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底板转运装置及隔离器腔体加工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64440阅读:105来源:国知局
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底板转运装置及隔离器腔体加工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底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其上设有储料腔和定位腔,所述定位腔和储料腔之间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定位腔和所述储料腔通过所述出料口彼此连通;形成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配合于所述储料腔的底部并与所述储料腔连通;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滑动槽内的推料机构;其中,所述出料口的高度大于等于底板的厚度且小于两倍的底板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底板转运装置,可以方便快捷的将多片底板放置好,准确稳定的完成隔离器腔体底板的送料和抓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专利说明】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底板转运装置及隔离器腔体加工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底板转运装置及隔离器腔体加工机。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在隔离器腔体加工中,其隔离器腔体底板的转运一般都是采用人工手动放料或者传送带送料的方式实现的。然而,采用人工手动放料,生产效率低;采用传送带送料需要经过振动盘有序的排列,而隔离器腔体底板本身的结构又不适合做振动盘,所以其送料方式均不是很完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底板
转运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隔离器腔体加工机。
[0005]其中,该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底板转运装置,包括:工作台,其上设有储料腔和定位腔,所述定位腔和储料腔之间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定位腔和所述储料腔通过所述出料口彼此连通;
[0006]形成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配合于所述储料腔的底部并与所述储料腔连通;
[0007]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滑动槽内的推料机构;其中,
[0008]所述出料口的高度大于等于底板的厚度且小于两倍的底板厚度。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底板转运装置还包括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旋转臂、固定所述旋转臂一端部的抓取头。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抓取头包括真空吸盘。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转臂与所述抓取头相对的一端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臂可被控制地绕所述旋转轴在180度角范围内旋转。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所述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底板转运装置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定位腔内的底板并发送传感信号。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料腔与所述推料机构相对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推料机构相适配的开口。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料机构连接有一驱动气缸。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当所述推料机构将底板推进至所述定位腔内时,所述推料机构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储料腔的下部。
[0016]相应的,一种隔离器腔体加工机,包括如上实用新型内容所述的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底板转运装置。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底板转运装置,可以方便快捷的将多片底板放置好,准确稳定的完成隔离器腔体底板的送料和抓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底板转运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0020]参图1,介绍本实用新型的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底板转运装置的一【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施方式中,该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底板转运装置包括工作台10和机械手。
[0021]所述工作台10上设有储料腔101和定位腔102,在所述定位腔102和储料腔101之间设置有出料口(图中未示出),所述定位腔102和所述储料腔101通过所述出料口(图中未示出)彼此连通,所述出料口(图中未示出)的高度大于等于底板的厚度且小于两倍的底板厚度,即,出料口每次仅可通过一块底板。底板从所述出料口(图中未示出)出来后直接进入所述定位腔102。
[0022]在所述工作台10上还设有滑动槽103,所述滑动槽位于所述储料腔101的底部并与所述储料腔101连通。
[0023]在所述滑动槽103中,设有一推料机构(图中未示出),所述推料机构(图中未示出)可由气缸30带动在所述滑动槽103中做往复运动。
[0024]在所述储料腔101与所述推料机构(图中未示出)相对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推料机构相适配的开口(图中未示出),所述推料机构(图中未示出)通过所述开口(图中未示出)推动底板。
[0025]机械手,包括旋转臂201和固定于所述旋转臂201 —端部的抓取头202,在所述抓取头202上设有真空吸盘2021,用来抓取所述定位腔102中的底板。在所述旋转臂201与所述抓取头202相对的一端设置有旋转轴203,所述旋转臂201可被控制地绕所述旋转轴203在180度角范围内旋转。
[0026]传感器(图中未示出),用于感测所述定位腔102内的底板并发送传感信号给机械手来抓取定位腔102内的底板。
[0027]继续参图1所示,将若干底板按照需要的方向和顺序层叠放入储料腔101中,储料腔101的尺寸依底板的尺寸定制,故,储料腔101可将底板初步定位,当传感器感测到需要运送底板的信号时,气缸30驱动连在气缸30头上的推料机构(图中未示出)在工作台10上的滑动槽103中向前移动,推料机构(图中未示出)从所述储料腔101与所述推料机构(图中未示出)相对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推料机构相适配的开口(图中未示出)进入储料腔101,由于设在所述定位腔102和储料腔101之间的出料口的高度大于等于底板的厚度且小于两倍的底板厚度,故,推料机构(图中未示出)每次仅可推动储料腔101最底部的一块底板进入工作台10上的定位腔102,此时,推料机构(图中未示出)的部分还位于所述储料腔101的下部,这样设计的好处在于当底板被推到定位腔102后,推料机构(图中未示出)退回到所述滑动槽103的初始位置的时候不至于带动底板往与定位腔102相反的方向运动。
[0028]底板在定位腔102进行二次定位,传感器感测到所述定位腔102内的底板并发送传感信号给机械手来抓取定位腔102内的底板,机械手接收到传感器发出的信号后运动到定位腔102是正上方,机械手向下移动,直到机械手的抓取头202上的真空吸盘2021贴在底板的上表面上,真空气路打开,底板被吸附在真空吸盘2021上,此时,气缸30也带动推料机构(图中未示出)退回到所述滑动槽103的初始位置,准备推下一块底板,与此同时,机械手向上移动,旋转180度,将底板放入下一道工序的定位腔(图中未示出)中,然后,机械手再向相反的方向旋转180度,等待指令抓取下一个底板。
[0029]相应地,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隔离器腔体加工机(未图示),该隔离器腔体加工机通过采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介绍的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底板转运装置,可以取得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底板转运装置具有的有益效果,并且,由于对该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其他结构或功能并未做出改进,故在此对该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其它结构也不再赘述。
[0030]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0031]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底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其上设有储料腔和定位腔,所述定位腔和储料腔之间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定位腔和所述储料腔通过所述出料口彼此连通; 形成于所述工作台上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配合于所述储料腔的底部并与所述储料腔连通; 可滑动地配合于所述滑动槽内的推料机构;其中, 所述出料口的高度大于等于底板的厚度且小于两倍的底板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底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底板转运装置还包括机械手,所述机械手包括旋转臂、固定于所述旋转臂一%5部的抓取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底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头包括真空吸盘。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底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与所述抓取头相对的一端设置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臂可被控制地绕所述旋转轴在180度角范围内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底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底板转运装置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于感测所述定位腔内的底板并发送传感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底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腔与所述推料机构相对的一侧开设有与所述推料机构相适配的开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底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料机构连接有一驱动气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底板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推料机构将底板推进至所述定位腔内时,所述推料机构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储料腔的下部。
9.一种隔离器腔体加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隔离器腔体加工机的底板转运装置。
【文档编号】B65G47/91GK203402685SQ201320525477
【公开日】2014年1月22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7日
【发明者】朱嘉翔, 刘明亮 申请人:苏州工业园区凯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