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状物传送器和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51503阅读:377来源:国知局
片状物传送器和图像形成设备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片状物传送器,包括主体;传送器,该传送器将片状物传送到形成在主体中的传送路径中;支撑传送器的传送器支撑框架;第一放置单元,该第一放置单元包括能够在分离位置和接近位置之间移动的升降板;和侧向引导部,该侧向引导部以能够与升降板整体地移动并且能够沿着宽度方向滑动的方式布置在升降板上,并且该侧向引导部被构造成限制放置在升降板上的片状物的宽度方向的位置。当升降板处于接近位置时,传送器接触放置在第一放置单元上的片状物,并且将接触的片状物传送到传送路径中。传送器支撑框架被形成为具有避免干涉的凹入部分,其中位于接近位置的升降板上的侧向引导部部分地进入到该避免干涉的凹入部分中以避免传送器支撑框架的干涉。
【专利说明】片状物传送器和图像形成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片状物传送器和图像形成设备的技术。
【背景技术】
[0002]例如,日本实用新型N0.S58-131234公开了一种片状物传送器,该片状物传送器具有用于在其中存放片状物的片状物盒。根据该发明,片状物盒包括升降板,该升降板上堆叠要被传送的片状物。升降板能够在分离位置和接近位置之间移动;在分离位置,升降板被降低以与传送器装置分离;在接近位置,升降板被抬起以更靠近传送器装置。
[0003]片状物传送器进一步具有侧向引导部,该侧向引导部在升降板上能够沿着片状物的宽度方向滑动地移动。侧向引导部将片状物的宽度方向固定在升降板上,并且能够与升降板一起在分离位置和接近位置之间移动。
[0004]当升降板处于接近位置时,设置在升降板上的片状物被放置成接触传送器装置,并且传送器传送该接触的片状物。
[0005]如果侧向引导部不能够与升降板一起移动,则例如,侧向引导部可以附接到低于升降板的片状物盒的底部,并且升降板可以被形成为具有切口或其它附加的结构以避免当移动升降板时干涉侧向引导部。因此,可能要求片状物盒具有更复杂的结构,并且片状物盒内的部件的数量可能增加。
[0006]然而,在上述的片状物盒内,利用与升降板整体移动的侧向引导部,没有必要在升降板上形成切口或在片状物盒的底部布置其它附加的结构。从而,与没有可与升降板一起移动的侧向引导部的片状物盒相比,片状物盒的制造成本可以降低。

【发明内容】

[0007]然而,在具有可与升降板一起移动的侧向引导部的片状物传送器中,当升降板被抬起到接近位置时,侧向引导部也被抬起,并且侧向引导部可能干涉片状物传送器内的其它部件。为了避免该干涉,必要的是,当升降板处于接近位置时,将侧向引导部设置成与其它部件竖直地分离。所以,片状物传送器的高度可能不会有效地减小。
[0008]出于这样的考虑,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提供一种片状物传送器和图像形成设备,其生产成本能够降低,其高度能够有效地减小。
[0009]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片状物传送器。该片状物传送器包括:主体,该主体包括形成在其中的传送路径;传送器,该传送器在主体中沿着片状物传送方向布置在传送路径中的上游位置,并且该传送器被构造成将片状物传送到传送路径中;传送器支撑框架,该传送器支撑框架被构造成在主体中支撑传送器;第一放置单元,该第一放置单元布置在主体中,并且包括升降板,该升降板能够在分离位置和接近位置之间移动,在分离位置,升降板与传送器向下分离,在接近位置,升降板被抬起以更靠近传送器,要被传送到传送路径中的片状物被放置在升降板上;和侧向引导部,该侧向引导部以能够沿着放置在升降板上的片状物的宽度方向滑动的方式布置在升降板上,并且该侧向引导部被构造成限制放置在升降板上的片状物的宽度方向的位置,该侧向引导部能够与升降板整体地在分离位置和接近位置之间移动。传送器被构造成:当升降板处于接近位置时,传送器接触放置在第一放置单元上的片状物,并且将接触的片状物传送到传送路径中。传送器支撑框架被形成为具有能够避免干涉的凹入部分,其中允许位于接近位置的升降板上的侧向引导部部分地进入凹入部分中以避免传送器支撑框架的干涉 。
[0010]可选择地,升降板可以布置在主体中以从主体的第一侧朝向与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延伸,并被可摆动地支撑在更靠近第一侧的第一端以绕着摆动轴摆动,该摆动轴平行于宽度方向延伸;更靠近主体的第二侧的升降板的第二端能够通过升降板的摆动运动而在传送器的下方位置竖直地移动。
[0011]可选择地,传送器可以包括馈送辊和分离辊,该馈送辊和分离辊布置在主体的第二侧的邻近位置,并且被构造成将放置在第一放置单元上的片状物分离地传送到传送路径中。传送器支撑框架的至少一部分可以布置在第二侧的邻近位置并且保持传送器。
[0012]可选择地,更靠近主体的第二侧的侧向弓丨导部的第二侧端可以在馈送辊的邻近位置。
[0013]可选择地,片状物传送器可以进一步包括摩擦件,该摩擦件布置在升降板的第二端上,并且当其上没有片状物的升降板处于接近位置时,摩擦件处于面对馈送辊的位置。当沿着宽度方向看时,侧向引导部的第二侧端可以处于与所述摩擦件竖直地重叠的位置。
[0014]可选择地,升降板的第二端可以通过布置在主体中的支撑构件可摆动地支撑,以绕着摆动轴摆动。更靠近主体的第一侧的侧向引导部的第一侧端可以布置在支撑构件的邻近位置。
[0015]可选择地,片状物传送器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二放置单元,该第二放置单元布置在主体中的第一放置单元的上方位置,并且在第二放置单元上放置要被传送到传送路径中的另一片状物。传送器可以被构造成:当升降板处于接近位置时,该传送器接触放置在第二放置单元上的另一片状物并将接触的另一片状物传送到传送路径中。侧向引导部能够沿着宽度方向在一定范围内移动,该范围是作为要被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的正确的宽度位置的片状物的宽度允许的范围,所述片状物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宽度。第二放置单元可以用于在其上放置另一片状物,该另一片状物具有第二宽度,该第二宽度小于第一宽度。第二放置单元可以被形成这样的形状:当升降板处于接近位置时,可以防止第二放置单元干涉侧向引导部。
[0016]可选择地,主体可以形成为在第一侧具有开口。第二放置单元能够通过该开口附接到主体和从主体拆卸。
[0017]可选择地,第二放置单元可以布置在主体中,该第二放置单元的更靠近主体的第一侧的第一端比更靠近主体的第二侧的第二端更高。
[0018]可选择地,第二放置单元可以包括水平部件和倾斜部件,该水平部件从第二放置单元的第一端水平地延伸,该倾斜部件从水平部件向下倾斜地延伸至该第二放置单元的第
~.-5.JJU
-~-? O
[0019]可选择地,主体可以包括引导构件,该引导构件被构造成当第二放置单元附接到主体或从主体拆卸时,该引导构件引导第二放置单元。第二放置单元可以包括在水平部件中的被引导部件,该被引导部件被主体的引导构件引导。[0020]可选择地,片状物传送器可以进一步包括把手,该把手被构造成操作侧向引导部。把手可以被形成为从侧向引导部的上端朝着主体的宽度中心向内延伸,并且向上弯曲以竖直延伸从而更靠近主体的第一侧。当着沿面对主体的第一侧的方向看时,把手布置成与第二放置单元部分地重叠。
[0021]根据本发明,图像形成单元包括上述片状物传送器和图像形成单元,该图像形成单元沿着传送路径布置,并且被构造成在传送路径中正被传送的片状物上形成图像。
[0022]可选择地,图像形成单元可以包括:感光构件,该感光构件被构造成携带调色剂图像;显影辊,该显影辊被构造成将形成在感光构件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成调色剂图像;供给辊,该供给辊被构造成向显影辊供应调色剂;容器,该容器被构造成容纳要被供给到显影辊的调色剂;和转印构件,该转印构件被构造成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传送路径中正被传送的片状物上。侧向引导部可以被形成为具有切口,当升降板处于接近位置时,该切口防止图像形成单元的干涉。
[0023]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片状物传送器。该片状物传送器包括:主体,该主体包括形成在其中的传送路径;传送器,该传送器在主体中沿着片状物传送方向布置在传送路径中的上游位置,并且该传送器被构造成将片状物传送到传送路径中;传送器支撑框架,该传送器支撑框架被构造成在主体中支撑传送器;第一放置单元,该第一放置单元布置在主体中,并且包括升降板,该升降板能够在分离位置和接近位置之间移动,在分离位置,升降板与传送器向下分离,在接近位置,升降板被抬起以更靠近传送器,要被传送到传送路径中的片状物被放置在升降板上;和侧向引导部,该侧向引导部以能够沿着放置在升降板上的片状物的宽度方向滑动的方式布置在升降板上,并且该侧向引导部被构造成限制放置在升降板上的片状物的宽度方向的位置,该侧向引导部能够与升降板整体地在分离位置和接近位置之间移动。传送器被构造成:当升降板处于接近位置时,该传送器接触放置在第一放置单元上的片状物,并且将接触的片状物传送到传送路径中。当升降板处于接近位置时,传送器支撑框架和侧向弓I导部沿着宽度方向彼此部分水平地重叠。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具有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片状物传送器的图像形成设备的立体图;
[0025]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前视图;
[0026]图3是沿图2中的线A-A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截面侧视图;
[0027]图4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内部装配的立体图,包括侧框架、传送器支撑框架和升降板;
[0028]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内部装配的立体图,包括侧框架、升降板、齿轮齿条单元;
[0029]图6是沿图2中的线B-B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截面图;
[0030]图7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传送器支撑框架、升降板、侧向引导部和第二放置单元的立体图;
[0031]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中的传送器支撑框架和传送器的俯视平面图;
[0032]图9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具有第一放置单元和第二放置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截面侧视图;
[0033]图10是沿图2中的线C-C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截面图;
[0034]图11是沿图2中的线D-D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截面图;
[0035]图12是具有第二放置单元的图像形成设备的截面侧视图,其中第二放置单元能够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的主体中抽出。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0037]如图1-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3采用片状物传送器I。在本实施例中,图1中出现的近右手侧,称为图像形成设备3的前侧,并且在该近右手侧上形成开口 89。于是,关于图像形成设备3的方向指的是基于正常使用图像形成设备3的用户的位置并根据图1中所示的箭头所指示的方位。即,例如,当用户面对具有图像形成设备3的开口 89的前侧时,用户的左手侧称为图像形成设备3的左侧面。进一步,基于用户的观察点确定前后方向(深度)、左右(宽度)方向和上下(竖直)方向。图像形成设备3的方位也由各图中所示的箭头表示。
[0038]图像形成设备的整体构造
[0039]以下将描述图像形成设备3的整体构造。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3是黑白激光打印机。如图3所示,图像形成设备3包括:主体8,传送器10,分离垫13,成对的传送辊14A、14B,传送器支撑框架50,第一放置单元100,一对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130B,第二放置单元200,第二侧向引导部230A、230B,图像形成单元20,和成对的排出辊19A、19B。在上述组件之中,主体8,传送器10,分离垫13,成对的传送辊14A、14B,传送器支撑框架50,第一放置单元100,第一侧向弓丨导部130A、130B,第二放置单元200,第二侧向弓丨导部230A、230B,和成对的排出辊19A、19B组成片状物传送器I。
[0040]主体8为分层盒形(tiered box)的机壳,该主体8在邻近后侧壁SR的一侧高于邻近前侧壁8F的一侧。如图3-6所示,在主体8的内侧,布置框架组件,该框架组件包括一对左右侧框架58A、58B,传送槽(conveyer chute) 59和传送器支撑框架50。
[0041]如图1-3所示,开口 89被形成在主体8的前侧壁8F的下方位置上。通过开口 89,主体8的内部空间和外部大气彼此相连通。主体8的上部被覆盖有上盖7,该上盖7形成主体8的上外平面。当从侧向位置看时,上盖7沿着主体8的分层形状形成为具有曲柄的截面形状。
[0042]上盖7在上侧和邻近主体8的前侧壁8F的一侧上被形成为具有排出盘72。进一步,延伸盘72A被布置在上盖7上。延伸盘72A通过上盖7被支撑从而能够在延伸位置和覆盖位置之间移动,其中在延伸位置,延伸盘72A相对于排出盘72朝前延伸,在覆盖位置,延伸盘72A从上方覆盖排出盘72。延伸盘72A的延伸位置由图3中的双点划线表示,覆盖位置由图3中的实线表示。
[0043]如图1-3所示,上盖7在排出盘72的后端向上弯曲,从而形成坡壁7W。在坡壁7W中形成排出口 71,内部空间和外部大气通过该排出口 71彼此相连通。
[0044]侧框架58A、58B是模制的树脂框架,并且如图3_6所示,该侧框架58A、58B沿着主体8的侧面布置以竖直地并沿着主体8的前后方向延伸。[0045]传送槽59是模制的树脂件,并且该传送槽59沿着主体8的后侧壁SR布置以沿着宽度方向和前后方向延伸。传送槽59的左侧边缘连接到左手侧上的侧框架58A,并且传送槽59的右侧边缘连接到右手侧上的侧框架58B。
[0046]传送槽59被形成为具有竖直面59U和斜面59D,该竖直面59U从主体8的底部竖直上升,该斜面59D从竖直面59U的上端朝着后侧壁8R向后上方倾斜。
[0047]传送器支撑框架50是模制的树脂框架,并且在主体8中沿着宽度方向纵向延伸(见图3、4、6和7)。传送器支撑框架50被布置在主体8内相对于传送槽59的斜面59D的前上方位置。
[0048]传送器支撑框架50在后侧的左侧边缘50A连接到左手侧上的侧框架58A,并且传送器支撑框架50在后侧的右侧边缘50B连接到右手侧上的侧框架58B。
[0049]如图6和7所示,传送器支撑框架50被形成为具有在相对于左侧边缘50A的前方位置的内向角5IA和在相对于右侧边缘50B的前方位置的内向角51B。内向角5IA被形成为具有相对于前面50F向后并且相对于传送器支撑框架50的左侧边缘50A向右凹入的角。内向角51B被形成为具有相对于前面50F向后并且相对于传送器支撑框架50的右侧边缘50B向左凹入的角。所以,在传送器支撑框架50的前部和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之间以及传送器支撑框架50的前部和第一侧向引导部130B之间的侧向位置上形成间隙。利用内向角51A、51B,当稍后将详细描述的升降板110处于接近位置时,传送器支撑框架50能够避免干涉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130B。
[0050]如图3所示,主体8包括传送路径P1,片状物99沿着该传送路径Pl被传送。传送路径Pl被形成为从传送槽59的竖直面59U的上边缘沿着斜面59D向主体的后侧壁8R延伸并向上弯曲以竖直地延伸。进一步,传送路径Pl在上盖7下方的位置朝前转弯,从而到达排出口 71,并在排出盘72处终止。由于片状物99沿着传送路径Pl被传送,传送路径Pl在竖直面59U的上边缘的起点是沿着片状物传送的流动的方向在传送路径Pl中的最上游位置,在排出盘72处的终点是沿着片状物传送方向的在传送路径Pl中的最下游位置。
[0051]传送器10包括馈送辊11和分离辊12,该馈送辊11和分离辊12通过传送器支撑框架50被保持在后侧壁SR的邻近位置。
[0052]更具体地,如图4和6-8所示,传送器支撑框架50被形成为具有传送器容纳空间50S,该传送器容纳空间凹成矩形盒状并在更靠近后侧壁8A的后侧的宽度中心处。馈送辊11和分离辊12被容纳在传送器容纳空间50S中。
[0053]如图8所示,传送器支撑框架50可旋转地支撑辊轴15。辊轴15与分离辊12 —起连接驱动齿轮10G,该驱动齿轮IOG被布置为超过传送器支撑框架50的左侧边缘50A。
[0054]特别地,辊轴15的右侧端15B沿着宽度方向在传送器容纳空间50S中突出预定的量,并且辊轴15的右侧端15B与分离辊12相接合。在传送器容纳空间50S的内侧设置能够与辊轴15同轴摆动的保持架17。保持架17侧面包围分离辊12并且向前伸长从而可旋转地保持馈送辊11。在保持架17的内侧设置传动齿轮(未显示)以将分离辊12的旋转传输给馈送辊11。
[0055]同时,辊轴15的左侧端15A向外延伸超过传送器支撑框架50的左侧边缘50A,驱动齿轮IOG被固定到左侧端15A上。驱动齿轮IOG通过来自设置在主体8中的驱动源(未显示)的驱动力被驱动并通过辊轴15将旋转力传输到分离辊12。[0056]如图3所示,分离辊12被布置在相对于传送槽59的前方位置,以面对斜面59D。馈送棍11被布置在相对于传送槽59和分离棍12的前方位置,并在相对于稍后将详细描述的升降板110的后端IlOR的上方位置。因此,馈送辊11和分离辊12被设置在传送路径Pl中的沿着片状物传送的流动的最上游位置。
[0057]分离垫13被布置在斜面59D上,并且在越过传送路径Pl与分离辊12相对的位置。分离垫13对着分离辊12被推动。
[0058]成对的传送辊14A、14B被布置在相对于分离辊12和分离垫13的上方位置,以越过传送路径Pl面对彼此。
[0059]本实施例的图像形成设备3中,由于存在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130B,因此在沿着成对的传送辊14A、14B和图像形成单元20之间的传送路径Pl的位置不需要定位辊(registration roller)。定位棍是调节正被传送的片状物99的前缘的方位从而将片状物99对准在相对于传送路径Pl的正确方位的辊。因为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U30B校正正被传送的片状物99的方位,所以可以省略定位辊。不用定位辊,能够减小图像形成设备3的部件的数量,并且可以降低图像形成设备3的制造成本。
[0060]第一放置单元100设置在主体8的底部。第一放置单元100包括开/关盘120和升降板110。
[0061]开/关盘120包括一块能够绕着主体8的前侧壁8F的下端摆动的平板。当开/关盘120处于打开位置从而向前并水平地平放时,开口 89被暴露(见图3)。当开/关盘120处于关闭位置从而竖直升起时,开口 89被覆盖。
[0062]升降板110包括平板,该平板在主体8的底部从前侧壁8F侧朝着后侧壁SR侧延伸。在升降板110的上表面上和当开/关盘120处于打开位置时面向上的开/关盘120的面向上的表面上能够放置一个以上要被传送的片状物99。
[0063]如图7所示,升降板110被形成为具有一对轴110H,该对轴IlOH在更靠近主体8的前侧壁8F的前端部件IlOF中。同时,如图5所示,主体8被形成为具有一对轴支撑部8H,该对轴支撑部8H是布置成能够摆动地支撑轴IlOH的轴承。因此,升降板110的前端部件IlOF通过轴IlOH和轴支撑部8H被支撑,从而能够绕着摆动轴Xl摆动,该摆动轴Xl与图像形成设备3的宽度方向平行地延伸。
[0064]如图3所示,更靠近主体8的后侧壁SR的升降板110的后端部件IlOR沿着前后方向面对传送槽59的竖直面59U。由于升降板110绕着摆动轴Xl摆动,从而升降板110的后端部件IlOR在相对于馈送辊11的下方位置向上或向下移动。
[0065]在升降板100的后端部件IlOR中,附接摩擦件118。摩擦件118是具有较高摩擦系数的摩擦材料的薄件。当没有片状物99堆叠在其上的升降板110放置在接近位置时,摩擦件118被布置在面对馈送辊11的位置。
[0066]在相对于升降板110的下方位置上,设置移动单元119。移动单元119被布置成初始沿着前后方向水平地延伸。当图像被形成在图像形成设备3中时,移动单元119通过控制器(未显示)被枢轴转动,从而摆动并利用更高地翘起(tilt)的后端部件IlOR以倾斜状态将升降板110放置在接近位置(见图9)。当完成图像形成时,移动单元119返回到如图3所示的初始位置。
[0067]所以,当图像被形成在位于第一放置单元100上的片状物99上时,移位单元119枢轴转动以将升降板110放置在接近位置,并且堆叠在升降板110上的片状物99的最上面的片状物99变成与馈送辊11接触。当与最上面的片状物99接触的馈送辊11通过控制器被旋转时,最上面的片状物99被向后移动并通过馈送辊11被馈送到传送路径Pl中。
[0068]如图3、6和7所示,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130B被布置在升降板110上并且能够沿着宽度方向可滑动。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U30B沿着宽度方向面向彼此,以隔板状竖直升起,并沿着如后方向延伸。
[0069]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130B中的每一个更靠近主体8的前侧壁8F的前端130F处于摆动轴Xl和轴支撑部8H的邻近位置,特别地,处于摆动轴Xl和轴支撑部8H的近似正上方的位置。
[0070]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130B中的每一个更靠近主体8的后侧壁8R的后端130R处于馈送辊11的邻近位置,特别地,处于馈送辊11的近似正下方的位置。如图3所示,当沿宽度方向看时,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130B的后端130R处于竖直重叠的位置,以与摩擦件118 一致。
[0071]如图3和5所示,齿轮齿条单元139被布置在升降板110的下侧。齿轮齿条单元139与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U30B连接。所以,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U30B能够彼此相关联地移动,从而沿着宽度方向彼此更靠近或分离。利用第一侧向引导部的行为130AU30B,在升降板110上的片状物99的宽度方向的位置被限制。
[0072]进一步,在开/关盘120的面向上的表面上,布置能够沿着前后方向滑动的端引导部121,其中当开/关盘120处于打开位置时,该开/关盘120面向上(见图3 ;图1中未显示)。通过可滑动地移动的端引导部121,在开/关盘120的片状物99的尾端的位置能够被限制。
[0073]如图1、2和7所示,在右边的第一侧向引导部130B被整体地形成为具有操作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130B的把手170。把手170被形成为从在右边的第一侧向引导部130B的上边缘和前端130F朝着图像形成设备3的宽度中心向内延伸以更靠近在左边的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并且向上弯曲以竖直地延伸从而更靠近主体8的前侧壁8F。当面对主体8的前侧壁8F沿着前后方向看时,即如图2所示,把手170与第二放置单元200的倾斜部件202部分水平地重叠。
[0074]更具体地,如图3所示,把手170被布置在相对于第二放置单元200的水平部件201的下方位置,并且把手170沿前后方向的尺寸小于第二放置单元200的水平部件201沿前后方向的尺寸。所以,当具有把手170的第一侧向引导部130B沿着宽度方向被移动时,可防止把手170与第二放置单元200的倾斜部件202的干涉。
[0075]当用户捏住把手170并沿着宽度方向移动时,在右边的第一侧向引导部130B与把手170 —起整体地可滑动地移动。在右边的第一侧向引导部130B的滑动运动通过齿轮齿条单元139被传输到在左边的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从而将在左边的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向与在右边的第一侧向引导部130B的移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因此,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130B能够沿着宽度方向移动从而可靠近彼此或远离彼此。如图2所示,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U30B能够将升降板110上的片状物99的宽度方向的位置限制并固定在第一宽度Wl和最大宽度Wm之间的范围内,该第一宽度Wl和最大宽度Wm可作为片状物99的宽度。
[0076]本实施例中,第一宽度Wl是“A4”的尺寸(210mmX297mm)的宽度,最大宽度Wm为信纸的尺寸(216mmX279mm)的宽度。所以,在第一放置单元100中,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130B的位置能够在用于A4尺寸的位置和用于信纸尺寸的位置之间被切换。如图2所示的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U30B处于第一宽度Wl的位置,即A4尺寸的位置。同时,图7中所示的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130B处于最大宽度Wm的位置,即信纸尺寸的位置。
[0077]如图3所示,当移动单元119没有枢轴转动而是平放时,升降板110处在分离位置,从而相对于馈送辊11水平地平放在向下分离的位置。当移动单元119被枢轴转动到倾斜状态从而使后端部件IlOR更高地翘起时,如图9所示,升降板110从更靠近馈送辊11的分离位置被抬起到接近位置。升降板110的接近位置可依据在升降板110上放置的片状物99的数量而变化。
[0078]当升降板110在分离位置和接近位置之间移动时,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130B能够与升降板110 —起移动。当升降板110处于接近位置时,如图7和10所示,在左边的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的后端130R进入通过在传送器支撑框架50左边的内向角51A形成的凹室。同样地,同时,如图7和11所示,在右边的第一侧向引导部130B的后端130R进入通过在传送器支撑框架50右边的内向角5IB形成的凹室。
[0079]换句话说,当沿着宽度方向看时,当升降板110处于接近位置时,在左边的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的后端130R与传送器支撑框架50部分水平重叠。同时,当着沿宽度方向看时,在右边的第一侧向引导部130B的后端130R与传送器支撑框架50部分水平重叠。在这点上,可防止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130B和传送器支撑框架50之间的碰撞。
[0080]同时,如图3和7所示,第二放置单元200被布置在主体8中且在相对于第一放置单元100的上方位置和相对于开口 89的上边缘的下方位置。第二放置单元200可用于手动馈送片状物99,该片状物99的宽度比放置在第一放置单元100的升降板110上的片状物99的宽度小。
[0081]第二放置单元200被布置在主体8中,以使得沿着前后方向作为更靠近前侧壁8F的端部的前端200F位于相对于开口 89的邻近位置。同时,第二放置单元200的后边缘200R延伸到相对于传送器支撑框架50的前方位置,该后边缘200R沿着前后方向作为更靠近主体8的后侧壁8R的端部。第二放置单元200的前端200F处于相对于后边缘200R的较高的位置。
[0082]第二放置单元200包括水平部件201和倾斜部件202。水平部件201从前端200F向后朝着后侧壁8R水平地延伸。倾斜部件202从水平部件201的后端以倾斜状态向下延伸到后端200R。
[0083]如图7所示,第二侧向引导部230A、230B被布置在水平部件201上,并且能够沿着宽度方向滑动地移动。第二侧向引导部230A、230B沿宽度方向面向彼此并沿前后方向延伸。
[0084]如图3所示,齿轮齿条单元239被布置在水平部件201的下侧。齿轮齿条单元239与第二侧向引导部230A、230B连接。所以,第二侧向引导部230A、230B能够彼此相关联地移动,从而在水平部件201上沿着宽度方向更靠近彼此或分离彼此。利用第二侧向引导部230A、230B的行为,放置在第二放置单元200上的片状物99的宽度方向的位置被限制和固定。
[0085]如图2所示,第二侧向引导部230A、230B能够限制在第二放置单元200上的片状物99的宽度方向的位置在最小宽度Wn和小于第一宽度Wl的第二宽度W2之间的范围内。所以,第二宽度W2小于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作为由第二侧向引导部230A、230B设置的最大可用宽度,第一宽度Wl为由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130B设置的最小可用宽度。进一步,像小于第一宽度Wl的第二宽度W2 —样,倾斜部件202的宽度小于第一宽度W1,该第一宽度Wl为由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U30B设置的最小可用宽度。然而,应当注意,第二侧向引导部230A、230B沿着宽度方向在第二宽度W2内的可移动范围(即W2和Wn之间的差)大于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130B在第一宽度Wl内的可移动范围(即Wm和Wl之间的差)。利用具有小于第一宽度Wl的宽度的倾斜部件202的形式,当升降板110处于接近位置时,可通过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U30B防止倾斜部件202被干涉。
[0086]第二放置单元200通过开口 89可从图像形成设备3的主体8卸下。如图12所示,主体8具有一对引导构件8G,该对引导构件在开口 89的左右两侧从开口 89朝着后侧壁8R水平地延伸。更具体地,在左边的引导构件8G被形成为从在左边的侧框架58A的内表面向内(即向右)突出,在右边的引导构件8G被形成为从在右边的侧框架58B的内表面向内(即向左)突出。进一步,如图7所示,第二放置单元200被形成为在水平部件201上具有一对被引导部件201G。每个被引导部件201G被形成为从水平部件201的宽度方向的端部向外突出的肋的形状。
[0087]引导构件8G被形成在面对第二放置单元200的水平部件201的位置上。每个引导构件8G的后端沿着前后方向延伸到对应于第二放置单元200的水平部件201的后端的位置。在这点上,如果引导构件8G被延伸到对应于第二放置单元200的水平部件201的后端的位置,则当升降板110处于接近位置时,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130B和引导构件SG彼此干涉。所以,利用引导构件8G,能够防止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U30B与引导构件8G的干涉,其中该引导构件8G被形成为终止在对应于第二放置单元200的水平部件201的后端的位置。
[0088]第二放置单元200能够利用适配在引导构件8G中的被引导部件201G通过开口 89从前向后被水平地插入主体8中。因为被引导部件201G被引导到引导构件SG中,因此第二放置单元200被安装在主体8中(见图3)。在被引导部件20IG通过引导构件SG被引导的同时,第二放置单元200能够从主体8被水平向前地抽出。因此,第二放置单元200通过开口 89被从主体8去除(见图7)。
[0089]如图3所示,在移动单元119没有枢轴转动而是平放的同时,并且当升降板110处于分离位置时,片状物99能够通过第二放置单元200被手动馈送。当片状物99被手动馈送时,片状物99的前端沿水平部件201向后方并沿倾斜部件202向下后方被引导到抵达升降板110或在升降板110上堆叠的片状物的最上面的片状物99。进一步,手动馈送的片状物99的前端在升降板110上或在堆叠的片状物99的上面滑动从而到达传送槽59的竖直面59U并在此处停止。
[0090]如图9所示,当为了在放置在第二放置单元200上的片状物99上形成图像,移动单元119被枢轴转动以将升降板110移动到接近位置时,手动馈送的片状物99的前端通过升降板110被抬起直到最上面的片状物99接触馈送辊11。因为馈送辊11通过控制器被操作并且与接触馈送辊11的手动馈送的最上面的片状物99旋转,因此手动馈送的片状物99被向后移动以被传送到传送路径Pl中。升降板110上的摩擦件118对手动馈送的片状物99的最上面的片状物99施加摩擦力,从而仅仅最上面的片状物99与其他手动馈送的片状物99分离并被馈送到传送路径Pl中。因此,能够防止多份馈送片状物99。
[0091]如图3所示,图像形成单元20包括处理盒20、扫描单元29和定影单元30。
[0092]处理盒被布置在相对于传送器支撑框架50的上方位置。处理盒21是沿宽度方向延伸的盒,并允许传送路径Pl的竖直部分竖直地穿过。在处理盒21中布置感光鼓22、转印辊27、显影辊23、供给辊24、调色剂容器26和充电器25。
[0093]感光鼓22具有沿宽度方向延伸的圆柱体,并被布置在相对于传送路径Pl的竖直部分的前方位置。转印辊27被布置成越过传送路径Pl面对感光鼓22。感光鼓22和转印辊27夹着在传送路径的竖直部分正被传送的片状物99并同步地旋转。调色剂容器26容纳供给到感光鼓22的调色剂。供给辊24将调色剂从调色剂容器26供给到显影辊23。显影辊23将形成在感光鼓22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成调色剂图像。充电器25被布置在相对于感光鼓22分离的上方位置并沿着宽度方向与感光鼓22平行地延伸。充电器25放出电晕以对感光鼓22充正电。
[0094]当形成图像时,必要的是,图像形成单元20中的一些图像形成组件如感光鼓22和显影辊23的尺寸大于具有在其上形成的图像的片状物99的宽度。因此,容纳图像形成组件的处理盒21的尺寸易于增大,处理盒21被形成为在相对于在右边的第一侧向引导部130B的上方位置具有向下突出的突出部分21A (见图11)。
[0095]同时,在右边的第一侧向引导部130B被形成为在相对于在右边的第一侧向引导部130B的后端130R的前方位置具有从上边缘向下凹陷的切口 130C (见图3、7和11)。利用切口 130C,当升降板110处于接近位置时,可以防止在右边的第一侧向引导部130B和图像形成单元20之间的碰撞。
[0096]扫描单元29被布置在相对于处理盒21的前方位置。扫描单元29包括图中未显不的激光源、光学多面体、f θ透镜和反射镜。扫描单兀29向感光鼓22发射激光束。
[0097]定影单元30被布置在相对于沿着传送路径Pl的竖直部分布置的感光鼓22和转印辊27的上方位置。定影单元30包括加热辊31和压力辊32,该加热辊31被布置在相对于传送路径Pl的前方位置,该压力辊32越过传送路径Pl面对加热辊31。
[0098]成对的排出辊19A、19B被布置在沿传送路径Pl的最下游的位置以面对排出口 71,在该最下游的位置处传送路径Pl向前延伸。成对的排出辊19A、19B越过传送路径Pl面对彼此。
[0099]图像形成的顺序
[0100]以下将描述在放置在图像形成设备3中的第一放置单元100或第二放置单元200上的片状物99上形成图像的顺序。在控制器被启动时,移动系统119将升降板110从分离位置移动到接近位置(见图3和9)。如果第二放置单元200没有放置片状物99,则在第一放置单元100中的放置在升降板110上的片状物99接触馈送辊11。如果在第二放置单元200上放置了片状物99,则第二放置单元200上的片状物99接触馈送辊11。
[0101]其后,馈送辊11,分离辊12,成对的传送辊14A、14B,图像形成单元20和成对的排出辊19A、19B被驱动。从而,与馈送辊11接触的片状物99被馈送到传送路径Pl中以被传送。正被传送的片状物99接触斜面59D的下部并沿着斜面59D被向上引导。分离辊12将最上面的片状物99从其他片状物99分离。成对的传送辊14A、14B将被分离的最上面的片状物99朝着处理盒21传送。
[0102]同时,在处理盒21内,感光鼓22的周围通过充电器25被均匀地充正电并且暴露于从扫描单元29选择性地发射的激光束。从而,与要在片状物99上形成的图像对应的静电潜像被形成在感光鼓22的周围。其后,显影辊23和供给辊24从容器26向在感光鼓22的圆周形成的静电潜像供给调色剂。因此,与潜像对应的调色剂图像被形成在感光鼓22的圆周。在片状物99与感光鼓22接触并且感光鼓22旋转的同时,调色剂图像通过施加于转印辊27的负压的作用被转印在片状物99上。
[0103]带有转印在其上的调色剂图像的片状物99沿着传送路径Pl被进一步向上传送以到达定影单元30,在该定影单元30,加热辊31加热片状物99并且压力辊32将片状物99压向加热辊31。因此,调色剂图像被热定影在片状物99上。带有定影的图像的片状物99通过成对的排出辊19A、19B被传送,并且朝着排出盘72被排出通过排出口 71。在图像形成设备3内形成图像的顺序在此结束。
[0104]效果
[0105]本实施例的片状物传送器I包括能够与升降板110整体地移动的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U30B。所以,没有必要改变主体8的底部以附接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130B或在升降板110上形成切口。因此,片状物传送器I的结构能够不是太复杂,并且片状物传送器I的部件的数量能够减少。
[0106]根据本实施例的片状物传送器1,传送器支撑框架50被形成为具有内向角51A、51B。所以,当升降板110被移到接近位置时,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130B与升降板110被整体地抬起,并且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130B的后端130R进入由内向角51A、51B产出的区域(见图10和11)。换句话说,当升降板110处于接近位置时,从宽度方向看,在左边的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的后端130R和在右边的第一侧向引导部130B的后端130R分别部分重叠传送器支撑框架50。所以,可防止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U30B被传送器支撑框架50干涉。从而,传送器支撑框架50和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130B能够被放置成竖直靠近彼此。因此,根据本实施例的片状物传送器1,制造成本能够降低,并且片状物传送器I可以有效地缩小竖直方向的尺寸。
[0107]在该片状物传送器I中,升降板110能够绕着摆动轴Xl摆动;所以,随着升降板110的后端IIOR在相对于馈送辊11的下方位置竖直移动,升降板110能够在接近位置和分离位置之间容易地移动。
[0108]在该片状物传送器I中,传送器支撑框架50被形成为具有传送器容纳空间50S。传送器容纳空间50S被布置在靠近主体8的后侧壁SR的位置,并在该处保持馈送辊11和分离辊12。利用该布置,片状物传送器I能够在主体8中在从前侧壁8F朝着后侧壁8R的深度方向上缩小尺寸。
[0109]在该片状物传送器I中,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130B被布置在将其后端130R放置在馈送辊11下方的位置。换句话说,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U30B延伸到馈送辊11下方的位置。所以,通过在接近馈送辊11的位置上的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130B,可以将片状物99有效地放置在升降板110上的正确的宽度方向的位置上。从而,片状物99可以通过馈送辊11被稳定地馈送,即使没有定位辊,也能够防止片状物99相对于图像形成单元20在倾斜的方位上被传送。进一步,利用内向角51A、51B,能够有效地缩小片状物传送器I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其中即使存在传送器支撑框架50,该内向角51A、51B也能够使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U30B被抬起到更高的位置。
[0110]在该片状物传送器I中,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U30B的后端130R位于竖直重叠升降板110上的摩擦件118的位置。换句话说,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130B延伸以到达与摩擦件118竖直重叠的位置。根据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130B和摩擦件118的这种关系的布置,升降板110上的片状物99能够被精确地放置在升降板110上的正确的宽度方向的位置。从而,片状物99能够通过馈送辊11被更稳定地传送。
[0111]在该片状物传送器I中,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130B的前端130F位于轴支撑部8H的近似正上方的位置。所以,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U30B沿着前后方向从更靠近主体8的前侧壁8F的前侧朝着更靠近主体8的后侧壁SR的后侧延伸穿过主体8的大部分。换句话说,片状物99的更大部分在主体8中沿着前后方向通过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U30B被保持。所以,片状物99能够被有效且精确地放置在升降板110上的正确位置。进一步,利用内向角51A、51B,能够有效地缩小片状物传送器I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其中即使存在传送器支撑框架50,也能够使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U30B被抬起到更高的位置。
[0112]在该片状物传送器I中,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130B在宽度方向的范围内可移动,其中宽度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一宽度Wl的片状物99能够被放置并使用。进一步,利用第二放置单元200,具有小于第一宽度Wl的第二宽度W2的片状物99能够被放置并使用。同时,倾斜部件202的宽度方向的尺寸像第二宽度W2—样,小于第一宽度W1。所以,如图7和9所示,当升降板110处于接近位置时,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U30B处于第二放置单元200的倾斜部件202的外侧位置。根据该布置,与可能与倾斜部件202竖直地干涉的侧向引导部相比,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U30B能够处于竖直地更靠近第二放置单元200的位置。因此,能够有效地缩小片状物传送器I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
[0113]在该片状物传送器I中,第二放置单元200能够通过开口 89从主体8去除。所以,通过去除第二放置单元200,堵塞在第一放置单元100内的片状物99能够通过开口 89被取得并且被容易地去除。进一步,即使当片状物99被堵塞在第二放置单元200内时,通过将第二放置单元200与堵塞的片状物99 一起去除,堵塞的片状物99能够容易地在主体8的外侧从第二放置单元200被去除。
[0114]在该片状物传送器I中,第二放置单元200被布置成在相对于后端200R的更高的位置上具有的前端200F。在该布置中,前端200F与第一放置单元100被向上分离,并且在第一放置单元100上方能够保留更大的空间。所以,利用该更大的空间,片状物99能够被容易地堆叠在第一放置单元100上。
[0115]在该片状物传送器I中,第二放置单元200包括水平部件201和倾斜部件202。所以,主体8内侧的空间可以被有效地使用,并且与布置成从前端200F到后端200R线性地直线倾斜的第二放置单元相比,片状物传送器I的竖直尺寸能够更容易被减小。
[0116]第二放置单元200提供水平部件201以形成引导部件201G,该引导部件201G能够使第二放置单元200可拆卸地附接到主体8。同时,当升降板110处于接近位置时,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U30B相对于第二放置单元200的倾斜部件202处于侧面的外侧位置,从而防止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U30B受到倾斜部件202干涉。因此,可有效地利用包括水平部件201和倾斜部件202的第二放置单元200的形状。[0117]在该片状物传送器I中,把手170被形成为具有弯曲的形状,并且当面对主体8的前侧壁8F沿着前后方向看时,把手170位于水平重叠倾斜部件202的位置(见图2)。根据该形式和布置,具有把手170的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U30B的可操作性得到保证,同时把手170能够被小型化。因此,把手170能够被可靠地容纳在相对于水平部件201的下方位置保留的空间内。
[0118]具有片状物传送器I的图像形成设备3也能够受益于从片状物传送器I中可得到的效果。进一步,当能够从图像形成设备3中省略定位辊时,能够减少部件的数量,并且可以省略由这种省略的部件所可能占用的空间。所以,图像形成设备3可以以较低成本制造并可以有效地被小型化。.[0119]同时,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130B被形成为沿着前后方向纵向延伸,并且被布置成将其后端130R放置在馈送辊11下方的位置且将其前端130F放置在在轴支撑部8H上方的位置。所以,片状物99的前端能够通过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U30B被正确地引导,并且即使没有对片状物99的前端进行限制,片状物99也能够在传送路径Pl内以正确的方位被传送。所以,能够防止在以倾斜的方位正被传送的片状物99上进行图像形成。
[0120]在图像形成设备3中,如图11所示,切口 130C被形成在右边的第一侧向引导部130B上。所以,防止在右边的第一侧向引导部130B与处理盒21的突出部分21A之间的碰撞,并且可以缩小图像形成设备3在竖直方向上的尺寸。
[0121]虽然已描述了实现本发明的实例,但是本领域的那些技术人员将可以理解的是,在附加的权利要求所阐述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以对片状物传送器和图像形成设备做出各种变化和改变。应该理解,附加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主旨并不必须限于上述具体特征或行为。而是,上述的具体特征和行为被公开作为实现权利要求的实例形式。
[0122]例如,第一放置单元100可以被替换为片状物盒,该片状物盒被可拆卸地附接到主体8并具有那个在分离位置和接近位置之间移动的升降板110。
[0123]又例如,内向角51A、51B可以替换为凹部或者竖直穿透的孔,其中该凹部从传送器支撑框架50的下表面向上凹陷;当升降板110处于接近位置时,该竖直穿透的孔容纳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U30B的后端130R。
[0124]又例如,升降板110没有必要绕着摆动轴Xl摆动,而是可以在没有翘起的情况下能够竖直地移动。
[0125]又例如,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U30B的后端130R没有必要被放置馈送辊11下方的位置,而是可以被放置在更靠近片状物传送器I的深度(前后)中心的位置。
[0126]又例如,第一侧向引导部130A、130B的前端130F没有必要被放置在接近轴支撑部8H的位置,而是可以被放置在与轴支撑部8H进一步分离的位置。
[0127]又例如,第二放置单元200没有必要形成为具有水平部件201和倾斜部件202,而是可以线性地形成为从前端200F到后端200R直线倾斜。
[0128]又例如,传送器10没有必要具有馈送辊11和分离辊12,而是,例如,可以仅仅配备馈送辊11或分离辊12。又例如,传送器10可具有单个辊,该辊既能够馈送和又能够分离。
【权利要求】
1.一种片状物传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形成在其中的传送路径; 传送器,所述传送器在所述主体中沿着片状物传送方向布置在所述传送路径中的上游位置,并且所述传送器被构造成将片状物传送到所述传送路径中;传送器支撑框架,所述传送器支撑框架被构造成在所述主体中支撑所述传送器;第一放置单元,所述第一放置单元布置在所述主体中,并且包括升降板,所述升降板能够在分离位置和接近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分离位置,所述升降板与所述传送器向下分离;在所述接近位置,所述升降板被抬起以更靠近所述传送器;要被传送到所述传送路径中的所述片状物被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和 侧向引导部,所述侧向引导部以能够沿着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的所述片状物的宽度方向滑动的方式布置在所述升降板上,并且所述侧向引导部被构造成限制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的所述片状物的宽度方向的位置,所述侧向引导部能够与所述升降板整体地在所述分离位置和所述接近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所述传送器被构造成当所述升降板处于所述接近位置时接触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单元上的所述片状物,并且将接触的所述片状物传送到所述传送路径中;并且 其中,所述传送器支撑框架形成为具有能够避免干涉的凹入部分,其中允许位于所述接近位置的所述升降板上的所述侧向引导部部分地进入所述凹入部分中以避免所述传送器支撑框架的干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物传送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升降板布置在所述主体中以从所述主体的第一侧朝向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延伸,并且所述升降板可摆动地支撑在更靠近所述第一侧的第一端以绕着摆动轴摆动,所述摆动轴平行于所述宽度方向延伸;并且 其中,更靠近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二侧的所述升降板的第二端能够通过所述升降板的摆动运动而在所述传送器的下方位置竖直地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片状物传送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传送器包括馈送辊和分离辊,所述馈送辊和所述分离辊布置在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二侧的邻近位置,并且被构造成将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单元上的所述片状物分离地传送到所述传送路径中;并且 其中,所述传送器支撑框架的至少一部分布置在所述第二侧的邻近位置并且保持所述传送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状物传送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更靠近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二侧的所述侧向引导部的第二侧端在所述馈送辊的邻近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状物传送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摩擦件,所述摩擦件布置在所述升降板的所述第二端上,并且当其上没有所述片状物的所述升降板处于所述接近位置时,所述摩擦件处于面对所述馈送辊的位置; 其中,当沿着所述宽度方向看时,所述侧向引导部的所述第二侧端处于与所述摩擦件竖直地重叠的位置。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片状物传送器,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升降板的所述第二端被布置在所述主体中的支撑构件可摆动地支撑,以绕着所述摆动轴摆动;并且 其中,更靠近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侧的所述侧向引导部的第一侧端布置在所述支撑构件的邻近位置。
7.如权利要求4-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片状物传送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第二放置单元,所述第二放置单元布置在所述主体中的所述第一放置单元的上方位置,并且在所述第二放置单元上放置要被传送到所述传送路径中的另一片状物; 其中,所述传送器被构造成当所述升降板处于所述接近位置时接触放置在所述第二放置单元上的所述另一片状物,并且将接触的所述另一片状物传送到所述传送路径中; 其中,所述侧向引导部能够沿着所述宽度方向在一定范围内移动,所述范围是作为要被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的正确的宽度位置的所述片状物的宽度允许的范围,所述片状物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宽度;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放置单元用于在其上放置所述另一片状物,所述另一片状物具有第二宽度,所述第二宽度小于所述第一宽度;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放置单元被形成这样的形状:当所述升降板处于所述接近位置时,能够防止所述第二放置单元干涉所述侧向引导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片状物传送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主体形成为在所述第一侧具有开口 ;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放置单元能够通过所述开口附接到所述主体和从所述主体拆卸。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片状物传送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二放置单元布置在所述主体中,所述第二放置单元的更靠近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侧的第一端比更靠近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二侧的第二端更高。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片状物传送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第二放置单元包括水平部件和倾斜部件,所述水平部件从所述第二放置单元的所述第一端水平地延伸,所述倾斜部件从所述水平部件向下倾斜地延伸至所述第二放置单元的所述第二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片状物传送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主体包括引导构件,所述引导构件被构造成当所述第二放置单元附接到所述主体或从所述主体拆卸时引导所述第二放置单元;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放置单元包括在所述水平部件中的被引导部件,所述被引导部件被所述主体的所述引导构件引导。
12.如权利要求9-11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片状物传送器,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把手,所述把手被构造成操作所述侧向引导部; 其中,所述把手形成为从所述侧向引导部的上端朝着所述主体的宽度中心向内延伸,并且向上弯曲以竖直地延伸从而更靠近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侧;并且 其中,当沿着面对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一侧的方向看时,所述把手布置成与所述第二放置单元部分地重叠。
13.一种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状物传送器;和图像形成单元,所述图像形成单元沿着所述传送路径布置,并且被构造成在所述传送路径中正被传送的片状物上形成图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图像形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图像形成单元包括: 感光构件,所述感光构件被构造成携带调色剂图像; 显影辊,所述显影辊被构造成将形成在所述感光构件上的静电潜像显影成所述调色剂图像; 供给辊,所述供给辊被构造成向所述显影辊供应调色剂; 容器,所述容器被构造成容纳要被供给到所述显影辊的所述调色剂;和转印构件,所述转印构件被构造成将所述调色剂图像转印到所述传送路径中正被传送的所述片状物上; 其中,所述侧向引导部被形成为具有切口,当所述升降板处于所述接近位置时,所述切口防止所述图像形成单元的干涉。
15.一种片状物传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所述主体包括形成在其中的传送路径; 传送器,所述传送器在所述主体中沿着片状物传送方向布置在所述传送路径中的上游位置,并且所述传送器被构造成将片状物传送到所述传送路径中; 传送器支撑框架,所述传送器支撑框架被构造成将所述传送器支撑在所述主体中;第一放置单元,所述第一放置单元布置在所述主体中,并且包括升降板,所述升降板能够在分离位置和接近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分离位置,所述升降板与所述传送器向下分离;在所述接近位置,所述升降板被抬起以更靠近所述传送器;要被传送到所述传送路径中的所述片状物被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和 侧向引导部,所述侧向引导部以能够沿着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的所述片状物的宽度方向滑动的方式布置在所述升降板上,并且所述侧向引导部被构造成限制放置在所述升降板上的所述片状物的宽度方向的位置,所述侧向引导部能够与所述升降板整体地在所述分离位置和所述接近位置之间移动; 其中,所述传送器被构造成当所述升降板处于所述接近位置时接触放置在所述第一放置单元上的所述片状物,并且将接触的所述片状物传送到所述传送路径中;并且 其中,当所述升降板处于所述接近位置时,所述传送器支撑框架和所述侧向引导部沿着所述宽度方向彼此部分水平地重叠。
【文档编号】B65H1/08GK103538941SQ201310288889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1日
【发明者】蓑岛纱弥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