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零件运送装置,更确切地说,是一种流水线零件运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厂为了快速的生产,常采用机械化流水线作业,生产出来的零件规格统一,便于后续安装人员的使用。但是零件从材料到制作完成需要经过多道工序的加工,加工时需要在不同流水线之间来回运送。现有的零件基本上靠工人直接运送,或者通过机械手运送,但是这种传统的运送方式,常出现零件运送不及时,或者零件运送到另一条流水线时,数量过多,造成零件堆积,给零件的加工带来一定的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流水线零件运送装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一种流水线零件运送装置,所述的流水线零件运送装置两侧均包含一纵向设置的竖板,所述的竖板内部一侧设置有一凹槽,所述的竖板通过凹槽连接有一滑块,所述的滑块一侧连接一运动板,所述的竖板一侧设置有一观察孔,所述的竖板一端连接有一对称设置的挡板,所述的竖板靠近挡板的一侧连接有一限位板,所述的运动板中部活动连接一连接块,所述的连接块两侧均通过第二螺孔和第二销栓连接有一支撑片,所述的支撑片一端活动连接有一支架,所述的支架通过贯穿孔和卡扣连接有一机械柱,所述的机械柱顶部设置有一凸头,所述的凸头上部连接一支架,所述的支撑片两侧均通过第一销栓和第一螺孔连接有一竖板,所述的滑块表面设置有若干定位孔,所述的竖板通过紧固螺钉和定位孔连接一滑块。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支撑片两端均设置有一安装孔。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支撑片空间结构呈三角形设置。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凹槽与滑块之间呈活动连接。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连接块与运动板之间呈啮合连接。
作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例,所述的竖板相互之间呈对称设置。
本发明的流水线零件运送装置具有以下优点:使用时,使用者直接将一个流水线上的零件和机械柱连接,上方的滑块在竖板一侧的凹槽中固定,运动板在滑块上沿水平方向自由的运动,带动底部的支撑片转动,支撑片带动支架和机械柱来回摆动,零件运送到上方的运动板中进入另一流水线。利用运动板和机械柱的运动方向一致,不会造成零件积累的现象。该流水线零件运送装置,结构简单,工作中稳定性好,不会在工作中影响零件生产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流水线零件运送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流水线零件运送装置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流水线零件运送装置的局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其中,
1、流水线零件运送装置;2、竖板;3、滑块;4、运动板;5、机械柱;6、观察孔;7、挡板;8、限位板;9、连接块;10、第一销栓;11、定位孔;12、紧固螺钉;13、第一螺孔;14、第二螺孔;15、支撑片;16、安装孔;17、第二销栓;18、贯穿孔;19、凸头;20、卡扣;21、凹槽;22、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如图1至图3所示,该流水线零件运送装置1两侧均包含一纵向设置的竖板2,该竖板2内部一侧设置有一凹槽21,该竖板2通过凹槽21连接有一滑块3,该滑块3一侧连接一运动板4,该竖板2一侧设置有一观察孔6,该竖板2一端连接有一对称设置的挡板7,该竖板2靠近挡板7的一侧连接有一限位板8,该运动板4中部活动连接一连接块9,该连接块9两侧均通过第二螺孔14和第二销栓17连接有一支撑片15,该支撑片15一端活动连接有一支架22,该支架22通过贯穿孔18和卡扣20连接有一机械柱5,该机械柱5顶部设置有一凸头19,该凸头19上部连接一支架22,该支撑片15两侧均通过第一销栓10和第一螺孔13连接有一竖板2,该滑块3表面设置有若干定位孔11,该竖板2通过紧固螺钉12和定位孔11连接一滑块3。
该支撑片15两端均设置有一安装孔16。
该支撑片15空间结构呈三角形设置。
该凹槽21与滑块3之间呈活动连接。
该连接块9与运动板4之间呈啮合连接。
该竖板2相互之间呈对称设置。
使用时,如图1和图2所示,使用者直接将一个流水线上的零件和机械柱5连接,上方的滑块3在竖板2一侧的凹槽21中固定,运动板4在滑块3上沿水平方向自由的运动,带动底部的支撑片15转动,支撑片15带动支架22和机械柱5来回摆动,零件运送到上方的运动板4中进入另一流水线。
利用运动板4和机械柱5的运动方向一致,不会造成零件积累的现象。
该流水线零件运送装置,结构简单,工作中稳定性好,不会在工作中影响零件生产的效率。
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