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渣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72116阅读:288来源:国知局
运渣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运渣桶,涉及建筑工地器材领域,包括提升架,弹压装置,桶体和桶底,桶体包括上开口端和下开口端,提升架转动连接桶体的上开口端,弹压装置设置于上开口端,弹压装置包括外壳、压杆、连杆和压簧,外壳内设有空腔和与空腔连通的通道,压杆的下端设有限位挡块并位于空腔内,压杆穿过通道并伸出外壳,连杆上端为倒“L”型并位于空腔内,压簧设在倒“L”型的上端与外壳之间,连杆穿过外壳的底部且与外壳转动连接,连杆的下端为“L”型,“L”型的下端托住桶底,通过采用弹压装置和桶底与桶体转动连接,使得运渣桶不许倾斜翻转就可以直接倾倒渣土,提高倒渣速度,节省了人力物力,提升施工效率。
【专利说明】运渣桶【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地器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运渣桶。
【背景技术】
[0002]当前土建工程施工中,挖孔桩基础工程随处可见,由此大量使用运渣桶,现在常见的就是采用塑料皮胶桶和铁皮桶,采用铁丝或者机械皮带链接提升系统,再用铁丝以挂钩的方式简单链接在桶身之上,当桶提出施工现场外时,再由人工进行倾倒。这种方式倒渣速度慢,且很费劳力,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渣桶,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运渣桶,包括提升架、弹压装置、桶体和桶底,所述桶体包括上开口端和下开口端,所述提升架转动连接所述桶体的上开口端,所述弹压装置设置于所述上开口端,所述弹压装置包括外壳、压杆、连杆和压簧,所述外壳内设有空腔和与所述空腔连通的通道,所述压杆的下端设有限位挡块并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限位挡块的尺寸大于所述通道的尺寸,所述压杆穿过所述通道并伸出所述外壳,所述连杆上端为倒“L”型并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压簧设在所述倒“L”型的上端与所述外壳之间,所述连杆穿过所述外壳的底部且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下端为“L”型,所述“L”型的下端托住所述桶底,所述桶底与所述桶体的下开口端在远离所述连杆的位置转动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桶底与所述桶体的转动连接处设有拉簧,所述拉簧一端连接所述桶体,另一端连接所述桶底。通过所述拉簧可以使所述桶底自动回归原来的位置,不需要手动收纳。
[0006]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卡环、第二`卡环和卡栓,所述提升架转动连接于所述桶体的开口端,所述第一卡环设置在所述提升架的靠近桶体的位置,所述第二卡环设置在所述桶体上,所述提升架呈竖起状态时,所述第一卡环与所述第二卡环构成一个卡栓通道,所述卡栓插置于所述卡栓通道中。这样可以在使用的时候将提升架与桶体固定,桶体不会产生晃动,使用更加方便。
[0007]进一步地,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提升架中部。通过设置手柄,使抓握提升架时更加舒适。
[000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弹压装置,同时桶底与桶体转动连接,使得运渣桶不需倾斜翻转就可以直接倾倒渣土,提高倒渣速度,节省了人力物力,提升施工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运渣桶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运渣桶的弹压装置的示意图;
[0011]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运渣桶的侧视图;[0012]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运渣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4]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运渣桶,包括提升架2、弹压装置、桶体I和桶底3,桶体I包括上开口端和下开口端,提升架2转动连接桶体I的上开口端,所述弹压装置设置于所述上开口端,所述弹压装置包括外壳5、压杆6、连杆4和压簧7,外壳5内设有空腔和与所述空腔连通的通道,压杆6的下端设有限位挡块并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限位挡块的尺寸大于所述通道的尺寸,压杆6穿过所述通道并伸出外壳5,连杆4上端为倒“L”型并位于所述空腔内,压簧7设在所述倒“L”型的上端与外壳5之间,连杆4穿过外壳5的底部且与外壳5转动连接,连杆4的下端为“L”型,所述“L”型的下端托住桶底3,桶底3与桶体I的下开口端在远离连杆4的位置转动连接。
[0015]所述弹压装置的外壳5与桶体I的上开口端固定连接。当需要卸掉渣土的时候,只需要按下压杆6,压杆6向下挤压连杆4的倒“L”型的上端,同时由于连杆4转动连接在外壳5上,连杆4形成杠杆机构,倒“L”型的上端受压向贴近桶体I的方向旋转,同时连杆4的“L”型的下端向远离桶体I的方向旋转,连杆4的“L”型的下端与桶底3脱离,在重力的作用下,渣土冲开桶底3,完成倾倒。在压簧7的作用下,顶起连杆4的倒“L”型的上端,使连杆4的“L”型的下端又重新归位,托起桶底3。
[0016]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运渣桶,包括提升架2、弹压装置、桶体I和桶底3,桶体I包括上开口端和下开口端,提升架2转动连接桶体I的上开口端,所述弹压装置设置于所述上开口端,所述弹压装置包括外壳5、压杆6、连杆4和压簧7,外壳5内设有空腔和与所述空腔连通的通道,压杆6的下端设有限位挡块并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限位挡块的尺寸大于所述通道的尺寸,压杆6穿过所述通道并伸出外壳5,连杆4上端为倒“L”型并位于所述空腔内,压簧7设在所述倒“L”型的上端与外壳5之间,连杆4穿过外壳5的底部且与外壳5转动连接,连杆4的下端为“L”型,所述“L”型的下端托住桶底3,桶底3与桶体I的下开口端在远离连杆4的位置转动连接。
[0017]桶底3与桶体I的转动连接处设有拉簧8,拉簧8 一端连接桶体1,另一端连接桶底3。通过拉簧8可以使桶底3自动回归原来的位置,不需要手动收纳。
[0018]当运渣桶装载渣土的时候,桶底3是依靠连杆4的“L”型的下端紧紧托起,等到把运渣桶提出施工现场外的时候,操作人员不需要把运渣桶放在地上或者采用传统的倾倒方式进行卸渣,而是只需要向下按压压杆6则连杆4通过传动,使得连杆4的“L”型的下端弹出,使之与桶底3分离,桶底3便在桶内渣土的重力作用下通过桶底3与桶体I的转动连接自动旋转开启,桶体I内的渣土就可以直接轻松地卸掉。为了使用更加方便,在桶体I和桶底3之间,采用拉簧8连接,使得桶底3与桶身始终保持的最大角度成75度,这个角度为最佳的放渣角度。等到渣土卸完,在拉簧8的拉力作用下或者直接将运渣桶放在地上,在按下压杆6,使连杆4的“L”型的下端弹出,待桶底3重新回到原位,放开压杆6,桶底3又重新被连杆4托起,可再次运载渣土。如此重复使用,可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力,提高施工效率
[0019]本实施例提供的运渣桶还包括第一卡环10、第二卡环11和卡栓12,提升架2转动连接于桶体I的开口端,第一卡环10设置在提升架2的靠近桶体I的位置,第二卡环11设置在桶体I上,提升架2呈竖起状态时,第一卡环10与第二卡环11构成一个卡栓通道,卡栓12插置于所述卡栓通道中。这样可以在使用的时候将提升架2与桶体I固定,避免了桶体I与提升架2的相对晃动,使得桶体I不会因为自身重心的偏移而产生渣土漏撒甚至倾覆。提升架2的中部还设有手柄9。通过设置手柄9,使抓握提升架2时手感更加舒适。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运渣桶,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架、弹压装置、桶体和桶底,所述桶体包括上开口端和下开口端,所述提升架转动连接所述桶体的上开口端,所述弹压装置设置于所述上开口端,所述弹压装置包括外壳、压杆、连杆和压簧,所述外壳内设有空腔和与所述空腔连通的通道,所述压杆的下端设有限位挡块并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限位挡块的尺寸大于所述通道的尺寸,所述压杆穿过所述通道并伸出所述外壳,所述连杆上端为倒“L”型并位于所述空腔内,所述压簧设在所述倒“L”型的上端与所述外壳之间,所述连杆穿过所述外壳的底部且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所述连杆的下端为“L”型,所述“L”型的下端托住所述桶底,所述桶底与所述桶体的下开口端在远离所述连杆的位置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渣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底与所述桶体的转动连接处设有拉簧,所述拉簧一端连接所述桶体,另一端连接所述桶底。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渣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卡环、第二卡环和卡栓,所述第一卡环设置在所述提升架的靠近所述桶体的位置,所述第二卡环设置在所述桶体上,所述提升架呈竖起状态时,所述第一卡环与所述第二卡环构成一个卡栓通道,所述卡栓插置于所述卡栓通道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渣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设置于所述提升架中部。
【文档编号】B65D88/54GK203593306SQ201320718808
【公开日】2014年5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13日
【发明者】熊勇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