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状物的翻正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8518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罐状物的翻正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罐状物输送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罐状物的翻正设备。
背景技术
密封有食品、饮料的罐头等物料需要进行杀菌处理后才能打包出厂。现有技术中,需要将密封有食品、饮料的罐头装入框中,再将该框放入高温蒸煮杀菌室中后才能进行杀菌处理。杀菌处理完毕后将该框取出,将在该框中经过杀菌的罐头排列后打包。将罐头装入框中,再将该框放入高温蒸煮杀菌室的过程需要大量的人工参与,自动化程度低,且在搬运过程中很难避免一些罐头由于撞击而变形或损坏。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罐状物的输送全自动化装置,以克服上述缺陷。在杀菌工艺输送过程中,往往会碰到将产品由横卧状态,进入下一个产品竖立状态的连续输送流程。本技术就很好的实现了这样的过程的自动化。

发明内容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罐状物的翻正设备,以对现有技术的罐状物在翻正作业时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导致作业效率低下的缺陷进行改进。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罐状物的翻正设备,包括第一输送机、设置在第一输送机上的传动装置、第二输送机、设置在第二传输机上的传动装置,及翻正装置;所述第二输送机设置在低于所述第一输送机的位置,所述第二输送机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输送机的第二端在俯视平面上相连;所述翻正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与所述第二输送机相连处。较佳地,所述翻正装置还包括输送导向槽,所述输送导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上的传动装置上。由于采用了输送导向槽,使得罐状物能够整齐有序的进入翻正装置。较佳地,所述翻正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的第二端的多个夹紧轮、设置在所述夹紧轮上的弹性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机的第一端的固定架,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的引导板。较佳地,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由于采用了用弹簧设置在夹紧轮上,在弹簧的作用下夹紧轮具有夹紧进入翻正装置的横卧的罐状物功能,使得夹紧轮能够在夹住罐状物和放开罐状物的两种状态中切换。较佳地,所述翻正装置还包括独立的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连动的,将所述多个夹紧轮串联起来的传动轴。由于采用了独立的驱动电机,使得可以独立调节翻正装置的翻正速度。较佳地,所述驱动电机是可调速的。较佳地,所述翻正装置还包括过渡板,所述过渡板与所述夹紧轮相连接。
由于采用了过渡板,使得罐状物能够整齐有序的进入翻正装置。较佳地,所述传动装置为输送皮带或输送链。本发明的罐状物的翻正设备由于采用了翻正装置,实现了翻正作业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图1是本发明的罐状物的翻正设备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第一输送机与第二传输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的翻正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的罐状物的翻正设备的又一具体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的第一输送机与第二传输机的正视图。图6是图4的翻正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罐状物的翻正设备的一具体实施例,一种罐状物的翻正设备,包括第一输送机20、设置在第一输送机20上作为传动装置的输送皮带、第二输送机30、设置在第二传输机上的输送皮带,及翻正装置。第二输送机30设置在低于第一输送机20的位置,第二输送机30的第一端与第一输送机20的第二端在俯视平面上相连。翻正装置还包括输送导向槽40,输送导向槽40设置在第一输送机20上的传动装置上。由于采用了输送导向槽40,使得罐状物10能够整齐有序的进入翻正装置。翻正装置设置在第一输送机20与第二输送机30相连处,实现将罐状物10的由横卧状态转换为竖立状态。如图3所示,翻正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输送机20的第二端的多个夹紧轮60、设置在夹紧轮60上作为弹性装置的弹簧65、设置在第二输送机30的第一端的固定架80,及设置在固定架80上的引导板85。由于采用了用弹簧65设置在夹紧轮60上,在弹簧65的作用下夹紧轮60具有夹紧进入翻正装置的横卧的罐状物10功能,使得夹紧轮60能够在夹住罐状物10和放开罐状物10的两种状态中切换。翻正装置通过一个连续不断的运动状态实现翻正作业,翻正过程的实现是一个与翻正装置的夹紧轮60旋转同步的运动状态,翻正的动作是由第一输送机20带着罐状物10实现的。首先罐状物10横卧在第一输送机20的输送皮带上向前运行,方向位置被输送导向槽40限定住。然后罐状物10前行进入夹紧轮60中,夹紧轮60由第一输送机20的输送皮带带动翻转到90度位置,罐状物10竖立地落在第二输送机30上,满足了转换状态要求,罐状物10处于竖立。最后竖立的罐状物10受到更大的第二输送机30的输送皮带上的传送力,脱离夹紧轮60被送入后道工序流程。固定架80,及设置在固定架80上的引导板85可以保持罐状物10的竖立状态,防止竖立的罐状物10前倾倒下。前述装置在结构上都具有微小的调节功能,保证装置正常。本发明的罐状物的翻正设备具有多排并列摆放的实现方案,能高效率地运行罐状物10的翻正作业。本发明的罐状物的翻正设备由于采用了翻正装置,实现了翻正作业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技术方案基本相同,所不同之处在于,如图4、图5所示,翻正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输送机20的第二端的多个夹紧轮60、设置在夹紧轮60上作为弹性装置的弹簧65、设置在第二输送机30的第一端的固定架80,及设置在固定架80上的引导板85。翻正装置还包括独立的驱动电机90、与驱动电机90连动的,将多个夹紧轮60串联起来的传动轴95,及过渡板100。过渡板100与夹紧轮60相连接。由于采用了独立的驱动电机90,使得可以独立调节翻正装置的翻正速度。由于采用了过渡板100,使得罐状物10能够整齐有序的进入翻正装置。如图6所不,驱动电机90和第一输送机20、第二输送机30的输送皮带是互相独立的。可根据前后输送带的传动速度调整翻正装置的转速,第一输送机20将横卧的罐状物10输送到翻正装置前,利用后瓶推前瓶的动力,通过安装在翻正装置前的过渡板100,将罐状物10逐个推进夹紧轮60内。夹紧轮60由驱动电机90驱动连续旋转,将进入夹紧轮60内的罐状物10翻转到90度位置后,罐状物10竖立地落在第二输送机30的输送带上,由第二输送机30的输送带输送,完成了罐状物10的输送翻正动作。作为一种替换,驱动电机是可调速的。作为一种替换,传动装置可以是输送链。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罐状物的翻正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机、设置在第一输送机上的传动装置、第二输送机、设置在第二传输机上的传动装置,及翻正装置;所述第二输送机设置在低于所述第一输送机的位置,所述第二输送机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输送机的第二端在俯视平面上相连;所述翻正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与所述第二输送机相连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状物的翻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正装置还包括输送导向槽,所述输送导向槽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上的传动装置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罐状物的翻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正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的第二端的多个夹紧轮、设置在所述夹紧轮上的弹性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输送机的第一端的固定架,及设置在所述固定架上的引导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罐状物的翻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装置为弹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罐状物的翻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正装置还包括独立的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连动的,将所述多个夹紧轮串联起来的传动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罐状物的翻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机为可调速。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所述的罐状物的翻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正装置还包括过渡板,所述过渡板与所述夹紧轮相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罐状物的翻正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为输送皮带或输送链。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罐状物的翻正设备,包括第一输送机、设置在第一输送机上的传动装置、第二输送机、设置在第二传输机上的传动装置,及翻正装置。该第二输送机设置在低于该第一输送机的位置,该第二输送机的第一端与该第一输送机的第二端在俯视平面上相连。该翻正装置设置在该第一输送机与该第二输送机相连处。本发明的罐状物的翻正设备由于采用了翻正装置,实现了翻正作业的自动化,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文档编号B65G47/252GK103010718SQ20131000947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10日
发明者章方雨 申请人:上海伊本轻工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