸入到沙克龙3中,籽粒受重力从沙克龙3的出料口落入搅笼4的进料口,通过搅笼4将籽粒输送到运输车中,连续开动小四轮拖拉机或农用三轮车后退即可实现籽粒自动装车,在装车过程中,集料板9铲过去后,地面只剩薄薄的的一层籽粒,可通过人工将剩余的籽粒收集到集料板9上,省时省力,且由于沙克龙3具有除尘过滤的功能,在籽粒装车过程中不会存在尘土飞扬的场面,工作环境干净环保。待装车完毕后,可利用液压油缸8将内滑动架7向上顶起,使集料板9等设置在内滑动架7上的部件随内滑动架7上升,便于小四轮拖拉机或农用三轮车行驶,同时转动转盘12使搅笼4绕到竖直位置,保证小四轮拖拉机或农用三轮车行车安全。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1.自吸式籽粒自动装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机(2)、沙克龙(3)、搅笼(4)和可移动的动力装置(I ),动力装置(I)上设置有外滑道固定架(5),外滑道(6)固定在外滑道固定架(5)上,外滑道(6)上设置有内滑动架(7),内滑动架(7)通过设置在外滑道固定架(5)上的液压油缸(8)驱动其沿外滑道(6)上下滑动,所述内滑动架(7)的下端固定设置有集料板(9),所述内滑动架(7)中部竖直固定有上料管(10),上料管(10)的下端位于所述集料板 (9)的上方且与所述集料板(9)的距离为5 10cm,所述风机(2)固定设置在内滑动架(7) 的上端,所述沙克龙(3)固定设置在上料管(10)的上端,并且所述沙克龙(3)的进料口与上料管(10)相通,所述沙克龙(3)的通风口与抽风管(11)的一端相通,抽风管(11)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机(2)的吸风口相通,所述上料管(10)以及抽风管(11)的连接处均密封;所述搅笼(4)活动设置在内滑动架(7)的侧壁上,所述搅笼(4)的进料口位于所述沙克龙(3)出料口的下方,所述搅笼(4)上设置有能控制搅笼(4)绕所述内滑动架(7)旋转的转盘(12);所述风机(2)和搅笼(4)均由所述动力装置(I)通过皮带驱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籽粒自动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滑动架(7)上横向设置有动力轴(13),所述动力轴(13)的两端均设置有皮带轮,所述动力轴(13) —端的皮带轮与所述动力装置(I)的输出轴上的带轮用皮带连接,所述动力轴(13)另一端的皮带轮通过皮带分别与所述风机(2)和搅笼(4)的输入轴上对应的带轮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籽粒自动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装置(I)为小四轮拖拉机,或为农用三轮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籽粒自动装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板(9)呈U 形,或呈簸箕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装车技术领域;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劳动强度低,工作效率高,几乎没有粉尘飞扬现象的自吸式籽粒自动装车机;解决该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动力装置上设置有外滑道固定架,外滑道固定在外滑道固定架上,外滑道上设置有可沿外滑道上下滑动的内滑动架,所述内滑动架的下端固定设置有集料板,所述风机固定设置在内滑动架的上端,所述内滑动架中部竖直固定有上料管,所述沙克龙固定设置在上料管的上端,所述搅笼活动设置在内滑动架的侧壁上,所述搅笼的进料口位于所述沙克龙出料口的下方,所述搅笼上设置有能控制搅笼绕所述内滑动架旋转的转盘,所述内滑动架横向设置有动力轴;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籽粒装车。
文档编号B65G69/18GK202880495SQ201220589348
公开日2013年4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0日
发明者马东亮 申请人:马东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