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纱装置、卷绕单元、纤维机械及接纱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接纱装置(10),其具有:分别将断开的纱线的纱线端(YA、YB)拉入来进行解捻的第1解捻部(40A)及第2解捻部(40B);和对由各第1解捻部(40A)及第2解捻部(40B)解捻的纱线端(YA、YB)彼此进行捻合的接纱部(50),在第1解捻部(40A)及第2解捻部(40B)中分别设有监视纱线端(YA、YB)的解捻状态的解捻监视部。
【专利说明】接纱装置、卷绕单元、纤维机械及接纱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接纱装置,卷绕单元,纤维机械及接纱方法。
【背景技术】
[0002]在搭载于自动络纱机等纤维机械的在接纱装置中,将切断的纱线的纱线端拉入至解捻部而将纱线解捻后,将纱线端彼此连接。作为将纱线解捻的方法,具有使压缩空气作用在纱线上而将纱线解捻的方法。此时,若纱线的解捻不充分,则在连接纱线端彼此时,可能会产生纱线的连接处变得较弱的不良情况。
[0003]在上述的纱线的解捻方法中,作为纱线的解捻不充分的一个主要原因,能够列举将纱线解捻的压缩空气的供给不良。就此,例如在日本专利第4727918号公报所记载的在接纱装置中,通过压力传感器检测向将纱线解捻的解捻部供给压缩空气的管的压力,在检测出管内的压力降低的情况下,判断在控制压缩空气的供给的电磁阀中存在缺陷。由此,在日本专利第4727918号公报的在接纱装置中,抑制了纱线的解捻变得不充分的情况。
[0004]但是,作为纱线的解捻变得不充分的主要原因,并不一定是因为压缩空气的供给所导致的,存在各种原因。由此,要求在接纱装置中检测纱线自身解捻的不良情况。
【发明内容】
[0005]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检测纱线解捻的不良情况的接纱装置、卷绕单元、纤维机械及接纱方法。
[0006]本发明的接纱装置,将纱线端彼此连接,其具有:将断开的纱线的纱线端拉入来进行解捻的解捻部;和对由解捻部解捻的纱线端彼此进行捻合的接纱部,解捻部中设有监视纱线端的解捻状态的解捻监视部。
[0007]在该在接纱装置中,在解捻部中设有监视纱线的解捻状态的解捻监视部。由此,在接纱装置中能够把握纱线自身的解捻状态。因此,在接纱装置中能够检测纱线解捻的不良情况。其结果为,在接纱装置中能够抑制在纱线的接头处产生不良。
[000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为,解捻部具有拉入纱线端的空间,并向该空间供给压缩空气,解捻监视部监视空间内的纱线端的解捻状态。由此,在接纱装置中,能够在纱线端被解捻的位置上监视纱线端的解捻状态。因此,在接纱装置中,能够在解捻作业的过程中或解捻作业之后检测纱线的解捻的不良。
[000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为,解捻部中设有向空间喷射压缩空气的喷射孔,解捻监视部在从喷射孔喷射的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与喷射孔相比配置在下游侧。由此,在接纱装置中,能够通过压缩空气抑制纤维附着或堆积在解捻监视部上的情况。因此,在接纱装置中,能够抑制解捻监视部的纱线端的检测精度的降低。
[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为,解捻监视部为具有投光部和受光部的光学式传感器。由此,在接纱装置中能够以非接触方式检测纱线端的位置。
[00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为,投光部及受光部在解捻部中的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配置有多个。纱线端在解捻部中通过压缩空气被解捻后,则其长度会变长。在接纱装置中,由于配置多个投光部及受光部,所以,能够检测例如纱线端未被解捻的未解捻状态,即纱线端未伸长的状态、或纱线端被过度解捻的过度解捻状态,即纱线端过度伸长的状态。因此,在接纱装置中,能够良好地检测纱线端解捻的不良情况。
[0012]本发明的卷绕单元,具有:上述接纱装置;喂纱部,其使纱线成为能够供给的状态;卷绕纱线的卷绕部;第I导向部,捕捉喂纱部侧的纱线端,并将该纱线端向接纱装置引导;和第2导向部,捕捉卷绕部侧的纱线端,并将该纱线端向接纱装置引导。
[0013]在该卷绕单元中,具有上述的接纱装置。由此,在卷绕单元中,能够防止在纱线端的解捻发生不良的状态下将纱线端彼此接纱的情况。因此,在卷绕单元中,能够防止接头处存在不良的纱线被卷绕到卷绕部上,因此,能够维持卷绕部所卷绕的纱线的品质。
[00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为,卷绕单元具有对解捻部、接纱部、第I导向部及第2导向部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控制部具有基于解捻监视部的监视结果来判断纱线端是否成功解捻的判断部,在通过判断部判断为在纱线端的解捻时产生不良的情况下,使接纱装置的接纱作业停止。由此,在卷绕单元中,能够防止解捻不充分的纱线端被接纱。
[00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为,判断部基于开始解捻前的纱线端的长度和解捻结束后的纱线端的长度而判断纱线端是否成功解捻。由此,在卷绕单元中,能够高精度地判断纱线端是否成功解捻。
[00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为,判断部基于从开始纱线端的解捻时到纱线端的解捻结束时飞散的纱线的量,而判断纱线端是否成功解捻。由此,在卷绕单元中,能够高精度地判断纱线端是否成功解捻。
[0017]本发明的纤维机械,具有:上述卷绕单元;对卷绕单元的各个控制部进行管理控制的上级控制部;和显示卷绕单元的动作状况的显示部,在通过判断部判断为在纱线端的解捻中发生不良的情况下,将该趣旨在显示部上显示。
[0018]在该纤维机械中,在通过判断部判断为在纱线端的解捻中发生不良的情况下,将该趣旨在显示部上显示。由此,在纤维机械中,能够容易地特定在哪个卷绕单元的在接纱装置中发生了解捻的不良。
[0019]本发明的接纱方法,用于连接纱线端彼此,其包括:将断开的纱线的纱线端拉入来进行解捻的解捻工序;对在解捻工序中被解捻的纱线端彼此进行捻合的接纱工序;在解捻工序中监视纱线端的解捻状态的监视工序;和基于监视工序中的纱线端的解捻状态的监视结果来判断纱线端是否成功解捻的判断工序,在判断工序中判断为在纱线端的解捻时产生不良的情况下,停止接纱作业。
[0020]在该接纱方法中,包含基于监视工序中的纱线端的解捻状态的监视结果来判断纱线端是否成功解捻的判断工序,在判断为在纱线端的解捻中发生不良的情况下停止接纱作业。由此,在接纱方法中,能够防止解捻不充分的纱线端被接纱。因此,在接纱方法中,能够防止接头较弱的纱线或外观不好的接头被卷绕,能够防止品质降低。
[002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为,在判断工序中,基于开始解捻前的纱线端的长度和解捻结束后的纱线端的长度而判断纱线端是否成功解捻。由此,在接纱方法中,能够高精度地判断纱线端是否成功解捻。
[002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可以为,判断工序中,基于从开始纱线端的解捻时到纱线端的解捻结束时飞散的纱线的量而判断纱线端是否成功解捻。由此,在接纱方法中,能够高精度地判断纱线端是否成功解捻。
[0023]根据本发明,能够检测纱线解捻的不良情况。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卷绕单元的主视图。
[0025]图2是图1的接纱装置的纵剖视图。
[0026]图3是表示解捻部的截面构成的图。
[0027]图4是表示纱线卷绕单元的构成的图。
[0028]图5是表示解捻状态的图。
[0029]图6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解捻部的截面构成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此外,在附图的说明中,对相同或相当要素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0031][卷绕单元的构成]
[0032]如图1所示,卷绕单元I将纱线Y从喂纱纱管B卷绕至卷装P上。喂纱纱管B由前一工序的精纺机形成,例如,在设置在托盘上的状态下从精纺机输送而来。此外,通过排列设置多个卷绕单元1,而构成纤维机械即自动络纱机。
[0033]卷绕单元I中沿纱线Y的移动路径即纱道从上游侧(这里为下侧)以如下顺序而设有:纱管支承部(喂纱部)2、纱线退绕辅助装置3、预清纱器4、门式张力器5、张力传感器
6、下纱线捕捉装置(第I导向部)7、接纱装置10、刀具9、纱线清纱器11、上纱线捕捉装置(第2导向部)12及卷绕部13。这些各构成安装在机台8上。
[0034]纱管支承部2在使喂纱纱管B直立的状态下对其进行支承,由此,使纱线Y成为能够供给的状态。纱线退绕辅助装置3通过配置在喂纱纱管B的上方的筒状部件,来控制从喂纱纱管B退绕的纱线Y的气圈。门式张力器5通过由梳齿状的固定门及可动门构成的一对门而将纱线Y保持成锯齿状,由此,对移动的纱线Y付与规定张力。张力传感器6测定由门式张力器5所付与的纱线Y的张力。
[0035]预清纱器4通过隔着纱道以规定间隔配置的一对限制部件,来预先限制比规定值大的纱线缺陷的通过。纱线清纱器11在纱线Y的卷绕中检测粗节等纱线缺陷。刀具9在由预清纱器4限制纱线缺陷的通过时或在由纱线清纱器11检测出纱线缺陷时,将纱线Y切断。接纱装置10在基于刀具9的纱线Y切断时、或在纱线Y的断纱时,连接卷装P侧的纱线端和喂纱纱管B侧的纱线端。
[0036]下纱线捕捉装置7能够以轴线α为中心转动地安装在机台8上,在其转动端设有吸引口 7a。吸引口 7a在接纱装置10的上部和预清纱器4的下部之间转动。下纱线捕捉装置7在基于刀具9的纱线Y切断时或在纱线Y的断纱时,使吸引口 7a转动至预清纱器4的下部侧而由吸引口 7a吸引下侧的纱线端,然后,使吸引口 7a转动至接纱装置10的上部侧而将下侧的纱线端引导并交接至接纱装置10。
[0037]上纱线捕捉装置12能够以轴线β为中心转动地安装在机台8上,在其转动端设有吸引口 12a。吸引口 12a在接纱装置10的下部和卷绕部13之间转动。上纱线捕捉装置12在基于刀具9的纱线Y切断时或在纱线Y的断纱时,使吸引口 12a转动至卷绕部13侧而由吸引口 12a吸引上侧的纱线端,然后,使吸引口 12a转动至接纱装置10的下部侧而将上侧的纱线端引导并交接至接纱装置10。
[0038]卷绕部13将从喂纱纱管B退绕的纱线Y卷绕在卷装P上而形成满卷的卷装P。卷绕部13具有形成有卷筒槽14a的卷绕卷筒14及能够旋转地支承卷装P的摇架15。摇架15使卷装P的表面相对于卷绕卷筒14的表面以适当的接触压力接触。卷绕部13通过电机使卷绕卷筒14驱动旋转从而使卷装P从动旋转,由此,一边使纱线Y以规定宽度横动一边将纱线Y卷绕在卷装P上。
[0039]机台8上设有控制部16、输入部17及显示部18。控制部16对卷绕单元I的各构成进行控制。输入部17例如为操作按钮等,在操作员对控制部16设定各种值等时刻使用。显示部18显示卷绕单元I的动作状况等。此外,控制部16在与自动络纱机所具有的上级控制部之间接受发送与络纱动作相关的各种信息。上级控制部统管各卷绕单元I的控制部16,并控制自动络纱机的整体。
[0040][接纱装置的构成]
[0041]接下来,对上述的接纱装置10的构成进行说明。此外,以下的说明中,为了方便而将卷装P侧称作上侧,将喂纱纱管B侧称作下侧,相对于接纱装置10而将纱线道侧称作前侦牝将其相反侧称作后侧。
[0042]如图2所示,接纱装置10具有:第I解捻部40A及第2解捻部40B ;配置在第I解捻部40A及第2解捻部40B的前侧的接纱部50 ;以夹持第I解捻部40A及第2解捻部40B的方式旋转的一对纱线归拢杆81 ;和以夹持接纱部50的方式旋转的一对止捻杆82。接纱装置10经由支承各构成的架体而安装在机台8上。
[0043]在第I解捻部40A及第2解捻部40B的上侧及下侧,以隔着接纱部50相对的方式分别配置有第I引导板21及第2引导板22。在第I引导板21上形成有引导槽21a及引导槽21b,在第2引导板22上形成有引导槽22a及引导槽22b。第I引导板21的引导槽21a在上下方向中与第2引导板22的引导槽22a相对,第I引导板21的引导槽21b在上下方向上与第2引导板22的引导槽22b相对。
[0044]向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的引导槽21a及引导槽22a中导入有由纱线归拢杆81归拢的上侧的纱线端YA( S卩,由上纱线捕捉装置12引导的上侧的纱线端YA)。另一方面,向在上下方向上相对的引导槽21b及引导槽22b中导入有由纱线归拢杆81归拢的下侧的纱线端YB(即,由下纱线捕捉装置7引导的下侧的纱线端YB)。
[0045]在第I引导板21的上侧设有第I握持部60A,在第2引导板22的上侧设有第I切断部70A。第I握持部60A在第I握持位置69A上握持被导入至引导槽21a中的上侧的纱线端YA。第I切断部70A在由第I握持部60A握持有上侧的纱线端YA的状态下,在第I切断位置79A上切断被导入至引导槽22a中的上侧的纱线端YA。
[0046]而且,在第2引导板22的下侧设有第2握持部60B,在第I引导板21的下侧设有第2切断部70B。第2握持部60B在第2握持位置69B上握持被导入至引导槽22b中的下侧的纱线端YB。第2切断部70B在由第2握持部60B握持有下侧的纱线端YB的状态下,在第2切断位置79B上切断被导入至引导槽21b中的下侧的纱线端YB。
[0047]如上所述,第I引导板21配置在第I握持部60A和第I切断部70A之间,来限制上侧的纱线端YA向与第I握持部60A和第I切断部70A相对的方向(即沿纱道的方向)垂直的第I方向(这里为左右方向)的移动。另外,第2引导板22配置在第2握持部60B和第2切断部70B之间,来限制下侧的纱线端YB向与第2握持部60B和第2切断部70B相对的方向(即,沿纱道的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这里为左右方向)的移动。
[0048]第I解捻部40A在由第I握持部60A握持有上侧的纱线端YA的状态下,将由第I切断部70A切断的上侧的纱线端YA拉入来解捻。如图2及图3所示,在第I解捻部40A中设有与使纱线端YA解捻的解捻空间S连通的喷射孔44。喷射孔44配置在第I解捻部40A中的纱线端YA的导入口 40Aa侧(图示右侧)。喷射孔44配置在例如从导入口 40Aa进入5mm左右的位置上。喷射孔44向解捻空间S喷射解捻用空气(压缩空气)。喷射孔44上连接有未图示的空气供给源。
[0049]第2解捻部40B在由第2握持部60B握持有下侧的纱线端YB的状态下,将由第2切断部70B切断的下侧的纱线端YB拉入来解捻。如图2及图3所示,在第2解捻部40B中设有与使纱线端YB解捻的解捻空间S连通的喷射孔44。喷射孔44配置在第2解捻部40B中的纱线端YB的导入口 40Ba侧。
[0050]如图3所示,在第I解捻部40A及第2解捻部40B上分别设有作为解捻监视部的第I传感器90及第2传感器92。第I传感器90为光学式传感器,具有投光部90a和受光部90b。投光部90a及受光部90b配置在隔着解捻空间S彼此相对的位置上。第2传感器92为光学式传感器,具有投光部92a和受光部92b。投光部92a及受光部92b配置在隔着解捻空间S彼此相对的位置上。第I解捻部40A和第2解捻部40B具有相同的构成。以下,以第I解捻部40A为一例进行说明。
[0051]第I传感器90配置在第I解捻部40A中的纱线端YA的导入口 40Aa侧。第I传感器90与喷射孔44相比配置在解捻空间S中的解捻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侧。第2传感器92与第I传感器90相比配置在解捻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侧。S卩,第I解捻部40A中,从导入口 40Aa侧以如下顺序配置有喷射孔44、第I传感器90及第2传感器92。
[0052]第I传感器90及第2传感器92检测纱线端YA。第I传感器90在纱线端YA位于投光部90a和受光部90b (投光部92a和受光部92b)之间时输出检测信号。第I传感器90及第2传感器92将检测信号向控制部16的判断部19输出。
[0053]如图4所示,控制部16具有判断部19。判断部19判断第I解捻部40A及第2解捻部40B中的纱线端YA、YB是否成功解捻。判断部19接收从第I传感器90及第2传感器92输出的检测结果(监视结果)后,基于该检测结果判断纱线端YA、YB是否成功解捻。具体来说,判断部19基于开始纱线端YA、YB的解捻前的长度和纱线端YA、YB的解捻结束时的长度,来判断纱线端YA、YB是否成功解捻。
[0054]如图5(b)所示,判断部19在由第I传感器90检测出纱线端YA、YB且没有由第2传感器92检测出纱线端YA、YB的情况下,判断为纱线端YA、YB的解捻没有异常地进行实施。另一方面,如图5(a)所示,判断部19在没有由第I传感器90检测出纱线端YA、YB的情况下,判断为纱线端YA、YB处于没有被解捻的未解捻(即在解捻中发生不良情况)。另夕卜,如图5(c)所示,判断部19在由第2传感器92检测出纱线端YA、YB的情况下,判断为纱线端YA、YB处于过度解捻(即在解捻中发生不良情况)。此外,判断部19在由第2传感器92以规定时间连续地检测出纱线端YA、YB的情况下,判断为纱线端YA、YB处于过度解捻。即,判断部19在由第2传感器92零星地且不足规定时间地检测出纱线端YA、YB的情况下,判断为具有例如从纱线端YA、YB飞散的纤维。
[0055]另外,判断部19在由第2传感器92以规定时间连续地检测出纱线端YA、YB后,在仅由第I传感器90检测出纱线端YA、YB的情况下,判断为纱线端YA、YB的前端飞散而判断为纱线端YA、YB处于过度解捻。
[0056]判断部19在判断为在纱线端YA、YB的解捻时发生不良的情况下,将表示该趣旨的警告信号向显示部17输出。显示部17接收到从判断部19输出的警告信号后,进行表示在纱线端YA、YB的解捻中产生不良情况(解捻状态不良好)这一趣旨的显示。此时,还可以与显示部17的显示配合地发出警告音。另外,控制部16在从判断部19输出警告信号的情况下,使接纱装置10的接纱作业停止。
[0057]回到图2,接纱部50在由第I握持部60A握持有上侧的纱线端YA且由第2握持部60B握持有下侧的纱线端YB的状态下,捻合由第I解捻部40A解捻的上侧的纱线端YA和由第2解捻部40B解捻的下侧的纱线端YB。在接纱部50中使纱线端YA和纱线端YB捻合时,由纱线归拢杆81将纱线端YA及纱线端YB从第I解捻部40A及第2解捻部40B引出,并由止捻杆82将纱线端YA及纱线端YB的前端部分在接纱部50的附近按压。
[0058][接纱装置的动作]
[0059]接下来,说明上述的接纱装置10的动作(即,接纱装置10中实施的接纱方法)。
[0060]如图2所示,纱线归拢杆81向第I解捻部40A及第2解捻部40B侧旋转,由此,由上纱线捕捉装置12引导的上侧的纱线端YA及由下纱线捕捉装置7引导的下侧的纱线端YB归拢至第I解捻部40A及第2解捻部40B侧。由此,上侧的纱线端YA向第I引导板21的引导槽21a、第2引导板22的引导槽22a及接纱部50的接纱喷嘴51导入。同样地,下侧的纱线端YB向第I引导板21的引导槽21b、第2引导板22的引导槽22b及接纱部50的接纱喷嘴51导入。此外,上侧的纱线端YA及下侧的纱线端YB在向接纱喷嘴51的导入中,经由引导倾斜部53而配置在收容部52中。
[0061]接下来,导入至第I引导板21的引导槽21a中的上侧的纱线端YA在引导槽21a附近由第I握持部60A握持。同样地,导入至第2引导板22的引导槽22b中的下侧的纱线端YB在引导槽22b附近由第2握持部60B握持。接下来,导入至第2引导板22的引导槽22a中的上侧的纱线端YA在由第I握持部60A握持的状态下,在引导槽22a附近由第I切断部70A切断。同样地,导入至第I引导板21的引导槽21b中的下侧的纱线端YB在由第2握持部60B握持的状态下,在引导槽21b附近由第2切断部70B切断。
[0062]接下来,第I解捻部40A从喷射孔44向解捻喷嘴43内喷射解捻用空气,由此,由第I切断部70A切断的上侧的纱线端YA在由第I握持部60A握持的状态下,由第I解捻部40A拉入而解捻(解捻工序)。同样地,第2解捻部40B从喷射孔44向解捻喷嘴43内喷射解捻用空气,由此,由第2切断部70B切断的下侧的纱线端YB在由第2握持部60B握持的状态下由第2解捻部40B拉入而解捻(解捻工序)。
[0063]此时,纱线端YA、YB由第I传感器90及第2传感器92检测(监视工序)。判断部19基于从第I传感器90及第2传感器92输出的检测结果来判断纱线端YA、YB是否成功解捻(判断工序)。在由判断部19判断为纱线端YA、YB的解捻良好地进行的情况下,继续进行作业。另一方面,在由判断部19判断为在纱线端YA、YB的解捻时发生不良的情况下,在显示部17中显示警告。与此同时,通过控制部16停止接纱装置10的接纱作业。
[0064]在由第I解捻部40A及第2解捻部40B进行了纱线端YA、YB的解捻后,纱线归拢杆81进一步地向第I解捻部40A及第2解捻部40B侧旋转,由此,使上侧的纱线端YA从第
I解捻部40A引出,且使下侧的纱线端YB从第2解捻部40B引出。而且,上侧的纱线端YA的前端部分及下侧的纱线端YB的前端部分在接纱部50附近,由与纱线归拢杆81 —起旋转的止捻杆82按压。接下来,接纱部50从喷射孔54向收容部52内喷射接纱用空气,由此,捻合由第I解捻部40A解捻的上侧的纱线端YA和由第2解捻部40B解捻的下侧的纱线端YB (接纱工序)。此时,上侧的纱线端YA处于由第I握持部60A握持的状态,下侧的纱线端YB处于由第2握持部60B握持的状态。
[0065]接下来,纱线归拢杆81及止捻杆82向相反方向旋转,并且,第I握持部60A及第2握持部60B放开握持。由此,通过连接上侧的纱线端YA和下侧的纱线端YB而接合的纱线Y恢复至接纱装置10的前侧的纱道上。
[0066][作用及效果]
[0067]如以上说明的那样,在接纱装置10中,在第I解捻部40A及第2解捻部40B中分别配置有第I传感器90及第2传感器92。第I传感器90及第2传感器92检测第I解捻部40A及第2解捻部40B的解捻空间S中的纱线端YA、YB的位置。判断部19基于第I传感器90及第2传感器92的检测结果,来判断纱线端YA、YB的解捻状态,即纱线端YA、YB是否成功解捻。由此,在接纱装置10中能够检测纱线端YA、YB的解捻的不良。
[0068]本实施方式中,第I传感器90及第2传感器92在解捻用空气的流动方向中,与喷出解捻用空气的喷射孔44相比配置在下游侧。由此,在接纱装置10中,能够通过解捻用空气来抑制纤维附着或堆积在投光部90a、92a及受光部90b、92b上的情况。因此,在接纱装置10中,能够抑制纱线端YA、YB的检测精度的降低。
[0069]另外,本实施方式中,接纱装置10具有第I传感器90及第2传感器92,第I传感器90和第2传感器90从第I解捻部40A及第2解捻部40B中的纱线端YA、YB的导入口40Aa、40Ba侧以该顺序配置。由此,在卷绕单元I的判断部19中,在纱线端YA、YB没有由第I传感器90检测出的情况下,判断为纱线端YA、YB处于未解捻,在纱线端YA、YB由第2传感器92检测出的情况下,判断为纱线端YA、YB处于过度解捻。因此,卷绕单元I中,能够良好地判断纱线端YA、YB是否成功解捻。
[0070]本实施方式中,判断部19在判断为在纱线端YA、YB的解捻中产生不良的情况下,向显示部17输出表示该趣旨的警告信号,显示部17进行表示在纱线端YA、YB的解捻中产生不良的(解捻状态不良好)这一趣旨的显示。由此,在具有接纱装置10的自动络纱机中,能够容易地特定在哪个卷绕单元I的接纱装置10中产生了解捻的不良。
[0071]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解捻监视部而配置了第I传感器90及第2传感器92,但还可以为仅设有任意一方的传感器的构成。在仅配置一个传感器的构成中,在配置在第I传感器90的位置上的情况下,能够检测纱线端YA、YB是否处于未解捻,在配置在第2传感器92的位置上的情况下,能够检测是否处于过度解捻。
[0072]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还可以为配置第3传感器的构成。第3传感器与第2传感器92相比进一步地配置在解捻用空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侧。第3传感器检测因解捻而飞散的纤维。判断部在由第2传感器92以规定时间连续检测出纱线端YA、YB后,由第3传感器检测纤维的飞散,且在仅由第I传感器90检测出纱线端YA、YB的情况下,判断为纱线端YA、YB的前端飞散而判断为纱线端YA、YB处于过度解捻。
[0073]另外,接纱装置还可以为仅具有第3传感器的构成。此时,判断部基于从开始纱线端YA、YB的解捻时到纱线端YA、YB的解捻结束的飞散的纱线(纤维)量,来判断纱线端YA、YB是否成功解捻。判断部19在例如完全没有检测出纤维的飞散的情况下,判断为纱线端YA、YB处于未解捻。判断部19在检测出纤维的飞散的情况下,判断为纱线端YA、YB被解捻。而且,判断部19在检测出例如规定次数以上的纤维的飞散的情况下,判断为纱线端YA、YB处于过度解捻。
[0074]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第I传感器90及第2传感器92采用了透过型的光学式传感器,但解捻监视部还可以为例如反射型的光学式传感器等。
[0075]上述实施方式中,检测第I解捻部40A及第2解捻部40B的解捻空间S内的纱线端YA、YB的位置来判断解捻状态,但是还可以为,例如取得被拉入至第I解捻部40A及第2解捻部40B的解捻空间S内的纱线端YA、YB的图像或映像,并基于该图像或映像来判断纱线端的解捻状态。
[0076]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分别在第I解捻部40A及第2解捻部40B中设有喷射解捻用空气的喷射孔44的构成作为一例进行了说明,但解捻用空气的喷射方式还可以为其他的方式。图6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解捻部的截面构成的图。如图6所示,在解捻部41中,通过作为解捻部41的一部分而发挥作用的空气喷射部A而从解捻管43A的导入口 41Aa侧喷射解捻用空气。解捻用空气的喷射的方式没有特殊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接纱装置,将纱线端彼此连接,其特征在于,具有: 将断开的纱线的所述纱线端拉入来进行解捻的解捻部;和 对由所述解捻部解捻的所述纱线端彼此进行捻合的接纱部, 所述解捻部中设有监视所述纱线端的解捻状态的解捻监视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捻部具有拉入所述纱线端的空间,并向该空间供给压缩空气, 所述解捻监视部监视所述空间内的所述纱线端的解捻状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接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捻部中设有向所述空间喷射所述压缩空气的喷射孔, 所述解捻监视部在从所述喷射孔喷射的所述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上,与所述喷射孔相比配置在下游侧。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接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解捻监视部为具有投光部和受光部的光学式传感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接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光部及所述受光部在所述解捻部中的所述压缩空气的流动方向上配置有多个。
6.一种卷绕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接纱装置; 喂纱部,其使纱线成为能够供给的状态; 卷绕所述纱线的卷绕部; 第I导向部,捕捉所述喂纱部侧的纱线端,并将该纱线端向所述接纱装置引导;和 第2导向部,捕捉所述卷绕部侧的纱线端,并将该纱线端向所述接纱装置引导。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绕单元,其特征在于,具有对所述解捻部、所述接纱部、所述第I导向部及所述第2导向部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所述控制部具有基于所述解捻监视部的监视结果来判断所述纱线端是否成功解捻的判断部, 在通过所述判断部判断为在所述纱线端的解捻时产生不良的情况下,使所述接纱装置的接纱作业停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绕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部基于开始解捻前的所述纱线端的长度和解捻结束后的所述纱线端的长度而判断所述纱线端是否成功解捻。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卷绕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部基于从开始所述纱线端的解捻时到所述纱线端的解捻结束时飞散的纱线的量,而判断所述纱线端是否成功解捻。
10.—种纤维机械,其特征在于,具有: 权利要求1?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卷绕单元; 对所述卷绕单元的各个所述控制部进行管理控制的上级控制部;和 显示所述卷绕单元的动作状况的显示部, 在通过所述判断部判断为在所述纱线端的解捻中发生不良的情况下,将该趣旨在所述显示部上显示。
11.一种接纱方法,用于连接纱线端彼此,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断开的纱线的所述纱线端拉入来进行解捻的解捻工序; 对在所述解捻工序中被解捻的所述纱线端彼此进行捻合的接纱工序; 在所述解捻工序中监视所述纱线端的解捻状态的监视工序;和基于所述监视工序中的所述纱线端的解捻状态的监视结果来判断所述纱线端是否成功解捻的判断工序, 在所述判断工序中判断为在所述纱线端的解捻时产生不良的情况下,停止接纱作业。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接纱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判断工序中,基于开始解捻前的所述纱线端的长度和解捻结束后的所述纱线端的长度而判断所述纱线端是否成功解捻。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接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工序中,基于从开始所述纱线端的解捻时到所述纱线端的解捻结束时飞散的纱线的量而判断所述纱线端是否成功解捻。
【文档编号】B65H69/06GK104229560SQ201410244323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3年6月5日
【发明者】泽田映 申请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