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式冷板冷藏运输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4278008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模块式冷板冷藏运输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模块式冷板冷藏运输装置,包括保温箱体,所述保温箱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保温箱体分隔成冷藏室和蓄冷室,所述蓄冷室内设有冷板和循环风机,所述隔板上设有从蓄冷室流向冷藏室的出风孔和从冷藏室流向蓄冷室的进风孔,所述循环风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出风孔对接;所述冷板侧端有载冷剂进口和出口。由于冷板上设置了载冷剂的进口和出口,可利用地面制冷设备对冷板进行充冷,这一过程可直接在冷藏运输车厢上进行,充冷时间更短,冲冷完毕即可继续行驶。
【专利说明】一种模块式冷板冷藏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冷板冷藏运输设备,尤其是应用于冷藏汽车、铁路冷藏货车及冷藏集装箱中的模块式冷板冷藏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GDP的快速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逐年提高,生鲜农产品市场和消费群体逐步扩大。农牧业的快速发展和不断扩大的国内外市场消费需求同时促进了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然而我国易腐货物在运输中存在着损耗严重的问题。为了在运输过程中避免损失新鲜度,通常是利用冷藏运输箱或冷藏货柜进行输送,这些冷藏运输设备能够保持恒定的低温,是运输过程的关键所在。
[0003]目前,冷藏运输设备可根据冷源的不同分为:机械式(自身带有制冷装置)、保冷式(主要是利用冰或干冰等)、蓄冷式。机械式冷藏运输中由于车厢需要附加制冷机组,无疑增大了车厢的自重和体积,从而降低载货量,并且,制冷机组维修、使用成本较高,运行噪音较大,增加油耗和环境污染。
[0004]在城市冷藏配送及中短途冷藏运输过程中,出于成本考虑,很多食品企业或物流公司使用无制冷设备的保温车甚至普通卡车运输需要冷藏的货物,一些司机经常不开机制冷,导致货物的运输品质得不到保证,而且有的司机控温温度设置也不合理。
[0005]对于蓄冷式冷藏运输车厢,可使用不同的蓄冷剂来满足各种冷量需求,制冷能力决定于蓄冷器表面积与蓄冷剂数量及温度。蓄冷式冷藏运输是一种优势较为明显的冷藏运输技术,不仅能充分保证冷冻冷藏货物的配送质量,利用低谷电充冷,大大降低了制冷成本,特别是对于能源紧缺、环境保护迫在眉睫的今天,蓄冷式冷藏运输正好满足了对节能环保、运行费用低的冷藏运输装备的需求。
[0006]然而,现有的蓄冷式冷藏运输设备有三个缺点。一是,在运输过程中,若冷量释放完毕,开启车载发动机,利用车载制冷系统进行充冷,这种车辆造价高、自重大,制冷剂容易泄漏,管理难;二是,对于利用地面制冷系统的冷板冷藏运输设备而言,中途则需要停车插接电源,需要较长的充冷时间,降低了车辆的使用效率,也增加了运输的成本;三是,冷板不能进行撤换,难以根据货物的运输要求调整冷板温度,降低了车辆的利用率。

【发明内容】

[0007]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模块式冷板冷藏运输装置,能够直接对保温箱体的冷板进行充冷,提高了运输车辆的使用率,降低了运输成本。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块式冷板冷藏运输装置,包括保温箱体,所述保温箱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保温箱体分隔成冷藏室和蓄冷室,所述蓄冷室内设有冷板和循环风机,所述隔板上设有从蓄冷室流向冷藏室的出风孔和从冷藏室流向蓄冷室的进风孔,所述循环风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出风孔对接;所述冷板侧端有载冷剂进口和出口。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当冷板充冷完毕后,启动循环风机,循环风机将蓄冷室内的冷空气通过出风孔抽到冷藏室内使冷藏室制冷并冷藏货物;由于蓄冷室内被至负压,冷藏室内通过热交换后的空气通过进风孔重新进入蓄冷室,在循环风机的作用下,空气回冲进风孔出流动到出风孔处,空气在流动过程中与冷板进行热交换从而变成冷空气,该部分的冷空气再次通过出风孔进入冷藏室,如此循环,蓄冷室内的冷板能够源源不断的为冷藏室输送冷气,达到冷藏运输的目的。由于冷板上设置了载冷剂的进口和出口,可利用地面制冷设备对冷板进行充冷,这一过程可直接在冷藏运输车厢上进行,充冷时间更短,冲冷完毕即可继续行驶。
[0009]作为改进,所述出风孔位于隔板的上端,进风孔位于隔板的下端,所述冷板位于进风孔与循环风机之间,保证使循环的风能够与冷板进行热交换。
[0010]作为改进,所述循环风机的输出端直接固定在所述隔板上并与所述出风孔对准。
[0011]作为改进,所述循环风机的输出端通过一段风道与所述出风孔对接。
[0012]作为改进,所述蓄冷室内设有支撑架,所述冷板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由于可拆卸的冷板安装在蓄冷室内,有单独的侧门进行更换作业,可实现快速撤换,车辆无需等待较长时间的充冷,只需快速更换新的冷板即可,减少了车辆运行成本,提高了车辆的利用率。
[0013]作为改进,所述冷板的底部高于所述进风孔,防止冷板阻挡进风孔的进风。
[0014]作为改进,在冷藏室内设置有多个与出风孔导通的冷风道,所述冷风道的表面均开设有多个冷风出口。
[0015]作为改进,所述保温箱体上对应所述蓄冷室处设有开合门。打开开合门即可对冷板进行充冷。
[00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17]1、由于冷板上设有载冷剂的进出口,可利用地面制冷设备对蓄冷板进行充冷,这一过程可直接在冷藏运输车厢上进行,充冷时间更短,冲冷完毕即可继续行驶;
[0018]2、由于可拆卸的冷板安装在蓄冷室内,有单独的侧门进行更换作业,可实现快速撤换,车辆无需等待较长时间的充冷,只需快速更换新的冷板即可,减少了车辆运行成本,提高了车辆的利用率;
[0019]3、冷板可拆装,可根据所装货物的温度要求更换不同共晶温度的冷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模块式冷板冷藏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制冷设备直接为冷藏运输装置充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23]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新型模块式冷板冷藏运输装置,其包括一呈平行六面体结构的保温箱体1,在保温箱体I的内部设置有一隔板2,该隔板2将保温箱体I的内部空间分隔成较大的冷藏室A和较小的蓄冷室B,蓄冷室B具体是位于隔板和保温箱体I的端壁之间。蓄冷室B内设置有一冷板3和循环风机4,冷板3内设置蓄冷条且可拆卸的安装在蓄冷室B内的支撑架6上,便于冷板3的拆装。隔板2上端部开设有一出风孔9,其下端部开设有一进风孔5,上述循环风机4固定在保温箱体I顶壁上,循环风机4的输入端朝下,冷板3位于进风孔5和循环风机4的输入端之间,当循环风机4启动后,冷藏室A和蓄冷室B中的空气可经过进风孔5、循环风机4以及出风孔9循环流动。
[0024]为了能够便于空气循环,在上述的蓄冷室B中,位于保温箱体I的底壁上的支撑架6,可拆卸的冷板3安装在该支撑架6上,支撑架6将冷板3抬高并与底壁保持一定距离,使冷板3的底面高于进风孔5,这样气流就不会因为受到冷板3的阻挡,由此即可避免在进风孔5处形成回流。装货前,可根据所装货物的温度要求更换不同共晶温度的冷板3。
[0025]本实用新型中冷风输送不局限于上述结构,其可以在保温箱体I内采用其他的布置方式,只要保证在冷藏室A内均匀输出冷气即可,例如,可在出风孔9后接一段风道并于风道上部送风口来实现均匀送风。当然,保温箱体I的结构并非局限于平行六面体状,其还可以采用其他适用于运输的结构形式。
[0026]如图1、2所示,在使用过程中,启动循环风机4,循环风机4促使冷藏室A和蓄冷室B中的空气进行循环流动,循环风机4可通过温度感应器进行控制其启停及风速、风量。冷藏室A的空气与冷板3进行热交换,形成低温空气,该低温空气经由冷风出口 9均匀的进入到冷藏室A中,对冷藏室A中的环境做降温处理,之后再次经由进风孔5进入到蓄冷室B与冷板3进行热交换,该循环过程持续进行,能够保证冷藏室A中处于要求的低温状态,并且在车辆运行过程中,无需附带任何车载供冷设备。
[0027]在车辆运输过程中,可沿车辆运输路线配置充冷站。当蓄冷板冷量不够时,由冷却设备10向冷板输送载冷剂进行充冷,充冷完毕后将载冷剂抽出。此过程可直接在运输车上进行,方便快捷。此外由于冷板3可拆卸的安装在保温箱体I内,可快速更换冷板3,充冷站内预设的冷板3预先通过充冷设备进行充冷,车辆行进至充冷站后,可快速的将冷量释放完的冷板3拆卸,更换充冷完成的冷板,此过程节省时间,在准备较短的时间以后,车辆即可马上继续行驶。
[0028]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变形,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变形都应该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模块式冷板冷藏运输装置,包括保温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体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保温箱体分隔成冷藏室和蓄冷室,所述蓄冷室内设有冷板和循环风机,所述隔板上设有从蓄冷室流向冷藏室的出风孔和从冷藏室流向蓄冷室的进风孔,所述循环风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出风孔对接;所述冷板侧端有载冷剂进口和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式冷板冷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孔位于隔板的上端,进风孔位于隔板的下端,所述冷板位于进风孔与循环风机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式冷板冷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机的输出端直接固定在所述隔板上并与所述出风孔对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式冷板冷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风机的输出端通过一段风道与所述出风孔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式冷板冷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冷室内设有支撑架,所述冷板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块式冷板冷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板的底部高于所述进风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式冷板冷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冷藏室内设置有多个与出风孔导通的冷风道,所述冷风道的表面均开设有多个冷风出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式冷板冷藏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箱体上对应所述蓄冷室处设有开合门。
【文档编号】B65D88/74GK203652423SQ201320871789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27日
【发明者】刘广海, 谢如鹤, 王宏, 邹毅峰, 陶文博 申请人:广州大学, 广州拜尔空港冷链物流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