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传输装置。该传输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放卷模块、至少一张力感测模块及收卷模块。张力感测模块包括一个负重单元并置于一组传输轮之间,物件沿着垂直于传输轮的轴心方向的一传输方向传输。物件在通过这组传输轮时会以负重单元的支点为中心形成包覆角,该包覆角小于180度,放卷与收卷模块包括不同的致动单元,并分别电性连接控制模块,这些致动单元使放卷与收卷模块进行物件的放出与收卷动作。
【专利说明】传输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输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当玻璃厚度降至某一程度时可予以弯曲,形成可挠曲玻璃,其具有可弯曲及高硬度特性,可应用于电子纸(e-Paper)的平面基材、光伏模块中的保护盖、接触传感器、固态发光件与电子器件等。可挠基板的材质可为玻璃、高分子或金属等。
[0003]目前,薄玻璃可运用卷绕式(roll-to-roll)方式进行传送。虽然可挠玻璃在超薄厚度下,其已具备相当程度的挠曲能力,但其仍会保有材质上的硬脆(brittle)性质,可挠玻璃的强度可能因表面缺陷或刮痕产生应力集中下降2?4倍。任何不稳定的输送力量或者对可挠玻璃的拖拉及扭力都可能造成薄玻璃的破裂。通过卷绕式工艺来传输可挠玻璃时有两个重要的问题必须面对,才能减少可挠玻璃在传输过程中破裂的机率。其一是可挠玻璃在传输过程中应力过大的问题,包括张力过大与传输偏移等,另一个则是可挠玻璃上下表面受到反复地正向及反向的作用力。
[0004]可挠基板在传输过程中偏移会导致可挠基板收卷时发生波浪状收卷、基板垄起或侧边不平整,甚至产生皱折或破裂。此外,对于高精度的软性电子产品而言,因为可挠基板在传输过程中偏移,导致工艺上可提供的精度条件受到限制,而无法满足高精度的需求。
[0005]另外,由于一般卷绕式生产线其可挠基板在输送过程必须经过许多传输轮来输送及转向,通常会交互夹绕于这些传输轮之间,因此可挠基板的上下表面会与这些传输轮互相接触,而使可挠基板的上下表面承受正向及反向的作用力,此种现象可能导致可挠基板发生皱折,甚至破裂。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提供一种传输装置,其在进行传输物件的过程中可避免物件在上下表面受到正向及反向的作用力、提供工艺面不接触滚轮的功能,并可提供物件的传输路径导正。
[0007]本发明提出一种传输装置,适于沿传输路径传输物件。传输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放卷模块、至少一张力感测模块及收卷模块。放卷模块包括第一致动单元,第一致动单元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物件适于卷绕于放卷模块且通过第一致动单元动作而放出。张力感测模块设置于传输路径上,各张力感测模块包括传输轮组及负重单元。负重单元设置于传输轮组且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物件沿传输轮组呈小于180度的包覆角传送。收卷模块包括第二致动单元,第二致动单元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物件适于通过第二致动单元动作而卷入收卷模块。
[0008]基于上述,本发明的传输装置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第一致动单元及第二致动单元的转速来决定物件在收卷模块与放卷模块之间的传输张力,并且通过传输轮组形成固定的夹角,称为包覆角,负重单元可感测物件在此包覆角下的张力值并反馈至控制模块,而使控制模块将物件的张力控制在特定范围内,以使物件稳定地传输。此外,本发明的传输模块通过偏位导正模块感测物件的偏移状况并带动放卷模块或收卷模块往偏移方向的反向移动,而降低物件的偏移。另外,物件以特定的包覆角接触第一传输轮组与第二传输轮组,以降低物件在传输过程中受到正向与反向的交变作用力而发生破裂的机率,并可使工艺面不接触滚轮,防止工艺失败。
[0009]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传输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0011]图2是图1的传输装置的侧视示意图;
[0012]图3是图1的传输装置的放卷模块的示意图;
[0013]图4是图1的传输装置的第一传输轮与编码器的示意图;
[0014]图5是图1的传输装置的第二传输轮与米轮的示意图;
[0015]图6A是图1的传输装置的第一负重单元测量薄玻璃的测试结果示意图;
[0016]图6B是图1的传输装置的第二负重单元测量薄玻璃的测试结果示意图;
[0017]图7A是图1的传输装置的第一位置感测单元的测试结果示意图;
[0018]图7B是图1的传输装置的第二位置感测单元的测试结果示意图。
[001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20]A:轴线
[0021]B:工艺区
[0022]10:薄玻璃
[0023]12:表面
[0024]100:传输装置
[0025]110:控制模块
[0026]112:放卷机构
[0027]114:收卷机构
[0028]120:放卷模块
[0029]122:第一致动单元
[0030]124:第一移动平台
[0031]126:第一快拆板
[0032]126a:定位销
[0033]128:第一气涨轴
[0034]130:第一张力感测模块
[0035]132:第一传输轮
[0036]134:第一负重单元
[0037]140:第一偏位导正模块
[0038]142:第一位置感测单元
[0039]144:第三致动单元
[0040]150:收卷模块[0041]152:第二致动单元
[0042]154:第二快拆板
[0043]154a:定位销
[0044]156:第二气涨轴
[0045]160:第二张力感测模块
[0046]162:第二传输轮
[0047]164:第二负重单元
[0048]170:第二偏位导正模块
[0049]172:第二位置感测单元
[0050]174:第四致动单元
[0051]180:气浮平台
[0052]180a:多孔表面
[0053]182:中介层放卷模块
[0054]182a:第五致动单元
[0055]182b:第三传输轮
[0056]182c:第三负重单元
[0057]184:中介层收卷模块
[0058]184a:第六致动单元
[0059]184b:第四传输轮
[0060]184c:第四负重单元
[0061]186:中介层
[0062]190:第一底座
[0063]192:第二底座
[0064]194:第二移动平台
[0065]196:速度测量单元
[0066]196a:编码器
[0067]196b:米轮
[0068]198:静电消除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69]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70]图1是依照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一种传输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图1的传输装置的侧视示意图。请参阅图1及图2,本实施例的传输装置100适于传输一薄玻璃10。在本实施例中,薄玻璃10可为其他可挠基板,可挠基板的材质可为玻璃、高分子或金属等,其种类不以此为限制。在本实施例中,薄玻璃10的厚度在150微米之内,特别是100微米以下;宽度在100厘米以上,特别是200厘米以上;长度在I米以上,特别是10米以长,但薄玻璃10的尺寸并不以上述为限制。
[0071]本实施例的传输装置100包括一控制模块110、一放卷机构112及一收卷机构114。放卷机构112包括一放卷模块120、一第一张力感测模块130及一第一偏位导正模块140。收卷机构114包括一收卷模块150、一第二张力感测模块160及一第二偏位导正模块170。
[0072]放卷模块120包括一第一致动单元122,第一致动单元122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110。第一致动单元122可为一伺服马达、一变频马达、一调速马达或其他可以达到速度调整目的的动力系统。薄玻璃10适于卷绕于放卷模块120且通过第一致动单元122动作而放出。
[0073]第一张力感测模块130包括第一传输轮组及一第一负重单元134。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传输轮组包括至少三个第一传输轮132。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固定三个第一传输轮132的位置以使薄玻璃10在通过第一传输轮132时呈小于180度的一第一包覆角。第一负重单元134设置于位于中央的第一传输轮132的两端,其可外接或内藏于滚轮两端,且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110。第一负重单元134通过所承受的压力大小来换算出薄玻璃10的输送张力,第一负重单元134可将所测量到的张力值传至控制模块110,控制模块110比较与目标张力的差异后可发出信号以调整第一致动单元122的转速。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包覆角范围可在90度至160度之间,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包覆角为129度。
[0074]第一偏位导正模块140包括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110的一第一位置感测单元142及一第三致动单元144。第一位置感测单元142用以感测薄玻璃10的偏移状况,第一位置感测单元142可为一线型传感器、一超音波传感器、一光透式传感器、一渐进式电荷耦合元件或一气压流量感知器,但第一位置感测单元142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制。第三致动单元144用以带动放卷模块120沿垂直于薄玻璃10的输送方向的一轴线A移动。第三致动单元144可为一伺服马达、一可逆马达、一旋转缸、一线性马达、一气压缸或一油压缸等可正逆向运动的动力系统。
[0075]收卷模块150包括一第二致动单元152,第二致动单元152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110。第二致动单元152可为一伺服马达、一变频马达、一调速马达或其他可以达到速度调整目的的动力系统。自放卷模块120放出的薄玻璃10通过第一传输轮132后可经过一工艺区B进行印刷、雷射或贴合等工艺之后,通过第二致动单元152动作而卷入收卷模块150。
[0076]第二张力感测模块160包括一第二传输轮组及一第二负重单元164。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传输轮组包括至少三个第二传输轮162,通过固定三个第二传输轮162的位置以使薄玻璃10在通过第二传输轮162时呈小于180度的一第二包覆角。第二负重单元164设置于位于中央的第二传输轮162的两端,其可外接或内藏于滚轮两端,且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110。第二负重单元164通过所承受的受压的合力大小来换算出薄玻璃10的输送张力后将所测量到的张力值传至控制模块110,控制模块110比较与目标张力的差异后可发出信号以调整第二致动单元152的转速。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包覆角范围约在90度至160度之间,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包覆角为128度。另需提及的是,本实施例所述第一包覆角与第二包覆角并不相同,但仍处于90度至160度的范围间,而在本发明另一未示出的实施例中,也可通过控制传输轮的位置,而使薄玻璃通过第一传输轮所形成的第一包覆角,等于薄玻璃通过第二传输轮所形成的第二包覆角。
[0077]第二偏位导正模块170包括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110的一第二位置感测单元172及一第四致动单元174。第二位置感测单元172用以感测薄玻璃10的偏移状况,第二位置感测单元172可为一线型传感器、一超音波传感器、一光透式传感器、一渐进式电荷耦合元件或一气压流量感知器,但第二位置感测单元172的种类不以此为限制。第四致动单元174用以带动收卷模块150沿轴线A移动。第四致动单元174可为一伺服马达、一可逆马达、一旋转缸、一线性马达、一气压缸或一油压缸等可正逆向运动的动力系统。
[0078]薄玻璃10在卷绕式工艺设备中,受到第一传输轮132与第二传输轮162之间的平行度、拉力均匀性或薄玻璃10变形等因素的影响,薄玻璃10很容易在输送时发生侧向偏移或左右摆动。因此,在放卷模块120、工艺区B及收卷模块150附近,必须通过第一偏位导正模块140与第二偏位导正模块170适时地修正薄玻璃10的位置,使其能够依循特定基准作稳定的输送,以确保产品在工艺区B内的位置准确度,并改善薄玻璃10的收卷质量。第一位置感测单元142与第二位置感测单元172的功能在于判别薄玻璃10的边缘是否超出设定范围,放卷模块120与收卷模块150的导正可利用直接驱动方式,带动放卷模块120与收卷模块150作侧向偏移,据此修正薄玻璃10在输送方向的位置偏差。
[0079]此外,为了避免第一传输轮132与第二传输轮162对薄玻璃10的上下表面反复接触而对薄玻璃10产生正负交替应力而增加破裂现象,以及在特定工艺(如涂布工艺)中避免工艺面接触滚轮,在本实施例中,薄玻璃10的输送路径避开交互传输形式,而是让薄玻璃10仅以一表面12 (如图2所不的下表面)接触这些第一传输轮132与第二传输轮162,以降低薄玻璃10受到正负交替应力而破裂的机率,或免除工艺面受损的机会。
[0080]另外,考虑到薄玻璃10在输送过程中,当经过第一传输轮132或是第二传输轮162时,若第一传输轮132或是第二传输轮162的尺寸较小会导致薄玻璃10有较大的弯曲幅度,如此会使得薄玻璃10在上下表面的正负应力差值增加,将造成破裂问题。为减缓上述状况,在本实施例中,各第一传输轮132与各第二传输轮162的直径大于3英寸,以使薄玻璃10弯曲的幅度较小。
[0081]由于薄玻璃10的质地较塑料基材硬,薄玻璃10在传输的过程中若发生异物跑到薄玻璃10与第一传输轮132或第二传输轮162之间,或者由于薄玻璃10与第一传输轮132或第二传输轮162之间产生滑差的情况,将会在薄玻璃10的表面产生擦伤。对于软性电子应用领域,薄玻璃10必须搭配不同的产品需求经过例如是电子网印、层积、曝光、显影、蚀刻等工艺,这些擦伤缺陷将直接对造成电路受损及显示透光度降低等缺陷。
[0082]为了避免上述状况,本实施例的传输装置100还包括一气浮平台180,设置于这些第一传输轮132与这些第二传输轮162之间的工艺区B。气浮平台180用以对薄玻璃10的第一表面12喷出气流,以避免薄玻璃10与工艺区B的机构或元件之间的摩擦。气浮平台180包括一多孔表面180a,多孔表面180a的材质可为陶瓷、金属、高分子或纤维材料。金属可通过粉末冶金的方法制造孔洞或是在金属板上加工孔洞。本实施例的传输装置100通过气浮平台180以减低薄玻璃10的传输阻力及表面刮伤的机率。另外,气浮平台180的宽度可对应薄玻璃10的宽度,以提供薄玻璃10较佳的悬浮效果。
[0083]此外,薄玻璃10在放卷模块120与收卷模块150中卷绕呈层状,为了减低各层因直接接触而造成擦伤。本实施例的传输装置100还包括一中介层放卷模块182、一中介层收卷模块184及一中介层186。中介层186可为塑料,将中介层186贴合到薄玻璃10可保护各层薄玻璃10以降低薄玻璃10之间被磨伤的机率。
[0084]中介层放卷模块182包括一第五致动单元182a,第五致动单元182a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110。第五致动单元182a包括一伺服马达、一变频马达、一调速马达或其他可以达到速度调整目的的动力系统。如图2所示,中介层放卷模块182设置于收卷模块150的一侧,中介层186卷绕于中介层放卷模块182,第五致动单元182a动作使中介层186自中介层放卷模块182放出,且中介层186连同薄玻璃10被卷入收卷模块150。
[0085]同样地,卷绕在放卷模块120的各层薄玻璃10之间,若通过中介层186隔开以减少摩擦,当薄玻璃10被放出时,中介层186也同时被放出,而需通过中介层收卷模块184来将中介层186收回。中介层收卷模块184设置于放卷模块120的一侧,中介层收卷模块184包括一第六致动单元184a,第六致动单元184a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110。第六致动单元184a可为一伺服马达、一变频马达、一调速马达或其他可以达到速度调整目的的动力系统。中介层186连同薄玻璃10自放卷模块120放出后,且通过第六致动单元184a动作而使中介层186卷入中介层收卷模块184。
[0086]为了确保中介层186在传输时的张力,在本实施例中,中介层放卷模块182还包括至少三个第三传输轮182b及一第三负重单元182c,第三负重单元182c设置于位于中央的第三传输轮182b上且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110。并且,中介层收卷模块184还包括至少三个第四传输轮184b及一第四负重单元184c,第四负重单元184c设置于位于中央的第四传输轮184b上且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110。通过上述配置将中介层186以稳定地传送张力安插于薄玻璃10的各层之间。另外,薄玻璃10除了呈卷状时以中介层186间隔,也可于边缘贴附塑料材料以增加强度而减低传输过程中破裂的机率。
[0087]此外,本实施例的传输装置100还包括一第一底座190、一第二底座192及一第二移动平台194。放卷模块120、第一张力感测模块130及第一偏位导正模块140位于第一底座190上。图3是图1的传输装置的放卷模块的示意图。放卷模块120还包括一第一移动平台124、一第一快拆板126及一第一气涨轴128。当薄玻璃10在放卷后发生偏移时,第三致动单元144可带动第一移动平台124相对于第一底座190沿轴线A移动。第一快拆板126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一移动平台124,第一气涨轴128的一端连接至第一致动单元122,第一气涨轴128的另一端套设于第一快拆板126,第一气涨轴128可供薄玻璃10的料卷套设。
[0088]如图1与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薄玻璃10在离开工艺区B之后会先经过第二位置感测单元172,通过第二位置感测单元172来测量薄玻璃10在工艺区B中偏移的状况并反馈给控制模块110,当控制模块110判断偏移发生时,控制模块110可发出信号以使第四致动单元174带动第二移动平台194相对于第二底座192沿轴线A移动以进行导正。将薄玻璃10导正之后再进行后续张力测量与收卷等作业。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移动平台124仅承载放卷模块120,第二移动平台194则是承载了收卷模块150、第二张力感测模块160及第二偏位导正模块170。
[0089]当薄玻璃10卷回收卷模块150之后,为了方便将薄玻璃10的料卷自收卷模块150上取下,在本实施例中,收卷模块150还包括一第二快拆板154及一第二气涨轴156。第二快拆板154可拆卸地设置于第二移动平台194,薄玻璃10缠绕在第二气涨轴156上,第二气涨轴156的一端连接至第二致动单元152,第二气涨轴156的另一端套设于第二快拆板154。
[0090]在本实施例中,薄玻璃10自第一气涨轴128上放出并收回至第二气涨卷156,第一快拆板126与第二快拆板154分别位于第一气涨轴128与第二气涨轴156的一侧以辅助薄玻璃10侧边的支撑。第一快拆板126与第二快拆板154分别利用定位销126a、154a来与第一移动平台124及第二移动平台194来定位。当将薄玻璃10的料卷放入第一气涨轴128或自第二气涨轴156上卸下时,可以通过移除定位销126a、154a以拆卸第一快拆板126与第二快拆板154,而方便薄玻璃10的料卷放置与拆除。此外,第一快拆板126与第二快拆板154上面的轴承套设于第一气涨轴128与第二气涨轴156,以增加薄玻璃10的料卷在运转期间的稳定性。
[0091]另外,传输装置100还包括一速度测量单元196,电性连接于控制模块110。速度测量单兀196用以测量薄玻璃10的输送速度。速度测量单兀196可为一编码器196a或一米轮196b。图4是图1的传输装置的第一传输轮与编码器的示意图。请参阅图4,编码器196a设置于第一传输轮132的一端,通过一定时间内第一传输轮132转动的圈数来换算薄玻璃10的速度。图5是图1的传输装置的第二传输轮与米轮的示意图。请参阅图5,米轮196b接触于第二传输轮162或薄玻璃10,以直接测量一定时间内薄玻璃10的移动距离来得到薄玻璃10的速度。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用码轮来代替米轮192b,速度测量单元196的种类并不以上述为限制。速度测量单元196测量薄玻璃10的传输速度之后,将信息传递至控制模块110,控制模块110可视测量值来修正第一致动单元122与第二致动单元152的转速。此外,控制模块110也可控制第一致动单元122与第二致动单元152以定速连续输送、变速输送或走走停停的寸动输送等方式进行输送。在此,第一传输轮132也可为第二传输轮162,而第二传输轮162也可为第一传输轮132。
[0092]请再回到图2,本实施例的传输装置100还包括一静电消除器198,静电消除器198设置于放卷模块120、第一传输轮132、第二传输轮162或收卷模块150的一侧。静电消除器198用于在薄玻璃10自放卷模块120中放出、收入收卷模块150或在第一传输轮132或第二传输轮162输送过程中减低薄玻璃10的表面的静电残留,进而增加薄玻璃10收放的
稳定性。
[0093]在本实施例中,控制模块110可控制薄玻璃10的传输张力、传输速度、修正薄玻璃10传输过程中的偏移量、以及动作传输装置100中的相关元件,如气浮平台180及静电消除器198等。但控制模块110所控制的元件不以上述为限制。
[0094]此外,本实施例的传输装置100的薄玻璃10的张力可通过下述方式控制,首先,第一负重单元134或第二负重单元164读取薄玻璃10在第一传输轮132或第二传输轮162上的张力值后将结果传至控制模块110。接着,控制模块110比较目标张力与实测张力值以计算出相对张力误差值。接下来,控制模块110调整第一致动单元122的转速与第二致动单元152的转速,以进行张力控制。图6A是图1的传输装置的第一负重单元测量薄玻璃的测试结果示意图。图6B是图1的传输装置的第二负重单元测量薄玻璃的测试结果示意图。请参阅图6A及图6B,在放卷后与收卷前,薄玻璃10的张力值均相当接近目标张力。因此可知本实施例的传输装置100可稳定地进行薄玻璃10的输送。
[0095]此外,本实施例的传输装置100的薄玻璃10的位置可通过下述方式控制。首先,读取第一位置感测单元142或第二位置感测单元172对薄玻璃10的边缘位置的测量值并将结果传递至控制模块110。接着,控制模块110比较基准位置与测量结果以计算薄玻璃10的边缘位置的偏移量。接下来,控制模块110控制第三致动单元144或第四致动单元174以导正放卷模块120或收卷模块150。图7A是图1的传输装置的第一位置感测单元的测试结果示意图。图7B是图1的传输装置的第二位置感测单元的测试结果示意图。图7A及图7B的纵轴的4000微米代表薄玻璃10的边缘的基准位置,由图7A及图7B可知,在放卷后与通过工艺区B后,薄玻璃10的边缘可被维持在相当接近基准位置。
[0096]本实施例的传输装置100通过控制模块110驱动第一致动单元122以带动第一气涨轴128转动,使得薄玻璃10自放卷模块120放出后,薄玻璃10会经过第一传输轮132,第一负重单元134感测薄玻璃10的张力值且第一位置感测单元142感测薄玻璃10的边缘位置,第一负重单元134与第一位置感测单元142分别将感测结果传至控制模块110。控制模块110可调整第一致动单元122的转速以改变薄玻璃10的张力,并可控制第三致动单元144以使第一移动平台124侧移,而达到导正的功效。之后薄玻璃10被送入工艺区B以进行印刷、雷射或贴合等工艺。薄玻璃10离开工艺区B后,第二位置感测单元172感测薄玻璃10的边缘位置,以确保薄玻璃10的位置是否正确,若发生偏移控制模块110可控制第四致动单元174使第二移动平台194侧移而导正。接着,薄玻璃10经过第二传输轮162,第二负重单元164感测薄玻璃10收卷前的张力值并传递至控制模块110,控制模块110调整第二致动单元152的转速以改变薄玻璃10的张力。最后,薄玻璃10卷绕于收卷模块150的第二气涨轴156。
[0097]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传输装置通过控制模块控制第一致动单元及第二致动单元的转速来决定薄玻璃在收卷模块与放卷模块之间的传输张力,并且通过三个第一传输轮与三个第二传输轮分别形成固定的夹角,第一负重单元及第二负重单元可感测薄玻璃在此固定夹角下的张力值并反馈至控制模块,而使控制模块将薄玻璃的张力控制在特定范围内,以使薄玻璃稳定地传输。此外,本发明的传输模块通过第一位置感测单元及第二位置感测单元感测薄玻璃的偏移状况并反馈至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第三致动单元或第四致动单元带动放卷模块或收卷模块往偏移方向的反向移动,而降低薄玻璃的偏移。另外,薄玻璃仅以单一表面接触第一传输轮与第二传输轮,以降低薄玻璃在传输过程中受到正向与负向的作用力而发生破裂的机率,以及免除工艺面受损的机会。并且,通过气浮平台对薄玻璃表面喷气以减低薄玻璃与传输区与工艺区的机构或元件之间发生摩擦损伤的可能性,并增进薄玻璃导正的容易性。本发明的薄玻璃可为其他可挠基板,可挠基板的材质可为玻璃、高分子或是金属等,但其种类不以此为限制。
[0098]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传输装置,适于沿一传输路径传输一物件,该传输装置包括: 一控制模块; 一放卷模块,包括一第一致动单元,该第一致动单元电性连接于该控制模块,该物件卷绕于该放卷模块且通过该第一致动单元动作而放出至该传输路径; 一收卷模块,该传输路径连接在该放卷模块与该收卷模块之间,该收卷模块包括一第二致动单元,该第二致动单元电性连接于该控制模块,该物件适于通过该第二致动单元动作而将该物件从该传输路径卷入该收卷模块;以及 至少一张力感测模块,设置于该传输路径上,该张力感测模块包括一传输轮组及一负重单元,该负重单元设置于该传输轮组且电性连接于该控制模块,该物件表面接触该传输轮组且沿该传输轮组呈小于180度的一包覆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该至少一张力感测模块包括一第一张力感测模块,该第一张力感测模块包括至少三个第一传输轮及一第一负重单元,该第一负重单元设置于位于中央的该第一传输轮上,该物件表面接触该些第一传输轮与第二传输轮进行传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该至少一张力感测模块包括一第二张力感测模块,该第二张力感测模块包括至少三个第二传输轮及一第二负重单元,该第二负重单元设置于位于中央的该第二传输轮上,该物件表面接触第一传输轮与该些第二传输轮进行传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该至少一张力感测模块包括一第一张力感测模块与一第二张力感测模块,该第一张力感测模块包括至少三个第一传输轮及一第一负重单元,该第一负重单元设置于位于中央的该第一传输轮上,该第二张力感测模块包括至少三个第二传输轮及一第二负重单元,该第二负重单元设置于位于中央的该第二传输轮上,该物件表面接触该些第一传输轮与该些第二传输轮进行传输。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各该第一传输轮与各该第二传输轮的直径大于3英寸。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各该第一传输轮与各该第二传输轮之直径大于3英寸。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各该第一传输轮与各该第二传输轮之直径大于3英寸。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该包覆角的范围约在90度至160度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还包括: 至少一偏位导正模块,设置于该传输路径上,各该偏位导正模块适于感测该物件放卷或收卷时的偏移状况并控制该物件沿垂直于该物件的输送方向的一轴线方向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该至少一偏位导正模块包括一第一偏位导正模块,该第一偏位导正模块包括电性连接于该控制模块的一第一位置感测单元及一第三致动单元,该第一位置感测单元用以感测该物件的偏移状况,该第三致动单元用以带动该放卷模块沿该轴线移动。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输装置,还包括: 一第一底座,该放卷模块、该至少一张力感测模块及该第一偏位导正模块位于该第一底座上。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该放卷模块还包括一第一移动平台,该第三致动单元适于带动该第一移动平台相对于该第一底座沿该轴线移动。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该放卷模块还包括一第一快拆板及一第一气涨轴,该第一快拆板可拆卸地设置于该第一移动平台,该第一气涨轴的一端连接至该第一致动单元,该第一气涨轴的另一端套设于该第一快拆板,呈卷绕状的该物件适于套设至该第一气涨轴。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该至少一偏位导正模块包括一第二偏位导正模块,该第二偏位导正模块包括电性连接于该控制模块的一第二位置感测单元及一第四致动单元,该第二位置感测单元用以感测该媒体物件的偏移状况,该第四致动单元用以带动该收卷模块沿该轴线移动。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传输装置,还包括: 一第二底座;以及 一第二移动平台,沿该轴线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二底座,其中该第四致动单元适于带动该第二移动平台相对于该第二底座沿该轴线移动,且该收卷模块、该至少一张力感测模块及该第二偏位导正模块位于该第二移动平台上。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该收卷模块还包括一第二快拆板及一第二气涨轴,该第二快拆板可拆卸地设置于该第二移动平台,该第二气涨轴的一端连接至该第二致动单元,该第二气涨轴的另一端套设于该第二快拆板,该物件适于缠绕至该第二气涨轴。
17.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该至少一偏位导正模块包括第一偏位导正模块与一第二偏位导正模块,该第一偏位导正模块包括电性连接于该控制模块的一第一位置感测单元及一第三致动单元,`该第二偏位导正模块包括电性连接于该控制模块的一第二位置感测单元及一第四致动单元,该第一位置感测单元及该第二位置感测单元用以感测该媒体物件的偏移状况,该第三致动单元用以带动该放卷模块沿该轴线移动,该第四致动单元用以带动该收卷模块沿该轴线移动。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传输装置,还包括: 一第一底座,该放卷模块、该至少一张力感测模块及该第一偏位导正模块位于该第一底座上。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该放卷模块还包括一第一移动平台,该第三致动单元适于带动该第一移动平台相对于该第一底座沿该轴线移动。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该放卷模块还包括一第一快拆板及一第一气涨轴,该第一快拆板可拆卸地设置于该第一移动平台,该第一气涨轴的一端连接至该第一致动单元,该第一气涨轴的另一端套设于该第一快拆板,呈卷绕状的该物件适于套设至该第一气涨轴。
21.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传输装置,还包括: 一第二底座;以及 一第二移动平台,沿该轴线可滑动地设置于该第二底座,其中该第四致动单元适于带动该第二移动平台相对于该第二底座沿该轴线移动,且该收卷模块、该至少一张力感测模块及该第二偏位导正模块位于该第二移动平台上。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该收卷模块还包括一第二快拆板及一第二气涨轴,该第二快拆板可拆卸地设置于该第二移动平台,该第二气涨轴的一端连接至该第二致动单元,该第二气涨轴的另一端套设于该第二快拆板,该物件适于缠绕至该第二气涨轴。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还包括: 一中介层放卷模块,包括一第五致动单元,该第五致动单元电性连接于该控制模块,使一中介层自该中介层放卷模块放出,且该中介层适于连同该物件被卷入该收卷模块。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该中介层放卷模块还包括至少三个第三传输轮及一第三负重单元,该第三负重单元设置于位于中央的该第三传输轮上且电性连接于该控制模块。
2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还包括: 一中介层收卷模块,包括一第六致动单元,该第六致动单元电性连接于该控制模块,一中介层连同该物件自该放卷模块放出,且通过该第六致动单元动作而使该中介层卷入该中介层收卷模块。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该中介层收卷模块还包括至少三个第四传输轮及一第四负重单元,该第四负重单元设置于位于中央的该第四传输轮上且电性连接于该控制模块。
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还包括: 一速度测量单元,电性连接于该控制模块,该速度测量单元用以测量该物件的输送速度。
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还包括: 一静电消除器,设置于该放卷模块、该传输轮组或该收卷模块的一侧,以减低该物件的表面的静电残留。
2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其中该物件为一薄玻璃,其厚度小于150微米、宽度大于100厘米且长度大于I米。
3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装置,还包括: 至少一气浮平台,设置于该传输路径上,该气浮平台适于在该物件传输时喷出气流,以使该物件与该气浮平台之间存在一距离。
【文档编号】B65H23/195GK103787119SQ201310140588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4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10月29日
【发明者】黄国兴, 路智强, 李昌周, 柯志谕, 刘锦龙 申请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