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驱动润滑脂灌装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驱动润滑脂灌装装置,包含:进料三通管(9)、灌装容积缸(2)和灌装软管(10);灌装容积缸(2)中间设置灌装活塞(3),在内部两侧设置对灌装活塞限位用的限位装置;灌装活塞将灌装容积缸(2)内空间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保持所述2个部分的密封隔离,灌装活塞为移动式,所述第一部分能够分别与进料三通管(9)或者灌装软管(10)连通,所述第二部分也能够分别与进料三通管(9)或者灌装软管(10)连通。本实用新型优点在于:成对分布于两侧的灌装头无需外加动力,靠中间进料管路里自身的压力交替灌装,节省了灌装驱动力;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易于控制;且交替灌装互相抵消了辅助时间,速度是同类灌装机的2倍,适用于润滑脂等粘稠物质的自动灌装领域。
【专利说明】自驱动润滑脂灌装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压可流动的粘稠物质的灌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驱动灌装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于润滑脂灌装,润滑脂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润滑材料,它不同于润滑油,是一种非固非液的粘稠物质。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全自动或半自动润滑脂灌装机结构复杂,成本高,效率低,维修困难。
[0003]一方面,对于润滑脂类粘稠物质,灌装时必须有足够大的驱动力才能实现灌装,无形中增加了自动灌装机的成本;另一方面,现有的润滑脂灌装机都存在辅助时间长、生产效率低的缺陷,而且供料管路里压力随着间断性灌装而频繁波动,对物料特性和软管寿命都有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灌装速度快的自驱动灌装装置。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驱动灌装装置,其中:包含:进料三通管、灌装容积缸和灌装软管;
[0006]灌装容积缸中间设置灌装活塞,在内部两侧设置对灌装活塞限位用的限位装置;灌装活塞将灌装容积缸内空间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保持所述2个部分的密封隔离,灌装活塞为移动式;
[0007]进料三通管的一个入口作为物料的进口,进料三通管两个出口分别连接到2个气动三通阀;
[0008]其中第一气动三通阀的另外两个端口中,一端与灌装容积缸的第一部分连通,另一端连接到一个灌装软管;
[0009]其中第二气动三通阀的另外两个端口中,一端与灌装容积缸的第二部分连通,另一端连接到另一个灌装软管;
[0010]第一气动三通阀选择性地连通灌装容积缸的第一部分和进料三通管、或者连通灌装容积缸的第一部分和一个灌装软管;
[0011]第二气动三通阀选择性地连通灌装容积缸的第二部分和进料三通管、或者连通灌装容积缸的第二部分和另一个灌装软管。
[0012]如上所述的自驱动灌装装置,其中,所述两个气动三通阀转换连通对象时同时动作,在第一气动三通阀连通灌装容积缸的第一部分和进料三通管时,第二气动三通阀连通灌装容积缸的第二部分和另一个灌装软管;在第一气动三通阀连通灌装容积缸的第一部分和一个灌装软管时,第二气动三通阀连通灌装容积缸的第二部分和进料三通管。
[0013]如上所述的自驱动灌装装置,其中,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灌装容积缸内部一侧的容积缸端头和安装于另一侧的容积缸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阀座、调节阀端头、锁紧螺母和调节阀杆,所述调节阀座、调节阀端头固定于灌装容积缸,调节阀杆长度可调,锁紧螺母用于锁紧调节阀杆。
[0014]如上所述的自驱动灌装装置,其中,所述自驱动灌装装置还包括连接于灌装软管的灌装头和灌装头升降装置,所述灌装头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气缸和固定在支撑架上的直线导轨,用于控制灌装头的上下方向的位置。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0016]成对分布于两侧的灌装头无需外加动力,靠中间进料管路里自身的压力交替灌装,节省了灌装驱动力,结构简单,成本低;灌装原理简单,容易实现自动控制,调整维修方便;两侧交替灌装互相抵消了辅助时间,速度是同类灌装机的2倍;并且交替灌装,供料管路压力波动小,对脂类物料特性影响小。适用于润滑脂等粘稠物质的自动灌装领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驱动润滑脂灌装A节拍;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自驱动润滑脂灌装B节拍。
[0019]图中:1.容积缸端头;2.灌装容积缸;3.灌装活塞;4.调节阀座;5.调节阀端头;6.锁紧螺母;7.调节阀杆;8.气动三通阀;9.进料三通管;10.灌装软管;11.灌装头;12.升降气缸;13.支撑架;14.直线导轨;15.包装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0021]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成对灌装头的数量。
[0022]在本实用新型中,为了便于描述,将交替灌装分别称作灌装A节拍和灌装B节拍。灌装A节拍如图1所示;灌装B节拍如图2所示。叙述中,如:上、下、左、右等位置关系根据图1和图2所示。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成对分布于两侧的灌装头无需外加动力,靠中间进料管路里自身的压力交替灌装。自驱动灌装装置包括进料三通管9,进料三通管9两个出口分别连接气动三通阀8,气动三通阀8上端与固定在支撑架13上的灌装容积缸2连通,另一端分别连接灌装软管10,灌装软管10连通灌装头11 ;气动三通阀8可以选择性地连通灌装容积缸2和进料三通管9、或者连通灌装容积缸2和灌装软管10。
[0025]如图1和图2所示,其结构特征还包括:灌装容积缸2内部中间设有灌装活塞3,并且在内部两侧设置对灌装活塞限位用的限位装置;灌装活塞将灌装容积缸内空间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即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并保持所述2个部分的密封隔离,灌装活塞为移动式;限位装置包括:容积缸端头1、容积缸调节装置;其调节装置包括调节阀座4、调节阀端头5、锁紧螺母6和调节阀杆7,如图1所示,通过改变调节阀杆7的长度,可以改变灌装活塞3能够到达的位置。
[0026]如图1和图2所示,其结构特征还在于:灌装头升降装置,它包括升降气缸12和固定在支撑架13上的直线导轨14,用于控制灌装头的上下方向的位置。
[0027]如图1和图2所示,其特征还在于:两个气动三通阀8转换方向时同时动作。
[0028]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如下:
[0029]如图1所示,靠压力流动的润滑脂进入进料三通管9,在灌装A节拍,右侧的升降气缸12驱动灌装头11下移接近包装桶15,同时打开右侧灌装头11、转换气动三通阀8的两个通口分别朝上端和右侧,润滑脂通过左侧阀进入灌装容积缸2,物料将灌装活塞3推向右侧的同时,原来在灌装容积缸2里的物料被推入右侧灌装通道,通过右侧的气动三通阀8、软管10和灌装头11,直接进入右侧包装桶15,待灌装活塞3移动到终点位置,顶住调节阀杆7,此时完成灌装A节拍。然后,同时关闭右侧灌装头11、打开左侧灌装头11、两个气动三通阀同时转换方向,进入灌装B节拍,如图2所示,气动三通阀的两个通口分别朝上端和左侦牝润滑脂通过右侧阀进入灌装容积缸2,物料将灌装活塞3推向左侧的同时,原来在灌装容积缸2里的物料被推入左侧灌装通道,通过左侧的气动三通阀8、软管10和灌装头11,直接进入左侧包装桶15,灌装活塞3移动到终点位置,顶住容积缸端头1,此时完成灌装B节拍,等待进入下一次的交替灌装。
[0030]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最优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权利要求】
1.一种自驱动润滑脂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进料三通管(9)、灌装容积缸(2)和灌装软管(10); 灌装容积缸(2)中间设置灌装活塞(3),在内部两侧设置对灌装活塞限位用的限位装置;灌装活塞将灌装容积缸(2)内空间分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保持所述两个部分的密封隔离,灌装活塞(3)为移动式; 进料三通管(9)的一个入口作为物料的进口,进料三通管(9)两个出口分别连接到两个气动三通阀⑶; 其中第一气动三通阀(8)的另外两个端口中,一端与灌装容积缸(2)的第一部分连通,另一端连接到一个灌装软管(10); 其中第二气动三通阀(8)的另外两个端口中,一端与灌装容积缸(2)的第二部分连通,另一端连接到另一个灌装软管(10); 第一气动三通阀(8)选择性地连通灌装容积缸(2)的第一部分和进料三通管(9)、或者连通灌装容积缸(2)的第一部分和一个灌装软管(10); 第二气动三通阀(8)选择性地连通灌装容积缸(2)的第二部分和进料三通管(9)、或者连通灌装容积缸(2)的第二部分和另一个灌装软管(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驱动润滑脂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固定安装于灌装容积缸(2)内部一侧的容积缸端头(I)和安装于另一侧的容积缸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调节阀座(4)、调节阀端头(5)、锁紧螺母(6)和调节阀杆(7),所述调节阀座(4)、调节阀端头(5)固定于灌装容积缸(2),调节阀杆(7)长度可调,锁紧螺母(6)用于锁紧调节阀杆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驱动润滑脂灌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驱动润滑脂灌装装置还包括连接于灌装软管(10)的灌装头(11)和灌装头升降装置,所述灌装头升降装置包括升降气缸(12)和固定在支撑架(13)上的直线导轨(14),用于控制灌装头(11)的上下方向的位置。
【文档编号】B67C3/30GK203927364SQ201420124939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19日
【发明者】徐志刚, 石卓栋, 宿延轶, 赵伟 申请人:北京航天斯达新技术装备公司, 北京强度环境研究所,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