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于移动式装车机的跨车厢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55885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应用于移动式装车机的跨车厢检测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移动式装车机的跨车厢检测装置,该跨车厢检测装置包括驱动装置、连杆机构和悬臂,驱动装置通过连杆机构与悬臂连接,悬臂悬空的一端安装有跨车厢检测传感器。本发明是针对现有的移动式装车机应用范围和技术方面的缺陷,设计用来监测车厢间隔的装置,与现有人工控制相比,本发明通过传感器提供车厢间隔信号,无需操作手值守,可以实时检测到车厢间空挡,观察更为准确,装车精度更高,提高了装车自动化程度;本发明采用连杆机构的伸缩功能,收起后最低端高于移动式装车机的伸缩臂架,不占用伸缩臂架下机间通道的空间;本发明起降由驱动装置完成,悬臂的竖直靠连杆机构保证,结构简单,可靠性高。
【专利说明】应用于移动式装车机的跨车厢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铁路货运【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能够在装车过程中检测车厢位置,并能判断应该进行跨接车厢作业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国内移动式装车机主要应用在沿海各大港口,实现将煤炭、矿石(粉)等货物装入铁路敞车的功能。现有的移动式装车机主要由头车、尾车、走行驱动装置、伸缩臂架和落料漏斗五部分组成,移动式装车机和地面带式输送机配合使用构成移动式装车系统,其工作原理为:待装列车停在装车线上,物料通过地面带式输送机沿尾车斜坡输送至伸缩臂架,再由安装在臂架上的皮带机输送至前端的落料漏斗,最终装入火车车厢;装车机沿平行于列车方向的地面轨道走行,依次装好每节车厢。
[0003]现有的移动式装车机在装车到两节车厢之间的空挡处时,都是由操作手观察分叉漏斗位置,在跨车厢时手动切换分叉漏斗中的料流方向。在没有检测装置的条件下,无法对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并且装车精度基本取决于操作手的经验。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针对现有移动式装车机在装车到两节车厢之间的空档处进行切换分叉漏斗中物料方向时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应用于移动式装车机的跨车厢检测装置,该跨车厢检测装置为移动式装车机在行走到两节车厢间隔处时提供信号,以便控制分叉漏斗中的摆动漏斗改变方向,将料流导引到另一节车厢,从而保证移动式装车机能够连续作业。
[0005]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移动式装车机的跨车厢检测装置,该跨车厢检测装置包括驱动装置、连杆机构和悬臂,驱动装置通过连杆机构与悬臂连接,悬臂悬空的一端安装有跨车厢检测传感器。
[0006]优选的是,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机,电机通过减速机与连杆机构连接。
[0007]进一步的,驱动装置的上方设置有遮雨护罩。
[0008]优选的是,悬臂与连杆机构连接的一端宽于悬空的一端。
[0009]进一步的,所述的跨车厢检测装置还设置有限位检测机构,该限位检测机构包括上极限限位检测装置和下极限限位检测装置,上极限限位检测装置设置在连杆机构缩回运动极限处,下极限限位检测装置设置在连杆机构伸出运动极限处。
[0010]优选的是,上极限限位检测装置采用楔形挡块进行机械限位,采用限位开关提供到位信号。
[0011]优选的是,下极限限位检测装置采用螺钉进行机械限位,采用限位开关提供到位信号,且螺钉可调节下限位的距离。
[0012]优选的是,连杆机构采用平行四边形构成的四连杆机构,四边中的下边采用双支撑臂结构,四连杆的铰接处放置有自润滑轴承。
[0013]优选的是,跨车厢检测传感器采用超声波传感器。[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是针对现有的移动式装车机应用范围和技术方面的缺陷,设计用来监测车厢间隔的装置,与现有人工控制相比,本发明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通过传感器提供车厢间隔信号,无需操作手值守,具有自动检测的功能,可以实时检测到车厢间空挡,观察更为准确,装车精度更高,提高了装车自动化程度;(2)本发明采用连杆机构的伸缩功能,收起后最低端高于移动式装车机的伸缩臂架,不占用伸缩臂架下机间通道的空间;(3)本发明起降由驱动装置完成,驱动装置采用减速机,起降由减速机直接驱动,悬臂的竖直靠连杆机构保证,结构简单,可靠性高;(4)本发明还设置有遮雨护罩,实现了对驱动装置的防护,增加了使用寿命。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附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7]附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双臂架及前端落料装置跨车厢前工作示意图。
[0018]附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双臂架及前端落料装置跨车厢后工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20]一种应用于移动式装车机的跨车厢检测装置,该跨车厢检测装置包括驱动装置1、连杆机构2和悬臂3,驱动装置I通过连杆机构2与悬臂3连接,悬臂3悬空的一端安装有跨车厢检测传感器4。
[0021]为了能够保证跨车厢检测传感器4随悬臂3起降,上述驱动装置I包括电机和减速机,电机通过减速机与连杆机构2连接,通过连杆机构2保证悬臂3的竖直。
[0022]驱动装置I的上方设置有遮雨护罩5,用于保护驱动装置I不受雨雪侵蚀。
[0023]为了增强悬臂3的稳定性,加强防风效果,保证跨车厢检测传感器4获取数据的准确性,上述悬臂3与连杆机构2连接的一端宽于悬空的一端。
[0024]本发明跨车厢检测装置还设置有限位检测机构,该限位检测机构包括上极限限位检测装置6和下极限限位检测装置7,上极限限位检测装置6设置在连杆机构5缩回运动极限处,下极限限位检测装置7设置在连杆机构2伸出运动极限处。
[0025]为了保证连杆机构2缩回运动的准确性,上述上极限限位检测装置6采用楔形挡块进行机械限位,采用限位开关提供到位信号。
[0026]为了保证连杆机构2伸出运动的准确性,上述下极限限位检测装置7采用螺钉进行机械限位,采用限位开关提供到位信号,且螺钉可调节下限位的距离。
[0027]为了进一步增强悬臂3的稳定性,加强防风效果,保证跨车厢检测传感器4获取数据的准确性,上述连杆机构2采用平行四边形构成的四连杆机构,四边中的下边采用双支撑臂结构,且四连杆的铰接处放置有自润滑轴承,使其运转灵活。
[0028]跨车厢检测传感器4采用超声波传感器,与操作手人工观察相比,更为准确,提高了装车精度。
[0029]工作过程:
1.待装列车停放在装车线上,装车机开始装备装车时,本发明跨车厢检测装置由驱动装置I带动放下到检测位置;
2.当跨车厢检测传感器4检测到在落料漏斗前方无车厢时,说明一节车厢装车即将填装完毕,装车机将运动到车厢间;
3.根据跨车厢检测传感器4提供的信号,控制漏斗内换向装置将物料输送至副装车通道,将物料装入下一节车厢,这样就实现了跨车厢时物料可以连续供给不中断,而且也不会出现将物料撒在车厢连接处的现象;随着装车机的往前移动一定的距离,漏斗内换向装置再次切换物料至主装车通道完成该车厢的装车作业;以上动作重复执行直至完成整列火车的装车作业;
4.装车作业完成后,跨车厢检测传感器4由驱动装置I带动收回到伸缩臂架上方。
【权利要求】
1.一种应用于移动式装车机的跨车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跨车厢检测装置包括驱动装置、连杆机构和悬臂,驱动装置通过连杆机构与悬臂连接,悬臂悬空的一端安装有跨车厢检测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移动式装车机的跨车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减速机,电机通过减速机与连杆机构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移动式装车机的跨车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装置的上方设置有遮雨护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移动式装车机的跨车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悬臂与连杆机构连接的一端宽于悬空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移动式装车机的跨车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跨车厢检测装置还设置有限位检测机构,该限位检测机构包括上极限限位检测装置和下极限限位检测装置,上极限限位检测装置设置在连杆机构缩回运动极限处,下极限限位检测装置设置在连杆机构伸出运动极限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移动式装车机的跨车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极限限位检测装置采用楔形挡块进行机械限位,采用限位开关提供到位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应用于移动式装车机的跨车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极限限位检测装置采用螺钉进行机械限位,采用限位开关提供到位信号,且螺钉可调节下限位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移动式装车机的跨车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杆机构采用平行四边形构成的四连杆机构,四边中的下边采用双支撑臂结构,四连杆的铰接处放置有自润滑轴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于移动式装车机的跨车厢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跨车厢检测传感器采用超声波传感器。
【文档编号】B65G67/04GK103587977SQ201310573420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3日
【发明者】丁辉, 张兴田, 鄢西华 申请人: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