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摩擦输送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98238阅读:118来源:国知局
耐摩擦输送链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链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摩擦输送链。本耐摩擦输送链,包括外链板和内链板,外链板和内链板通过销轴相连接,销轴套有套筒,套筒外部套有滚子,外链板上固定有输送附件,内链板上设有储油槽,销轴上设有与储油槽相连通的润滑槽,内链板上固定有注油块,注油块开有与储油槽相连通的球形注油槽,内链板和外链板之间设有弹性橡胶层,弹性橡胶层设有供销轴通过的通孔,通孔两端轴向延伸有与销轴相适应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第一密封圈设置在套筒和销轴之间,第二密封圈设置在外链板的销孔和销轴之间,第一密封圈和套筒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结构,第二密封圈和外链板的销孔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结构,套筒内壁设有光滑层。
【专利说明】耐摩擦输送链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链条【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摩擦输送链。
【背景技术】
[0002]链条一般为金属的链环或环形物,多用作机械传动。链条包括四大系列:传动链、输送链、拉曳链、特种专业链。传动链主要用于传递动力的链条,输送链主要用于输送物料的链条,曳引链主要用于拉曳和起重的链条,主要用于专用机械装置上的、具有特殊功能和结构的链条。现有技术中的链条在传动的过程中往往有很多的杂物或是粉尘等进入到套筒和销轴之间,造成链条磨损,使用寿命短,整体设计还不够合理,实用性差。
[0003]为了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耐磨链条[申请号:CN201310389073.X],包括多个首尾相连的链节单元,每个链节单元均包括两个并排设置的链板,相邻两个链节单元的链板均采用连接轴连接,每个连接轴上均同轴固装一个轴套,该轴套的两端分别顶压在两个链板的内侧壁,其特征在于:在每个轴套外侧均同轴转动套装一个耐磨套,该耐磨套的直径大于链板的高度。
[0004]上述方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但是链条在传动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的杂物或是粉尘等进入到套筒和销轴之间,造成链条磨损,使用寿命短,润滑性差,整体设计还不够合理,实用性差,不利于工业化推广。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耐磨性好的耐摩擦输送链。
[000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耐摩擦输送链,包括外链板和内链板,所述的外链板和内链板通过销轴相连接,所述的销轴套有套筒,所述的套筒外部套有滚子,所述的外链板上固定有输送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链板上设有储油槽,所述的销轴上设有与储油槽相连通的润滑槽,所述的内链板上固定有注油块,所述的注油块开有与储油槽相连通的球形注油槽,所述的内链板和外链板之间设有弹性橡胶层,所述的弹性橡胶层设有供销轴通过的通孔,所述的通孔两端轴向延伸有与销轴相适应的的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所述的第一密封圈设置在套筒和销轴之间,所述的第二密封圈设置在外链板的销孔和销轴之间,所述的第一密封圈和套筒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结构,所述的第二密封圈和外链板的销孔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结构,所述的套筒内壁设有光滑层。所述的弹性橡胶层防止杂物或是粉尘通过外链板和内链板的间隙进入到套筒和销轴之间,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能够更好地防止杂物或是粉尘进入到套筒和销轴之间,此外,润滑油可以通过球形注油槽进入到储油槽,最后由储油槽进入到润滑槽,销轴表面形成一层润滑膜,能够进一步减小链条传动过程中的摩擦。
[0007]在上述的耐摩擦输送链中,所述的第一密封圈的厚度小于第二密封圈的厚度。因为套筒和销轴之间的径向距离大于销孔和销轴之间的径向距离,为了能够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第一密封圈的厚度小于第二密封圈的厚度,使得整体贴合更紧密。
[0008]在上述的耐摩擦输送链中,所述的润滑槽包括与销轴的轴线相平行的长形槽,所述的长形槽绕着销轴周向均匀分布。方便润滑油的均匀分布,利于润滑膜的形成。
[0009]在上述的耐摩擦输送链中,所述的润滑槽包括绕着销轴周向延伸的螺旋槽。方便润滑油的均匀分布,利于润滑膜的形成。
[0010]在上述的耐摩擦输送链中,所述的第一密封结构包括周向开在套筒端部内壁上的凹槽,所述的第一密封圈上设有与套筒上的凹槽相适应的凸块。所述的凹槽和凸块紧密嵌合,使得密封效果更好。
[0011]在上述的耐摩擦输送链中,所述的第二密封结构包括开在外链板的销轴内壁上的环形槽且环形槽沿着销孔轴向均匀分布,所述的第二密封圈上设有与环形槽相适应的凸环。所述的环形槽和凸环紧密嵌合,使得密封效果更好。
[0012]在上述的耐摩擦输送链中,所述的输送附件包括固定在外链板上的输送板,所述的输送板上设有弹性缓冲层。所述的弹性缓冲层保护输送板,避免输送板受到较重被运输物的冲击。
[0013]在上述的耐摩擦输送链中,所述的销轴还包括轴向延伸出外链板的伸出段,所述的伸出段上套设有滚轮,相邻的滚轮之间设有侧轮且侧轮的轴线与滚轮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的侧轮通过侧轮轴与输送板相连接。滚轮和侧轮方便链条的运输和移动。
[0014]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耐摩擦输送链的优点在于: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能够防止杂物或是粉尘等在链条传动的过程中进入到套筒和销轴之间,链条耐磨性好,使用寿命延长,润滑性好,整体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利于工业化推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一密封结构的剖视图。
[0017]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第二密封结构的剖视图。
[0018]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润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润滑槽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外链板1、内链板2、销轴3、套筒4、滚子5、输送附件6、储油槽7、润滑槽8、注油块9、球形注油槽10、弹性橡胶层11、第一密封圈12、第二密封圈13、销孔14、第一密封结构15、第二密封结构16、光滑层17、长形槽18、螺旋槽19、凹槽20、凸块21、环形槽22、凸环23、弹性缓冲层24、伸出段25、滚轮26、侧轮27、侧轮轴28、输送板29、通孔30。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5所示,本耐摩擦输送链,包括外链板I和内链板2,外链板I和内链板2通过销轴3相连接,销轴3套有套筒4,套筒4外部套有滚子5,外链板I上固定有输送附件6,内链板2上设有储油槽7,销轴3上设有与储油槽7相连通的润滑槽8,内链板2上固定有注油块9,注油块9开有与储油槽7相连通的球形注油槽10,内链板2和外链板之间设有弹性橡胶层11,弹性橡胶层11设有供销轴3通过的通孔30,通孔30两端轴向延伸有与销轴3相适应的的第一密封圈12和第二密封圈13,第一密封圈12设置在套筒4和销轴3之间,第二密封圈13设置在外链板I的销孔14和销轴3之间,第一密封圈12和套筒4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结构15,第二密封圈13和外链板I的销孔14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结构16,套筒4内壁设有光滑层17。弹性橡胶层11防止杂物或是粉尘通过外链板I和内链板2的间隙进入到套筒4和销轴3之间,第一密封圈12和第二密封圈13能够更好地防止杂物或是粉尘进入到套筒4和销轴3之间,此外,润滑油可以通过球形注油槽10进入到储油槽7,最后由储油槽7进入到润滑槽8,销轴3表面形成一层润滑膜,能够进一步减小链条传动过程中的摩擦。
[0023]其中,第一密封圈12的厚度小于第二密封圈13的厚度,因为套筒4和销轴3之间的径向距离大于销孔14和销轴3之间的径向距离,为了能够起到更好的密封效果,第一密封圈12的厚度小于第二密封圈13的厚度,使得整体贴合更紧密。润滑槽8包括与销轴3的轴线相平行的长形槽18,长形槽18绕着销轴3周向均匀分布,方便润滑油的均匀分布,利于润滑膜的形成。润滑槽8包括绕着销轴3周向延伸的螺旋槽19。方便润滑油的均匀分布,利于润滑膜的形成。第一密封结构15包括周向开在套筒4端部内壁上的凹槽20,第一密封圈12上设有与套筒4上的凹槽20相适应的凸块21,凹槽20和凸块21紧密嵌合,使得密封效果更好。第二密封结构16包括开在外链板I的销轴3内壁上的环形槽22且环形槽22沿着销孔14轴向均匀分布,第二密封圈13上设有与环形槽22相适应的凸环23,环形槽22和凸环23紧密嵌合,使得密封效果更好。输送附件6包括固定在外链板I上的输送板29,输送板29上设有弹性缓冲层24,弹性缓冲层24保护输送板29,避免输送板29受到较重被运输物的冲击。销轴3还包括轴向延伸出外链板I的伸出段25,伸出段25上套设有滚轮26,相邻的滚轮26之间设有侧轮27且侧轮27的轴线与滚轮26的轴线相互垂直,侧轮27通过侧轮轴28与输送板29相连接,滚轮26和侧轮27方便链条的运输和移动。
[0024]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5]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外链板1、内链板2、销轴3、套筒4、滚子5、输送附件6、储油槽7、润滑槽8、注油块9、球形注油槽10、弹性橡胶层11、第一密封圈12、第二密封圈13、销孔14、第一密封结构15、第二密封结构16、光滑层17、长形槽18、螺旋槽19、凹槽20、凸块21、环形槽22、凸环23、弹性缓冲层24、伸出段25、滚轮26、侧轮27、侧轮轴28、输送板29、通孔30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耐摩擦输送链,包括外链板(I)和内链板(2),所述的外链板(I)和内链板(2)通过销轴(3)相连接,所述的销轴(3)套有套筒(4),所述的套筒(4)外部套有滚子(5),所述的外链板(I)上固定有输送附件(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链板(2)上设有储油槽(7),所述的销轴(3)上设有与储油槽(7)相连通的润滑槽(8),所述的内链板(2)上固定有注油块(9),所述的注油块(9)开有与储油槽(7)相连通的球形注油槽(10),所述的内链板(2)和外链板之间设有弹性橡胶层(11),所述的弹性橡胶层(11)设有供销轴(3)通过的通孔(30),所述的通孔(30)两端轴向延伸有与销轴(3)相适应的的第一密封圈(12)和第二密封圈(13 ),所述的第一密封圈(12 )设置在套筒(4)和销轴(3 )之间,所述的第二密封圈(13 )设置在外链板(I)的销孔(14)和销轴(3)之间,所述的第一密封圈(12)和套筒(4)之间设有第一密封结构(15),所述的第二密封圈(13)和外链板(I)的销孔(14)之间设有第二密封结构(16),所述的套筒(4)内壁设有光滑层(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摩擦输送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密封圈(12)的厚度小于第二密封圈(13)的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摩擦输送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滑槽(8)包括与销轴(3)的轴线相平行的长形槽(18),所述的长形槽(18)绕着销轴(3)周向均匀分布。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耐摩擦输送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润滑槽(8)包括绕着销轴(3 )周向延伸的螺旋槽(19 )。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耐摩擦输送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密封结构(15)包括周向开在套筒(4)端部内壁上的凹槽(20),所述的第一密封圈(12)上设有与套筒(4)上的凹槽(20)相适应的凸块(2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耐摩擦输送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密封结构(16)包括开在外链板(I)的销轴(3)内壁上的环形槽(22)且环形槽(22)沿着销孔(14)轴向均匀分布,所述的第二密封圈(13)上设有与环形槽(22)相适应的凸环(2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耐摩擦输送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附件(6)包括固定在外链板(I)上的输送板(29),所述的输送板(29)上设有弹性缓冲层(2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耐摩擦输送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销轴(3)还包括轴向延伸出外链板(I)的伸出段(25),所述的伸出段(25)上套设有滚轮(26),相邻的滚轮(26)之间设有侧轮(27)且侧轮(27)的轴线与滚轮(26)的轴线相互垂直,所述的侧轮(27)通过侧轮轴(28)与输送板(29)相连接。
【文档编号】B65G17/38GK203767450SQ201420148874
【公开日】2014年8月13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8日
【发明者】楼建军 申请人:浙江金盾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