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车二层码放的操作方法

文档序号:4253523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自卸车二层码放的操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卸车二层码放的操作方法,该包括有一层码放步骤、二层码放步骤。本发明的效果是采用该方法实现自卸车二层码放,自卸车辆所占舱容或甲板空间比单层码放节约近50%,结余空间可用于装载其它货物。装卸效率比一层码放效率低20%左右,增加了船舶载运量。该操作方法可推广使用,当船舶同时载运车辆、钢板等规则货物时,根据每类货物载货量的多少及卸货顺序,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可先将钢板吊装到指定位置,再将车辆吊装到钢板上面,提高船舶舱容率。
【专利说明】自卸车二层码放的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卸车二层码放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车辆是我公司装卸作业中常见的一种货类,通常采用的装卸作业方式是作业机械通过适宜的工属具将车辆逐一放置在舱内或甲板并打好加固,以确保货物在装卸和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近年来,随着国内车辆制造业的发展,国产车辆特别是工程车辆的出口数量不断增加,相对于其他金属货类,车辆的自重小、体积大,将占用较大的船舶舱容和空间,从某种程度看降低了船舶的利用率,为此,船方和货主提出了二层码放的要求,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船舶利用率。
[0003]针对二层码放这一课题,通过对历年出口车辆的种类及数量的筛查发现,大多数工程车辆因具有不同的用途,外形结构较为复杂,且不同机型,差异较大,不适宜二层码放。但同时了解到自卸车辆车型较为单一,且同一票出口数量相对较大,从数值上适于二层码放,在此基础上对车型结构进行的进一步调研表明,现生产的自卸车均带有安全装置,基本能满足技术人员预想的吊装作业要求。因此在船舶空间足够的情况下,自卸车二层码放是具有可行性的。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结构上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卸车二层码放的操作方法,以利于提高船舶使用率和装卸作业的安全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卸车二层码放的操作方法,该包括有以下步骤:
[0006]I) 一层码放
[0007]1.1自卸车在作业前应确认其自重是否与标重一致,检查货斗内是否有其他货物,遇雨天则要检查货斗内是否有存水,并应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0008]1.2作业前,作业人员应根据装卸自卸车车辆的件重、规格,选用相应的工属具,在使用前,必须对所述工属具进行检查,检查合格方可使用,在作业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发现损坏要及时更换,杜绝安全隐患;
[0009]1.3使用汽车网络吊具,要先确定前后轮胎的兜挂位置,并以两者之间的距离,将吊具网络铺正铺平,车辆方可缓慢挪至铺好的网络上,在所述吊具与装卸自卸车车身发生磨擦的地方,及在所述吊具与轮胎之间受力点处放好各种衬垫物,以防止将车辆外皮滑伤,并应在适当的位置拴好平衡拉绳,拉绳长度要根据作业的需要而定;
[0010]1.4起吊前必须将准备吊装的自卸车熄火,当兜挂完毕,指挥人员必须对兜挂处进行严格检查,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示意将装卸自卸车的车辆勾挂吊挺,即将车辆轮胎刚刚离开地面,为保证车辆在吊起的过程中受力均匀,将车辆吊挺后,再将自卸车的手刹拉起,锁定好方向盘转向;[0011]1.5起吊要平稳,作业人员要站位合理,要随自卸车的车辆起吊后的方位变化,力口强警惕和躲闪,并要拉好平衡绳,使自卸车的车辆不发生摆动和摇晃;
[0012]1.6作业人员必须按船方要求,确定好装舱顺序及装舱的位置,在指挥吊装作业时,起吊运行平稳,勿使碰撞舱口或船上物体;
[0013]1.7落勾时,落至距离船舶舱底面或甲板的作业面400mm处应停止下落,作业人员扶正后,方可落下;
[0014]1.8自卸车的车辆放置到指定位置后,作业人员将汽车网络吊系与吊装在起重机钩头的吊装杠的下手分离,放在作业面上,将自卸车的车辆启动挪动,将所用汽车网络取出,将自卸车的车辆复位,开始进行下一项作业;
[0015]1.9对自卸车的车辆的加固,要按船方的要求进行;
[0016]2) 二层码放
[0017]2.1货主和船方要求二层码放时,要提出申请,并提供有关资料,工艺部制定装卸工艺,作业时必须有调度员进行组织,工艺指导员进行技术指导,安监员、质检员进行安全质量监督;
[0018]2.2 二层作业通常选用扣类工属具,作业时需将自卸车货斗升起后,将两根扣类工具的一端分别穿过车辆前后两处钢结构大梁后,四个吊点分别与装在起重机钩头的吊装杠的四个下手相连;
[0019]2.3作业前,要对自卸车的车辆进行扬斗实验,将货斗扬起后,观察自卸车货斗支撑液压缸有无滑落的现象,若有则应及时维修,消除滑落现象;
[0020]自卸车货斗扬起后,观察自卸车的车辆下方有无支架,若有支架,则将支架竖起并向车尾方向拉至< 100度角,使自卸车货斗在支撑液压缸失控时支架起到安全支撑的作用;若无支架,则需在自卸车货斗底部两侧的合适位置放好隔垫物,以防支撑液压缸失控使货斗落下;
[0021]2.4起吊前必须将准备吊装的自卸车熄火,根据车辆的重心位置,作业人员应将适宜长度的扣类工属具穿过车架,并与钩挂在吊装机械钩头上的支杠相连,且应在自卸车车辆适当的位置拴好平衡拉绳;
[0022]2.5兜挂完毕,指挥人员必须对兜挂处进行严格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示意将车辆吊挺;
[0023]2.6起吊要平稳,作业人员要站在勾行路线外,要随车辆起吊后的方位变化,加强警惕和躲闪,并要拉好平衡绳,使车辆不发生摆动和摇晃;
[0024]2.7作业人员必须按船方要求,确定好装舱顺序及装舱的位置,在指挥吊装作业时,起吊运行要稳,勿使碰撞舱口或船上物体;
[0025]2.8落勾时,落至作业面400mm应停止下落,作业人员扶正后,方可码放在第一层自卸车车辆的上方;
[0026]2.8.1落勾前,作业人员应在第一层自卸车车辆上方安放用于支撑第二层的自卸车车辆的专用隔垫物;
[0027]2.8.2所述第二层的自卸车车辆的车头方向与第一层自卸车车辆的车尾方向一致;
[0028]2.9车辆落稳后,作业人员将所用的扣类工属具取出2.4步骤中及的扣类工属具,机械司机将车辆货斗复位;
[0029]2.10车辆的加固,要按船方的要求进行。
[0030]本发明的效果是采用该方法实现自卸车二层码放后,自卸车辆所占舱容或甲板空间比单层码放节约近50%,结余空间可用于装载其它货物。据初步统计,今年1-7月份共计装卸自卸车辆1162部,其中有21艘次的船舶装载了 20部以上的自卸车,最多一次装载了102部。根据船型结构及船方要求,装载该车辆数量较多时,一般采用二层码放方式。此方法实施后,未发生一起安全质量事故。第二层码放车辆的吊装步骤比第一层增加,装卸效率比一层码放效率低20%左右,增加了船舶载运量。该方法在满足船方要求的同时,为公司创造了经济效益。该操作方法可推广使用,当船舶同时载运车辆、钢板等规则货物时,根据每类货物载货量的多少及卸货顺序,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可先将钢板吊装到指定位置,再将车辆吊装到钢板上面,提高船舶舱容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31]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自卸车二层码放的操作方法加以说明。
[0032]本发明的自卸车二层码放的操作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0033]I) 一层码放
[0034]1.1自卸车在作业前应确认其自重是否与标重一致,检查货斗内是否有其他货物,雨天过后则要检查货斗内是否有存水,若有应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0035]1.2作业前,作业人员应根据装卸车辆的件重、规格,选用相应的工属具。在使用前,必须对工具进行全面、认真、仔细的检查,检查合格方可使用。在作业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发现损坏要及时更换,杜绝安全隐患。
[0036]1.3使用汽车网络吊具,要先确定前后轮胎的兜挂位置,并以两者之间的距离,将网络铺正铺平,车辆方可缓慢挪至铺好的网络上。在吊具与车身发生磨擦的地方,在网络与轮胎之间等受力点处放好各种衬垫物,以防止将车辆外皮滑伤。并应在适当的位置拴好平衡拉绳,拉绳长度要根据作业的需要而定。
[0037]1.4起吊前必须熄火。当兜挂完毕,指挥人员必须对兜挂处进行严格检查,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示意将车辆吊挺。为保证车辆在吊起的过程中受力均匀,将车辆吊挺后,再将手刹拉起,锁定好方向盘转向。
[0038]1.5起吊要平稳,作业人员要站位合理,要随车辆起吊后的方位变化,加强警惕和躲闪,并要拉好平衡绳,使车辆不发生摆动和摇晃。
[0039]1.6作业人员必须按船方要求,确定好装舱顺序及装舱的位置。在指挥吊装作业时,要正确合理,勿使碰撞舱口或船上物体,起吊运行要稳,严禁急甩、急落、急起、急停。
[0040]1.7落勾时,落至作业面400mm应停止下落,作业人员扶正后,方可落下。
[0041]1.8车辆放置到指定位置后,将所用工具取出,开始进行下一项作业。
[0042]1.9车辆的加固,要按船方的要求进行。
[0043]2) 二层码放
[0044]2.1货主和船方要求二层码放时,要提出申请,并提供有关资料,工艺部制定装卸工艺。作业时必须有调度员进行组织,工艺指导员进行技术指导,安监员、质检员进行安全质量监督。[0045]2.2 二层作业通常选用扣类工具,作业时需将自卸车货斗升起后进行穿扣作业。
[0046]2.3作业前,司机要对自卸车进行扬斗实验。将货斗扬起后,观察其支撑液压缸有无滑落的现象,若有则应及时维修,消除滑落现象。
[0047]2.4货斗扬起后,观察其下方有无支架,若有支架,则将支架竖起并向后拉至最大角度,使其在支撑液压缸失控时起到安全支撑的作用;若无支架,则需在货斗底部两侧的合适位置打好眼木,以防支撑液压缸失控使货斗落下。
[0048]2.5参考车辆的重心位置,作业人员应将适宜长度的扣类工具穿过车架,并与钩挂在吊装机械钩头上的支杠相连。且应在车辆适当的位置拴好平衡拉绳。
[0049]2.6兜挂完毕,指挥人员必须对兜挂处进行严格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示意将车辆吊挺。
[0050]2.7起吊要平稳,作业人员要站位合理,要随车辆起吊后的方位变化,加强警惕和躲闪,并要拉好平衡绳,使车辆不发生摆动和摇晃。
[0051]2.8作业人员必须按船方要求,确定好装舱顺序及装舱的位置。在指挥吊装作业时,要正确合理,勿使碰撞舱口或船上物体,起吊运行要稳,严禁急甩、急落、急起、急停。
[0052]2.9落勾时,落至作业面400mm应停止下落,作业人员扶正后,方可码放在第一层车辆的上方。
[0053]2.9.1落勾前,作业人员应在第一层车辆上方安放用于支撑上一层车辆的专用隔垫物。
[0054]2.9.2上一层车辆的车头方向与下一层车辆的车尾方向一致。
[0055]2.10车辆落稳后,作业人员将所用工具取出,机械司机将车辆货斗复位。
[0056]2.11车辆的加固,要按船方的要求进行。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卸车二层码放的操作方法,该方法是在船舶舱内或甲板上装卸自卸车,该包括有以下步骤: 1)一层码放 ,1.1自卸车在作业前应确认其自重是否与标重一致,检查货斗内是否有其他货物,遇雨天则要检查货斗内是否有存水,并应及时进行相应处理; ,1.2作业前,作业人员应根据装卸自卸车车辆的件重、规格,选用相应的工属具,在使用前,必须对所述工属具进行检查,检查合格方可使用,在作业过程中要随时检查,发现损坏要及时更换,杜绝安全隐患; ,1.3使用汽车网络吊具,要先确定前后轮胎的兜挂位置,并以两者之间的距离,将吊具网络铺正铺平,车辆方可缓慢挪至铺好的网络上,在所述吊具与装卸自卸车车身发生磨擦的地方,及在所述吊具与轮胎之间受力点处放好各种衬垫物,以防止将车辆外皮滑伤,并应在适当的位置拴好平衡拉绳,拉绳长度要根据作业的需要而定; 1.4起吊前必须将准备吊装的自卸车熄火,当兜挂完毕,指挥人员必须对兜挂处进行严格检查,经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示意将装卸自卸车的车辆勾挂吊挺,即将车辆轮胎刚刚离开地面,为保证车辆在吊起的过程中受力均匀,将车辆吊挺后,再将自卸车的手刹拉起,锁定好方向盘转向; ,1.5起吊要平稳,作业人员要站位合理,要随自卸车的车辆起吊后的方位变化,加强警惕和躲闪,并要拉好平衡绳,使自卸车的车辆不发生摆动和摇晃; ,1.6作业人员必须按船方要求,确定好装舱顺序及装舱的位置,在指挥吊装作业时,起吊运行平稳,勿使碰撞舱口或船上物体; ,1.7落勾时,落至距离船舶舱 底 面或甲板的作业面400mm处应停止下落,作业人员扶正后,方可落下; ,1.8自卸车的车辆放置到指定位置后,作业人员将汽车网络吊系与吊装在起重机钩头的吊装杠的下手分离,放在作业面上,将自卸车的车辆启动挪动,将所用汽车网络取出,将自卸车的车辆复位,开始进行下一项作业; ,1.9对自卸车的车辆的加固,要按船方的要求进行; ,2)二层码放 ,2.1货主和船方要求二层码放时,要提出申请,并提供有关资料,工艺部制定装卸工艺,作业时必须有调度员进行组织,工艺指导员进行技术指导,安监员、质检员进行安全质量监督; ,2.2 二层作业通常选用扣类工属具,作业时需将自卸车货斗升起后,将两根扣类工具的一端分别穿过车辆前后两处钢结构大梁后,四个吊点分别与装在起重机钩头的吊装杠的四个下手相连; ,2.3作业前,要对自卸车的车辆进行扬斗实验,将货斗扬起后,观察自卸车货斗支撑液压缸有无滑落的现象,若有则应及时维修,消除滑落现象; 自卸车货斗扬起后,观察自卸车的车辆下方有无支架,若有支架,则将支架竖起并向车尾方向拉至< 100度角,使自卸车货斗在支撑液压缸失控时支架起到安全支撑的作用;若无支架,则需在自卸车货斗底部两侧的合适位置放好隔垫物,以防支撑液压缸失控使货斗落下;. 2.4起吊前必须将准备吊装的自卸车熄火,根据车辆的重心位置,作业人员应将适宜长度的扣类工属具穿过车架,并与钩挂在吊装机械钩头上的支杠相连,且应在自卸车车辆适当的位置拴好平衡拉绳;. 2.5兜挂完毕,指挥人员必须对兜挂处进行严格检查,确认无误后,方可示意将车辆吊挺;. 2.6起吊要平稳,作业人员要站在勾行路线外,要随车辆起吊后的方位变化,加强警惕和躲闪,并要拉好平衡绳,使车辆不发生摆动和摇晃; . 2.7作业人员必须按船方要求,确定好装舱顺序及装舱的位置,在指挥吊装作业时,起吊运行要稳,勿使碰撞舱口或船上物体;. 2.8落勾时,落至作业面400mm应停止下落,作业人员扶正后,方可码放在第一层自卸车车辆的上方;. 2.8.1落勾前,作业人员应在第一层自卸车车辆上方安放用于支撑第二层的自卸车车辆的专用隔垫物;. 2.8.2所述第二层的自卸车车辆的车头方向与第一层自卸车车辆的车尾方向一致;. 2.9车辆落稳后,作业人员将所用的扣类工属具取出2.4步骤中及的扣类工属具,机械司机将车辆货斗复位;. 2.10车辆的加固,要按船方的要求进行。
【文档编号】B65G57/03GK103482368SQ201310426206
【公开日】2014年1月1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17日
【发明者】王景起, 杨文超, 张鹏, 牛晨磊, 卢成, 孙铭, 罗莉萍 申请人:天津港第二港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