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容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69192阅读:541来源:国知局
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容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空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储存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容器大多是封闭的,其内部空气环境不够理想,且不具备净化功能,常用的就是安装空气净化器来净化容器内部的空气,但是此种成本较大,成本较低的就是开设有通气孔来进行空气对流,但是此种空气对流的效率不是很高,空气净化效果差,因此,解决这一类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容器,通过设置有带天然非金属矿物膜的软性板贴附在容器内部上,来加快空气对流,以解决现有容器净化效果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容器,包括有容器,所述容器的上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容器的底部和侧端面上设置有通气孔,在所述容器的内部设置有软性板,所述软性板贴附在容器的内壁上,所述软性板上设置有天然非金属矿物质覆层,所述软性板上设置有排气孔。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容器上端处设置有卡槽,所述软性板的上端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安装在卡槽上可进行移动,所述软性板上的排气孔通过旋转可与容器上的通气孔相对应。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容器的开口上设置有由天然非金属矿物制成的上盖,所述上盖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端口处设置有遮片,所述遮片通过旋转钮固定在上盖的上表面上。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卡块的两端设置有卡板,通过卡板的翻转使得卡块固定在卡槽上。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上盖与容器开口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条。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容器也由天然非金属矿物制成。

容器内部的空气被容器吸收水分后变轻了,而容器外部空气水分高,较重,会对容器内部的较轻空气形成风压,外部湿润空气进入容器内部,从而实现无动力消耗的、自我循环的空气进化功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可拆卸的带有天然非金属矿物的软性板,由天然非金属矿物覆层来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容器内较轻的干燥空气被容器外部较重的湿润空气挤压,以此达到空气的自然对流,并且通过旋转软性板,可以使得软性板上的排气孔与容器上的通气孔相通来达到空气对流的效果,或者是堵塞通气孔,使得容器处于封闭的环境,本发明具有不消耗电能、无噪音、无辐射、可长期重复使用、安全性能高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卡槽和卡快的结构图。

其中:1-容器,2-开口,3-通气孔,4-软性板,5-天然非金属矿物膜,6-排气孔,7-卡槽,8-卡块,9-上盖,10-遮片,11-旋转钮,12-卡板,13-密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容器,包括有容器1,所述容器1的上端设置有开口2,所述容器1的底部和侧端面上设置有通气孔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容器1的内部设置有软性板4,所述软性板4贴附在容器1的内壁上,所述软性板4上设置有天然非金属矿物质覆层5,所述软性板5上设置有排气孔6。所述容器1上端处设置有卡槽7,所述软性板5的上端设置有卡块8,所述卡块8安装在卡槽7上可进行移动,所述软性板5上的排气孔6通过旋转可与容器1上的通气孔3相对应。所述容器的开口2上设置有由天然非金属矿物制成的上盖9,所述上盖9上设置有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端口处设置有遮片10,所述遮片10通过旋转钮11固定在上盖9的上表面上。所述卡块8的两端设置有卡板12,通过卡板12的翻转使得卡块8固定在卡槽7上。所述上盖9与容器开口2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条13。

容器1内部的空气被容器吸收水分后变轻了,而容器外部空气水分高,较重,会对容器内部的较轻空气形成风压,外部湿润空气进入容器内部,从而实现无动力消耗的、自我循环的空气进化功能。

本发明通过设置有可拆卸的带有天然非金属矿物覆层的软性板5,由天然非金属矿物来吸附空气中的水分,容器1内较轻的干燥空气被容器外部较重的湿润空气挤压,以此达到空气的自然对流,并且通过旋转软性板5,可以使得软性板5上的排气孔6与容器上的通气孔3相通来达到空气对流的效果,或者是堵塞通气孔3,使得容器1处于封闭的环境,本发明具有不消耗电能、无噪音、无辐射、可长期重复使用、安全性能高的效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容器,包括有容器,所述容器的上端设置有开口,所述容器的底部和侧端面上设置有通气孔,在所述容器的内部设置有软性板,所述软性板贴附在容器的内壁上,所述软性板的表面上设置有天然非金属矿物膜,所述软性板上设置有排气孔;通过设置有带天然非金属矿物膜的软性板贴附在容器内部上,来加快空气对流,本发明具有不消耗电能、无噪音、无辐射、可长期重复使用、安全性能高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汪元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恒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09
技术公布日:2017.10.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